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

汉语汉字
幕(拼音:mù)[1],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最早见于《说文》小篆 ,本义是指覆着在上面的帐,也指挂着的大块的布状物;引申为遮蔽。
  • 中文名:幕
  • 拼音:mù
  • 繁体:幙
  • 部首:艹
  • 字码:
  • 五笔:AJDH
  • 仓颉:TAKB
  • 郑码:
  • 笔顺:
  • 字级:一级
  • 平水韵:入声·十药
  • 总笔画:13
  • 字形分析:U+5E55
  • 四 角:44227

字源演变

“幕”,形声字,从巾,莫声。“莫”字古同“幙”,本义指覆布或帐篷顶布,“幕”从“莫”,表明“幕”同帷帐有关:“巾”为用以包裹、覆盖或擦拭的物品,由丝棉麻等制成,面积较小。“莫”“巾”强调非巾,“幕”与“巾”材料相似,大小不同。《说文·巾部》:“幕,帷在上曰幕。”“幕”本义指帐篷顶布或覆盖用布,原因在于:“莫”是“暮”的本字,指夜暮,正是拉开帐篷睡觉之时:而夜暮降临时,天空就像一张巨大的帷帐 。

现代释义

拼音

词性

释义

名词

覆布,帐篷的顶布

帐幕;篷帐

垂挂的帘幕

舞台上的幕布

移动的微粒等形成的遮蔽

戏剧或歌剧中按剧情划分的段落之一

“幕府”的简称。古代将帅或地方军政长官的府署

幕府聘用的僚属

一段情景

团体正式的或准备性质的会议

假借为“漠”。沙漠

动词

覆盖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七】【巾部】  慕各切

帷在上曰幕,覆食案亦曰幕。从巾莫声。

说文解字注

帷在上曰幕。

周礼注曰。在上曰幕。幕或在地。展陈於上。疏云。聘礼布幕。官陈币。史展币。皆於幕下。又宾入境至馆皆展幕。是幕在地。展陈於上也。按大徐本此下有覆食案亦曰幕六字。葢浅人所增。

从巾。?声。

慕各切。五部。按周礼尙有幄帟字。郑云。四合象宫室曰幄。王所居之帐也。帟、王在幕若幄中坐上承尘。皆以缯为之。许无幄字者、木部有楃本巾车。帟则葢叚亦为之。亦之言重也。其皆周礼故书与。、

康熙字典

《唐韵》:慕各切。《集韵》《韵会》《正韵》末各切,?音莫。《说文》:帷在上曰幕。《广雅》:帐也。《释名》:幕,络也,在表之称也。《周礼·天官·幕人》:掌帷幕幄帟绶之事。《左传·成十六年》:楚子登巢车,以望晋军,伯州犂侍于王後,王曰:张幕矣。曰:虔卜于先君也,彻幕矣。曰:将发命也。

又《韵会》:幕府。军旅无常居,故以帐幕言之。通作莫。《史记·李牧传》:市租皆输入莫府。注:索隐曰:古者出征为将帅,军还则罢,理无常处,以幕帟为府署,故曰幕府。《李广传》:莫府省约文书籍事。注:索隐曰:凡将军谓之幕府者,盖兵门合施帷帐,故称幕府。古字通用,遂作莫耳。

又《周礼·天官·幕人注》:幕或在地,展?於上也。《仪礼·聘礼》:馆人布幕于寝门外,官?币。注:布幕以承币。疏:馆人布幕於地,官?币於其上。

又臂胫衣也。《释名》留幕,冀州所名大褶至膝者也。留,牢也。幕,络也。言牢络在衣表也。《史记·蘇秦传》:当战,则斩坚甲铁幕。注:谓以铁为臂胫之衣。

又《类篇》:覆食案亦曰幕。

又《广雅》:粗幕庵也幕,覆也。《易·井卦》:上六井收勿幕。注:幕犹覆也。疏:不自掩覆,与众共之。

又《尔雅·释言》:幕,暮也。注:幕然暮夜也。

又六幕。《前汉·礼乐志》:纷纭六幕浮大海。注:犹言六合也。

又沙幕。《前汉·武帝纪》:衞靑将六将军绝幕。注:幕,沙幕。臣瓒曰:沙土曰幕,直度曰绝。师古曰:幕者,今之突厥中碛耳。

又县名。《前汉·地理志》:淸河郡绎幕县,琅邪郡姑幕县。

又《广韵》:姓也。《姓谱》:舜祖幕之後。《史记·?世家》:自幕至於瞽瞍。注:郑众曰:幕,舜之先也。

又《集韵》:莫半切,音缦。平而无文曰幕。《前汉·西域传》:罽賔国钱为骑马,幕为人面。注:韦昭曰:幕,钱背也。

又《韵补》:蒙晡切,音模。李陵《别蘇武歌》:经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

又《正韵》:莫狄切,音觅。卢仝《思君吟》:我心为风兮淅淅,君身为云兮幕幕。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