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飞鼠

小飞鼠

松鼠科飞鼠属动物
小飞鼠,又名鼯鼠,是一种哺乳动物,夜行性珍稀濒危动物。泰国的热带丛林里有世界最小哺乳动物——小飞鼠。它体重约为2克,体长3厘米,头长11毫米,翼展5.5厘米,以小昆虫为食。小飞鼠一般在9~10个月龄,就可达到性成熟并可开始配种。全年均可交配,以4~5月为发情旺季,此时受胎率较高。雌鼠的妊娠期约为110天左右。在预产前1~2周,可将怀孕母鼠移入产仔箱。
    中文名: 拉丁学名: 别名: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哺乳纲 亚纲: 目:啮齿目 亚目: 科:松鼠科 亚科: 族: 属:飞鼠属 亚属: 种: 亚种: 分布区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护级别: 中文学名:小飞鼠

形态特征

小飞鼠体小,体长小于200mm。吻较钝。眼大,耳正常,四肢粗短。前足掌裸露,具掌垫和指垫,后足蹠部被毛,无蹠垫,而仅具4个趾垫。尾扁平,尾毛呈羽状排列。雌性乳头4对,即胸部2对,腹部2对。

小飞鼠体型小,吻较钝,眼大,耳正常,四肢粗短,尾扁平。冬夏毛两色,夏毛背面褐灰色;冬毛较夏毛浅,呈淡黄或黄灰色。飞膜与体背色基本一致。腹面为灰色,针毛毛基淡灰色,尖端白色。眼眶周围具黑棕色眼圈。耳被淡棕色短毛。四足背面棕色,足蹠被以淡棕黄色毛。尾背、腹中央有1条深褐色略染灰色的条纹,两侧橙黄色。冬毛较夏毛浅,呈淡黄或黄灰色。

小飞鼠头骨颅全长不超过41mm。吻短,仅及颅全长的1/4。脑颅部凸圆,眶上突前具1个缺刻,眶上突沿眼眶向后突出。颧弓较平。鼻骨较短,其末端小于前颌骨末端之宽。听泡较大,其长大于上齿列之长。枕骨大孔呈近圆形。

小飞鼠门齿的前方光滑面稍微突出。第1上前臼齿很小,第2上前臼齿很大,其齿冠面略大于其后的臼齿齿冠面。臼齿低冠型,咀嚼面十分清晰,与松鼠科的臼齿原型极为相似。齿式=22。

栖息环境

小飞鼠栖息于温带、寒温带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在青海,一般均栖息于密林环境中,栖息地内主要乔木树种有云杉、白桦、黑桦和山杨等。

生活习性

小飞鼠无冬眠习性。夜行性,多于黄昏后活动,白昼也偶尔可见。日间受到惊动后,即慢慢爬至洞口,有的即窜出往下滑翔,着地后急速爬上就近的树干,最后紧贴身子隐没于树杈或枝叶密集处;有的则往往在其洞口探视片刻,视其周围的动静而窜出洞滑翔或留守洞内。常在树上攀爬,或在树枝间滑翔。滑翔时,尾平展,伸直四肢,撑开皮翼,向下飘动,远达50m。

小飞鼠筑洞及营巢的树种主要是山杨和桦树,占据营巢的乔木,由于其髓部被挖空,致使该树不久即枯死,而小飞鼠居住其中,日积月累,洞穴不断加深,但洞径始终不变,洞口大小恒定,仅有时会增加出入的洞口数。巢穴底部主要以苔藓类为巢材加以填充。小飞鼠驰洞口距地面的高度无规律性,低的2-3m,高的可至6-7m。

小飞鼠以松子、浆果、树枝的嫩芽为食,也食蘑菇,秋末常储存坚果等食物过冬。

小飞鼠的天敌有食肉类的豹、野猫、鼬类,以及鹰雕类猛禽。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爱沙尼亚、芬兰、日本、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韩国、拉脱维亚、蒙古、俄罗斯联邦;可能灭绝:白俄罗斯;区域性灭绝:立陶宛。

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北京、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四川、新疆等地。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种群现状

种群分布不零散。由于混交林的破坏,该种数量在许多地方持续下降。在芬兰,该种非常普遍,但数量仍下降,详细研究表明在1980到2001年间,数量下降了20-58%,也没有数量稳定或增加的地区,并预计在未来继续下降。2002到2005年,芬兰雌性小飞鼠的数量估计在134800-151300只(95%可信度)。小飞鼠在俄罗斯和日本北海道极为普遍。该种总体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