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乌桕

山乌桕

大戟科乌桕属植物
山乌桕,别名红叶乌桕、山柳、红心乌桕(广东)、山桕子、山桕、红桕字。为大戟科,乌桕属。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区和台湾省的山区。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各国亦有分布。乌桕属约有120种,中国约有10种,其中山乌桕也是优良的蜜源植物。
    中文名:山乌桕 拉丁学名: 别名: 界:植物界 亚界: 总门: 门:被子植物门 亚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超目: 目:大戟目 亚目:大戟亚目 科:大戟科 亚科:大戟亚科 族:乌桕族 亚族: 属:乌桕属 亚属: 组: 亚组: 种: 亚种: 变种: 品种: 分布区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护级别:

形态特征

生活型

乔大或灌木。

高3-12米,罕有达20米者,各部均无毛。

小枝灰褐色,有皮孔。

叶互生,纸质,嫩时呈淡红色,叶片椭圆形或长卵形,长4-10厘米,宽2.5-5厘米,顶端钝或短渐尖,基部短狭或楔形,背面近缘常有数个圆形的腺体;中脉在两面均凸起,于背面尤著,侧脉纤细,8-12对,互生或有时近对生,略呈弧状上升,离缘1-2毫米弯拱网结,网脉很柔弱,通常明显;叶柄纤细,长2-7.5厘米,顶端具2毗连的腺体;托叶小,近卵形,长约1毫米,易脱落。

花单性,雌雄同株,密集成长4-9厘米的顶生总状花序,雌花生于花序轴下部,雄花生于花序轴上部或有时整个花序全为雄花。雄花花梗丝状,长1-3毫米;苞片卵形,长约1.5毫米,宽近1毫米,顶端锐尖,基部两侧各具一长圆形或肾形,长约2毫米宽近1毫米的腺体,每一苞片内有5-7朵花;小苞片小,狭,长1-1.2毫米;花萼杯状,具不整齐的裂齿;雄蕊2枚,少有3枚,花丝短,花药球形。雌花花梗粗壮,圆柱形,长约5毫米;苞片几与雄花的相似,每一苞片内仅有1朵花;花萼3深裂几达基部,裂片三角形,长1.8-2毫米,宽约1.2毫米,顶端短尖,边缘有疏细齿;子房卵形,3室,花柱粗壮,柱头3,外反。

蒴果黑色,球形,直径1-1. 5厘米,分果爿脱落后而中轴宿存,种子近球形,长4-5毫米,直径3-4毫米,外薄被蜡质的假种皮。

生长环境

生于酸性土壤地区的疏林、灌木丛中,以气候温暖、土壤湿润而肥沃、阳光充足的低山次生疏林或山谷地区生长最好, 在较干旱地区也能生长, 但多为灌木。

分布情况

广布于云南、四川、贵州、湖南、广西、广东、

江西、安徽、福建、浙江、台湾等省区。印度、缅甸、老挝、越南、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也有。

栽培技术

脱蜡

山乌桕种子外被蜡质,播种前要脱蜡,一般方法是用60-80℃热水浸泡,自然冷却,再用冷水浸种3天,取出种子除去蜡皮,晾干后即可播种。还有一种快速去蜡皮的方法:每10-20千克种子,用1千克生石灰配成石灰水,再加少许洗衣粉浸泡7-8小时,然后用清水洗干净装入竹筐,放在活水或池塘里浸泡24小时后晾干播种。

播种

山乌桕以2-3月播种为宜,一般每亩播种量为5-8千克。播种后2-3个月全部出土。通常采用条播,行距20-25厘米,每行播2-3厘米,整地和田间管理与常规育苗相同。

山乌桕生长快,当年苗就可达1米或以上,最高可达2.5米。每亩产苗1万-1.2株。

采收

山乌桕果熟期为10月。当果皮呈黑褐色,干裂,露出固着于中轴上洁白的种子时即可采收,采收的果实先出去杂质,晒1-2天后装木桶或布袋中,置于通风干燥室内储藏,再储藏中要防止发热和鼠害。

病虫防治

主要虫害有小地老虎、乌桕毒蛾、樗蚕、水青蛾、大桕蚕、乌桕卷叶虫、袋蛾、蛴螬等。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泻下逐水,散瘀消肿。n根皮、树皮: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大、小便不通。n叶:外用治跌打肿痛,毒蛇咬伤,过敏性皮炎,湿疹,带状疱疹。

经济价值

山乌桕种子含油量为40.8%(云南勐腊)、46.7%(广东罗定)。脂肪酸主要组成:肉豆蔻酸微量至6%、棕榈酸24.9%-42.4%、硬脂酸0.8%-3%、油酸22.4%-49.5%、亚油酸4.7%-20.3%、亚麻油酸1.7%-20.6%。

种子油可制肥皂。木材轻软,可制火柴枝及茶叶容器。

园林价值

山乌桕为乔木类,可用做遮阴树,冬季满树红叶,也可作为庭院观赏树种。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