幸

汉语汉字
幸(拼音:xìng)是现代汉语常用字。[3]“幸”来自两个字,一个最初写作“?”,读xìng。本义指意外地得到成功或免去灾难,如幸存、侥幸;侥幸获得的幸运,常会使人庆幸、快乐,故“幸”有快乐、高兴之意,用作动词;还指希望、宠爱。另一个最初写作“㚔”,读niè,指一种类似手铐的刑具。“?”后来写作“幸”,“㚔”有时也会写作“幸”。
  • 中文名:幸
  • 拼音:xìnɡ
  • 部首:土
  • 五笔:FUFJ
  • 仓颉:GTJ
  • 郑码:BUB
  • 笔顺:一丨一丶ノ一一丨
  • 字级:一级(0983)
  • 平水韵:上声二十三梗;入声十六叶
  • 笔画:8
  • 区位:4850
  • 四角:4040₁
  • 结构:上下结构
  • 异体:?、㚔、倖*、婞、?、?
  • 统一码:5E78

字源演变

“幸”混同了两个不同的字。一支是由“夭”和“屰(nì)”两个字形组成的上下结构的会意字,古字写作“?”。指“免去灾祸”,读xìng。“夭”指半途“夭折”,就是过早去世的意思。“屰”就是“逆”字本字。“屰”有相反的意思。两形合一,表示与“早死”相反,也就是“免去早死的灾祸”。有人认为,这“夭”指头部弯曲,表示不直,“屰”表示相反。两形相合,表示“反屈为直就是很侥幸的事”。

另一支是象形字,古字写作“㚔”,形状像手铐,读niè。这种手铐是上古社会用来锁俘虏或奴隶用的一种刑具。从甲骨文(右图1)的字形看,确实像一副中空而两端有孔的手铐。

篆书以后,“?”上部的“夭”渐变为“大”,又进一步变成“土”,下部的“屰”变为“?”或“羊”。因为字形相近,“㚔”有时也写作“幸”,甚至会用来表示“幸(xìng)”的字义。这样一来,两个字就逐渐混淆了。

“幸(xìng)”的异体字“幸〔亻幸〕”是后期分化而来的,意为幸福之人,字义为侥幸、宠爱。现代汉字整理时,又将其作为“幸(xìng)”的异体字淘汰。

详细解释

拼音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xìng

形容词

称心如意。

fortunate;lucky

《左传·成公二年》: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隐。

幸福;荣幸;不幸;三生有幸

动词

认为称心如意而高兴。

rejoice

曹操《观沧海》: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庆幸;欣幸;幸甚;幸灾乐祸

〈文言〉希望。

hope;trust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幸勿推却

〈文言〉偏爱、宠爱。

favor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幸于赵王。

宠幸;得幸。

〈文言〉指帝王到达某地,后也泛指皇族亲临。

(of emperor)visit

《史记·孝文本纪》:“辛卯,帝自甘泉之高奴,因幸太原。

巡幸;幸御

〈文言〉遇到。

meet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文言〉活;使……活命。

《吕氏春秋·忠廉》:“汝天下之士也,幸汝以成而名。"高诱注:“幸,活也。"

名词

〈文言〉亲爱者;受宠的人。

favourite

荀悦《申鉴·杂言上》:妾媵盈宫,非无爱幸也

姓氏用字,详见“幸姓”。

幸夤逊(宋代镇国行军司马)

副词

由于偶然因素而得到好处或免去灾难。

luckily;fortunately

《左传·宣公十六年》:善人在上则国无幸民。

幸亏;幸免;幸运;侥幸

〈文言〉敬辞。表示对方这样做使自己感到幸运。

《韩非子·存韩》:臣窃愿陛下幸熟之。

幸叨;幸蒙

〈文言〉表示时间,相当于“正”。

杜甫《除架》:幸结白花了,宁辞青蔓除。

〈文言〉相当于“本”。

韩愈《楸树》:幸自枝条能树立,可烦萝蔓作交加。

niè

同“㚔”。

《玉篇·㚔部》:㚔,今作幸。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十】【夭部】胡耿切(xìng)

吉而免凶也。从屰从夭。夭,死之事。故死谓之不?。

【译文】幸,吉祥而免去灾祸。由屰、夭会意。夭,表示夭折死亡的事。所以死又作不幸。

【卷十】【幸部】尼辄切(niè)

所以惊人也。从大从?。一曰大声也。凡幸之属皆从幸。一曰读若瓠。一曰俗语以盗不止为幸,幸读若籋。

【译文】幸,用来警醒世人的枷锁刑罚。字形采用“大、?”会义。一种说法认为,“幸”是大声叫喊。所有与幸相关的字,都采用“幸”作边旁。一种说法认为,“幸”读作“瓠”。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俗语中把恋盗不止当作幸,并将“幸”读作“籋”。

说文解字注

【卷十】【夭部】

吉而免凶也。

注:吉者、善也。凶者、恶也。得免于恶是为幸。

从屰。从夭。

注:屰者、不顺也。不顺从夭死之事会意。胡耿切。十一部。

夭,

注:逗。

死之事。

注:左传所谓夭札。不终其天年者也。

死谓之不幸。

注:依韵会本。死为不幸、则免死为幸。

【卷十】【幸部】

所㠯(以)惊人也。从大,从?。

注:各本作从[⿱丷丅]。五经文字曰:《说文》从大从[⿱丷丅],[⿱丷丅]音干。今依汉石经作幸。又曰:?(执)者《说文》,执者,经典相承。凡报之类同是,则张氏所据说文与今本迥异如是。今隶用石经体,且改《说文》此部皆作幸,非也,今皆正。干者,犯也,其人有大干犯而触罪。故其义曰所以惊人,其形从大干会意。

一曰大声也。

注:此别一义。

凡㚔之属皆从㚔。一曰读苦瓠。

注:五字未详,疑当作一曰读若执。在读若籋之下。

一曰俗语㠯盗不止为㚔。

注:又一义,按《玉篇》此义不系《说文》。《广韵》引《说文》亦无此语。十字恐后人所沾。大徐本曡(叠)㚔字。

读若籋。

注:尼辄切。七部。

广韵

胡耿切,上耿匣‖幸声耕部

幸,《说文》作?,吉而免凶也。从屰,从夭。夭,死之事。故死谓之不?。胡耿切。四。

尼辄切,入叶泥

㚔,《说文》曰:“所以惊人也。一曰大声。”今作幸,同,睾圉报执之类从此。

康熙字典

【寅集下】【干部】幸·康熙笔画:8·部外笔画:5

〔古文〕㚔?《唐韵》胡耿切。《集韵》《韵会》《正韵》下耿切,并音幸。《说文》本作?。吉而免凶也。《前汉·高帝纪》:愿大王以幸天下。注:晋灼曰:臣民被其德,以为徼幸也。师古曰:幸者,可庆幸也。故福善之事皆称为幸。

又《小尔雅》:非分而得曰幸。《增韵》:非所当得而得,与不可免而免曰幸。《论语》:罔之生也,幸而免。《中庸》:小人行险以徼幸。《晋语》:德不纯,而福禄并至,谓之幸。《荀子·富国篇》:朝无幸位,民无幸生。

又冀也。《礼·檀弓》:幸而至于旦。注:幸,觊也。

又《玉篇》:幸天子所至也。《蔡邕·独断》:天子车驾所至,见令长三老官属,亲临轩作乐,赐以食帛,民爵有级,或赐田租,故谓之幸。

又《玉篇》:幸,御所亲爱也。《前汉·佞幸传》:但以婉媚贵幸。

又姓。《万姓统谱》:望出鴈门,晋有幸灵。唐有幸南容,贞元中进士。宋有幸元龙,嘉泰初进士。

又《韵补》古叶散。《易林》:疾贫望幸,使伯行贩。《韵会》或作?。《篇海》或作?。?字原作夭下糸。

【丑集下】【大部】·康熙笔画:8·部外笔画:5

《广韵》《集韵》尼辄切,音聂。《说文》所以惊人也。一曰俗以盗不止为。或曰怙终也。

又曰:犯罪不止也。

又《玉篇》古文幸字。注详干部五画。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❶“土”宽、扁,下部窄、长。

❷“土”居上居中,竖笔在田字格竖中线,第三笔横为全字最长横笔。

❸下半部点、撇起笔横中线上侧,第三笔横在横中线下侧,末笔在竖中线。

书法欣赏

音韵集成

小韵

反切

声母

韵母

韵目

韵部

声调

四呼

清浊

拟音

上古音

ɡreːŋʔ

广韵

胡耿

耕开

上三十九耿

上声

二等

开口

全浊

ɣæŋ

中原音韵

庚青齐

庚青

去声

齐齿呼

全清

xiəŋ

洪武正韵

下耿

十八梗

上声

全浊

分韵撮要

第十五登等凳德

阳去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