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姨多鹤

小姨多鹤

严歌苓创作长篇小说
《小姨多鹤》是作家严歌苓创作的长篇小说,发表于杂志《人民文学》2008年第3期。该小说讲述了日本女子竹内多鹤艰难曲折的人生经历。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张俭父母买下日本孤女多鹤为其家庭传宗接代,以弥补张俭之妻朱小环无法生育的遗憾。此后,多鹤为张家生儿育女,在时代风雨中与他们相依为命。小说书写了特殊年代中一段荒诞而真实的故事,塑造了两个善良、宽容、坚韧的女性形象,展现了作者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
    书名:小姨多鹤 别名: 作者:严歌苓 类别: 原作品: 译者: 出版社: 页数: 定价: 开本: 装帧: ISBN: 文学体裁:长篇小说 字数:250000 作品出处:《人民文学》2008年第3期 首版时间:2008年4月

内容简介

《小姨多鹤》讲述了抗战末期日本遗孤、十六岁的少女多鹤被卖到东北某家作为传宗接代“工具”之后几十年的命运故事。作者以对中国当代史的深入、精到的把握,以一个跨国作家的宽阔视野,表现了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生命歌哭。这是一部意蕴丰盛迷人、襟怀爽朗阔气的稀世之作,女作家严歌苓因之获奖连连。

创作背景

从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日本从未间断过对中国东北进行移民活动。40年间,32万日本移民(即所谓“开拓团”)先后进入中国东北地区。随着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丧失了主动权,开拓团也逐渐回迁。然而,开拓民及其眷属的结局是异常悲惨的:他们中的壮年男子都被征兵上了前线,剩下老弱病残,孤儿寡母,或死于枪弹之下,或丧生在逃亡途中,少数妇女儿童被中国百姓领回家中。严歌苓以满洲开拓团的悲剧作为故事发生的源头和背景,写出了《小姨多鹤》。

人物介绍

竹内多鹤:十六岁的少女竹内多鹤跟随代浪村村民在经历了殉国、袭击、逃亡之后,最终被以七块大洋的价格卖给了她们的敌人中国人。从此,多鹤作为一个繁衍后代的生育工具入住张家。在多鹤心里,自己的家永远是那个消失的代浪村。她试着反抗,用自己的身体为自己创造亲人,试图在孩子身上找回代浪村的印记,找回埋葬在代浪村的悲欢离合。文革中,她是日本人这一身份暴露后,被戴上了写着“日本间谍竹内多鹤”的白袖章,清扫整个楼的厕所。回到日本的多鹤又悲剧地成为了非日本人,她听不懂当下的日本语言,不会用那些机器,甚至没有在中国活得自如,只能做一名清洁工。

朱小环:张俭的原配妻子。在这个家庭里,小环虽然不是孩子们的生母,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孩子。二孩摔下楼后她过分的紧张,丫头考入滑翔学校后她情绪的激动,乃至为大孩张铁攒去日本的路费,她加班加点缝制衣服。她个性开朗乐观、无忧无虑、为人泼辣,在她身上最突出的就是“凑合哲学”。小环的凑合多可怕,稀里糊涂凑合起一大家子,没有面粉用麸子凑合,没有红烧肉用红烧茄子凑合,没有洗衣粉用火碱凑合。也正是小环对生活的热爱与柔韧改变了多鹤,让多鹤融入这个家庭。

张俭:买下多鹤的张站长儿子,多鹤孩子们的生父。张俭与多鹤的肌肤之亲只是为给张家繁衍后代,张俭时时提醒自己不能爱上、不准爱上这个日本女子。在多鹤流产住院期间,张俭听到多鹤身世之后,他震撼了,开始后悔,如果早一点知道她的身世会换个态度对她。从此,张俭和多鹤开始了疯狂的幽会,他们彼此发泄着欲望。而在幽会之事暴露后,小环心里清楚,张俭跟多鹤之间的情断不了,只是暂时搁置。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小说《小姨多鹤》通过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情爱纠葛,来展现人性的善良和美好。一个中国女人小环,一个日本女人多鹤,因为命运的捉弄,生活在了同一屋檐下,跟同一个男人张俭有着爱与恨的牵绊。在这样一个畸形的家庭中,却处处充满着关爱与纯善,无论他们身处何种困境,都能做到逆来顺受,以他们的坚韧、顽强摆脱困境。而他们身上那种美好的人性,也在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小说的动人之处,在于通过这六口之家,把人世间的人性,开掘得淋漓尽致、深刻透彻。小说集中写了两个女人:多鹤和小环。多鹤在日本战败后,从满洲垦荒开拓团死里逃生跑出来,又被卖给人家做生育工具。她无怨无悔地整日只知弯腰、鞠躬,低头、擦地,靠的是一种求生本能,及与生俱来的宽厚、宽容。这是真实的人性,一种超越了国家、民族、宗教界限的人性。她无私地将自己全部的力量,献给了这个家庭。朱小环对多鹤,作为日本人,作为情敌,是仇视的,可知道多鹤的悲惨身世后,大气的她化敌为友,与多鹤成为了相濡以沫的姐妹。

她勇于承担了抚养、呵护三个孩子的责任,还处处关照多鹤,帮她避祸消灾。在小环身上,有着中国农村妇女那种宠辱不惊的处世态度——平常心,有着几乎接近原始的美德。小说的可贵之处,在于这个奇离有趣、感人至深的故事,其蕴藏的思想内涵极其丰富深沉。小说看似只写了一个小家的悲欢离合,可折射出了近半个世纪的政治风云、历史变迁和社会变革,其中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土改运动、大跃进、大饥荒、文化大革命,直到改革开放,这些都给了现代人巨大的思维空间和多方面的人生处世的思想启迪。

艺术特色

意象

“代浪村”是多鹤的“家园”,尽管出生地与居住地产生了区隔,但是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下,在多鹤的认知范围内,“代浪村”就等同于日本——日本也有一个代浪村,埋葬着竹内家族的祖祖辈辈。这个在特定的地理区域上所建立的历史性家园对个体是极具意义的,使个体对乡土家园产生了深厚而强烈的个人归属感,因而小说中才会以“代浪村女儿”之类的字眼来指称多鹤的身份。小说中“代浪村”这个意象不仅仅是作为多鹤的身份背景说明和悲剧命运开端存在的,某种意义上它更是一把打开多鹤命运之门的关键钥匙——多鹤数十年浸染着纠缠与挣脱、妥协与抗争的人生,实际上是以“代浪村”为源点的困境的具象化。

多视角

有别于的红色经典作品,《小姨多鹤》对于革命与历史的想象呈现出一种另类的、新鲜的图景。它以民间立场取代宏大叙事,超越了革命本身所蕴含的阶级性、人民性、民族性等,以多元化的视角展开另类的革命历史叙述。主要体现为非意识形态视角与超越民族性的文化观照。小说通过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的爱恨悲欢反映社会的风云变幻,是边缘性的叙事视角,也是民间视角。视角的多样化与边缘化,使得革命的另类真实呈现。

历史化

美国叙事家哈里·肖认为:现实主义小说要求有一个“历史化的叙述者”。而历史化的叙述者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声音和心灵都具有历史意识,但只停留在话语空间运作;一种是进入故事空间,与社会历史语境紧密相连,体现出特定历史时期的眼光和世界观。严歌苓在《小姨多鹤》中的写作,属于上述的第二种。她极力展示她的故事的“历史性”,力图使人们接受她的“故事的历史叙事”就是“历史的真实性”的意图。她在小说中以垦荒团、大炼钢铁、串联、武斗等记载着历史的独特词汇或事件向读者证明,故事所述历史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严歌苓的小说创作深得中国古典小说传统影响,在《小姨多鹤》中,她的历史化叙事意识令她不断地渲染20世纪中下半叶中国社会文化氛围,描绘和重建过往国人生活的细节,用历史陈述来达到写实逼真的效果。她借许多曾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中逼真的生活细节“史料”,使其叙事得以超越真与假、写实与虚构的素材局限,造成读者阅读时直指作品的“意义”所作——作者写作的道德、政治和文化隐喻。《小姨多鹤》不再纠缠于历史的功过褒贬,它将历史作为一个客观存在,将历史置于背景之下,重点表现历史长河的激荡中人们的情感历程,在情感历史的展示中,体现作者对于爱与善良的张扬和向往。它以另外一种方式去回望历史,这种对历史化叙事的刻意追求,造成读者阅读时产生奇异的语境感,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作品影响

作家李敬泽:这样的一部小说,它会感动人、触动人,会让我们想——不是置身事外,而是设身处地地想,想的时候或许是矛盾的、困难的,但正是在这矛盾和困难之中,我们免于僵硬和干涸,我们发展出更为充沛的道德想象力。

作家白烨:《小姨多鹤》通过一位日本少女在二战后滞留中国的经历,表现了主人公所见证的中国社会生活的风风雨雨,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揭示了中日两国“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小姨多鹤》是近年来中国小说不可多得的一部优秀之作。我想放在几十年来都是首屈一指的作品。她的思想意识之高,超越了简单的民族国家的立场,写出了对战争的控诉,以及人性的复杂性。生命是如此高贵不可摧毁,让我惊叹。

作者简介

严歌苓,女,1986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1989年赴美留学。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第九个寡妇》《小姨多鹤》《一个女人的史诗》《扶桑》《人寰》《雌性的草地》等。短篇小说《天浴》《少女小渔》《女房东》等。中篇小说《金陵十三钗》《白蛇》《谁家有女初长成》等。作品被翻译成英、法、荷、西、日等多国文字。多部作品被拍成电影或电视剧,最近几年的有《一个女人的史诗》《小姨多鹤》等。

原文摘录

台子上搁了十多个麻袋,从轮廓一点看不出里面装的是人是兽。吆喝的人说要买就论斤两,一角钱买一斤日本婆子,大肉也没这么便宜。斤两是预先约好的,最重的一个口袋也不过七十斤。穿黑制服的县保安团派了一个班维持秩序和买卖公道。小学校操场上从一早就挤满了老乡,不少光棍都是看得起买不起。七十斤的日本婆也要七块大洋,有七块大洋的光棍,就娶得起中国媳妇了,好好的弄个女鬼子回家干什么?

清早下了第一场雪,通向安平镇的大道小道已经给踏黑了。还有人陆续赶到,若是三五成群的小伙子,仗人多势众敢把脸皮一厚,大声问:“买得不合适,保换不?”回答一律是:“不换!”“花那一大把银子,买个不适合的咋办?”人群会有条嗓门喊:“有啥不适合啊?灯一黑,全一样!”或者:“合不合适的,狗皮袜子——反正一样!”

人们就笑。

笑声大了,也挺吓人的:最靠台子边沿的麻袋们蠕动了几下,小了一些。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