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

导学案

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
导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配合教师科学的评价,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自主发展的路线图。导学案实施的高级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导学案实施的基础目标是促进学生高效的掌握知识,为后续学习奠定文化基础,在导学案的实施中要两级目标并重。
    中文名:导学案 外文名: 简称: 创办人: 办学性质: 学校类别: 学校特色: 主管部门: 所属企业: 现任领导: 专职院士数: 高职专业: 本科专业: 硕士点: 博士点: 博士后: 国家重点学科: 院系设置: 校训: 校歌: 院训: 院歌: 地址: 院校代码: 主要奖项: 知名校友: 知名教师: 英文名:Learning Guide 制定者:教师集体及个人 指导标准:新课程标准 编写要求:素质教育要素 落脚点:三维目标

指导思想

关注学习方式改善交互环境,切实落实构建生态课堂的教学理念,完善学习方式,拓展学习时空,构建立体交互环境、做到生生交互、书生交互、师生交互、组内交互、组际交互、生媒交互齐举,倡导自主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注课堂教学效益坚持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的理念,优化教学过程,减少无效或低效教学活动,实行精细化教学,力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使用方式

导学案的使用是导学案实施高级目标(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基础目标(文化知识的掌握)的关键.它的实施可以分为三个环节:课前预习,课堂探究,课后拓展,课堂小结,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在自学中发现,思考,生疑.再思考,获知。课堂探究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达成学习目标的关键过程,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合作的乐趣,体验获知的快意,体验方法和技能的重要。教师适时的精点,更能达成教师"导学"功能的落实。课后拓展是落实基础目标(文化知识掌握)的重要保障。课堂小结是本课所讲的重点的一个归类,可以更深层次的了解本课。

备课模式

“导学案”备课的基本模式:“提前备课,集体研讨、轮流主备、优化学案、师生共用”。

整体备课

备知识体系,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情。

集体备课

备课组长提前两周召集全体组员就一周内所要讲的内容进行说课,着重围绕如何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分析学生情况等方面内容。

轮流主备

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备课组长将内容进行分工,主备教师提前一周拿出“导学案”初稿,并交给备课组长审查修改;备课组长将一周的“导学案”草稿交分管领导审定,制成正式文本。

课前备课

上课前一天将“导学案”发至学生,正式上课前收齐后适度批阅,任课教师对“导学案”再次进行阅读理解和补充完善。

课后备课

师生共用“导学案”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导学案”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

整理成册

备课组长负责将“导学案”整理成册(本组内保留电子稿),作为本备课组的教案,每学期交教导处一份,以备检查和存档。

遵循原则

导学案的编写必须遵循以下5个基本原则:主体性原则、探究性原则、引导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和实用性原则,并且要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编写导学案,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年级、不同的课型,应该有相应的格式。阶段性、小范围内统一了格式,还要注意学生的审美疲劳,不时变换出点花样来,体现创新和精美。版面安排要注意实用、简明、美观。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