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蓝色的彼岸

天蓝色的彼岸

英国艾利克斯・希尔创作的图书
《天蓝色的彼岸》是英国艾利克斯・希尔,译者张雪松创作的图书。是2004年在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天蓝色的彼岸》讲述了关于生命和死亡最深刻的寓言,是送给孩子们最美好的礼物。这是一部感人至深,触动灵魂的人性寓言。[1]
    书名:天蓝色的彼岸 别名: 作者:艾利克斯・希尔(Shearer,A.) 类别:儿童文学故事 原作品: 译者:张雪松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页数:260页 定价: 开本: 装帧:平装 ISBN:9787801871527 名称:《天蓝色的彼岸》 英文名:The Great Blue Yonder 价格:19.80 文学体裁:长篇小说 字数:140000

内容简介

小男孩哈里经常和姐姐雅丹吵架,还管姐姐叫鸭蛋。一天他们又吵架了,哈里生气地对姐姐说:“我恨你,我再也不回来了。”然后就出门去买铅笔,结果被卡车撞倒而死去。哈里单纯可爱的灵魂如云朵般飘向了天堂,在天堂里遇到了古代的幽灵男孩子阿瑟。

阿瑟拿着一枚纽扣在天堂里苦苦地徘徊,而不去天蓝色的彼岸重新轮回,是因为他要在天堂里凭借一枚纽扣寻找到妈妈,但到了他赶往天蓝色彼岸的时候,也始终没有找到妈妈。在阿瑟的帮助下,哈里完成了自己返回人间,安慰伤心的父母,向姐姐表达爱意,向自己的对手道歉。还有感受人间风的吹拂、雨的淋漓的愿望。然后他和阿瑟一起毫无遗憾地奔向了天蓝色的彼岸,等待新的轮回。

作者简介

艾利克斯・希尔有两个孩子,他写过很多有关成年人和小孩的书,而且在电视系列剧,电影,舞台剧和广播节目方面颇有成就。剧本《神秘的巧克力》曾获得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BAFTA),在英国BBC广播电台播出。《黑暗的速度》被提名卫报儿童小说奖。

作品目录

章节

目录

序章

一次温暖的关于生命和死亡的启蒙

第一章

在天国排队

第二章

另一个世界

第三章

像鸟一样飞

第四章

玻璃缸里的金鱼

第五章

操扬上的游戏

第六章

曾经的大衣钩

第七章

最后一口巧克力

第八章

有时候,树就像人

第九章

电影院里的幽灵

第十章

大理石头像

第十一章

阿尔特纳蒂姆

第十二章

原谅我,雅丹

第十三章

天蓝色的彼岸

创作背景

死亡是文学永恒的话题,也是无法终结的哲学命题,人们习惯将死亡当成可怕的现实存在、不可更改的人生悲剧,对死亡的消极认识决定了作家死亡书写的沉重,因此以“轻逸”著称的儿童文学很少涉及此类话题。然而,儿童世界里从来就不缺死亡,即使儿童文学阉割了死亡,儿童也能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它的存在,所以如何阐释儿童世界里的死亡命题成了作家创作的重点和难点。儿童小说中的死亡书写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将死亡概念化、模糊化。第二类是寻找死亡的附加意义。第三类死亡书写呈现出的是一种直面死亡的理性姿态,具有形而上的哲学意味。《天蓝色的彼岸》就属于第三类。

人物介绍

哈里

哈里是故事的主人公,他和姐姐大吵一架后冲出家门,在车祸中死去。因为牵挂亲人和朋友,死后的哈里无法到达天蓝色的彼岸。在幽灵阿瑟的帮助下,哈里重返人间与挂念的人们做最后的告别。在这之后,哈里心中再没有遗憾,他最终去到了天蓝色的彼岸,等待新生命的轮回。

阿蛋

阿蛋是哈里的姐姐,在哈里因车祸离世前,她与哈里大吵了一架。阿蛋诅咒哈里永远不要再出现,她怎么也想不到,哈里出门之后真的再没能回来。阿蛋永远地失去了与哈里和解的机会,直到哈里化身幽灵重返人间。她发现了哈里的存在,二人互相表达了歉意和爱。

阿瑟

阿瑟是一个老幽灵,在死后的150年里,他一直在寻找自己的妈妈,从未停歇。与哈里结识后,阿瑟带哈里逃离天堂,溜回人间,完成未了却的心愿。故事的最后,阿瑟找到了妈妈,和哈里一起毫无遗憾地去往天蓝色的彼岸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死亡

小说透过充满哲思的语言,唤起了人们内心深处的美好情感,启迪了人们对于生与死的深刻思索。全书讲述的是一个男孩死后的见闻,却丝毫没有引起读者对于死亡的阴暗恐惧心理。从阿瑟妈妈的口中,哈里知道了天蓝色的彼岸的真正含义:它代表着一种落叶归根,会成为新的人的身体中的养分。死亡的终点是一种回归,更是一种奉献。

生命

小说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生命的真谛进行揭示。哈里说,他嫉妒所有的孩子,嫉妒他们的快乐、他们的幸福,甚至也嫉妒他们的痛苦和悲伤。作者通过哈里说出了自己要揭示的生命的真谛,生命是短暂而美丽的,读者不应该浪费时间去抱怨和恨呢,而是应该用更多的时间来自己的亲人,感受生命的美丽,这才是生命的真谛。作品中更深层的内涵在于对生命意义的反向思考,文中哈里回到他思念的学校后,看到他最好的朋友彼得和他最讨厌的坏小子杰菲成为了好朋友;他所期待着的朋友伤心、老师难过的场景都没有发生。一切都使哈里感受到:即使他不存在了,但是生活还在继续。然而当哈里看到班级的墙上所有的朋友为死去的他所写的信以及校园后院同学们为他种下的树时,他又深深地感受到:他的存在曾经留给别人些什么———那就是美好的记忆,不论生命以何种形式来过又离去,它终将留下应有的痕迹。

艺术特色

情绪转换

小说本来是写悲情的死亡,却用童话故事般的情绪,将死亡融进了一个轻松的情绪里,使读者读到的虽然是悲情的死亡,感受的却是一个有着淡淡喜悦之感的情绪。这种情绪转化手法的描写,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抓住了读者的思路,跟作者一起带着淡淡的喜悦之情来面对死亡的故事。情节自然地展开,展开后却没有重点描写这个家庭对哈里死亡的悲伤,没有竭力地去渲染这个悲伤的氛围,而是重点着墨于哈里的灵魂向云朵一样飘向了天堂之后所发生的事情,这样的描写,一下子就把读者从悲情的现场拉到了天堂的宁静中来,在读者面前展示了一个孩子在天堂里的世界。情绪转换巧妙自然,不着痕迹。

笔调清新诙谐

小说虽然写的是死亡的故事,却运用了清新、幽默、诙谐的笔调,带给读者一个纯美的世界。在描写哈里对生命的怀念时,是以一个孩子的心情用清新的笔调来描绘,用诙谐的笔调展示一个小男孩对生命的理解。既符合人物的身份,又读起来亲切自然。小说中描写始终是一个孩子眼里的世界,使得作品里寻不到死亡的阴影和恐怖,而只有一个孩子的童趣盎然、天真纯净的味道。

线索清晰

小说中只有一条以哈里的行踪为线索,贯穿了作品的始终。紧紧抓住读者的思路,这一线索跟着哈里的行踪一起走向故事的不断发展,使得整个作品脉络清晰,主题鲜明,绝不旁逸斜出。

作品影响

《天蓝色的彼岸》全球销量超1000万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21世纪最伟大的生命寓言”。

作品评价

用童话解说死,生动地描绘了死后灵魂从了断尘缘到走向新的生命轮回的过程。它告诉我们:死不是绝对的终结和虚无。它教导我们:要珍惜生,但不必畏惧死。——作家周国平

觉得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其实是他们对待死亡的态度。他们如何面对死亡的命题,决定了他们会如何选择对待生命的方式。所以这本书的意义不仅仅是对孩子,它的纯真简朴的道理,一样适用于成人。——作家安妮宝贝

这是一本富于幽默和感人至深的书。——英国《收藏杂志》

出版译本

2019年《天蓝色的彼岸》吕良忠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03年《天蓝色的彼岸》张雪松译新世界出版社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