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黄皮

山黄皮

芸香科植物
山黄皮为芸香科灌木或小乔木植物。因山黄皮果的果皮有鸡皮状细微的突起,又叫作“鸡皮果”。主要分布在广西西南边陲少数民族聚居的石山地区。其果实含有18种氨基酸及人体所需的多种矿物营养,具有消暑、消炎、化滞、祛湿、健脾健胃的功效。可鲜食、调味、入药。果实经过腌制加工,可成为调味上品,有独特香味,晒干亦可做饼馅。主要的药用部分是树叶或树皮。
    中文名:山黄皮 拉丁学名: 别名:五薯叶、臭黄皮、山鸡皮、野黄皮,假黄皮 界:植物界 亚界: 总门: 门:被子植物门 亚门: 纲:木兰纲 亚纲:蔷薇亚纲 超目: 目:无患子目 亚目: 科:芸香科 亚科: 族: 亚族: 属: 亚属: 组: 亚组: 种:山黄皮 亚种: 变种: 品种: 分布区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护级别:

形态特征

高1-2米的灌木。小枝及叶轴均密被向上弯的短柔毛且散生微凸起的油点。叶有小叶21-27片,幼龄植株的多达41片,花序邻近的有时仅15片,小叶甚不对称,斜卵形,斜披针形或斜四边形,长2-9厘米,宽1-3厘米,很少较大或较小,边缘波浪状,两面被毛或仅叶脉有毛,老叶几无毛;小叶柄长2-5毫米.花序顶生;花蕾圆球形;苞片对生,细小;花瓣白或淡黄白色,卵形或倒卵形,长2-3毫米,宽1-2毫米;雄蕊8枚,长短相间,花蕾时贴附于花瓣内侧,盛花时伸出于花瓣外,花丝中部以上线形,中部曲膝状,下部宽,花药在药隔上方有1油点;子房上角四周各有1油点,密被灰白色长柔毛,花柱短而粗。果椭圆形,长12-18毫米,宽8-15毫米,初时被毛,成熟时由暗黄色转为淡红至朱红色,毛尽脱落,有种子1-2颗。花期4-5及7-8月,稀至10月仍开花(海南)。盛果期8-10月。

分布情况

产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南部。见于平地至海拔1000米山坡灌丛或疏林中。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印度等地也有。

生长环境

山黄皮树适宜生长在年均气温在20℃左右,7月平均气温20℃~30℃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山黄皮根系发达,耐旱,对土壤适应力较强,多分布在石灰岩灰地区的红壤或砖红壤的土质里,山黄皮多是生长在村前屋后、山县、山坳或平原地带,甚至院落、路旁。其适应性较广,全有较强的抗旱和防虫害的能力。

栽培技术

为促进幼树的速生快长,尽早形成合理的、健壮的树冠,为获得早结、丰产打好基础,重点是整形修剪,施肥、园土管理和病虫防治。

(1)整形修剪。一般在定植第二年进行,定干是在植株高度60厘米处进行摘顶或者截顶,使主干抽出新梢,在主干不同方向上选留3~5个枝梢作为主枝,其余的梢疏除。在主枝生长到20~30厘米时,再行打顶或短截,其抽出新梢,每条主枝上选留2~3条枝作为侧枝,依次每级枝选留2条枝,要求主枝与侧枝角度约45°左右。主枝和侧枝分布要均匀,使树冠形成自然圆头树形。

(2)肥水管理。在幼龄期要满足植株生长所需要的肥料,使植株生势旺盛,枝条粗壮,进入结果期时才会高产、优质。

(3)土壤管理。根系在幼龄期大部分处在土壤表层,根系属于好气性,要求土壤比较疏松,一年内要结合施有机肥进行扩坑,使土壤通风透气。树盘要覆盖杂草,防止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园内要开好排水沟,防止积水,大雨后要及时排水,不能让水浸渍而导致植株死亡。

(4)病虫防治。主要是地下害虫,在定植时和发现有地下害虫时,用地虫灵直接撒施于植株基部附近,在连续阴雨姜地过湿时,可用少许石灰剂,粉撒施于植株基部附近,防止病菌感染根系。

药用价值

性味归经:味辛、苦;性温。

功效主治:疏风清热;利湿解毒;截疟。主治感冒发热;咳嗽气喘;腹泻痢疾;风湿水肿;尿路感染;湿疹;疥癣;疮疖;蛇伤。

《陆川本草》:接骨,散瘀,祛风湿。治跌打骨折,损伤肿痛,风湿骨痛;

《云南中草药选》:疏风解表,行气止痛,截疟,杀虫。治上感,流感,疟疾,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20g;或浸酒;或研末服,3-6g。外用:适量,酒炒敷;或煎汤洗。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