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姓名

汉语词语
姓名,汉语词语,人的姓氏和名字。人的姓名,是人类为区分个体,给每个个体给定的特定名称符号,是通过语言文字信息区别人群个体差异的标志。由于有了姓名,人类才能正常有序的交往,因此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人名是在语言产生以后才出现的。各个民族对人的命名都有很多习惯。这种习惯受到历史、社会、民族等很多文化因素的制约,一个人的名字通常都有一定的含义。
    中文名:姓名 外文名: 别名: 组成:姓和名 别称:名字 取名时间:小孩生下来三个月后由父亲命名 名字长度:习惯用两个字或一个字 英语姓名:教名+中间名+姓

概述

姓名:人的姓氏与名字。n

《三国演义.第一回》:「玄德见他形貌异常,问其姓名。」

《儒林外史.第三四回》:「庄绍光道了姓名,并赴召进京的缘故。」

中国的姓名是姓在前名在后;某些国家是名在前而姓在后。姓名是每个人有都有的一种东西,其实就是一代号。中国的姓通常是一个字(称为单姓)或两个字(称为复姓),而名过去一般是由一个或两个字组成,但是,现在姓名可以最多取六个字了。

日前由公安部起草完成的《姓名登记条例(初稿)》首次对公民起名作出了硬性规定:公民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但允许采用父母双方姓氏。子女采用父母双方姓氏时,可以按照双姓起名,不算作复姓,按照目前我国现有1601个姓氏计算,这种做法可以新增加128万个双姓,将极大程度解决大姓人口姓名重复的问题。同时《条例》中还规定:除使用民族文字或者书写、译写汉字的以外,姓名用字应当在二个汉字以上、六个汉字以下。

历史

凡人必有姓与名,姓与名既是人的一种符号的代表,同时又是人的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因此,从古至今,人们对自己姓与名十分珍重,我国的姓与名,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才发展到了今天人们所惯用的“姓名”。但在我国古代,并不是一开始就使用姓名的,而是先有姓与氏,后有名、字、别号,古人的一生有很多名字,各有用途,意义不同。

“姓”字,为左右结构,左从“女”右为“生”,从“女”而生,在母系社会里,子女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母姓为后代惟一能确定的尊亲,正如《白虎通·三纲六纪》所云:“古元时,未有三刚六纪,人民但知有母,不知有父”。“姓”是一个集合名词,是家族的标识,或表示与某个大家族的某一血缘关系更为亲近的部分。

氏只是在汉朝以前才独立存在,它是“姓”的分支,“姓”是氏族的族号,氏族的成员都是以这个族号作为自己的姓。

“名”是指个人的符号,带有个人的烙印。在我国传统习俗中,“名”是在婴儿出生百日之后由父亲取定的,据《礼记·内则》记载,到了这一天,由母亲和保姆抱着婴儿来到厅堂见他的父亲,父亲郑重地握住孩子的手,给他取名。名取定以后,母亲和保姆把孩子抱回内室,然后把孩子的名字通告亲戚,父亲则立即把这个消息告诉朋友,并报告地方长官,入籍登记。因此命名仪式非常隆重,是孩子一生中的第一件大事,这种习俗现在虽然没有了,但给孩子过“百岁”的风俗依然长盛不衰。

文化意义

姓名是人类进化到一定程度上所出现的产物,姓名首先表现在生存环境和生活态度的进步,等社会发展到一定初级文明程度的时候,它才表现出文化意义及文化意旨。总的来说,姓名在能基础地表达出群类个体中的身份后,还能清晰地表达出特定人物的特点、性格、爱好、追求、理想等各种深层意义。

取名的讲究

从历史的习俗沿革来看,名有乳名、本名、学名、曾用名、笔名、艺名等之分。

乳名,也叫奶名、小名、小字,是一个人在孩童时期的名字。如小二、小三、宝贝、宝宝……,长大以后一般不用,除非长辈对晚辈偶尔呼之。

笔名,常常是文人墨客依据自己的喜好在其作品上署的别名。

艺名,即艺人演出时用的别名,如白玉霜,原名李慧敏,双名李桂珍,是评剧表演艺术家,其艺术风格,被称为“白派”。从以上“名”的各色特异的表现形式来看,既体现了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称谓,又象征着一个人的职业、地位和身份……

“字”的产生,是出于避讳,也就是尊崇长辈的伦理需要。古代人在祭祀神灵和先祖的时候,为了表示恭敬,不敢直接称呼先祖的名,这样就产生了字。因此,“字”实际上是表示尊敬的人名。

古人取名字,名与字之间是有一定意义上的联系的,互相映衬,互相补充。

例如:屈原,字平,原为名,平为字,平与原二字相连。

孔融,字文举,融为名,意为融会贯通,文举为字,文章一举成名,文星高照。

白居易,字乐天,乐天与居易,相辅相成。

号,有很多古人除了有姓有名有字外,还有号,号是我国姓名文化中一个很有趣味的现象,广义的号有多种,有别号、绰号、谥号之分,号是自取的,也有别人赠予的。狭义的“号”是一个人的别字,又为别号。别号在文人中比较流行,名与字一般有一定的联系,而号与名无任何限制,别号始于唐,盛于宋,而亡于清。

字与号在清末以后,随着中国文化的变迁,很少再有人沿用,而逐渐被笔名、艺名、绰号等取代。

起名新规定

公安部2007年6月出台了《姓名登记条例(初稿)》,已由公安部研究起草完成,并下发各地公安机关组织研修。公安部相关业务部门人士称,“条例”还在研究过程中,现在只是个初稿。

子女起名立新规父母双姓可同用

《姓名登记条例(初稿)》中首次对公民起名作出硬性规定:公民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但允许采用父母双方姓氏。子女采用父母双方姓氏时,可按照双姓起名,但不算作复姓,按照目前我国现有1601个姓氏计算,这种做法将新增128万个双姓,从而缓解大姓人口姓名重复的问题。

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允许子女随父姓或母姓,提倡采用父母双方姓氏,既可以表明子女与父母双方的家族和血缘关系,同时对于解决大姓人口的姓名重复问题,也具有积极意义。

取名用字有限制

对于公民取名用字,应当在一定前提下予以必要的限制。《条例》规定:姓名不得含有下列内容:1、损害国家或者民族尊严的;2、违背民族良俗的;3、容易引起公众不良反应或者误解的。

考虑到我国姓名所用字数中单姓的通常为二至三个汉字、复姓或者采用父母双方姓氏的多为三至四个汉字,《条例》规定:除使用民族文字或者书写、译写汉字的以外,姓名用字应当在两个汉字以上、六个汉字以下。比如:丈夫姓郑,老婆姓付,他们就可以给孩子取名“郑付贝克汉姆”。

《条例》规定,姓名不得使用或者含有下列文字、字母、数字、符号:1.已简化的繁体字;2.已淘汰的异体字,但姓氏中的异体字除外;3.自造字;4.外国文字;5.汉语拼音字母;6.阿拉伯数字;7.符号;8.其他超出规范的汉字和少数民族文字范围以外的字样。

变更改名一生只有一次

《条例》规定子女采用父母双方姓氏时,可以按照双姓起名,不算作复姓,一旦实施,很多父母可能就会打算将子女的名字进行更改,而《姓名登记条例(初稿)》中同时还规定,为了防止滥用姓名权,频繁变更名字现象的发生,条例实施后,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申请办理名字变更登记的,以一次为限。《条例》还规定,出具虚假证明材料申请办理姓名登记或者姓名变更登记的,由户口登记机关给予警告,并处500元以下罚款。骗取姓名登记或者姓名变更登记的,处800元以下罚款。

一些评论

专家

专门对姓名实施规范管理,开始走上立法程序。用父母双姓起名,似乎是西方一些国家起名的习惯,我们是不是在学习西方?一些民俗学家和社会学家表示,用父母双姓起名,并不是学习西方,而是由于中国社会的发展逐渐形成的。同时,这也是解决中国姓名重复的有效途径。并由于母姓的加入,打破了传统的父系姓氏传承姓名体系,体现男女平等,是一个社会进步。

有专家分析称:通过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人口重名现象严重,如果可采用父母双姓起名,可增加128万个双姓,缓解重名问题。《条例》的出台,或许也正是基于此种现象而孕育。用父母双姓取名,很可能改变以前中国人两个字到三个字取名的基本体系,四个字的姓名将会逐渐增多。另外,由于母姓的加入,似乎打破了以往以父系姓氏传承的传统习惯。

群众

商烨(苏州大学文正学院)

在未见其人,先闻其名的情况下,人们一般会凭着姓名想象“这是个什么样的人”。如果能有一个很符合自己个性的名字,不但能让人记忆犹新,而且不会导致“见面不如闻名”的尴尬局面。姓名是人内在的集中体现,好的姓名能让人产生新的自信。然而,个性的名字并不一定要随父母的姓氏。我来自父母离异的家庭,我的名字来自父母对爱情结晶的寄托,然而我对这些感受已经荡然无存,淡化了来自父母给予的亲情。

我有了更换姓氏,寻找更贴合自身姓名的想法,《姓名登记条例》对应了我的需求,而一条硬性的“公民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的规定,让我感到是对公民权利的部分剥夺。我们国家的发展应该更包容,更多元化,而不是更狭隘,更加忽视公民该有的基本人权。我希望自己的名字能够“国际化”,洋气的中文名字可以直译成韩文、日文、英文,而不是走姓名共性路线,在父姓、母姓的范围内,寻找一些简单而且容易重复的名字,即使翻开字典找出生僻的字也会给孩子的将来造成很多的麻烦。我想在《姓名登记条例》初稿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希望条例规定能够更加人性化。

谊先生(一位自造姓名的苏州市民)

我认为不随父姓、母姓能解决一些家庭矛盾。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以前随父姓的传统习惯已经开始动摇,“半边天”在家庭中的地位日渐显现,家族中跟随母性的呼声成为不容忽视的现象。因此,也会因为孩子的姓氏双方家庭闹得不可开交。而为了缓解家庭矛盾,选择既不随父姓,也不随母姓的姓氏或者自己造一个寓意深刻又通俗易懂的名字,成为一个解决家庭纠纷的方法。尽管百家姓中没有“谊”姓,但我会考虑将这个姓氏发扬光大。其实现在很多姓氏都是以前演变过来的。

许小姐(一位曾更名的苏州市民)

任何事都要有规矩,人刚出生名字不能自己定,只能随父母的意愿。如果长大了都自己去更改姓名,不利于个人信息的延续。人生活在社会中,必须遵守社会秩序。虽然姓名只是一个标签,但承载了很多的社会功能,只有遵守了这个社会秩序,你才能顺利履行赋予你的权利和义务。我曾经就是因为名字的生僻,导致个人信息输入者产生误解,而更换姓名的过程十分烦琐,名字发生误解后还产生了一系列的麻烦。因此,更改姓氏,起个有个性的名字必须有度。

反对声

陈莉:“独二代”双姓制是个馊主意

孩子姓什么、跟谁姓、或者用双姓制,是父母的权利,只要符合国家政策法规,能确保给孩子顺利上户口,咱外人还真不能干涉别人家的“内政”、“私事”。但专家居然也赞同这种做法,大力推崇这一做法,却让人觉得有必要好好说道说道了。

如果说“李杨”、“周陈”等组合姓氏社会可以接受,那么不说远了,到“独三代”、“独四代”时,以这些组合复姓为基础再组合的复复姓、复复复姓,会让中国人的名字变得有多长?不敢想像“李杨周陈”组合成一个新姓氏时,社会会是一种什么状况?姓什么、跟谁姓,在中国已探索实践了好几千年,民间也有约定俗成之规矩。虽然独生子女的出现,客观上给这种约定俗成提出了新问题,让姓氏突然成为被争夺的“尤物”,但无论如何,还是应该尊重传统、随大流,以家庭感情为重。绝不是双方互不妥协,直至用折中的方式生造出诸多“复姓”来。

事实上,姓氏与男女地位并无必然关联,既然姓什么都减少不了父母对子女的爱,那又何必为了这么一个“形式”、“名义”,而人为地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把单姓组合成不伦不类的复姓呢?事实上,保留传统的随父姓习惯并无不妥可取。

尽管姓氏跟“家族传承”的确有一点关系,但姓氏绝对不会在这个开放多元的社会里让人们更封闭。在一个日渐开化的社会里,组合姓氏的发展壮大的土壤其实是不存在,专家所谓的建立在同情基础上的善意,其实也不是在支高招,而是一种想当然、不负责任的歪点子,馊主意。真希望“独一代”们在独立自主的同时,不要太任性,不要因创新而乱了规矩,让子孙后代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延续祖上的“创造”!

姓名占卜

姓名占卜根据姓名的笔画数以及一定规则数理关系,运用阴阳五行..预算姓名的吉凶好坏,

英语姓名的特点

英语姓名的一般结构为:教名+中间名+姓。如William Jefferson Clinton。但在很多场合中间名往往略去不写,如前美国总统Geogre Walker Bush 略为George Bush,而且许多人更喜欢用昵称取代正式教名,如Bill Clinton。上述教名和中间名又称个人名。

个人名

按照英语民族的习俗,一般在婴儿接受洗礼的时候,由牧师或父母亲朋为其取名,称为教名。以后本人可以在取用第二个名字,排在教名之后。

英语个人名的来源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采用圣经、希腊罗马神话、古代名人或文学名著中的人名作为教名。

2.采用祖先的籍贯,山川河流,鸟兽鱼虫,花卉树木等的名称作为教名。

3.教名的不同异体。

4.采用(小名)昵称。

5.用构词技术制造新的教名,如倒序,合并。

6.将母亲的娘家姓氏作为中间名。英语民族常用的男子名有:James,John,David,Daniel,Michael,常见的女子名为:Jane,Mary,Elizabeth,Ann,Sarah,Catherine.

昵称

昵称包括爱称、略称和小名,是英语民族亲朋好友间常用来表示亲切的称呼,是在教名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

通常有如下情况:

1.保留首音节。如Donald => Don,Timothy => Tim.如果本名以元音开头,则可派生出以'N'打头的昵称,如:Edward => Ned.

2.+ie 或-y 如:Don => Donnie,Tim => Timmy.

3.采用尾音节,如:Anthony => Tony,Beuben => Ben.

4.由一个教名派生出两个昵称,如:Andrew => Andy & Drew.

5.不规则派生法,如:William的一个昵称是Bill.

姓氏

英国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只有名而没有姓。直到16世纪姓氏的使用才广泛流行开来。

英语姓氏的词源主要有:

1.直接借用教名,如Clinton.

2.在教名上加上表示血统关系的词缀,如后缀-s,-son,-ing;前缀M'-,Mc-,Mac-,Fitz-等均表示某某之子或后代。

3.在教名前附加表示身份的词缀,如St.-,De-,Du=,La-,Le-.

4.反映地名,地貌或环境特征的,如Brook,Hill等。

5.反映身份或职业的,如:Carter,Smith.

6.反映个人特征的,如:Black,Longfellow.

7.借用动植物名的,如Bird,Rice.

8.由双姓合并而来,如Burne-Jones.英语姓氏虽然出现较教名晚,但数量要多得多。常用的有:Smith,Miller,Johnson,Brown,Jones,Williams.

几点说明

1.较早产生的源于圣经,希腊罗马神话的教名通常不借用为姓氏。

2.英国人习惯上将教名和中间名全部缩写,如M. H. Thatcher;美国人则习惯于只缩写中间名,如Ronald W. Reagan。

3.在姓名之前有时还要有人际称谓,如职务军衔之类。Dr.,Prof.,Pres.可以用于姓氏前或姓名前;而Sir仅用于教名或姓名前。

4.据专家估算,整个英语民族的姓氏多达150万个。中国知名学者周海中教授在1992年发表的论文《英语姓名论》中指出:常见的英语姓氏有3000个左右,数量上居前十位依次为史密斯(Smith)、琼斯(Jones)、威廉姆斯(Williams)、布朗(Brown)、戴维斯(Davis)、约翰逊(Johnson)、安德森(Anderson)、泰勒(Taylor)、托马斯(Thomas)和埃文斯(Evans);其人数大约占英语民族人口的一半。一项最新调查显示,这十大英语姓氏目前仍保持同样的排序。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