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嘴柳莺

巨嘴柳莺

莺科
巨嘴柳莺(学名:Phylloscopus schwarzi):两性羽色相似。上体包括两翅的内侧飞羽橄榄褐色,尾上覆羽转为棕褐色,两翅的外侧覆羽和飞羽均呈暗褐色,各羽缘以棕褐色;尾羽亦暗褐色,边缘微棕褐色;眉纹或眼圈的上、下部均为棕色;自眼先有一暗褐色的贯眼纹,伸至耳羽的上方;两颊与耳羽均为棕色与褐色相混杂。颏、喉近白色;腹部鲜黄色;胸、两胁及腋羽、尾下覆羽均呈浓、淡不等的棕黄色。虹膜褐色;跗蹠黄褐色。栖息于海拔14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其中尤以700-1100米的混交林较多。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性胆小而机警。食物主要为昆虫,有鞘翅目昆虫、蚂蚁、草籽及果实。分布于中国,繁殖于俄罗斯,朝鲜等地,越冬于缅甸,泰国,中南半岛。
    中文名:巨嘴柳莺 拉丁学名:Phylloscopus schwarzi 别名:厚嘴树莺、大眉草串儿、健嘴丛树莺、拉氏树莺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鸟纲 亚纲:今鸟亚纲 目:雀形目 亚目: 科:莺科 亚科:莺亚科 族: 属:柳莺属 亚属: 种:巨嘴柳莺 亚种:无亚种 分布区域: 命名者及年代:Radde,1863 保护级别:无危(LC)IUCN标准

形态特征

巨嘴柳莺雌雄羽色相似。嘴较厚,其厚度在鼻孔处3毫米以上;上体橄榄褐色;无翼斑;两翅的内侧飞羽橄榄褐色,尾上覆羽转为棕褐色,两翅的外侧覆羽和飞羽均呈暗褐色,各羽缘以棕褐色;尾羽亦暗褐色,边缘微棕褐色;眉纹棕白色或皮黄色、较长,从鼻孔直到枕部,眼圈的上、下部均为棕色;自眼先有一暗褐色或黑褐色的贯眼纹,伸至耳羽的上方;两颊与耳羽均为棕色与褐色相混杂。颏、喉近白色;下体大部为黄色,或棕黄色。腹部黄白色或鲜黄色;胸、两胁及腋羽、尾下覆羽均呈浓、淡不等的棕黄色。翼城缘、翼下覆羽、腋羽和尾下覆羽棕黄色。

虹膜褐色;上嘴黑色,下嘴基部为黄褐色,而先端亦转为与上嘴同色;跗蹠黄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10-13克,♀10-16.5克;体长♂121-137毫米,♀117-132毫米;嘴峰♂8-11毫米,♀8-11毫米;翅♂61-68毫米,♀56-65毫米;尾♂52-63毫米,♀52-54毫米;跗蹠♂20-24毫米,♀19-24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栖息于海拔14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其中尤以700-1100米的混交林较多,垂直地带性分布明显。一般多在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林缘地带活动,尤其是道旁次生杨桦林和灌木林较常见。也出入于溪流两岸的疏林灌丛和林间空地。在乔木阔叶林下灌丛、矮树枝上或林缘草地觅食,亦见于低矮果树上匿栖深处,而在密枝上急跃,漂泊不定,有时亦见于河谷灌丛中活动。

生活习性

巨嘴柳莺在中国主要为夏候鸟,部分越冬于中国广东和香港等地。每年5月初迁入东北繁殖地,9月末10月初开始南迁,最迟在10月中旬还见于长白山。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性胆小而机警。在繁殖季节,雄鸟常站在灌丛或小树顶端,从早到晚鸣叫不停,尤其是早晨和上午鸣叫最为频繁。鸣声单调,其声音似"jiao-jiao-jiao…”。鸣叫时,雄鸟垂直站在灌丛或小树顶端,嘴伸向上,喉突出,两翅轻微抖动。有时,雌鸟在附近灌丛中发出"zha-zha-zha…”回鸣。

食物主要为昆虫。食物有鞘翅目昆虫、蚂蚁、草籽、及果实。其中以螽蟖及卵吃得最多,几占了总食量的70%,其它有鞘翅目昆虫、叶甲、鳞翅目昆虫、同翅目昆虫和双翅目昆虫虻等。

分布范围

世界

原产地:柬埔寨、中国、日本、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蒙古、缅甸、俄罗斯联邦(中亚区,东亚区)、泰国和越南。

旅鸟: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德国、香港、爱尔兰、以色列、意大利、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马耳他、荷兰、挪威、菲律宾、波兰、西班牙、瑞典、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英国。

中国

新疆(哈密)、内蒙古东部、黑龙江(大、小兴安岭、哈尔滨、镜泊湖、大庆)、吉林(长白山、延边、通化、吉林市)、辽宁(西部、南部)(繁殖鸟,旅鸟)、迁徙途经北京、河北(昌黎)、河南、山东、山西、甘肃(武山)、贵州(江口)、四川(康定)、云南(漾濞、蒙自)、江西、浙江、湖北、湖南、广西、福建(旅鸟、冬候鸟)、广东、香港(罕见冬候鸟)。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在中国黑龙江省5月中下旬迁入繁殖地后,即开始觅寻营巢地并开始发出占域鸣叫,如有人走近,则窜入灌丛和草丛中隐匿起来,不久又从别处钻出来,跳到树枝顶上又开始鸣叫。通常营巢于森林及林缘灌丛,或附近沼泽地草丛中或灌木上,巢距地面1-8米,营巢由雌鸟完成,雄鸟在附近警戒。巢址很隐蔽。巢呈球形,侧面开口。外壁由鱼鳞松、木栓层、禾本科、茜草科的植物茎叶构成,比较疏松粗糙,内壁较细致,主要由细草茎、须根和树皮纤维构成,内铺垫得很厚细长的麻纤维。巢外径13厘米×13.5厘米,开口直径5厘米×5厘米。每窝产卵5枚,呈乳白色,有淡黄色斑点,钝端较密集。卵平均重2.1克,大小平均17.4毫米×14毫米。卵产齐后即由雌鸟孵卵。孵化期13-14天。

保护级别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ver 3.1——无危(LC)。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分类讨论

巨嘴柳莺Phylloscopus schwarzi和褐柳莺Phylloscopus fuscatus甚相似,但体形稍大些(体长116-133mm),嘴较厚(鼻孔处达3mm以上);上体的橄榄褐和下体的黄色均不见于褐柳莺(褐柳莺腹部中部仅偶呈黄色色泽)。

巨嘴柳莺是单型种,迄今尚无亚种分化。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