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教程

奥数教程

数学书籍
本书内容依据最新修订的教学大纲要求,与教学同步编写。以讲解为主,以测试为辅,降低难度,注意与小升初、中考和高考衔接。2000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奥数教程》丛书,首次在书名中使用“奥数”一词。《奥数教程》由国家集训队教练组执笔联合编写,获得第十届全国教育图书展优秀畅销图书奖,深受读者喜爱,被奉为经典奥数蓝皮书。
    书名:奥数教程 别名: 作者:杭顺清 主编 类别:教材 原作品: 译者: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数:238 定价:¥11.00 元 开本:32 装帧: ISBN:10位[7561723571] 13位[9787561723579] 副标题:六年级 语种:简体中文 出版日期:2010年6月1日

特点

自《奥数教程》出版以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聚集国内最顶尖的作者团队,陆续为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读者打造了近200种奥数图书,形成多品种、多层次、全系列的格局,“奥数”图书累计销量超1000万册,由此奠定了奥数品牌出版社的地位。

内容提要n

“奥数教程”丛书由王元院士担任顾问,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队领队单墫和熊斌教授任主编,由国家集训队教练执笔联合编写。“奥数教程”丛书分为三个系列,分别是《奥数教程》、《奥数教程学习手册》和《奥数教程能力测试》,每个年级各3本。

形成了“精讲详解演练”的三维立体学习模式,使学习更加高效。《奥数教程》系列符合相应年级学生的数学认知和智力发展水平,内容安排上从课本知识出发,由浅入深,逐步过渡到竞赛,内容涵盖了竞赛的考点和热点。《奥数教程学习手册》系列是《奥数教程》配套学习用书,书中详细解答《奥数教程》中“巩固训练”练习题,并对该年级的竞赛热点进行精讲,并准备了几份全真赛题为读者练习之用。

《奥数教程能力测试》系列是《奥数教程》配套练习用书,每讲配备了1个小时左右的练习量,确保读者更好地掌握知识。根据奥数题难度大的特点,我们特意请了奥赛名师,为《奥数教程》1-9年级中每一道例题精心录制了高清讲解视频,读者扫描例题旁的,即可免费观看。

编辑推荐

《奥数教程》自2000年出版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好评,不少读者还特意来信表示他们对这套书的推崇和喜爱,2001年,这套图书荣获了第十届全国教育图书展的优畅销书奖。

目录

第1讲分数的计算

第2讲分数的大小比较,

第3讲分数数列求和,

第4讲繁分数,

第5讲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第6讲巧配浓度,

第7讲工程问题,

第8讲比和比例关系,

第9讲圆的周长和面积,

第10讲扇形,

第11讲长方体和正方体,

第12讲圆柱和圆锥,

第13讲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

第14讲递推的方法,

第15讲重叠问题,

第16讲钟面上的数学问题,

第17讲上楼梯的问题,

第18讲同余问题,

第19讲不定方程,

第20讲最大与最小,

第21讲从整体看问题,

第22讲反过来考虑,

第23讲不变量,

第24讲染色问题,

第25讲对策问题,

综合测试题(一)

综合测试题(二)

习题解答

第四版

第1讲分数的计算,

第2讲分数的大小比较,

第3讲巧算分数的和,

第4讲繁分数,

第5讲分数应用题(一)

第6讲分数应用题(二)

第7讲百分数应用题(一)

第8讲百分数应用题(二)

第9讲巧配浓度,

第10讲利润和利息,

第11讲工程问题,

第12讲行程问题,

第13讲比和比例关系,

第14讲圆的周长和面积,

第15讲扇形,

第16讲圆柱和圆锥,

第17讲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

第18讲递推的方法,

第19讲重叠问题,

第20讲钟面上的数学问题,

第21讲上楼梯问题,

第22讲同余问题,

第23讲趣谈不定方程,

第24讲最大与最小,

第25讲从整体看问题,

第26讲反过来考虑,

第27讲不变量,

第28讲染色问题,

第29讲对策问题,

第30讲规划与统筹。

参考答案

序言

据说在很多国家,特别是美国,孩子们害怕数学,把数学作为“不受欢迎的学科”。但在中国,情况很不相同,很多少年儿童喜爱数学,数学成绩也都很好。的确,数学是中国人擅长的学科,如果在美国的中小学,你见到几个中国学生,那么全班数学的前几名就非他们莫属。

在数阶段,中国儿童就显出优势。

中国人能用一只手表示1~10,而很多国家非用两只手不可。

中国人早就有位数的概念,而且采用最方便的十进制(不少国家至今还有12进制,60进制的残余)。

中国文字都是单音节,易于背诵,例如乘法表,学生很快就能掌握,再“傻”的人也都知道“不管三七二十一”。但外国人,一学乘法,头就大了。不信,请你用英语背一下乘法表,真是佶屈聱牙,难以成诵。

圆周率=3.14159…。背到小数后五位,中国人花一两分钟就够了。可是俄国人为了背这几个数字,专门写了一首诗,第一句三个单词,第二句一个……要背n先背诗,这在我们看来简直是自找麻烦,可他们还作为记忆的妙法。

四则运算应用题及其算术解法,也是中国数学的一大特色。从很古的时候开始,中国人就编了很多应用题,或联系实际,或饶有兴趣,解法简洁优雅,机敏而又多种多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智慧。例如:

“一百个和尚一百个馒头,大和尚一个人吃三个,小和尚三个人吃一个,问有几个大和尚,几个小和尚?”外国人多半只会列方程解。中国却有多种算术解法,如将每个大和尚“变”成9个小和尚,100个馒头表明小和尚是300个,多出200个和尚,是由于每个大和尚变小和尚,多变出8个,从而200÷8=25即是大和尚人数。小和尚自然是75人,或将一个大和尚与3个小和尚编成一组,平均每人吃一个馒头。恰好与总体的平均数相等。所以大和尚与小和尚这样编组后不多不少,即大和尚是100÷(3+1)=25人。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