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鹅

天鹅

雁形目鸭科属鸟类的统称
天鹅指天鹅属(学名:Cygnus)的鸟类,共有7种,属游禽。为鸭科中个体最大的类群。喜欢群栖在湖泊和沼泽地带,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也吃螺类和软体动物。天鹅保持着一种动物界中稀有的“终身伴侣制”,是世界上最钟情的生灵。[1]求偶的行为丰富,雌雄会趋于一致的做出相同的动作,还会体贴地互相梳理羽毛。一年繁殖一次,卵的体积较大,如大天鹅的卵有400多克重。幼鸟为早成雏。迁徙时会多群集结,但仍是小群行动。
  • 中文名:天鹅
  • 拉丁学名:
  • 别名:
  • 界:动物界
  • 门:脊索动物门(Phylum Chordata)
  •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 纲:鸟纲(Aves)
  • 亚纲:今鸟亚纲(Neornithes)
  • 目:雁形目(Anseriformes)
  • 亚目:
  • 科:鸭科(Anatidae)
  • 亚科:雁亚科(Anserinae)
  • 族:
  • 属:天鹅属(Cygnus)
  • 亚属:
  • 种:大天鹅、黑嘴天鹅、小天鹅、疣鼻天鹅、黑天鹅、黑颈天鹅
  • 亚种:
  • 分布区域:
  • 命名者及年代:Bechstein, 1803
  • 保护级别:
  • 英文名:swan
  • 分布:格陵兰、北欧、亚洲北部、越冬在中欧、中亚及中国

外形特征

天鹅属的鸟雌雄同色,雌性略小于雄性。天鹅的体形较大且脖颈修长,不同种喙的颜色有明显的差异,有的如疣鼻天鹅和黑颈天鹅的喙基部有明显的突起。大天鹅、小天鹅喙上的黄色与黑色在不同的年龄也会有变化。天鹅的身体呈两头尖的椭圆形,腿较短,脚黑色。本属的鸟颜色特征明显,除黑天鹅和黑颈天鹅外,其余的种全身白色。亚成体的羽色黯淡,且嘴的颜色不像成鸟的那么鲜艳。幼鸟体羽多灰褐色,俗称丑小鸭。

生活习性

天鹅属的鸟由于体形较大、重量较重,起飞时在水面上踏水的时间较长,飞行时振翅有力。本属的鸟以水生植物为食,也吃螺类和软体动物。觅食时头扎入水下,身体的前部没入水下,后部露出水面,因此取食的深度不大。本属的鸟喜在水边营巢,将巢建在水边有较好掩蔽体的地方。

本属的鸟寿命20年左右,长者可达35年以上,性成熟3~4年,这在鸟类中时比较长的。本属的鸟常以家庭为单位结伴活动,以小家庭结伴共同抚养后代。迁徙时会多群集结,但仍是小群行动。北半球的几种天鹅迁徙距离长达2000~6000公里,迁飞时间和地点相对固定。

生活环境

天鹅是一种冬候鸟,喜欢群栖在湖泊和沼泽地带,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每年三四月间,它们大群地从南方飞向北方,在我国北部边疆省份产卵繁殖。

雌天鹅都是在每年的五月间产下二三枚卵,然后雌鹅孵卵,雄鹅守卫在身旁,一刻也不离开。一过十月份,它们就会结队南迁。在南方气候较温暖的地方越冬,养息。(黑天鹅属留鸟,不迁徙)在中国雄伟的天山脚下,有一片幽静的湖泊——天鹅湖,每年夏秋两季,这里有成千上万的天鹅在碧绿的水面漫游,就像蓝天上飘动着的朵朵白云,好看极了。

文化中的天鹅

北半球分布的四种白色的天鹅很早就被人们所认识,由于天鹅的羽色洁白,体态优美,叫声动人,行为忠诚,在欧亚大陆发展的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不约而同地把白色的天鹅作为纯洁、忠诚、高贵的象征。

中国古代称天鹅为鹄、鸿、鹤、鸿鹄、白鸿鹤、黄鹄、黄鹤等,许多地名中仍包含了这些词汇,比如鹄岭、鹄泽等,至今有些地方依旧是天鹅等雁形目鸟迁徙的重要通道。《诗经》中有“白鸟洁白肥泽”的记载,至今日语中的“白鸟”就是指天鹅。天鹅一词最早出现于唐朝李商隐的诗句“拨弦警火凤,交扇拂天鹅”。

日本是天鹅的越冬地之一,日语中天鹅的古名约有20多个,有的如“鸿”“鹄”等是由中国传入,有的则是天鹅栖息的地区的名字,还有的用的是天鹅鸣叫的拟声词,有的是对天鹅形态的描述。在日本有关天鹅的故事很多,它们被认为是天的使者,是“神鸟”。

古希腊对于天鹅的记述很多,亚里士多德的《动物志》就论述了天鹅的习性和行为,还有天鹅形态解剖的记载。《希腊鸟谱》一书中对于天鹅临终的鸣叫有着动人的描述,西方文化中,将文人的临终绝笔称之为“天鹅绝唱”(swansong)正来源于此。在英国,卓越的诗人或歌手可以与天鹅作比,例如莎士比亚的雅号正是“艾冯的天鹅”。

西方的音乐和文学作品中也有天鹅的形象,圣桑的《天鹅之死》、柴可夫斯基的舞剧《天鹅湖》中都有天鹅高贵、圣洁的形象,安徒生用天鹅羽色的变化演绎了一篇动人的《丑小鸭》。星空中的星座也有天鹅的身影(参见天鹅座),那是希腊神话中宙斯的化身,许多艺术家都以莱达与天鹅为题材创作了传世的美术作品。世界各地以天鹅命名的地名更是数不胜数,姓氏中的Swan也是来源于这种美丽而洁白的鸟。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