孛儿只斤

孛儿只斤

成吉思汗的氏族名称
孛儿只斤(西里尔蒙古文:Боржигин),成吉思汗的氏族名称,蒙古尼鲁温诸部之一,由孛端察儿的祖先包尔炽君代墨尔根(又译孛儿只吉歹篾尔干)后裔形成。系成吉思汗家族之姓氏。孛儿只斤氏,亦作“乞颜·孛儿只斤氏”,又译博尔济吉特氏、博尔济吉忒、博尔济锦、孛儿吉德、孛儿吉根、孛儿吉济锦、博罗特、包罗、布儿赤金、孛尔吉等。后又有改姓鲍、包、奇、宝等,亦有沿用此姓者。
    中文名:孛儿只斤 外文名: 得姓方式: 得姓始祖: 主要郡望: 主要堂号: 英文名:Borjigin 蒙古文名:Боржигин 分布地区:中国、蒙古、俄罗斯 著名人物:孛儿只斤·铁木真

历史发展

孛儿只斤,一说意为“蓝眼睛”。为蒙古尼伦诸部(又作“尼鲁温诸部”)之一。据《元朝秘史》,成吉思汗十世祖孛端察儿时(约十世纪前半叶)始用此称(另一种说法则认为,该称始于也速该时,但学界多以孛端察儿之说为是)。此后,族支繁衍,其后裔形成许多部落,除成吉思汗祖辈一支外,皆另有姓氏。

至成吉思汗曾祖合不勒罕时,复冠以奇源“乞颜”部之称,如成吉思汗之父也速该一支称“乞颜·孛儿只斤氏”。此后,孛儿只斤变成一种姓氏名称,明人所修《元史》取“乞颜”而译作奇渥温姓,清代则多作“博尔济锦”。后来,东北地区孛儿只斤氏多改姓鲍或包,西部孛儿只斤氏多改姓奇。截至1996年,内蒙古巴林右旗仍有此姓。

家谱

《成吉思汗黄金族谱》一卷,扎木沙撰,初写成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蒙文,以毛笔抄写了五十多册。现被收藏在辽宁省阜新市图书馆。

《包姓族谱》包姓蒙古族谱为成吉思汗子孙俺答汗后裔包振德初写于乾隆年间,毛笔抄写本,现被其云南后人珍藏。

《孛儿只斤氏族谱》初写于清朝康熙年间。改革开放后,再版了《黄金史纲》作为孛儿只斤氏族谱的学术本。

历史名人

铁木真

元太祖(1162—1227)即成吉思汗。蒙古乞颜部人,孛儿只斤氏,名铁木真。出身贵族。少时父也速该被仇人毒死,所属人众离散,随寡母度日,屡遭艰险。后投奔克烈部汪罕,收集亡父旧部,逐渐恢复实力。约在金大定末建立宫帐,称汗。与札答阑部札木合等作战,败绩,史称十三翼之战。金承安元年(1196),与汪罕联兵助金截击塔塔儿部于斡里札河(今蒙古乌勒吉河),金授察兀忽鲁之官。又随汪罕与乃蛮部战,战后诸部来附,势力增强。

金泰和元年(1201)二月,与汪罕战胜以札木合为首的蒙古高原十余部盟军。灭塔塔儿四部,据呼伦贝尔草原,实力大增。三年,被汪罕发兵掩袭,败退至班朱尼河(呼伦湖西南)。不久,乘汪罕不备,奇袭汪罕牙帐,灭克烈部。次年与乃蛮部决战,灭乃蛮。六年于斡难河(今鄂嫩河)畔召开忽里台大会,建蒙古国,即大汗位,加号成吉思,颁布札撒,建万人怯薛,分封九十五千户,设札鲁忽赤掌行政司法诸事。此后数年间,吉利吉思、畏兀儿、哈剌鲁等邻部先后降附。

即位之四年(1209),大举入侵西夏,引河水淹中兴府(今宁夏银川),迫使西夏纳女请和。

六年,率大军南下攻金,分兵三路破华北各地。

九年,因金帝献岐国公主请和,乃退兵。

十年,复以金帝迁都南京(今河南开封)为口实,攻占中都(今北京)。

十二年,以攻金事委付木华黎,返回蒙古草原,准备西征。

十四年,率二十万骑远征花剌子模。数年间先后破兀提剌耳(今哈萨克斯坦锡尔河右岸阿雷斯河口附近)、不花剌(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撒麻耳干(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玉龙杰赤(今土库曼斯坦乌尔根奇)等城,侵占中亚大片土地。十八年还师。

二十一年攻西夏,次年灭夏。病死六盘山。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上庙号太祖。次年,追上谥号圣武皇帝,至大二年(1309)加谥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乌尔衮

(公元1670~1721年),蒙古族,内蒙古巴林右翼旗人。著名清朝将领。巴林右翼旗第二世札萨克多罗郡王鄂其尔的次子。弟兄三人,兄那木德格,弟桑利达。乌尔衮勇敢刚强,善骑射,于清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二十岁,就率巴林右翼旗兵丁参加了清朝历史上有名的乌兰布通之战。在打败噶尔丹的乌兰布通之战中,乌尔衮及其从战巴林兵丁英勇战斗,表现出色。乌尔衮荣立战功,部下晋爵。康熙对乌尔衮十分赏识,遂于翌年农历6月(公元1691年)将十九岁的次女和硕荣宪公主赐嫁。乌尔衮迎娶公主后,被封为和硕额驸。

巴咱尔济哩弟

(公元1859~1916年),蒙古族,内蒙古科尔沁旗人。著名清朝官吏。系阿鲁科尔沁旗第十二代札萨克。幼年丧父,三岁时袭阿鲁科尔沁旗札萨克职,因年幼,由其母执掌旗政。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正式执政后,尽职尽责,效忠清廷,多次受到清廷奖赏。

拉喜彭斯克

(公元1755~?年待考),蒙古族,内蒙古巴林右翼旗人。著名清朝史学家。他自幼聪敏、好学,智力过人,学业精深,通晓蒙、满、汉、藏文字。

哲哲

(1599年-1649年),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清太宗文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的皇后,系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思之女,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敏惠恭和元妃海兰珠的姑姑。生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后金逐渐重视与蒙古的联盟,哲哲也因蒙古受到重视,地位逐渐上升,清太宗时为国君福晋、中宫皇后。1643年,顺治帝即位后,与孝庄文皇后两宫并尊,称母后皇太后,无徽号。顺治六年(1649年)四月十七日崩,享年五十一岁。顺治七年二月葬于昭陵。雍正、乾隆累加谥,谥号曰:"孝端正敬仁懿哲顺慈僖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无子,生三女。

哈日珠拉

(公元1608-1641),又作博尔济吉特·哈日珠拉,汉译为海兰珠,成吉思汗后裔,蒙古科尔沁部(在今通辽)贝勒寨桑之长女。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的挚爱,孝端文皇后的侄女。崇德元年,皇太极妃封海兰珠为"宸妃"。以《诗经》中像征爱情的诗句:"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将宸妃居住的寝宫命名为"关睢宫"。崇德二年,生下皇八子,皇太极甚喜,决定立这个婴儿为皇位继承人,颁发大清朝第一道大赦令。后子幼殇,乃郁郁而终,享年33岁。皇太极为宸妃举行了隆重的丧礼,赐谥号为敏惠恭和元妃,这是清代妃子谥号中字数最多的。宸妃死后不到两年,皇太极也命归九泉了。所有史料均无记载此人26岁之前的任何资料。

布木布泰

(公元1613-1688年),又作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即历史上著名的孝庄文皇后,俗称孝庄太后,成吉思汗后裔,蒙古科尔沁部(在今通辽)贝勒寨桑之次女。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之妃,孝端文皇后的侄女,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的生母。是史上有名的贤后,一生培育、辅佐顺治、康熙两代君主,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