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

宋国

周朝诸侯国
宋国(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86年),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国都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周初被周天子封为公爵,国君子姓、宋氏。共传三十四君,享国八百二十九年。[1]西周初期,周公旦辅佐周成王平定三监之乱,遵循“兴灭继绝”的传统,封商纣王的兄长微子启于商朝的旧都商丘,建立宋国,特准其用天子礼乐奉商朝宗祀,与周为客。宋国地位特殊,被周天子尊为“三恪”之一。春秋时期,齐国内乱时,宋襄公帮助齐公子复国,代齐作为盟主,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泓水之战后,宋国国力受创。宋景公时期灭曹国,国力渐盛。战国时期,宋康王“行王政”,实行改革,宋国强盛起来。公元前286年,东败齐、南败楚、西败魏,齐、楚、魏三国联手灭掉宋国,瓜分宋国领土。宋国为房、心之分野之地。面积约有十万平方公里,皆膏腴之地。宋国经济发达,宋国人善于经商,在继承与发展殷商文化,特别是商业文化方面,功不可没。宋国商业文化繁荣昌盛,首先表现于城市的发展。当时,睢水北岸的宋都商丘、济水北岸的陶丘,获水和泗水交汇处的彭城,都是极为繁荣的商业都会。宋国是华夏圣贤文化的源头,处于中国传统文化核心地位的儒家、墨家、道家和名家四大思想之发源地,被誉为“礼仪之邦”,孔子、墨子、庄子和惠子四位圣人皆出自于宋国,商丘由此被誉为“中国圣人文化圈”。
  • 中文名:
  • 外文名:
  • 别名:
  • 时间范围:
  • 中文名称:宋国(宋國)
  • 简称:宋
  • 所属洲:亚洲
  • 首都:商丘(今河南省商丘睢阳区)
  • 主要城市:宋城、相城、彭城、陶丘、葵丘、蒙邑、空桐、谷丘、大棘等
  • 官方语言:宋语(上古汉语方言)
  • 货币:铲币;方足布;釿布
  • 政治体制:君主制
  • 国家领袖:宋微子、宋桓公、宋襄公、宋戴公、宋文公等
  • 主要民族:华夏族(汉族古称)
  • 主要宗教:道教
  • 国土面积:约十万平方公里
  • 开国国君:微子启
  • 末代国君:宋王偃
  • 爵位:公爵
  • 周朝尊制:“三恪”之一
  • 传承文化:商文化
  • 建国时间:公元前1040年
  • 亡国时间:公元前286年
  • 公族姓:子姓
  • 公族氏:宋、孔、华、萧、戴、桓、牛、穆
  • 宋国名人:墨子;惠子;计然;宋钘;庄子
  • 国家图腾:玄鸟
  • 地域文学:《商颂》
  • 国家称号:礼仪之邦

发展历史

西周时期

周武王伐纣,商朝覆亡后,按照分封制的礼法,国家虽然覆亡,胜利者仍然不能让以前的贵族宗祀灭绝,当武王分封诸侯时,仍然封纣王的儿子武庚于殷,以奉其宗祀。武王死后,武庚叛乱,被周公平叛杀死,另封纣王的兄长微子启于商朝旧都商丘(今河南商丘),国号宋,以奉商朝宗祀,为周朝的二王三恪之一。孔子的论语尧曰篇曾记载此一原则叫做“兴灭国,继绝世”。

微子启去世后,其后裔担任大臣,其弟衍(一说名“泄”)继位,即为微仲。微仲衍死后,其子稽立,无谥号。宋公稽薨后,其子申立,即为丁公。宋丁公薨,其子名共者即位,是为宋湣公。湣共公去世后,弟宋炀公熙自立,其太子弗父何不得立。湣公子鲋祀为此很不满,认为国君位职应该为其兄长弗父何。于是宋炀公三年,公子鲋祀弑其叔父炀公熙,欲立兄长为国君。弗父何以得位非正为由拒绝出任国君,于是公子鲋祀自立为国君,是为宋厉公。自此之后,宋国君位基本父子相承,直到宋宣公打破这惯例,结果由此引发宋国一场内乱。

让国肇乱

春秋初年,宋国仍奉行着兄终弟及的传位制度。西元前728年,宋宣公病逝,其弟宋穆公继位。而在宋殇公时,在位尚未满十年,即为华父督所杀。此一同时,宋国因时常干涉卫国、郑国内政而发生战争。公元前690年宋国内乱,诸公子纷外逃。

公元前728年,宋宣公卒,其弟宋穆公继位。宋穆公去世后,不立其子公子冯,以忠于兄宋宣公所托为由,坚持立兄子与夷。于是公子冯流亡郑国,公子与夷立为国君,是为宋殇公。

宋殇公继位后,大司马孔父嘉受穆公和所托,辅佐殇公,与另一大臣华父督共同执政。两人皆为公族大夫。华父督为宋戴公之孙,而孔父嘉则为弗父何之后。华父督对孔父嘉地位高于己很不满,而且有次华父督见孔父嘉之妻美貌并为这垂涎不已。

由于公子冯在国内有一定势力,而且得到郑国国君郑庄公的支持,因此对此非常不放心。由此与郑国发生连年征战,但输多胜少,因此国内民怨很深,华父督利用此形势,大肆散布谣言,说大司马将要再次对郑用兵。于是国内发生骚乱,华父督趁机袭杀孔父嘉,夺走孔父嘉之妻。孔父嘉之子木金父则逃难到鲁国,从此孔氏成为鲁国人。

宋殇公与夷听闻华父督煽动杀死自己的亲信孔父嘉,于是驱战车欲杀华父督。华父督见国君发难,于是下趁机一举杀掉了宋殇公。接着从郑国迎立公子冯即位,公子冯是为宋庄公。

宋庄公继位后,根本置当年郑国关照之恩不顾,贪于财赂。而且,他由华氏所立,因此华氏专政,宋国常干涉卫国、郑国内政而发生战争。

襄公称霸

齐桓公曾将公子昭托付于宋襄公,宋襄公也有意扶持他作齐国国君,于是,宋襄公通知各诸侯国,要大家发兵一道送公子昭回国接替王位。

但宋襄公的威望不高,只有三个小国带来兵马响应他。宋襄公带领四国人马向齐国进发,齐国大臣见四个国家的兵马打来,就大开城门,迎接公子昭即位,这就是齐孝公。

齐国原本是诸侯的盟主国,如今宋襄公帮齐孝公登上君位,就沾沾自喜起来,萌发了取代盟主的雄心。但这次响应拥戴齐孝公登位的只有三个小国听命于他,其他中原大国根本不予理睬,可自己又没有实力去强迫他们,于是他就决定拉拢大国,借大国的声威去压服小国。

宋襄公拉拢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南方的楚国,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大臣们以后,首先反对他的就是他的哥哥目夷,他说:“宋国国力微弱,无力承受霸主的地位,弄不好还会招来灾祸”。但宋襄公不听大臣们的劝告,不自量力地于公元前639年向楚成王、齐孝公发出邀请,请他们于那年的农历7月在宋国的盂(今河南睢县)召开诸侯国会议,讨论订立盟约的事情。

宋襄公兴致勃勃的准备赴会,兄长目夷又劝他说:“君上要多带些兵马,以防楚王不怀好意”。宋襄公却说:“那怎么行,我们开会就是为了不打仗,带那么多兵马干什么”。在开会的时候,宋襄公和楚成王都想当盟主,双方争执不休,可楚国实力强大,附和楚国的诸侯国多,宋襄公还想争辩,结果被楚成王带来的将领抓了过去,后经鲁国与齐国在一旁劝解,同意楚成王作了盟主,才放了宋襄公。

宋襄公回来后,憋了一肚子气,他恨楚成王,也恨同楚成王一个鼻孔出气的郑国国君。于是,他又决定讨伐郑国。公元前638年,宋国出兵攻打郑国,郑国向楚国求救,楚成王带兵直攻宋国。楚、宋两国军队隔泓水(今河南柘城)对峙,楚军在北,宋军在南,楚军仗着人多,大白天强行渡河,向宋军进攻。这时,公子目夷对宋襄公说:“趁楚军还未全军过河,我们冲杀过去,一定能胜利”。可呆气十足、愚不可及的宋襄公却说:“不行,我们是讲仁义的国家,敌人渡河还没结束,我们就杀过去,还算得上是仁义国家吗”。这时,楚军已全部上岸,正乱作一团的排队摆阵,子目夷又对宋襄公说:“楚军立足未稳,我们杀过去,可能还能胜利,否则,我们就危险了”。宋襄公说:“你这个人太不仁义了,人家的队伍还没排好,怎么可以进攻呢”。可是,话没说完,大队的楚军洪水般的冲杀过来,冲得宋军纷纷溃逃,宋襄公的大腿上也中了一箭,在几个忠心的大臣保护下,宋襄公才得以脱身。

宋军大败的消息传遍宋国,人们议论纷纷,埋怨宋襄公不该和楚国交战,更不该那样打仗。公子目夷把这些议论报告了宋襄公,宋襄公满不在乎地说:“依我看,讲仁义的人就应该向我这样打仗,比方说,见到已经受伤的人,就不要再伤害他;见到头发花白的人,就不要抓他作俘虏……目夷再也不想听他愚蠢的胡说,气愤的说:“打仗就要消灭敌人,如果怕伤害敌人,你何必打仗,如果见到头发花白的人不抓,那就干脆让他把你抓走。“

宋襄公没有当成霸主,反而病势加重,过了一年(公元前637年)就病逝了。

弥兵之盟

以后北方晋国和南方楚国争霸时,宋国夹在中间,战事连年不断。80年间,遭遇了40次以上的战争。

•t第一次弥兵之盟

公元前546年,宋国大夫向戌因为和晋楚两国令尹有私交,又正当两国交兵疲惫之际,由宋国权臣华元发起和平大会,倡议弭兵,最终受到响应,在宋国召开十国参加的“弭兵之盟”,使宋国保证了十余年的和平时期,中原得到四十年较为和平的环境。但是,宋国内部权力斗争不断。

但第一次弥兵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不久晋楚之间再次爆发鄢陵之战。楚国战败,并由此陷入危机。而晋国日子也不好过,内部诸卿家族之间以及国君与卿大夫之间内斗相当激烈,西方的秦国趁机屡攻晋国。

•t第二次弥兵之盟

第一次弥兵失败,以晋、楚为首的两大集团重启纷争,但由于各国都有深深内忧,无为对外争霸。于是他们都想弥兵。

宋国作为晋楚两国争霸的受害者,希望再次得和平。于是大夫向戌在前547年开始牵线晋楚两国重臣,意图再次达成弭兵和议。

向戌与晋国大夫赵文子,楚国令尹子木关系友善,他先亲自造访晋、楚二国,籍这两人在国内的影响力说服楚晋。并亲自拜访齐国,遣使秦国,使之答应会盟于宋,各小国亦响应。这样大多数国家开始会盟于宋。

会盟初,晋楚之间对于礼仪细节以及谁为盟主的问题而争议,向戌加以调解,加上晋国赵文子考量情势决定退让盟主之位,使会议得以顺利在公元前546年召开进行,最后成功下盟约。秦国没有参加会盟,但宣布接受盟约。宋样,晋楚两大势力之间维持了数十年较为和平的日子。

弥兵之后,宋国得到了几十年的和平环境。但宋国并未利用这几十年的和平趁机改革弊政。因此有了“宋聋郑哑”的说法。一次较大军事事行动是灭掉曹国。宋景公时,宋曹两国交恶,曹国叛晋攻宋,宋国伐曹,杀死曹国末代国君伯阳,灭掉了曹国。

齐国灭宋

战国时期,诸侯国普遍发生卿大夫夺权,江山改姓或由旁支取代,像田氏代齐、三家分晋。宋国也发生了戴氏(旁支)取宋,宋桓公被宋剔成君(宋戴公后裔)推翻,宋剔成君成为国君,即剔成。

公元前318年,戴偃称王,即宋康王。史称宋康王“行王政”,即实行政治改革,宋国遂强盛起来。东伐齐,取五城;南败楚,取地三百里;西败魏军,取二城;灭掉滕国,取其地。”号称“五千乘之劲宋”。受到齐、楚、魏大国的忌恨,乃与齐、魏为敌国。

公元前286年,宋国发生内乱,齐国趁机便联合楚国、魏国攻打宋国。宋国百姓四处逃散,城池没能守住,宋康王于是逃到倪侯的住所。齐军抓获并杀死宋康王,灭亡宋国,三国共同瓜分宋国的土地。

疆域

《汉书·地理志》云:“宋地,房、心之分野也。今之沛、梁、楚、山阳、济阴、东平及东郡之须昌、寿张,皆宋分也。”宋国版图跨有今河南东部、江苏西北部和山东西南部之间,面积约有十万平方公里,皆膏腴之地,国都商丘。

经济

商业

宋国商业的繁荣昌盛,有一批富商大贾的出现及其精明的经营之道。从宋国地域商业发展的历史看,夏代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位商人王亥,但是商业还基本上依附于农业和畜牧业;到了商代,出现了商业专业户,但还处于“肇牵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尚书·酒浩》)的状态。发展到宋国时期,情况有了一个飞跃,出现了一批以盈利为目的、自备资本进行经营活动的大商人,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三产业,实现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并且诞生了中国第一位商业理论家计然。

城市

宋国商文化繁荣昌盛,首先城市的发展。睢水北岸的宋都商丘、济水北岸的陶丘,获水和泗水交汇处的彭城,都是极为繁荣的商业都会。当时的宋都商丘,不仅是宋国的政治中心,也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都会,规模宏大,今存遗址面积10余平方公里。《史记·货殖列传》说,“陶、睢阳(即宋城)亦一都会也……彭城亦江东一都会也”。

宋国的主要城市有商丘(今商丘市睢阳区西南)、蒙邑(今商丘市东北梁园区蒙墙寺一带)、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西)、丰邑(今徐州市西北部)、栗邑(今商丘市夏邑县)等。

商丘不仅是宋国的政治中心,也是宋国头等的商业城市,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都会,其规模宏大。商丘为宋国的都城,故时人名曰宋城。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与美国哈佛大学皮保德博物馆合作组成的中美联合考古队在今商丘市睢阳区考古发现,宋城东垣长近3公里,南垣长3.5公里,西垣长3公里,北垣长3公里(强),周长13公里,面积达10余平方公里,相当于现存明代所建归德府城的10倍。据史料记载,当时人口约在10万人以上,聚居着本地众多手工业工匠和外地商人,专门设有贸易市场,“百工居肆”,店铺林立,除粮坊、油坊、车市外,还有丝麻织品、木器、漆器、玉器、陶器、鞋、帽等各种货物。政府专设“褚市”(一种官吏名称)管理市场,一派繁荣景象。

陶丘(今山东定陶区西北)原是春秋曹国都城,于鲁哀公八年(前487年)亡于宋人之手。此处,土地平阔,开发较早,“昔尧作于成阳,舜渔于雷泽”(《史记·货殖列传》)人口比较集中,客商云集,店铺鳞次栉比。

彭城(今江苏徐州),获水与泗水两大河流在此汇合,交通发达,南贾苏州,北贾临淄,“东有海盐之饶,章山之铜,三江五湖之利”,商业也极为繁荣。

这三个都会各相距不过一二百里,其间都有大道和水运相通,“马驰人趋,不待倦而至”,形成了内则互补、外则通达、三足鼎立的货物集散格局。这一商贸优势,在当时各诸侯国中很是少见。

宋国的刺绣行业相当发达,也就是说此地的桑麻产量必然非常之大。商丘都城既有传统的青铜锻造技术,又有发达的农业种植,即是给予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先天优势,这更是对商业贸易发展有着促进作用,所谓”百工居肆“,人口自然暴涨,城池若不扩建,则不能支持其发展。宋人沿循商人之传统,全面推进贸易文明的发展,以商丘为中心,辐射周边城池,春秋战国后期,又将陶邑、彭城等地发展成为天下财富的聚集之地,宋人绝对是发展经济的高手。陶邑为后世称赞为”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的最著名商业城市,也难怪齐魏秦等国,皆欲夺之。周边城池的经济发展,亦必有人口的增长,自然就有城池的扩建。

社会

宋绣发源于宋国的国都宋城,故名宋绣。早在商汤灭夏前,这块土地上就已发展有养蚕、缫丝、刺绣业了。据《管子轻重甲》记载,商汤时,夏桀骄奢淫逸,挥霍无度,仅女乐就有3万人,而且“无不服文秀衣裳者”。为了削弱夏的力量,商汤采用大臣伊尹的策略,命令自己部族的妇女日夜赶制“文绣”,用来换取夏人的粮食。通过发展商业贸易,商族的粮食日益增多,国力日渐强盛,最后一举灭夏,建立商朝。

外交

宋国一直是晋国的盟国,同时和陈、蔡、卫、鲁、许、曾、曹等周边诸侯国大多时间是同盟国和姻亲国。

晋悼公称霸时,联合八国之师和宋国一起,从楚国口中夺回数个城池。晋国与宋国之间的外交关系,总体说来非常和谐。

与齐国和郑国也通婚,大部分时间是同盟关系,但与两国曾多次交战。公元前286年,楚国进攻宋国,随后齐国和魏国也攻打宋国,三国瓜分了宋国的土地。

文化

文化发展

宋国是交通水运中心,素有“八水过宋”之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以及深厚的殷商文化底蕴,使宋国成为春秋时期“百家争鸣”、思想家辈出的中枢之国。

孔子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其父叔梁纥为避宋国战乱逃到鲁国的陬邑(今山东曲阜)定居,年近七十生孔子。

历史典籍记载,老子系陈国苦县曲仁里(今河南周口鹿邑)人,而此地距商丘不足100公里,两地地缘相接,属于“中华圣人文化圈”范围之内。

文哲大师庄子是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蒙墙寺村)人,曾作过宋国管理漆园的小吏,是继老子之后的道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庄子之学与老子一脉相承,但在内涵上又较老子更为丰富,在表现形式上更加浪漫。

墨子是宋国国都商丘人。墨子“止楚攻宋”一事据《墨子·公输》记载,公输班为楚国制造了攻城云梯,楚国准备用它来攻打宋国,墨子听说此事后,出于对母邦宋国安危的担心,“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以其“守御”之法破解了公输班的云梯攻城之法,同时安排善守御的“弟子禽滑釐等三百人登宋城拒守。”以此说服了楚王的攻宋计划,化解了宋国的危机。

名家代表人物惠子,宋国(今河南商丘)人。《吕氏春秋》高诱注:“惠施,宋人,仕魏,为惠王相也。”惠子与庄子思想不同,但两人关系甚为友善,以至于惠施死后,庄子惋惜道:“吾无与言之矣。”

宋国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区域文化,直接继承了商文明的主要内容及特征,同时又间接地汲取了周文化的某些内涵。除孔子、墨子、庄子、惠子外,宋国尚有禽滑釐、倪说、宋钘等人,他们都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繁荣以及“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做出了积极贡献。

文学作品

《商颂》是宋国颂扬其商朝先代的诗,记载了商人的古代传说。

遗址

•t宋国都遗址

宋国都城位于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西南隅,是周初封微子于宋国都城的遗址,也是中国历史上周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1994年春至1997年秋,中美联合考古队对宋国都城遗址通过钻探和发掘,确定了城墙的方位、大小和基本结构,揭示了周代宋城、秦汉睢阳城、明弘治十五年前归德府旧城和明正德六年后现归德府城的地层关系,证明在现存的归德府城附近,上下叠压着数座城。

宋国故城西墙的大部分以及南墙和北墙的西段保存较好,城墙顶部距地表最浅处约一米左右。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墙长2900米,南墙长3550米,西墙长3010米,北墙长3252米,总面积10.2平方公里。

2000年宋国故城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宋国故城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t宋国蒙遗址

宋国蒙位于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北梁园区蒙墙寺村蒙县故城一带,居黄河故道南岸,为商朝的国都之一北亳的所在地,历史上诸侯于此拥戴商汤为盟主,也是哲学大师庄子的出生地。“蒙”地原本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至秦汉时期,也不过是个小县。然而,这里自出了个大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庄子,知名度较之前不可同日而语。

《辞海》:“庄子,战国时哲学家,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

中国著名史学家范文澜著的《中国通史简编》中说:“庄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

人教版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教科书中对庄子生平注释:“庄子,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及当代许多全国著名学者如王力、杨宽、翦伯赞等人的研究结果都与此无二。

《商丘县志》:“蒙城在商丘东北四十里,亦曰大蒙城……蒙泽在城东北三十五里……汉置蒙县,属梁国。有一块古碑残片上还可见“古蒙”字样,证明这里确实是古代的庄子的出生地——宋国蒙。

•t文雅台遗址

商丘古城东南城郭内的文雅台是商丘古城八景之一,文雅台是当时孔子在宋国的讲学旧址,始建于汉代,屡毁屡修。鲁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孔子适宋与群弟子习礼大树下,史有“过宋伐檀”之说。孔子生于鲁国,祖籍宋国,其父叔梁纥是宋国人。孔子本人曾说:“丘,殷人也。”

史料记载

《史记·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

《太平广记·卷第七十六·方士一》。

《读史方舆纪要》。

历史名人

微子,即宋微子,宋国(今商丘)开国远祖,第一代国君,子姓,名启,世称微子、微子启,微子是商王帝乙的长子,纣王的庶兄。死后葬于宋国故城西南微子墓,建有微子祠。

孔父嘉(?—前710年),宋国贵族,商丘人,孔子的6世祖。宋穆公、殇公时任大司马,主持国政。

宋襄公(?―前637年),宋国(今商丘)君主,“春秋五霸”之一,宋桓公的次子,子姓,名兹甫,谥号曰“襄”,于前650年至前637年在位,为春秋中前期颇有作为的政治家,以仁义见称。

萧大心,本名 “子大心”,子姓,名大心,宋国公族,商丘人,他是宋戴公裔孙,春秋时期宋国萧邑大夫,因平定宋国内乱有功而被宋桓公封于萧邑建立子爵萧国,为宋的附庸国,因其是当时宋桓公的叔辈,故曰“萧叔”、“萧叔大心”。   后来萧国为楚国所侵并,子孙就以国为姓,为萧氏。子孙世代尊萧大心为萧姓始祖。  

子韦,春秋时代宋国人,担任宋景公的“司星官”,即观察天象的国师,并且还兼任宋国太史。班固称他为阴阳家。  

叔梁纥(前622年—前549年),孔子的生身父,70岁时生孔子,生于春秋时期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城北六公里王公楼村),是周代诸侯国——宋国君主的后代,后来为逃避宋国战乱,流亡到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是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父亲。70岁时生孔子。

宋文公(?―前589年),名鲍,中国古代十大美男子之一,宋成公之子,宋昭公之庶弟。昭公九年(前611年),宋襄公夫人使人杀死宋昭公于孟诸(今商丘市东北)之薮,立公子鲍,是为宋文公。隔年(宋文公元年,即前610年),晋灵公即派大将荀林父与诸侯出兵伐宋,追究此事。但因宋文公得民心,又贿诸侯,诸侯承认其地位合法,此事遂不了了之。

子罕,宋国贵族,商丘人,政治家,宋戴公六世孙。宋平公时任司城,继华元主持国政,为宋国正卿,位列六卿。

丌官氏(?—前485年待考),宋国商丘人,为孔子的妻子。宋朝时期追封为郓国夫人,被儒家后世尊为圣母。如今孔庙中的寝殿,是供奉孔子夫人亓官氏的专祠。

南子(?―前481年),宋国公主,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卫国卫灵公夫人,比卫灵公小三十多岁,美貌动于天下;与卫灵公男宠公子朝相恋,后随公子朝出走晋国。原为宋国公主,卫灵公夫人,曾见过孔子。后人因循《论语》中子“谓卫灵公之无道”一言而不察其意,遂把南子与卫灵公抹黑。

宋朝,宋国公子,以美貌闻名,《论语》中以“宋朝之美”形容。卫灵公的宠幸,和卫灵公的夫人南子有私。  

桓魋,商丘人,宋国司马,桓氏先祖。

司马耕,又名司马牛,春秋时期宋国(今商丘睢阳区)人,桓魋之弟,孔子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原宪(前515年—?),字子思,春秋时期宋国(今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或睢阳区)人。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孔子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商丘古城南关现存有原宪祠。

目夷,宋襄公庶兄。子姓,名目夷,字子鱼,因担任司马,故称司马子鱼,春秋时期宋国宗室、大臣。目夷是宋桓公庶长子,宋襄公异母兄,为鱼姓始祖。目夷因是庶子,故无缘太子之位。宋桓公病重时,目夷异母弟太子兹甫请求让目夷作为继承人,目夷推辞不肯接受(一说是宋桓公不同意)。公元前651年,宋桓公病逝,太子兹甫即位,是为宋襄公。宋襄公即位后,目夷担任左师,处理朝政大事,宋国由此安定太平。

计然,姓辛氏,又作计倪、计研、计砚,字文子,号称渔父。春秋时期著名谋士、经济学家,春秋时期宋国葵丘濮上(今河南商丘民权县)人。博学无所不通,尤善计算,著有《文子》、《通玄真经》。常游于 海泽,越大夫范蠡尊之为师,授范蠡七计。范佐越王勾践,用其五而灭吴。

宋钘(约前370年—前291年),又称宋子,战国时期宋国宋城(今商丘古城)人。著名哲学家,宋尹学派创始人及代表人物。孟子和庄子都很尊敬他,称之为“先生”。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城北六公里王公楼村),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东周春秋时期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墨子(公元前468年—公元前376年),名翟(dí),宋国国都(今商丘)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惠子(前390年—前317年),即惠施,宋国都城商丘人,战国时期政治家、哲学家,是名家的代表人物。

庄子(前369年—前286年),即庄周,名周、字子沐,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商丘市东北梁园区蒙县故城)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代表作《庄子》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闵子(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87年),名闵损,字子骞,尊称闵子,世以字行。祖籍鲁国,徒居宋国相邑。孔子高徒,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回并称,为七十二贤之一。  

宋玉(约公元前298年—约公元前222年),又名子渊,誉为中国古代十大美男,崇尚老庄,战国时期宋国公子。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

儿说,战国时期宋国人,游学于稷下,为早期名家学者,是著名的稷下先生。  

徐子,战国时期宋国外黄(今商丘市民权县内黄集)人,著作有《徐子》四十二篇。  

文挚,战国时期宋国商丘名医,洞明医术,他治好齐闵王的病却被其所杀。  

文宾,周朝时期宋国太丘乡(今商丘永城)人。以卖草鞋为生。他几次娶妻,几十年后,抛弃妻子。他原先的妻子活到九十多岁见到了比以前更强壮的文宾,对他流泪,文兵推辞说:“不应当这样伤心。到正月初一早晨,你能在乡舍西边的社庙里再相会吗?妇人已经很老了,夜里带着儿孙走了十多里,坐在社庙里等候文宾。不久,文宾到了,非常惊讶地对她说:“你也爱好道吗?早知你这样,先前就不会遗弃你了。”于是教她服用菊花、地肤、桑上寄生和松子,用它来补气。老妇人从此也变得强壮,又过了一百多年她还活着。  

寇先,战国时宋国商丘人。他以钓鱼为职业,在睢水岸边居住一百多年。他钓到鱼,有的放回水中,有的拿到集市上卖掉,有的自己吃。他经常戴着冠、系着腰带,喜爱栽荔枝,吃荔枝的花和果实。宋景公问他养生之道。他不告诉景公,景公就杀害了他。但此后几十年,人们却看见寇先一直在宋都商丘的城门坐着,后来连续弹琴几十天才离去。宋国家家奉祀他。

正所谓:寇先珍惜道,道不随意传。景公怒杀之,形化去神变。经历五十年,弹琴又来还。踞坐宋都门,尽情弹五弦。  

国家世系

世系姓氏

宋国人为殷商后裔,有商人血统,微子之后与箕子之后,同属于殷商系统的宗族。《史记·殷本纪》称殷商系统的宗族,尚有来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这都是"以国为姓",可已不详考。《潜夫论·志姓氏》记子姓的宗族,有孔氏、宋氏、皇甫氏、华氏、鱼氏、牛氏、目夷氏、沙氏、成氏、边氏、戎氏、桓氏、戴氏、向氏、司马氏、乐氏、穆氏等,萧氏则因功建立萧国。依汪继培为《潜夫论》所作笺注,这些姓氏,差不多都可明确其属于宋国内部的宗族系统。这些氏姓,都代表贵族间不同的政治势力,是以血缘为本位的政治体制之显著的特点。与宗族制度相联系。宋国在西周时期采取兄终弟及和父死子继轮替,这在西周其实是普遍现象。

国君世系

西周时期的君主世系有缺失。

谥号

姓名

在位年数

在位时间

备注

1

宋微子

子启

——

前11世纪-?

商王帝乙长子,商纣王兄

原为微子国君主,周初被封于商丘,成为宋国首任君主

2

宋微仲

子衍

西周时期

商王帝乙子,宋微子弟

3

宋公稽(无谥)

子稽

——

宋微仲子

4

宋丁公

子申

宋公稽子

5

宋湣公(宋前湣公/宋愍公)

子共

宋丁公子

6

宋炀公

子熙

宋丁公子,宋湣公弟

7

宋厉公

子鲋祀/子鲂祀

?-前859年

宋湣公子,杀宋炀公自立为君主

8

宋僖公(宋釐公)

子举

28年

前858年-前831年

宋厉公子

9

宋惠公

子覵

31年

前830年-前800年

宋僖公子

10

宋哀公

1年

前800年-前800年

宋惠公子

11

宋戴公

子白

34年

前799年-前766年

宋哀公子

12

宋武公

子司空

18年

前765年-前748年

宋戴公子

13

宋宣公

子力

19年

前747年-前729年

宋武公子

14

宋穆公(宋缪公)

9年

前728年-前720年

宋武公子,宋宣公弟,穆公不立子,而立兄之子为君主

15

宋殇公

子与夷

9年

前719年-前711年

宋宣公子,被华督弑杀

16

宋庄公(宋严公)

子冯

19年

前710年-前692年

宋穆公子

17

宋湣公(宋闵公/宋愍公)

子捷

11年

前691年-前682年

宋庄公子,南宫万弑之立公子游

18

宋前废公/宋公游

子游

不足3个月

前682年-前682年

宋闵公堂弟,国人杀之而立闵公弟御说

19

宋桓公

子御说

31年

前681年-前651年

宋庄公子,宋闵公弟

20

宋襄公

子兹甫

14年

前650年-前637年

宋桓公子,春秋五霸之一

21

宋成公

子王臣

17年

前636年-前620年

宋襄公子

22

宋后废公/公弟御

子御

不足1年

前620年

宋襄公子,宋成公弟

23

宋昭公

子杵臼

9年

前619年–前611年

宋成公子(《史记年表》误作宋襄公少子),襄夫人使卫伯杀昭公。弟鲍立。

24

宋文公

子鲍革/子鲍

22年

前610年–前589年

宋成公子,宋昭公弟

25

宋共公

子瑕

13年

前588年–前576年

宋文公子

26

宋平公

子成

44年

前575年–前532年

宋共公少子

27

宋元公

子佐

15年

前531年–前517年

宋平公子

28

宋景公

子头曼/子栾

64年

前516年–前453年

宋元公子,执政期间灭曹国

29

宋后昭公/宋昭公

子特/子得

49年

前452年–前404年

宋元公曾庶孙,宋君启弟,怨杀景公太子而自立为君

30

宋悼公

子购由

8年

前403年–前396年

宋昭公子

31

宋休公

子田

23年

前395年–前373年

宋悼公子

32

宋辟公

子辟兵/子璧兵

3年

前372年–前370年

宋休公子

33

宋剔成君

子剔成

41年

前369年–前329年

宋国第十一任国君宋戴公后裔,史称“戴氏取宋”

34

宋康王∕宋王偃

子偃

43年《史记》称47年

前328年-前286年∕前328年-前282年

宋剔成君弟,逐兄自立,第11年称王。

世系简表

西周时期

家族关系

生卒年

谥号

备注

微子启

纣王庶兄

待考

宋微子

葬于河南商丘市宋国故城西南

微子衍

微子启之弟

待考

宋微仲

葬于河南商丘旧城区地下待考

微子衍之子

待考

宋公

葬于河南商丘旧城区地下待考

稽之子

待考

宋丁公

迁商丘,葬于河南商丘旧城区地下待考

申之子

待考

宋愍公

葬于河南商丘旧城区地下

共之弟

待考

宋炀公

被鲋祀所杀,葬地待考

鲋祀

共之子

?~前859年

宋厉公

葬于河南商丘旧城区地下待考

鲋祀之子

?~前831年

宋僖公(宋釐公)

葬于河南永城市芒山镇僖山

春秋时期

家族关系

生卒年

谥号

备注

举之子

?~前800年

宋惠公

葬于河南商丘旧城区地下待考

不详

见之子

?~前800年

宋哀公

葬于河南商丘旧城区地下待考

宋哀公之子

?~前766年

宋戴公

葬于河南商丘三陵台

司空

宋戴公之子

?~前748年

宋武公

葬于河南商丘三陵台

司空之子

?~前729年

宋宣公

葬于河南商丘三陵台

力之弟

?~前720年

宋穆公

葬于河南商丘旧城区地下待考

与夷

力之子

?~前710年

宋殇公

被杀,葬地待考

和之子

?~前692年

宋庄公

葬于河南商丘旧城区地下待考

冯之子

?~前682年

宋闵公

被杀,葬地待考

御说

冯之子

?~前651年

宋桓公

葬于河南商丘旧城区地下待考

兹父

御说之子

?~前637年

宋襄公

葬于河南商丘睢县城北

王臣

兹父之子

?~前620年

宋成公

葬于河南商丘旧城区地下待考

杵臼

王臣之子

?~前611年

宋昭公

葬于河南商丘旧城区地下待考

杵臼之弟

?~前589年

宋文公

葬于河南商丘旧城区地下待考

鲍之子

?~前576年

宋共公

葬于河南商丘旧城区地下待考

瑕之子

?~前532年

宋平公

葬于河南商丘旧城区地下待考

成之子

?~前517年

宋元公

葬于河南商丘旧城区地下待考

头曼

佐之子

?~前453年

宋景公

葬于河南商丘虞城连中馆

战国时期

家族关系

生卒年

谥号

备注

佐曾孙

?~前404年

宋后昭公

杀太子自立,葬地待考

购由

特之子

?~前396年

宋悼公

葬地待考

购由之子

?~前373年

宋休公

葬地待考

辟兵

田之子

?~前370年

宋恒侯

被其子子剔成废

剔成

辟兵之子

待考

待考

被其弟子偃驱逐,葬地待考

剔成之弟

?~前286年

宋君

齐、楚、魏三国联合灭宋国,被齐国军队所杀,葬地待考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