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牢

太牢

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的牲畜
太牢,即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ǐ,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礼记》中太牢指的是大牢。
    中文名:太牢 外文名:tailao 别名: 包含品种:牛,羊等 使用场合:古代祭祀

祭祀等级

中国祭祀等级中,按照等级从高到低是:太牢、少牢、特牲(特牛)、特豕、特豚等等。其中,第一等级就是太牢,第二等级是少牢,自古未变。如下:(其中关于特牲稍有不同,后来取消了特牲,特牲就是特牛)

《通典·礼典·第八十五》——诸侯少牢,上大夫特牲,下大夫、士特豚,皆有脯醢醴酒。

《礼记内则第十二》原文——庶人特豚,士特豕,大夫少牢,国君世子大牢。皆谓长子。其非冢子,则皆降一等。谓冢子之弟,及众妾之子生也。天子诸侯少牢,大夫特豕,士特豚,庶人犹特豚也。

太牢降级

清朝时期,将“太牢”从第一等级降到第三等,把“少牢”从第二等级降到第四等,全是连降两级。本来清朝之前的“牢牲”只有太牢、少牢,清朝时期变成四个,从高等级到低等级分别是:犊、特、太牢、少牢。如下:

《清史稿志五十七·礼一(吉礼一)》——牲牢四等:曰犊,曰特,曰太牢,曰少牢。

具体做法是,增加:三牲、羊豕二牲,将三牲定名为太牢,将羊豕二牲定名为少牢。因此,太牢、少牢表面上连降两级,实际为新增,原来的“太牢”改名为“犊(牛)”,原来的“少牢”改名为“特”,并定“特”为一羊或一豕,实际祭祀时,还是一羊高于一豕,凡是此前的祭祀中应该使用一羊的祭祀种类,均不使用一豕。

此前,特,原为“特牛(特牲)”,等级低于“少牢(羊)”,高于“特豕”,但是,在唐朝时期前后,取消了。

于是,清朝时期,出现了某些“极个别”文人,极力宣扬,如下:

清赵翼《陔馀丛考·太牢少牢》——《国语》‘乡举少牢’注:‘少牢,羊、豕也。’则羊与豕俱称少牢矣。其不兼用二牲而专用一羊或一豕者,则曰特羊、特豕。可知太牢不专言牛、少牢不专言羊也。”

另外,还有,如王明着《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首版,再版为《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新编诸子集成》)中:

1、[六十]太牢同乎藜藿「藜藿」敦煌作「荼蓼」。太牢,牛羊豕三牲之肉。藜藿,贱菜。——书中给《卷一畅玄》原文“而太牢同乎藜藿”的注释。

2、[二四]太牢三牲牛羊豕三牲具备谓之太牢,古时最隆之祭礼。——书中给《卷九·道意》原文“太牢三牲”的注释。

清朝之前的太牢只用牛,确实是最高祭祀礼仪,算是最隆重的,但是清朝时期的“太牢”,在增加了羊、豕(猪)之后,已经降级两等了,不是“最隆之祭礼”。

需要注意的是,牲在古代是畜,六牲就是六畜,但是并非祭祀专用词汇,因此会有“礼无三牲”的说法,六牲、五牲、三牲都是饲养、放牧方面的分类中,使用的词汇。

例如:六牲之中的牲,从生从牛,含义是活物,《说文解字》曰:牛完全也。因此,牲,指的是活牛之类的,后来含义引申,包括了“牛”之外的动物,比如:活羊、活豕(猪)、活马之类,但是与:犊(仅指牛)、特(仅指牛,后同)、特牲、特豕、特豚、鱼、腊、豆等真正的祭祀礼仪中用词的“区别”非常大。

另外,除了牲,还有以下词汇可以用来形容包括“牛”在内的各种牲畜:“牺(纯色牲)”“牷(纯色全牲,无残疾)”“牡(雄性牲)”“牝(雌性牲)”等等。

古代名词中各种牲畜,也分等级,“五牲”指“六牲”中的第一等到第五等的五个牲畜、“三牲”指的是“六牲”中的前三个,“六牲”当中的第一等和第二等就是牛羊,不称为牲,而统称为“牢”或“牢牲”,即表示“太牢(牛)”和“少牢(羊)”,比如“牢礼”一词就是常用的名词,代表饮食、祭祀用品中的所用牲畜的等级。

因此古代祭祀中根本没有“二牲”一词。

清朝朝廷的这种做法,也是近现代出现有人说:太牢是“牛、羊、豕(猪)”的关键原因。

虽然清朝把太牢、少牢,降级两等,但是,牛还是实际上的第一等级,不过就是换了个名字,称为“犊”,没有明确“五帝一级”的祭祀只用牛,而把最高等级、最低等级笼统并列,但是,在实际祭祀中,五帝等最高祭祀,仍然沿用《周礼》,并使用牛。

历史沿革

楚国时期

道家文化起源自楚国,曾经一度随刘邦建立的汉朝,成为中国的核心文化,直到,汉武帝时期为止。

楚国本来是黄帝后裔,根据司马迁《史记·楚世家》记载:“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

因此楚国算是炎黄子孙,但是司马迁也记载,楚国的祖先:“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纪其世。”

后来,到了周朝周文王时代,“季连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蚤卒。其子曰熊丽。熊丽生熊狂,熊狂生熊绎。”根据这个记载,楚国祖先应该是生活在甘肃省、陕西省、山西省,也就是六盘山脉一带,因为周朝伐商朝得到了西北羌、戎的支持。到了周成王时,楚国才被分封到今天的荆楚大地,与当地闽、越融合。因此,也被中原各国视为蛮夷。但是,楚国的祭祀文化仍然依照中原,出土的楚简证明了这一点:

1、举祷太一[羊肤],后土、司命各一牂;举祷大水一肤,二天子各一牂,峗山一[羊古];举祷楚先老僮、祝融、鬻熊各两[羊古],享祭。《包山楚简》237号

2、融、穴酓,各一牂。《新蔡葛陵楚简》乙一24

3、举祷楚先:老童、祝、酓,各两牂。《新蔡葛陵楚简》甲三188、197

这就证明,楚国实际上并没有改变诸侯的祭祀、饮食礼仪,仍然坚持“少牢”就是羊,因此可以推断楚国并没有把牛、羊、豕并列为太牢。

《包山楚简》中,楚大夫昭佗的家祭记录,和《望山楚简》中的记录都说明,豕(猪)仍然是最低礼仪,这类祭祀等级中,并没有羊、牛。

1、赛祷东陵连嚣,冢豕,酒飤,蒿之。《包山楚简》210-211

2、举祷于殇东陵连嚣子发,肥冢,蒿祭之。《包山楚简》225

3、举祷兄弟无后者卲良、卲、县、公,各冢豕、酒飤,蒿之。《包山楚简》227

4、举祷东陵连嚣冢豕、酒飤,蒿之。《包山楚简》243

5、王之北子,各冢豕,酒飤,蒿之。《望山楚简》117

因此,唐朝道家着作《庄子疏》中出现的:太牢是牛、羊、豕的说法,有问题,这种说法并非出自楚国的文化。楚简反映的楚国祭祀礼仪,完全符合华夏文化的特点。

西汉至明

从西汉到明朝,也就是从汉武帝建元6年(公元前135年)开始,一直到崇祯17年(1644年),中国都是以儒家思想为主,朝廷官方都以《周礼》、《仪礼》、《礼记》三经为准,官方祭祀以此为依据,祭祀太牢,就是一头牛。

清修定名

清朝时期修改太牢内容

由于满族文化中的司猪礼仪,和中华文化有很大差异,虽然仍继续尊儒,但是,清朝为了统治需要,将太牢改为:牛羊豕各一,并将此种太牢降级两等,实际,古代的太牢(牛)仅仅更名为“犊”,将原来的少牢(羊)和特豕、特豚合并,更名为“特”,增加了一个三牲,定名为太牢,增加了一个“羊豕二牲”,定名为少牢。实际就是把名字进行了轮换调整,合并了一些,外加两个新种类。

见:

《清史稿志五十七·礼一(吉礼一)》——太牢:羊一、牛一、豕一。

《清史稿志五十七·礼一(吉礼一)》——牲牢四等:曰犊,曰特,曰太牢,曰少牢。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