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乱坠

天花乱坠

汉语成语
天花乱坠(拼音:tiān huā luàn zhuì)是一则来源于佛教传说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唐·般若译《心地观经·序品偈》。[1]“天花乱坠”的原义是传说佛祖讲经说法,感动了天神,天上各色香花从空中纷纷落下;后用以形容说话言词巧妙,有声有色,非常动听;多指夸大而不切实际;在句子中可充当状语、补语;含贬义。
  • 中文名:天花乱坠
  • 拼音:tiān huā luàn zhuì
  • 近义词:不着边际、花言巧语
  • 反义词:平铺直叙、兴味索然、语不惊人
  • 用法:褒义,谓语
  • 结构:联合式
  • 注音:ㄊㄧㄢㄏㄨㄚㄌㄨㄢˋㄓㄨㄟˋ

成语出处

六欲诸天来供养,天华(花)乱坠遍虚空。(唐·般若译《心地观经·序品偈》)  

后人据此概括出成语“天花乱坠”。  

成语典故

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萧衍,在位执政四十七年,执政期间曾一度出现文化盛世景象,连北方的敌国也佩服他。当时的南朝盛行清谈、经义、佛理。梁武帝崇尚经学,不仅经常出席一些讲经会,还曾亲自在重云殿讲解《老子》,声如洪钟,令上千名听众如痴如醉。他在本领土内大修寺庙,带头求神拜佛,提倡宗臣研读佛经,还建立了相关的读经机构。不仅如此,他还三次在同泰寺庙里修行,吃斋念经,还聘请古印度的僧人一波罗法师到国内讲经,在皇家寺庙中开展水陆大法事。    

由于梁武帝的厚爱,波罗法师决心留在中原,立志将古印度佛经翻译成汉语,培养中国弟子,大力发展自己的佛教事业。为了更好地宣传、弘扬佛教,波罗法师还自己编了很多讲经的传说。他说:“一天,云光法师在台上讲经,因为讲得太美太好,把上苍给感动了,突然天上有花瓣纷纷坠落,把这个空虚的世界都填满了。”  

梁武帝大惊:“真有此事,他讲的到底是什么经?”  

波罗法师说:“阿弥陀佛,云光法师讲的正是《金刚经》。”  

梁武帝大喜,无限向往地说:“没想到,这婆娑世界,还有此等能感动上苍的经书。朕渴望一阅。”  

在波罗法师的引荐下,梁武帝更加笃信佛教,每天只吃一顿饭,也不饮酒,穿的全是麻织品,不用丝绸。他认为取丝织绸要杀死众多蚕蛹的生命,与佛家的经义是相违背的。每当朝廷必须处死一些罪犯时,他会一连几天精神不振。后来他索性出家为僧,四次来到建康城中最大寺院同泰寺修身,因此得了个雅号:皇帝菩萨。  

然而,佛学的兴盛并没有给梁朝带来安定与昌盛。548年,梁武帝被部将侯景推翻,活活饿死。  

成语寓意

梁武帝萧衍在晚年倾向佛教,轻信波罗法师的话,最终干脆放弃王位出家当和尚,希望能读懂那让天空落花的经书。与其说是云光法师讲经感动了上天,倒不如说是波罗法师把君主的心花都说开了。这个故事让人们懂得凡事要明辨是非,不要轻信那些夸张的形容和描述。  

人们常常沉沦于他人过分的、不符合实情的夸赞中,而耽误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所以,要正确对待别人的评价,思考他们的行为、动机,并且做事的时候不要左顾右盼,应该一心一意做好它。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天花乱坠”这个成语一般作状语、补语;多含贬义。形容说话言词巧妙,有声有色,非常动听。多指夸大而不切实际。  

运用示例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令遵禅师》:“聚徒一千二千,说法如云如雨,讲得天华(花)乱坠,只成个邪说争竞是非,去佛法大远。”  

明·茅维《闹门神》:“凭你说的天花乱坠,俺主意摇抗不动哩。”  

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九回:“徐大军机一听是舒某人所保,任你说得天花乱坠,心头上已有三分不愿意。”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四回:“又说他父亲此时如何聘,贾琏那边如何娶,如何接了你老人家养老,往后三姨也是那边应了替聘,说得天花乱坠,不由得尤老娘不肯。”  

成语辨析

天花乱坠—娓娓动听—头头是道

“娓娓动听”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头头是道”的意思是指开悟之后,一言一语、一举一动无不暗合道妙。  

“天花乱坠”与“娓娓动听”都有说话生动、绘声绘色的含意,但也有区别:“天花乱坠”多用作“说”“讲”的补语;“娓娓动听”多作谓语、状语、定语。“天花乱坠”多形容语言过分夸张,不切实际,多含贬义;“娓娓动听”形容语言形象、委婉,多含褒义。  

此外,“天花乱坠”与“头头是道”这两者都有能说会道的意思,但有区别:“天花乱坠”形容说话时偏重于漂亮、生动但浮夸而不切实际;“头头是道”形容说话时偏重于有条有理。“天花乱坠”只能形容说话,适用范围较小;“头头是道”除了形容说话外,还可以形容做事和心理活动,适用范围较大。另外,它们的感情色彩不同。“天花乱坠”多含贬义,“头头是道”是中性成语。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