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天蛾

夹竹桃天蛾

天蛾科白腰天蛾属昆虫
夹竹桃天蛾,卵圆形,直径约1.5毫米,幼虫粗大,胸节有一大型眼状纹,中间蓝色,边缘黑色,第十一腹节有尾角,老熟幼虫尾角短而下弯。成虫橄榄绿,前翅基有小眼纹。幼虫贪食,吃叶片。成虫飞翔力极强,已由地中海漫延大半个地球,一年约2-3代。成虫夜行性,夜晚有趋光性。
    中文名: 拉丁学名:Daphnis nerii 别名: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亚门:有颚亚门Mandibulata 纲:昆虫纲Isecta 亚纲:有翅亚纲Pterygota 目:鳞翅目 亚目: 科:天蛾科 亚科: 族: 属: 亚属: 种: 亚种: 分布区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护级别: 中文学名:夹竹桃天蛾 别称:粉绿白腰天蛾,鹰纹天蛾 分布:分布广东、广西、台湾、福建、四川、云南等省。

形态特征

展翅80-90mm,体色底色灰绿色或橄榄绿,前胸背板有一枚八字型的灰白色斑纹,前翅中央有一条淡黄褐色的横带,与腹背的黄白色横斑于停栖时条纹相连,近翅端有一条斜向的浅色横带,近臀部有一枚灰褐色的暗斑,斑型达后缘。

本种普遍分布于低海拔山区,幼虫寄主夹竹桃科的日日春、马茶花、夹竹桃等有毒植物,初龄体色绿色,腹端有一根黑色细长的尾突,终龄尾突橙色,胸背板上有一对框黑边的蓝白色拟眼大斑,各龄期体色多变,体型肥大。

体侧有一条白色宽型纵纹,边缘具稀疏的白色斑点,化蛹前体色呈黑褐色,成虫常见于公园、学校及住家阳台,夜晚会趋光。n

成虫青黑色,前翅基部灰白色,中央有1个黑点,中部至前缘有1个灰白色至青色、形似汤勺状斑纹,距顶角10毫米左右有1条灰白色纵线,翅中下部至外缘有1条淡红棕色宽带。

幼虫青绿色,后胸两侧各有1个白色带紫边的唇形纹,第2腹节至末节两侧各有1条白色横带,横带两侧散生白色小点。尾角橙黄色,气门深紫色。n

特征描述

夹竹桃天蛾是身体花纹最漂亮的蛾之一,体表绿色的斑纹使它们看上去就像穿了迷彩装,其名字则因其幼虫主要吃有毒的植物夹竹桃而来。夹竹桃天蛾毛虫身上有醒目的眼状斑点,看起来很像眼睛,其实这只是它们吓唬猎食者的一种退敌方法。n

生活习性

成虫白天隐蔽于林间,晚上活动,雌雄交尾,产卵。有弱趋光性产卵于叶片背面、散产。飞翔力强,可远距离迁飞。老熟幼虫爬行至低洼潮湿枯枝落叶深厚的土表层化蛹过冬,未见蛹入土现象。n

发生规律

在汕头一年发生3代,老熟幼虫在土里化蛹越冬。翌年2月下旬开始羽化,第1代幼虫于3月上旬开始孵化,3-12月均可见幼虫危害,5-6月、8-9月为幼虫危害高峰。成虫飞翔力强,昼伏夜出,具趋光性。老熟幼虫化蛹前,体色变深,身体变短,在合适的土壤中静置不动,3-4天后蜕皮化蛹。n

地理分布

分布广东、广西、台湾、福建、四川、云南、山东等省。n分布在非洲,地中海,伊朗,阿富汗等地区,但夏天偶尔也会飞到遥远的北方地区,在俄罗斯的中部地带能遇到它们。n

危害植物

主要危害夹竹桃、长春花、萝芙木、软枝黄蝉等。幼虫匿藏于叶片中取食嫩叶,由于取食量极大,会将整株植株叶部取食殆尽,对植株生长及外观造成极大影响。n

主要症状

天蛾危害夹竹桃和狗牙花的症状基本相同,以幼虫嚼食叶片。低龄幼虫聚集叶背,取食叶肉;大龄幼虫嚼食速度快,食量大,能在数天内将连片植株的叶片食光。

防治方法

1、如当年若发生严重,可在7月下旬和9月下旬1、2代蛹期,结合常规管理,对植株进行修剪,清理树冠下部枯枝落叶;翻动表土,破坏化蛹场所,使蛹暴露于空气中,失水而死亡。对越冬蛹的防治尤其有效。n

2、在6月下旬、8月上旬,在1、2代幼虫发生初期,用2.5%溴氰菊酯乳油2500倍稀释液喷洒受害植物,防治效果达90%。

注意

夹竹桃天蛾从小就开始啃食夹竹桃,要知道夹竹桃中不仅是果实,还有树叶、皮,甚至是植物根都是有毒的,如果是人吃下后就可能会感到恶心甚至死亡,而夹竹桃天蛾幼虫在吃完这个夹竹桃后,当然身体中也会带有毒性,因此在看到这种虫之后一定不要轻易的随便摸它。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