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

汉语汉字
巨(拼音:jù),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此字本义是直角的曲尺,这个意思后来写作“矩”。而“巨”本身几乎都用作假借义,主要表示大及由大引申出的极、最等义。
  • 拼音:jù
  • 繁体:巨
  • 部首:工
  • 字级:一级字
  • 平水韵:上声六语
  • 笔画:4
  • 总笔画:4
  • 注 音:ㄐㄩˋ
  • 拼 音:jù
  • 字形分析:单一结构
  • 统一码:U 5DE8
  • 五 笔:AND
  • 仓 颉:SS
  • 郑 码:HXVV
  • 四 角:71717
  • 笔 顺:一フ一フ
  • 造字法:象形字
  • 结 构:单一结构

字源演变

初文是象形字。西周早期像一人分腿站立,一手握着工形器具。工形器具是矩,画直角用的曲尺。“巨”的早期合体象形字在西周已开始渐变,先是在像人的“大”形顶部添一饰横而成“夫”形,之后,“夫”形与像矩的“工”形分离,而人的手指形却脱离臂端,附着到“工”形竖笔的旁侧,呈半弧形(字形4)。西周中期,已经有了截去“夫”形而只保留原字主要特征的简化形式(字形5)。东周及秦汉以下都继承了这一简化形式。在汉代玺印及碑铭中已经有把“巨”字中的“工”形写作“匚”的,但长期未被列入正体。近代楷书维持“工”形框架(3笔),现代规范字形以从“匚”(2笔)为标准。另外,东周以后,已经讹变却没有简化的形式几乎左右部分互换,表示手指的“A”形彻底与人臂远离。以后,“夫”形又讹作“矢”形,这就演变出了“矩”字。并由此产生了一个加“木”旁表义的异体字“榘”。战国时期,“巨”字还出现过“B”或“C”的形式,“D”或“E”是“A”的变化。“巨”本义是矩,这在文献中偶见遗迹。“巨”的本义几乎都保留在它的异体字“榘”和“矩”上,而“巨”本身几乎都写假借义,主要表示大及由大引申出的极、最等义。《墨子·非乐》:“三者,民之巨患也。”“巨患”即大忧患。“巨”字也通假作“距”或“讵”,相当于“岂”。

现代释义

基本释义

大,很大:~大。~人(a.身材异常高的人;b.童话里指比一般人高大,有神力的人;c.喻有巨大影响和贡献的人)。~匠(泛称在科学或文艺上有极大成就的人)。~子(a.中国战国时墨家学派领袖的尊称;b.在某方面卓有成就,有声望的人)。艰~。

姓。

详细释义

〈名〉

(象形。金文字形,是「矩」的本字,象人持矩形。本义:画直角方形用的工具)

同本义。后作「矩」 [carpenter’s rule]

巨,规巨也。——《说文》

是以君子有挈巨之道也。——《礼记•大学》

成功之术,必有巨矱。——《管子•宙合》

又如:巨矱(法度。同「矩矱」)

通「距」。距离 [distance]

守为台城,以临羊黔,左右出巨,各二十尺。——《墨子》

〈形〉

大;很大 [great;huge;gigantic;tremendous]

巨,大也。——《小尔雅》

力士举巨囊。——《公羊传•哀公六年》

右巨指钩弦。——《仪礼•大射仪》

穹崖巨谷。——宋·沈括《梦溪笔谈》

巨石岿然。

巨幅悬之。——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巨弹堕地。

劝输巨室。——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巨响(极大的响声);巨指(大指);巨港(大港);巨室(大厦,大屋;公卿大夫之家);巨蠹(喻祸国殃民的大奸)

多,数量大 [enormous]。如:巨万(万万之数。形容数目很大);巨金(大批钱财;大锭银子);巨千(为数甚多)

粗;粗大;粗略 [coarse]。如:巨屦(粗糙的鞋子)

高超、杰出 [super]。如:巨川材(济世大才);巨手(高手,喻指杰出的人物);巨公(皇帝的特称;太师;大人师)

〈副〉

通「讵」。岂,难道 [Does it mean…? Shouldn't it be…?]

沛公不先破关中兵,公巨能入乎?——《汉书•高帝纪》

又如:巨能(岂能)

最 [very]

言不尽于此,颇难悉载,故粗举其巨怪者。——曹植《辩道论》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榘,巨或从木、矢。矢者,其中正也。?,古文巨。其吕切

说文解字注

规巨也。

《周髀筭经》曰:圜出於方,方出於矩,矩出於九九八十一。故折矩以为句广三,股脩四,径隅五。旣方其外,半之一矩,环而共盤,得成三四五,㒳矩共长二十有五,是谓积矩。用矩之道,平矩以正绳,偃矩以望高,覆矩以测湥,卧矩以知远,环矩以为圆,合矩以为方。方属地,圆属天,天圆地方,方数为典,以方出圆。按规矩二字犹言法度,古不分别。规圜矩方者,圜出於方,圜方皆出於矩也。夫部曰:规,有法度也。不言圜曰规。《考工记》:斩毂之道必矩其阴阳。注:矩谓刻识之也。凡识其广长曰矩,故凡有所刻识皆谓之矩。

从工,象手持之。

谓コ也。其吕切。五部。按後人分别巨,大也;矩,法也,常也。与说文字异。其吕切,《唐韵》也。《广韵》作矩、榘,入九麌,俱雨切。又云:《说文》又其吕切,此出说文音隐。

榘,巨或从木矢。矢者,其中正也。

矢部曰:有所长短。以矢为正。按今字作矩,省木。

?,古文巨。

此为象手持之。小篆变之,取整齐耳。《大学》:絜矩之道。注云:矩或作巨。此古文之遗也。

康熙字典

《唐韵》其吕切。《集韵》臼许切,?渠上声。《说文》:䂓巨也。从工,象手持之。

又《玉篇》:大也。《孟子》:为巨室。

又巨万,数也。《史记·平准书》:京师之钱累巨万。注:巨万,今万万。

又姓。《何氏姓苑》:巨氏出南昌。《广韵》:汉有巨武,为荆州刺史。

又巨毋,复姓。《前汉·王莽传》:有奇士,长丈,大十围,自谓巨毋霸。莽更其姓,曰巨母氏。谓因文母而霸王符也。《后汉·光武纪》:作巨无霸。

又《韵会》:通作钜。《前汉·食货志》:庶人之富者累钜万。李贺《高轩过诗》:文章钜工。

又与讵同。《前汉·高帝纪》:公巨能入乎。师古曰:巨读曰讵,犹岂也。

又《类篇》:求於切,音蕖。未央也。《韵会》:亦作渠。诗小雅庭燎注,夜未渠央。义与遽同,言未便至夜也。

音韵集汇

韵书

字头

小韵

韵摄

声调

韵目

声母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上声

开口呼

全浊

其吕切/俱雨切

ɡʰjo

集韵

平声

合口呼

全浊

求於切

ɡiɔ

上声

合口呼

全浊

曰 (臼)许切

ɡiɔ

韵略

上声

臼许切

增韵

上声

臼许切

去声

其据切

中原音韵

去声

鱼模

全清

kiu

中州音韵

去声

鱼模

居遇切

洪武正韵

上声

全浊

臼许切

g‘y

去声

全清

居御切

ky

分韵撮要

阳去

第四诸主著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