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

尿

汉语汉字
尿,汉语常用字(一级字),读作niào或者suī,会意字,最早见于《说文》小篆。本以为小便,即人或动物体内由肾脏产生从尿道排泄出来的液体;引申为动词,指排出小便。
  • 中文名:尿
  • 拼音:niào;suī
  • 部首:尸
  • 五笔:nii
  • 仓颉:se
  • 郑码:xmkv
  • 笔顺:5132534
  • 字级:一级字、常用字
  • 平水韵:十八啸去声
  • 注音:ㄋㄧㄠˋ;ㄙㄨㄟ
  • 笔画:7
  • 结构:半包围结构
  • 统一码:基本区U 5C3F
  • 四角:77292

字源演变

会意字。《说文》:“尿,人小便也。从尾,从水。”桂馥义证:“人小便也,《一切经音义》十一:矢溺,正体作㞙,经文作溺,假借耳。《广韵》:‘㞙,小便也,或作溺。’”段玉裁注:“古书多假溺为之。”张舜徽约注:“此字所从之尾但作下体解,古人造字时,固不嫌用引申假借义也。”尿字(或溺字)不见于先秦文献,更不见于出土的先秦两汉其他文字资料,其字产生于何时不可考,因为它很少有机会在经典文献中被使用。

甲骨文有“图B”字形,唐兰《殷虚文字记》、徐中舒《古汉语文字字形表》等皆认为是尿字,像人遗溺形。但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图A”字条后姚孝遂按语认为此字释为尿字不可信。甲骨文无辞例可证明“图A”为尿字,从字形上看它与㞙字形体也没有明显的联系。

现代释义

详细释义

拼音

词性

释义

例句

niào

名词

小便。人或动物体内由肾脏产生从尿道排泄出来的液体。

《百喻经·为王负札喻》:“发毛爪齿,屎尿不净,不以为丑。”

《断袖篇·张浪狗》:“(马)踏帝左胁,遂昏倒。浪狗惊惶,以银盂注尿灌之,良久方苏。”

动词

排泄小便,撒尿。

唐寒山《诗》之七一:“快哉混沌身,不饭复不尿。”

《旧唐书·西戎传·罽宾国》:“有被蛇螫者,鼠嗅而辄尿之,其疮立愈。”

〈方言〉在乎。

李晓明、韩安庆《平原枪声》:“死到我手下的英雄好汉数也数不过来,还尿你这个毛孩子。”

〈方言〉理会。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章:“现在姚士杰连郭振山也不骇怕了,还尿他白占魁做什么?”

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第十一回:“你不要在你老爷面前摆臭架子!尿你也没工夫。”

徐光耀《平原烈火》:“人家还不是爱听听两句,不爱听尿也不尿你。”

suī

名词

〈方言〉小便。

《说文·尾部》:“尿,人小便也。”

徐灏笺:“今俗语尿息遗切,读若绥。”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尿,人小便也。从尾从水。奴吊切

注:?。文四

说文解字注

尿,人小?也。从尾水。

会意。古书多假溺为之。奴吊切。二部。

康熙字典

《广韵》《集韵》?奴吊切。鸟去声。《说文》:人小便也。今亦作溺。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