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惠章皇后

孝惠章皇后

清世祖顺治帝第二任皇后
孝惠章皇后(公元后1641年11月5日-公元后1718年1月7日),名不详,科尔沁贝勒绰尔济之女,世祖废后的侄女,顺治帝第二任皇后。博尔济吉特·阿拉坦琪琪格,为顺治帝第二任皇后,科尔沁镇国公绰尔济的女儿,孝庄文皇后的侄孙女,清世祖废后堂侄女。顺治十一年(公元后1654年)五月,她被聘为妃;六月,她被册立为皇后。康熙帝即位后,她被尊为母后皇太后,上徽号“仁宪”,居于慈仁宫。[1]康熙五十六年(公元后1718年1月7日)十二月丙戌崩,年七十七。
    本名:博尔济吉特·阿拉坦琪琪格 别名:孝惠章皇后,仁宪皇太后 所处时代:清朝 民族族群:蒙古族 出生地:科尔沁部左翼扎萨克 主要成就:祖孙三代和谐融洽,为清朝之典范 位分变化:妃→皇后→皇太后 父 亲:科尔沁贝勒绰尔济 母 亲:阿巴泰之女

人物生平

顺治时期

顺治十年(1653年)九月二十四,礼部就建议立后,顺治帝令群臣会议具奏。

顺治十年(1653年)十月初六,群臣商议的结果是在满洲、蒙古扩大范围筛选,务必选出让皇帝满意的皇后。

顺治十一年(1654年)五月初三,最终由皇帝敲定,聘科尔沁镇国公绰尔济女为妃,派遣镇国公巴布泰、内大臣巴图鲁公鳌拜、礼部侍郎渥赫、理藩院侍郎沙济达喇等往行聘礼。

顺治十一年(1654年)六月,册立为皇后。

顺治十三年(1656年)八月二十二日,内大臣鄂硕女董鄂氏入宫,立为贤妃;九月,晋为皇贵妃。

顺治十四年(1657)冬旬,昭圣皇太后圣体违和,时皇贵妃董鄂氏废寝忘食地朝夕侍奉,而孝惠却没有来询问,也没有派人来问安。当董鄂氏闻知世祖以孝惠有违孝道为由谕令群臣议论废后之事时,长跪且磕头称若世祖废掉皇后,她必然不敢再生存下去。

顺治十五年(1658年)正月,顺治帝谕礼部:“皇后表正宫闱,孝敬为先凡委曲尽礼佐朕承欢(昭圣皇太后),此内职之常也。昨者,皇太后圣体违和,朕朝夕侍奉,食息靡遑;皇后身为子妇平时恪恭定省原属敬勤无失,且皇后承皇太后笃爱,恩眷殊常,而此番起居问安礼节殊觉阙然(缺失),虽蒙圣母(皇太后)慈恩垂谅,而于朕孝事之诚,不无有憾,向年(第一任额尔德尼本巴)废后之举因与朕不协,故不得已而行之。…将皇后位号及册宝照旧外,其应进中宫笺奏等项,暂行停止”。皇后则因未精勤侍奉皇太后,顺治帝认为皇后有违孝道,下诸王大臣议论废后事宜。

顺治十五年(1658年)二月,皇后生病,皇贵妃董鄂氏“五昼夜目不交睫”的照顾,直到皇后痊愈。

顺治十五年(1658年)三月二十五,因皇贵妃董鄂氏的强烈反对,废后事未果。顺治帝奏知皇太后,面奏皇太后慈谕曰:“谓朕前日之谕旨,笃于事亲道理宜然,但念皇后方在冲龄未娴礼节,且皇后素切眷爱慈谕宽仁敬,当遵奉嗣后中宫笺奏等项,著照旧封进”。

顺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日,皇贵妃董鄂氏薨逝,追尊为孝献皇后。

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七,顺治帝驾崩。

康熙时期

顺治十八年,世祖崩后。玄烨继位,是为康熙帝,尊祖母昭圣皇太后为太皇太后,称昭圣太皇太后。尊嫡母为母后皇太后,上徽号曰仁宪皇太后,居慈仁宫;尊生母庶妃佟氏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曰慈和皇太后。

康熙十二年,仁宪皇太后之妹妹(世祖之妃),康熙帝尊封她皇考淑惠妃。另尊博尔济吉特氏,皇考恭靖妃。博尔济吉特氏,皇考端顺妃。董鄂氏,皇考宁悫妃。

康熙十九年十月初三日,是仁宪皇太后40岁诞辰。此日,康熙皇帝破例「不理政事」。上午,皇室内部即已举行活动,昭圣太皇太后、皇太后、康熙帝、皇太子胤礽等祖孙四代欢聚一堂,庆贺仁宪皇太后40岁整寿。

康熙二十六年

昭圣太皇太后(孝庄文皇后),高寿74岁驾崩。

帝后母子恸甚,仁宪太后哀哭不能起身,康熙帝亦割辫哀痛以表孝思,此后,母子二人遂有更进一步接触。

二十八年,修建宁寿宫,落成,康熙帝率诸王大臣请太后入居。

三十五年,康熙北巡,逢仁宪太后寿,奉书称祝,太后遣送衣裘,康熙帝虽因河未冰不能服,仍上书表示“待天寒必欢喜服之”,又遣送水果干并土产至宫中,令总管太监顾问行请太后尝鲜(事见懋勤殿收康熙帝家书)。

三十八年,帝南巡,奉仁宪太后同行。而后,太后六十寿、七十寿,康熙帝均亲制词赋并大礼以祝,然太后均以尚俭故,停止宴饮。

康熙五十二年,亲妹淑惠太妃(淑惠妃)七十余岁亡故;时仁宪太后已年老迈发苍齿摇,心中不乐,对康熙语曰:“牙齿动摇,其已脱落者,则痛止,其未脱落者,痛难忍”,康熙则对曰:“太后圣寿已逾七旬,孙及曾孙殆及百余,且太后之孙,皆已须发将白而牙齿将落矣,何况祖母享如此高年。我朝先辈,常言老人牙齿脱落,于子孙有益,此正太后慈闱福泽绵长之嘉兆也”,太后闻言欢喜倍常,笑曰:“皇帝此语,凡我老妪辈,皆当闻之而生欢喜也!”(事见《康熙帝家训格言》)

(距太后亲妹亡後两年)康熙五十六年十二月,仁宪太后亦病重,康熙帝亦因废太子事心力交瘁,头眩足肿不能行,仍以帕裹足至宁寿宫亲奉汤药,太后昏迷之际,康熙帝跪于床下,捧太后手呼曰:“母后,臣在此”,太后闻言,张目而视,不能语,执帝手视之;丙戌,太后崩,康熙号恸欲绝,坚行割辫之礼(割辫原仅用于帝丧)以尽哀思,不亚于孝庄之亡;时有臣子迎上意,以孝康后升祔以久不宜迁动,而欲以孝惠后、孝康后神主并尊祔于庙,大学士王掞曰:“陛下圣孝格天,曩时太皇太后祔庙,不以跻孝端上,今肯以孝康跻孝惠上乎?”,后康熙果斥之,令改正,以嫡母神主加于生母之上。孝惠后崩后,雍正及乾隆年间累加谥,曰孝惠仁宪端懿慈淑恭安纯德顺天翼圣章皇后,简称:孝惠章皇后。孝惠后葬于世祖孝陵之东,曰孝东陵,世祖、孝康皇后、孝献皇后同葬于孝陵,然康熙帝仅上章字于生母、嫡母,并称章皇后,同祔太庙,孝献后则仅能于孝陵祭祀,在康熙年间不知是否因顾虑昭圣太皇太后(孝庄文皇后)、孝惠章皇后的缘故,康熙于孝献后(董鄂妃)生辰祭日均未派遣使节祭陵。

康熙五十七年,仁宪皇太后77岁高寿驾崩。

四十诞辰

康熙十九年(1680年)十月初三日,是孝惠40岁诞辰。此日,康熙皇帝破例“不理政事”。上午,皇室内部即已举行活动,太皇太后孝庄、皇太后孝惠、康熙帝、皇太子胤礽等祖孙四代欢聚一堂,庆贺孝惠40岁整寿。下午,康熙帝先到祖母宫中问安,并率7岁的皇太子胤礽赴皇额娘宫问安。过去,每逢太皇太后孝庄的生日,康熙帝也照常理政,这不仅表明,康熙帝与嫡母之间加深感情,同时,使举朝文武对此事留下深刻印象,也通过康熙帝的这一行动,也为皇室第四代树立笃行孝义的榜样。

胤祐患病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帝第7子、28岁的胤祐因患病住在南苑调养,其他皇子必须经过奏请,得到皇父批准才能探视。一次,康熙帝在皇子们奏报七阿哥病情的手折上上朱批:“七阿哥的事,断勿奏闻皇太后,只是说已经稍愈,就可以了。”

移居新宫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十一月初,康熙帝谕告大学士、内务府总管等:“朕因皇太后所居宁寿旧宫,历年已久,特建新宫,比旧更加弘敞辉煌,今已告成,应即恭奉皇太后移居。可传谕钦天监,敬谨选择吉辰,礼部详考典礼以闻。”十二月初四日下午,“仪仗全设”,康熙帝率王公,内大臣、侍卫等行礼,皇太后移居宁寿新宫。皇太后搬迁时,康熙帝亲自接驾,礼仪如此隆重,也说明了孝惠在康熙帝心目中的位置了。

废立太子

废立太子事件对康熙帝的身心打击非小,甚至,他一度陷入痛若之中,不能自拔。他在无数次的苦思苦想中,自然而然地想起自己同皇太子胤礽的父子关系,联想到自己与皇太后的母子关系,相互比较,感慨万千。康熙帝将自己心情告诉了皇太后,孝惠当时非常同情和理解康熙帝的苦衷,并有意顺着康熙帝的想法而说,这使当时陷入困境的康熙得到了精神上的安慰,也为他内心已经萌发的复立胤礽找到了依据。后来,康熙帝向全体皇子、大臣们解释复立胤礽想法时,曾谈了与皇太后的谈话。实际上,孝惠的表态,不仅使康熙帝内心平衡,而且促使他做出复立胤礽的决定。

七旬大寿

皇太子胤礽复立后第二年,恰逢孝惠七旬大寿。据《清圣祖实录》,康熙四十九年正月十六日,宁寿宫内举办了盛大宴会,因年贡来京的外藩、贝勒、贝子、额驸、公、台吉和全体皇子、大臣、侍卫以及福晋、夫人、命妇等齐集。康熙帝和音乐的节拍,在皇太后宝座前跳起满族的蟒式舞,并频频向她祝寿。康熙帝为嫡母跳舞祝寿一举措在中国几千年封建帝王史上实属罕见。

当年三月初十,康熙帝请皇太后在畅园雅玩斋进膳,并赏梅花。母子相伴,品茗闲谈,情意融融。康熙帝诗兴大发,吟诗一首:“当年梅雪伴,今岁暮春迟。银杏舒新叶,木兰盖绿枝。花当亭畔发,香逐雨中移。别殿陈鲜蜜,尚方献瑞芝。老来舞膝下,珠草到仙墀。敬上乔松祝,欣瞻王母仪。捧觞称寿句,进酒问安词。地润铺红萼,波澄敛玉池。高峰多爽气,绮树得丰姿。漏转催辰半,表行近画奇。承欢同家日,孝思莫违时。会庆思经义,千秋古训垂。”胤礽复立为皇太子后,毫无悔改之意,仍旧恣意妄为,结党营私,康熙帝将他在康熙五十一年九月第二次废黜。康熙将此事事先告诉了孝惠,有意表现了对她的信任和敬重。

热河避暑

孝庄在世时,因热河避暑山庄尚未修建,所以,康熙帝没能让祖母孝庄来此佳地避暑,留下终生遗憾。康熙帝没能为祖母做的事,终于在嫡母身上实现。直到孝惠逝世前的八年,每逢入夏康熙帝都要奉皇太后去热河避暑。每次,康熙帝与嫡母一同离京,走到半路时,他率部分皇子、大臣先行,为嫡母到来做好一切准备。当孝惠到来之时,他率诸皇子、大臣出门跪接请安。

故乡之行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七月二十九日,康熙帝亲奉皇太后孝惠出巡塞外,一同前往的还有皇长子、皇三子、皇五子、皇七子、皇九子、皇十子、皇十三子及王公大臣等。他们经密云越长城,通过承德进入科尔沁草原。这是孝惠离别家乡40多年后第一次踏上故士,八月初,他们首先来到喀喇沁蒙古部,驻跸在康熙帝第五女和硕端静公主府第,九月初,孝惠皇太后来到出生地科尔沁草原,曾幸科尔沁和硕纯禧公主府第,此女是康熙异母弟常宁长女,康熙二十九下嫁科尔沁台吉般迪。

在科尔沁期间,蒙古各部王公都前来朝见拜谒,有翁牛特、敖汉、奈曼、阿禄科尔沁、郭尔罗斯、喀尔喀、喀喇沁、土默特等。康熙帝对来朝见者不但“赏以白金彩缎”,并赐大宴,其欢宴的场面有《至廓尔沁部落与众蒙古宴》(廓尔沁指科尔沁)诗可证曰:“大野支黄幄,长筵藉黄沙。恩膏宣塞下,部落列山阿。法酒沾人醉,椎牛飨众多。提携皆妇稚,千帐动欢歌。”在草原上支架起太后皇帝等的高贵华丽的黄幄和蒙古王公大臣的一座座装饰一新的蒙古包,长长的宴桌上摆着美酒香肉,老幼妇孺欢聚一堂,载歌载舞,欢声笑语,响彻草原。孝惠皇太后回到故乡,并看到家乡的亲人们和如此热烈的场面非常高兴。随后,孝惠与康熙帝来到盛京(沈阳)地区,先后拜祭了兴京四祖陵永陵及太祖、太宗山陵,即福、昭二陵,并到盛京旧宫瞻仰了先祖宫殿。直至十一月十三日返回京师。

逝世

康熙五十六年十二月初四,孝惠病危,当时,康熙帝身体也不好,双脚浮肿得几乎走不动。他用手帕缠裹双脚,乘软舆来到宁寿宫,跪在嫡母榻前,双手捧着嫡母的手说道:“母亲,我在此。”此时,孝惠身体极弱,已经不能说话了,她一手握着皇儿康熙帝的手,久久望着他,嫡母眼神里充满了生命最后一刻,对于康熙帝无限的眷恋与感激之情。十二月初六晚,孝惠章皇后走完了77年的人生之路。从十二月初四日孝惠去世的前两天,直至康熙五十七年正月初三的一个月里,康熙帝都住在苍震门内,未回寝宫。十二月十五日,他亲自赴宁寿宫奠酒致祭。往事历历,物在人去,康熙帝悲不自胜,还未开始读祭文,已痛哭失声,祭文读毕,仍抽泣不止。仁宪皇太后崩逝后,大臣们初误不系世祖谥,遭到了康熙帝的强烈指责,大臣们第二次上谥,又未带有生前的徽号,再次上谥,最终经雍正帝和乾隆帝加谥,全谥为:孝惠仁宪端懿慈淑恭安纯德顺天翼圣章皇后。

孝惠的逝世,使康熙帝失去了皇室中的最后一个长辈。康熙帝出生后三个月便有了这位嫡母,直到他去世前五年,才与嫡母诀别。康熙帝62年的皇帝生涯中,共有57年嫡母健在,这也是中外罕见的。他们和睦相处,感情深重,康熙帝由衷地发出“当此之时,止有孝敬朕之人,并无爱恤朕之人”的哀叹,表明了康熙帝虽然年近古稀,儿孙满堂,但仍然渴望被人真诚地关心、爱护,而孝惠作为嫡母对皇儿的关心和爱护,是康熙帝周围包括嫔妃在内的其他人,都无法给予的。所以,嫡母的离去,为康熙帝生命最后的五年,留下一个不可弥补的缺憾。

典范

孝惠章皇后是顺治皇帝的继皇后,当她来到紫禁城时,年龄还不到14岁,比玄烨(康熙皇帝)年长13岁。康熙皇帝十岁时,母亲佟佳氏病故,玄烨心目中除祖母孝庄文皇后以外,嫡母孝惠章皇后自然也格外重要。

孝惠章皇后对孝庄文皇后一直怀有很深的感激之情,更加深了她们之间的深厚感情。后来,孝惠章皇后虽然成了皇太后,但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对孝庄文皇后极尽孝敬,以致雍正皇帝即位后,也曾举出孝惠章皇后的例子来要求诸母妃像她平时对待孝庄文皇后那样,对待自己的生母孝恭皇太后。

孝惠章皇后77岁的一生中,有64年是在皇宫中度过。她虽然身居深宫,但不干涉朝廷政事。康熙帝奉祖母孝庄文皇后、嫡母孝惠章皇后前往祭谒顺治帝陵寝,皇后赫舍里氏随行。在清朝历史上,清帝与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一起谒陵,这是第一次,以后也没有过,仅此一次。

这充分表明了他们祖孙三代及婆媳的深厚感情。这反映了他们的和睦相处,让世人刮目相看。太皇太后孝庄文皇后、皇太后孝惠章皇后和皇后赫舍里氏她们三代皇后之间的亲密和和谐在清朝历史上也是一个典范。

主要影响

康熙帝继位后她与孝康章皇后并尊,称母后皇太后,上徽号曰仁宪皇太后,她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太后,共57年(1661年—1718年),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身居后位(包含皇后、皇太后)时间最长的人,长达64年(1654年—1718年)。

人物评价

太皇太后孝庄去世,对于康熙皇帝与皇太后孝惠的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康熙帝众多家庭成员中,因太皇太后之辞世所承受的痛苦,莫过于他与嫡母孝惠俩人。孝惠昼夜守候在婆婆孝庄的梓宫前,不愿离去。康熙皇帝对大臣们讲到:“皇太后圣躬素弱,近者太皇太后病笃,朝夕奉侍,慈颜瘦减。又因太皇太后上宾,悲哀过基,昼夜不离梓宫,饮食不御,愈加羸弱。当今最尊者惟皇太后一人,朕见皇太后慈颜羸弱,力为劝慰,皇太后不允。尔诸王、大臣俱系骨肉至戚,应公同奏劝。又诸王妃、郡主等与哀时,皇太后恸哭几至仆地,谅众所共睹,而无有进前劝慰者,今已三日矣。若此时漠不关切,将来宁不靦颜耶?”这番话说明了康熙帝对嫡母的倍加关心。孝庄去世后,康熙帝数日滴水不进,大臣们反复奏请,乞求他“暂离丧次”,“少为休息”,但都无济于事。同在守灵的孝惠,也为皇儿的健康担忧,她知道,此时让皇儿离开是根本办不到的,所以,她再三劝他吃点东西。康熙帝理解嫡母的心意,“免啜少许,究不能下咽。此时,孝惠成为康熙帝尊敬的唯一长辈了。

《清圣祖实录》中记载,一废太子期间,康熙帝指责皇长子胤褆说:“大阿哥(胤褆)行止甚暴戾无耻,并不念及父母兄弟,杀人害人,毫无顾忌,任意妄为。朕在宫中,伊何能为。倘朕躬在外,伊或挟一不堪太监,指称皇太后(孝惠)懿旨,或朕密旨肆行杀人,猖狂妄动,诸阿哥皆兄弟也,称有旨意,谁敢拦阻,关系甚大。”这表明了孝庄文皇后之后,孝惠在宫中备受尊崇,她的懿旨可以与皇帝的谕旨相提并论,具有不可抗拒的威慑力。

家族成员

父母

父:绰尔济,本为科尔沁镇国公,天聪七年归顺皇太极,康熙元年册封为贝勒,康熙九年十二月薨。

母:阿巴泰之女

丈夫

顺治帝

堂姑母

清世祖废后

同胞兄弟

鄂缉尔(袭封科尔沁贝勒)、纳穆齐、诺木德力格日鲁齐格

同胞姊妹

简亲王济度嫡福晋、库禄克嫡福晋、佛克齐库嫡福晋、淑惠妃

异母兄弟

必力根达来(康熙二年,其长子喇什以军功封辅国公,康熙四年晋封固山贝子)、莫日根必力吐格、敖特根达来

影视形象

1985《天官赐福》恬妮饰演孝惠章皇后

1992《鹿鼎记》(周星驰版)张敏饰演孝惠章皇后

1997《施公奇案》李璇饰演孝惠章皇后

1998《鹿鼎记》(陈小春版)程可为饰演孝惠章皇后

2000《怀玉公主》陈莎莉饰演孝惠章皇后

2003《少年天子》王灵饰演孝惠章皇后

2006《青天衙门》潘虹饰演孝惠章皇后

2007《青天衙门2》潘虹饰演孝惠章皇后

2008《鹿鼎记》(黄晓明版)高远饰演孝惠章皇后

2012《深宫谍影》米雪饰演孝惠章皇后

2013《新施公案》陈莎莉饰演孝惠章皇后

2014《鹿鼎记》(韩栋版)米雪饰演孝惠章皇后

2015《多情江山》米露饰演孝惠章皇后

2016《寂寞空庭春欲晚》杨明娜饰演孝惠章皇后

2020《鹿鼎记》(张一山版)王秀竹饰演孝惠章皇后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