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鼎门

定鼎门

隋唐时期洛阳城郭
定鼎门,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隋朝,是隋唐洛阳城中轴建筑群上著名的建筑。定鼎门是隋唐洛阳城外郭城正南门,隋初名建国门,唐时更名定鼎门,定鼎门内的街道称为“天街”。
  • 中文名:定鼎门
  • 外文名:DingDing Gate
  • 地理位置: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古城路
  • 占地面积:
  • 类别:
  • 开放时间:9:00-17:00
  • 门票价格:
  • 级别:世界文化遗产
  • 气候类型: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半湿润)

历史沿革

定鼎门是隋唐洛阳城郭城正南门,始建于公元605年,隋称“建国门”,唐代改称“定鼎门”,并一直沿用至北宋,其间多有重修,前后沿用500多年。2014年6月22日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n

隋炀帝成为第一个通过定鼎门的中国古代帝王。之后,定鼎门相继被唐、后梁、后唐、后周和北宋定为洛阳外郭城正门。此外,定鼎门还是隋唐东都洛阳西通西京长安,南通江都的要津。文献记载,定鼎门隋时称建国门,唐时称定鼎门,五代至宋仍唐称。若从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正月算起,而至北宋徽钦两宗北狩(1127年)为止,定鼎门作为郭城南垣正门的时间长达530年左右。

万国来朝

万国来朝第一次出现在正史中,是发生在隋炀帝时期外郭定鼎门(隋建国门)内、皇城端门外。

每年正月十五的端门灯火,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每岁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为戏场。……金石匏革之声,闻数十里外。弹弦擫管以上,一万八千人。大列炬火,光烛天地,百戏之盛,振古无比。自是每年以为常焉”。从一开始,“万国来朝”就是一场盛大的表演。

设四方馆

隋炀帝初,在定鼎门外设四方馆,四方馆,东方称东夷使者,西方叫西戎使者,南方为南蛮使者,北方是北狄使者,各一人,用于接待各番国来使和处理互市事务。在这里还经常举办盛大的集会,向外国的君长和使节夸耀中国的富强。

成功申遗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起始段-天山廊道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定鼎门遗址位于中原地区的洛阳盆地、隋唐洛阳城遗址南区,是丝绸之路鼎盛时期东方起点城市洛阳城的代表性遗存,见证了东方农耕文明发展鼎盛时期帝国的文明水平,展现了唐代都城城市文化的礼制特征及其影响力,并与丝绸之路上繁盛的商贸往来具有密切关联,是公元7 ~ 1 0 世纪丝绸之路东方起点都城洛阳的主入口及街区遗址。

定鼎门遗址以北为唐代洛阳城的城市轴线干道“天街”,宽约109米。天街东、西两侧分布有两处里坊遗址“明教坊”和“宁人坊”。定鼎门遗址和宁人坊、明教坊、天街南段遗址,就是“世遗”的范围。

形制

定鼎门的双阙与主城门楼呈一字型对称平行分布,这种“一字阙”的城门在隋唐两京考古中是孤例。定鼎门遗址盛唐前期的定鼎门保存较为完整,由墩台、门道、隔墙、飞廊、阙台、涵道、马道等组成。

墩台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44.5米,南北宽21.04米,墩台台体残高1.05米。现存墩台主要有含沙量较大的黄褐色土夯成,坚硬,内仅含少量陶渣和碎瓦片。

盛唐前期定鼎门共有东、中、西三个门道。东西门道保存较好,中部门道破坏较为严重。三个门道均采用梁架结构,门道东西宽5.8米,南北进深各21.04米,门道中部皆置单重门扉。

考古发掘

从2006年12月开始,配合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公园建设,考古人员对定鼎门遗址进行了长达一年持续不断的考古发掘。据参加发掘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队陈良伟博士介绍,此次发掘人数参与最多时达到300多人,少时也有几十人,发掘总面积达到7000平方米。对一座古代城门遗址进行如此大规模、长时间的考古发掘,在我国古代遗址发掘中还是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也很少见。

发掘显示,定鼎门遗址由平面呈长方形的墩台、三个门道、东西飞廊、东西两阙和左右马道组成。东西飞廊和东西两阙分别位于墩台两侧,和墩台呈平行对称分布,这种门阙形制仅见于定鼎门遗址,在国内其他地方还没有发现,这和同时期西京大明宫含元殿遗址和东都宫城正门应天门遗址不同。后者和如今北京故宫午门相仿,飞廊呈曲尺形,连接墩台和飞廊。

定鼎门遗址考古

墩台是城门的基础。盛唐前期的定鼎门墩台由黄土夯筑而成,东西长近50米、南北宽约24米,面积有如今两个篮球场大小,夯土细密结实,墩台四周还包砌壁砖。三个门道均采用梁架结构,门道宽5米至5.5米,南北进深各约20米,门道中部皆置单重门扉。城门楼的高度约15米,相当于如今的5层楼高。其城墙的宽度历代不等,隋代在2米左右,唐代为3.5米,宋代达到8米。

史料记载,定鼎门正式启用于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正月,隋炀帝是第一个通过这座城门的古代帝王。以后,该城门相继被唐、后梁、后唐、后周和北宋定为郭城正门,其作为郭城南垣正门的时间长达530年。这一记载这次也得到了考古发掘的证实。发掘显示,定鼎门城门建筑可分为5期至6期,最早建筑为隋代,最晚的为北宋末年,说明自隋至北宋的530年间,定鼎门一直在使用。

“隋唐洛阳城定鼎门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沿用时间最长的古代都城城门。”陈良伟介绍,这说明隋唐洛阳城在长达530年的时间里,一直在使用,而且基本格局如城市中轴线、城内路网结构等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2009年10月30日上午,全国大遗址保护重点工程——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一座中国沿用时间最长的古代都城城门,在地下沉睡千年之后,终于“再现”地面。

定鼎门遗址博物馆区总占地约182亩,于2009年2月正式动工兴建,是隋唐洛阳城大遗址保护展示工程中正式开工建设的第一个工程,分地下一层和地上两层,总投资约4000万元。该工程特点是在保护地下遗址的前提下,采用钢架结构,在遗址上面复原建设一个定鼎门的新城门楼。通过这种方式,既有效地保护了文物,又能展示定鼎门的历史风貌。

遗址保护展示区

城台、城墙、阙台内部为遗址保护和展示区,考古发掘出土的定鼎门遗址门道、柱础石等在这里得到原址保护展示。

城楼展厅

城楼、阙楼内部空间为陈列展览区,主要展示定鼎门遗址的演变历史和隋唐洛阳城在考古发掘中出土的部分文物。现主要陈列1:800神都洛阳城模型。

相关诗词

《定鼎门》

唐·褚载

郏鄏城高门倚天,九重踪迹尚依然。

须知道德无关锁,一闭乾坤一万年。

《送僧之东都》

唐·贯休

之子之东洛,囊中有偈新。

红尘谁不入,独鹤自难亲。

定鼎门连岳,黄河冻过春。

凭师将远意,说似社中人。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