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台春

帝台春

词牌名
帝台春,词牌名。北宋时期李甲所做,整首词中以潇洒风流的情致,表达春晚怀旧之情。全词抒写春愁,情感脉络清晰,意脉相通,将春晚怀旧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1]
  • 作品名称:帝台春
  • 作者:李甲
  • 创作年代:北宋
  • 文学体裁:词牌名

词牌沿革

帝台春,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名。调见南宋曾慥《乐府雅词·拾遗》所辑北宋李甲词。

帝台:先秦《山海经·中山经》云:“苦山之首,曰休与之山。其上有石焉,名曰帝台之棋,五色而文,其状如鹑卵。帝台之石,所以祷百神者也,服之不蛊。”苦山即大苦山,也称为紫云山,处于郑州和洛阳之间,距登封市颍阳镇北六公里处。帝台这里指神台;一说为神名。调名本意即咏帝台的春色。

另外,元脱脱《宋史·乐志》云:“琵琶有《帝台春》。”可知调名为宋琵琶曲名。又:今人任半塘《教坊记笺订》认为,唐教坊曲中的《帝台春》“应源于长安章台之遗迹……误为《帝台春》”,意即应为《章台春》。

格律说明

正体:双调九十七字,前段十句五仄韵,后段十一句七仄韵。以李甲《帝台春·芳草碧色》为代表。此调惟此一词,无他首可校。

格律对照

正体

格律对照例词:《帝台春·芳草碧色》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芳草碧色,萋萋遍南陌。暖絮乱红,也似知人,春愁无力。忆得盈盈拾翠侣,共携赏、凤城寒食。到今来,海角逢春,天涯倦客。

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愁旋释,还似织。泪暗试,又偷滴。漫倚遍危阑,尽黄昏,也只是、暮云凝碧。拌则而今已拌了,忘则怎生便忘得。又还问鳞鸿,试重寻消息。(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例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例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平,表示填平声字;仄,表示填仄声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为韵脚。)

典范词作

【宋】李甲《帝台春·芳草碧色》

芳草碧色,萋萋遍南陌。暖絮乱红,也知人、春愁无力。忆得盈盈拾翠侣,共携赏、凤城寒食。到今来,海角逢春,天涯为客。

愁旋释。还似织。泪暗拭。又偷滴。谩伫立、遍倚危阑,尽黄昏,也只是、暮云凝碧。拼则而今已拼了,忘则怎生便忘得。又还问鳞鸿,试重寻消息。

【明】刘基《帝台春·凉雨新沐》

凉雨新沐,秋花遍墙角。门对远山,山带斜阳,葱茏相属。明月今宵巳自满,又争柰、素娥幽独。向天涯,望月兴怀,愁多如簇。

年岁促,欢去速。意易足,事难续。镜掩懒重开,纵春风,也不解、染黄成绿。陇首孤云去无际,草上露华白如玉。且深下红帘,倒金樽醽醁。

【清】俞樾《帝台春·幢葆启戟》

幢葆启戟。迢迢赴京国。驿路早梅,喜挈清娱,同寻春色。咫尺觚棱金阙近,听宫漏、鹭鹓祥集。想从容,奏对明光,香烟细裛。

驰玉勒。行紫陌。返第宅。召宾客。再省识帝里,莺花过,元宵后、大好艳阳风日。应有温纶自天降,前后主恩四持节。与吴下宾萌,又重联吟席。

【清】陈维崧《帝台春·红瘦成碧》

红瘦成碧,鲥鱼堆网白。怅杀年光,回首春前,旗亭饯客。公路浦君为远别,吕蒙城、我无相识。记曹家,园上看花,疏狂那夕。

高齿屐,黄金戟。行不得,愁何益。叹命不如人,雄姿俊侣,此日一齐抛掷。试咏洛生谁解作,拟邀曲部何从索。闷坐忆周郎,听江声千尺。

【清】朱祖谋《帝台春·冈上竹黄》

冈上竹黄,祥云绚南国。瀛海秋澄,闻道今年,蟠桃初实。好是金英浥露处,劝觅醉、郦乡泉洁。话春晖,子舍心情,云帆催发。

堂锦幂,萓翠茁。驻凤翼,粲鲛额。正紫禁仙郎,彩衣归也,亲祝春慈南极。料得瑶台谱家庆,香入金觞暖仙液。拜寿母年年,认幔纱霞赩。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