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口飘色

崖口飘色

具有地方特色的汉族传统民俗
崖口飘色是一种广东省中山市具有地方特色的汉族传统民俗和民间艺术,是当地人民群众在长期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共同创造、积累、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表现了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的优秀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理想,以及汉族传统文化的创造力。南朗崖口飘色源于唐代耍菩萨的祭祀习俗,后逐渐发展成现在的表现样式,每年农历五月初六龙王诞时,崖口村都要举行飘色表演。多采用民间传说故事为表现题材,而以具有当地特色的“秋千色”为重要组成部分,在下的演员称为“色脚”,在上的演员称为色芯。2008年6月7日,抬阁(芯子、铁枝、飘色)(南朗崖口飘色)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中文名:崖口飘色
  • 外文名:
  • 别名:
  • 分类:民俗
  • 地区:广东中山

简介

历史典故

中山市南朗镇崖口村地处珠江出海口旁,崖口飘色这项汉族民间艺术活动源出于当地流行的一个民间故事。相传在很久以前,崖口一位谭姓青年因家境贫穷到邻乡做帮工,与邻村一位老郎中之女结为夫妻。

有一年,因海洋发生海啸,把崖口一带淹没,造成村中很多老弱病残者和牲畜溺死,后发生瘟疫。谭氏夫妇死里逃生,在娘家避疫中得老郎中传授祖传秘方,于是夫妇俩日以继夜上山采药免费为村民治病,治好村中很多人,被村民赞为神医,誉为“活菩萨”。但由于夫妇俩忙于采药熬药,过度劳累终于把怀孕的谭妻累倒,导致流产而死,其夫也因上山采药失足跌下悬崖伤重身亡。

崖口村民为他们举行隆重葬礼,在五月初六日出殡那天,村中一位纸扎艺人为纪念这位无私妇女,按其生前模样扎制1个纸人,貌似菩萨,由其4个儿子抬着纸人参加送葬。此后,崖口各村乡民在每年农历五月初六日举行巡游兴起了“耍菩萨”祭祀谭妻。

后村中人认为,用竹、纸裱扎的“菩萨”巡游太呆板,而且在巡游完毕后将菩萨焚化实在浪费,后村中习武之人从舞狮技艺中的“骑膊马”得到启示,将“耍菩萨”演变为在一个木板中竖上铁枝,将小孩固定在铁枝上扮演“菩萨”,由人抬着巡游。

发展与传承

初期人们称这种方式的巡游为“板式”、“枭色”或“出会景”。由于在木板上难以固定铁枝上的孩童,人们就将木板改为木箱,称之为“色柜”;木箱放入石块砖块,在箱面装上铁枝,底层连接箱面的角色称为“色脚”,铁枝上的小童称为“色芯”。早期的“板色”多为一层“飘”,后逐渐改为“二层飘”。

这种板色是用人抬着随巡游队伍行进,抬色人一步一颠,木箱上的小童亦随之不停飘动,故人们称之为“飘色”,或称为“枭色”。飘色集冶炼、力学、人和物的造型艺术以及刺绣、彩绘等汉族民间艺术而成。崖口飘色发展到明代,村中艺人把固定的“色芯”改进为活动的“色芯”,“色芯”在巡游中装扮成武士的小童,随着抬色人的步伐,在色板上随意翻腾、舞动,远处观之,甚象腾云驾雾凌空飘逸,更为壮观。其活动色芯,称为“千秋色”。巡游队伍还增添头牌、布绣、花篮队等。

每年农历五月初六日,崖口村除在村内举办飘色巡游外,还应邀出外巡游表演。1935年,崖口飘色到香港参加英女皇银禧大典巡游活动。1945年,崖口飘色到澳门参加庆祝光复的巡游活动。崖口飘色的知名度从南朗一带扩大到省、港、澳乃至东南亚。

保护与繁荣

代表作品

崖口飘色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民间艺人。向西堡的谭存就于清光绪二年开始制作飘色,其代表作《琵琶精》、《鱼虾大顺》一直流传至今。西堡谭国仔、中堡谭唐、东堡谭开枝等都是优秀的造型艺术师。造型设计、装身的著名艺人有西堡谭炳发、中堡谭观生等。

积极保护

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传统历史文化,镇党委、政府重视民间艺术,精心打造崖口飘色文化品牌。

崖口飘色巡游,除保留古代题材的精华之外,还巧妙地加进了现代题材,如防火措施、体育运动等。在器材方面也作了改进,变用人抬着走为用小车推着走,崖口飘色的知名度越来越高,珠三角不少城镇邀请其前往表演,从而促进了中山与省内外民间艺术的交流。崖口飘色的规模越来越大。1983年表演队伍只有6支,参加表演人数只有800人,2004年表演队伍已发展到8支,参加表演巡游者达3000多人。加入醒狮、金龙等巡游,交相辉映,声势浩大。

2003年12月,南朗镇崖口飘色获“广东省民间艺术之乡”称号。2008年,南朗镇崖口飘色被正式批准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部长孙家正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的讲演中指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也正是我们举办这个展览的意义所在。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