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交通学院

山东交通学院

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山东交通学院是一所以培养综合交通人才为办学特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山东省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与交通运输部共建高校。在济南、威海两地办学,设立济南长清校区、无影山校区、东校区和威海校区4个校区,学校占地面积3200余亩,建筑面积93万余平方米.学校坐落于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泉城济南,在济南、威海两地办学,设立济南长清校区、无影山校区、东校区和威海校区4个校区,在临沂市和威海市设有独立法人研究院,在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建有山东交通学院海外分校“中俄交通教育学院”,在泰国孔敬省建立“山东交通-孔敬学院”。[1]
    中文名:山东交通学院 外文名:Shandong Jiaotong University 简称:山交 办学性质:公立大学 学校类别:理工类 主管部门:山东省 现任领导:党委书记:王焕斌 院长:陈松岩 高职专业:19个 本科专业:60个 硕士点:专业学位授权领域2个 校训:明德至善,格物致知 校歌:《山东交通学院校歌》 地址:长清校区:济南市长清大学科技园海棠路5001号 无影山校区:济南市天桥区交校路5号 威海校区:威海市高区双岛湾科技城和兴路1508号 院校代码:11510 主要奖项: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1年) 知名校友:冯晋祥、蔡先金、宋淑启、李洪修等 属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省部共建高校 主要院系:汽车工程学院、交通土建工程学院、航海学院等17个二级学院

历史沿革

1956年2月10日,交通部致函山东省交通厅要求协助筹建学校,并派蔡瑞霖同志负责学校的筹建工作。山东省交通厅抽调数名干部参加筹建工作,并租用济南市南大槐树北街裕兴里13号、15号数十间民房作为筹备处办公地点。

1956年8月下旬,学校各机构迁到新校址济南西北郊八里桥北,筹备处撤销。

1958年6月21日,根据中央关于中等专业学校体制下放的指示,交通部济南汽车机械学校划归山东省人民委员会管理;7月8日,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安排山东省交通厅派专人与学校联系交接;12月,山东省批准成立山东交通专科学校。

1960年,山东航运学校并入。

1963年8月28日,山东省交通厅遵照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指示学校停办专科,改为中专,改名为济南交通学校,颁发木质印模一枚。

1963年11月13日,济南交通学校改由交通部领导,仍保持济南交通学校名称。

1969年初,交通部再次将学校下放给山东省革命委员会交通邮政局领导。

1970年9月26日,济南交通学校改为地方国营济南卫东机械厂(亦称济南709厂)。其后又移交到济南市接管,由济南市重工局(后改为机械局)和国防工办领导。

1973年4月,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将培训越南实习生的任务交给原济南交通学校。卫东机械厂使用的原济南交通学校的人员、校舍、实习工厂、宿舍、教学仪器和设备等全部归还,移交给山东省交通邮政局。

1973年5月,恢复学校,改名为山东省交通学校,由山东省交通邮政局主管。

1973年12月,学校代管山东省交通技工学校(1973年山东交通技工学校并入),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

1978年,学校开办大学本科4年制师资班。

1980年3月,交通部再次将山东省交通学校收回直属领导,并改名为交通部济南交通学校。同年,教育部将学校定为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之一,面向全国招生。

1984年7月,学校和山东省交通厅协作,开办自费走读、不包分配的济南交通职业专科学校。

1987年,济南交通职业专科学校停止招生。

1988年5月23日,济南交通学校和济南交通职业专科学校合并(1984年济南交通职业专科学校并入),山东省教育厅同意将交通部济南交通学校暨济南交通职业专科学校升格成一所普通高等专科学校。

1999年,国家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学校管理体制也于2000年相应地发生转变,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在省内由山东省人民政府领导,实行省教育厅和省交通厅共管,以省教育厅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中国重汽集团参与办学和管理。

2001年9月1日,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对学校专升本进行考察。专家组认为,学校与中国重汽集团职工大学合并已基本具备了举办本科教育的条件。

2002年6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济南交通专科学校与中国重汽集团职工大学合并组建山东交通学院的通知》,确定学校实行山东省教育厅与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共管,以山东省教育厅为主的管理体制,中国重汽集团公司参与办学和管理。

2005年7月19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将山东省水运学校并入山东交通学院的批复》批准山东省水运学校并入山东交通学院,成立山东交通学院海运学院,同时撤销山东省水运学校建制。

2007年11月,交通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关于共建山东交通学院的意见》。

2009年,山东省政府批准为山东省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山东省教育厅批准为山东省首批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单位。

2011年,学校成功获批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包括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两个领域涉及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船舶电子电气与轮机工程、海洋运输与物流工程、游艇邮轮工程、车船运行安全与节能环保、港航路桥及隧道工程等六个专业方向;同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3年,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发布《关于公布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第二批立项建设单位的通知》,山东交通学院获批成为“山东特色名校工程”重点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高校;同年,获批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首批试点院校。

2016年,山东省内燃机研究所整建制并入山东交通学院。

2018年3月,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2月,加入山东省高等学校“长青联盟”。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学校拥有市厅级及以上研究平台32个,包括1个全国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1个工信部实验室(山东)、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筹)、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重点行业领域事故防范技术研究中心(交通运输行业)、1个省大数据发展创新实验室、7个省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8个地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地市级工程实验室。此外,还有1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个省级院士工作站。

科研成果

“十三五”以来,主持纵向课题670余项,纵横向科研经费累计超过5.1亿元。出版专著180余部,发表SCI、EI、CSSCI等收录论文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730余篇;获授权专利1500余项。五年来,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10余项,其中“黄河中下游地区粉土路基建造支撑技术及工程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高效智能全环境模拟道路加速加载实验系统研发”获得山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n

学术资源

学术期刊n《山东交通学院学报》设有专家论坛、交通科技、交通经济、交通发展等专栏;2000、2001年在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完全专科委员会三优评比中被评为优秀学报三等奖;《CAJ-CD规范》执行评优活动中荣获执行优秀期刊奖;2009年被评为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

馆藏资源n据2019年10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图书馆馆藏总量为291.1万册,生均140.6册;其中纸质图书总量171.4万册,生均82.8册;电子书119.7万册,生均58册;中外文数据库38个。

校企合作n截至2019年9月,学校与临沂市人民政府合作在临沂市成立了独立法人科研机构“山东交通学院临沂研究院”,与威海市南海新区管委会合作成立了“威海海洋信息技术研究院”,与山东省乾云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成立了“山东省交通大数据研究院”。

国际交流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致力于培养具备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复合型人才,与俄罗斯、白俄罗斯、英国、德国等20多个国家的60余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广泛开展师生交流和学术科研合作。重视留学生的教育与培养,累计招收来自50个国家的近1000名留学生。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与交流,与俄罗斯顿河国立技术大学联合开设山东省第一家非独立法人中俄合作办学机构——顿河学院。积极开展境外办学,在泰国孔敬设立“山东交通-孔敬学院,在俄罗斯伊尔库茨克设立中俄交通教育学院。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9月,学校在职教职工190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5人,省部级优秀教师18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

省级教学名师:梁志强、戴汝泉

省级教学团队:交通运输教研室、交通土建工程教学团队、涉外工程双语教学团队、机械设计制造教学团队、物流管理技术教学团队。n

院系专业

学校以交通类专业为主,涵盖“工、管、理、经、文、艺、法”等7个学科门类,构建起交通建设类、综合运输类、载运工具设计制造类三大优势专业群;设有19个学院(部),开设62个本科专业和交通运输、机械2个硕士专业;具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优势特色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2个,省级高水平应用型建设专业(群)5个,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1个;国家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3门,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近两届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8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

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9月,学校拥有2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领域;4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n山东省级重点学科: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n山东省级特色重点学科:载运工具运用工程n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n

文化传统

校徽

1、采用圆形适合样式,以“交”字的篆书为主要设计元素,上部为学院英文名称“SHANDONG JIAOTONG UNIVERSITY”,下部为学院中文名称“山东交通学院”,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题写。

2、篆书外形设计为战力的蓄势待发的“人”,符合中国传统哲学的“天、地、人”之寓意,下方为一个“U”形,寓大地和航船。人形相交于“U”形意为脚踏实地、顶天立地;航船的意思为厚德载物。

3、图案亦象征四通八达之道路,突出交通特点与学校特色。

校旗

山东交通学院校旗图案由校标和校名组成。

校训

明德至善 格物致知n山东交通学院校训“明德至善 格物致知”选自中国古代著名经典《大学》,其原文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n“古之于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校风

严、尊、勤、全

严:严格管理,严谨治学

尊:尊敬师长,尊重学生

勤:勤奋好学,勤奋工作

全:全面育人,全面发展

校风“严、尊、勤、全”是由山东交通学院已故第一任校长蔡瑞霖先生于1956年提出。

校歌

《山东交通学院校歌》

齐鲁大地(殷切的教导),黄河之滨(亲切的叮咛),激荡着我们的歌声(描绘着理想的人生),温馨的校园(科学的海洋)化雨的春风(智慧的高峰),滋润着交院人心灵(呼唤着交院人攀登)。交院人从这里诞生,交院人从这里踏上征程,我们走向社会,我们奔向未来,为了交通的振兴,为了祖国昌盛。tn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委员、党委书记

王焕斌

党委副书记、院长

陈松岩

党委副书记

李贞涛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省监委驻山东交通学院监察专员

刘世杰

党委委员、副院长

来逢波、张化祥、姜华平、曲同军

资料来源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