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

天目

文明代袁宏道散文作品学作品
天目,选自《袁宏道集笺校》作者: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明代文学家。文学上反对当时“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主张文要出自真情。他与他的兄弟创造文学史上地位甚高的“公安派”影响广泛。
  • 作品名称:
  • 外文名:
  • 作品别名:
  • 作者:袁宏道
  • 创作年代:
  • 作品出处:
  • 文学体裁:文言文
  • 中文名:天目
  • 朝代:明朝
  • 出处:《袁宏道集笺校》

原文

天目

[明]袁宏道

天目幽邃奇古,不可言。

由庄至巅,可二十余里。

凡山深僻者多荒凉,峭削者鲜迂曲;

貌古则鲜妍不足,骨大则玲珑绝少;

以至山高水乏,石峻毛枯;凡此皆山之病。

天目盈山皆壑,飞流淙淙,若万匹缟,一绝也。

石色苍润,石骨奥巧,石径曲折,石壁竦峭,二绝也。

虽幽谷县岩,庵宇皆精,三绝也。余耳不喜雷,而天目雷声甚小,听之若婴儿声,四绝也。

晓起看云,在绝壑下,白净如绵,奔腾如浪,尽大地作琉璃海,诸山尖出云上若萍,五绝也。

然云变态最不常,其观奇甚,非山居久者不能悉其形状。

山树大者几四十围,松形如盖,高不逾数尺,一株直万余钱,六绝也。

头茶之香,远胜龙井,笋味类绍兴破塘,而清远过之,七绝也。

余谓大江之南,修真栖隐之地,无逾此者,便有出缠结室之想矣。

宿幻住之次日,晨起看云,已后登绝顶,晚宿高峰死关。次日,由活埋庵寻旧路而下。

数日晴霁甚,山僧以为异,下山率相贺。

山中僧四百余人,执礼甚恭,争以饭相。

临行,诸僧进曰:“荒山僻小,不足当巨目,奈何?”余曰:“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山僧不劳过谦,某亦不敢面誉。”因大笑而别。

诗人介绍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湖广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与袁宗道、袁中道称“公安派”。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诗风清新自然,富有情趣,其山水游记尤为突出。袁宏道少敏慧,善诗文,年十六为诸生,结社城南,自为社长,“社友年三十以下者皆师之,奉其约束不敢犯。”万历二十年(1592)登进士第,万历二十三年(1595)谒选为吴县知县,听政敏决,公庭鲜事。政暇与士大夫谈文说诗,以风雅自命。宏道任吴县县令时,在任仅二年,就使“一县大治”,“吴民大悦”。辞去县令后,“为人贷得百金”,作妻室生活费用。

宰相申时行赞叹说:“二百年来,无此令矣!”他辞去吴县县令,在苏杭一带游玩,写下了很多著名的游记,如《虎丘记》《初至西湖记》等。他生性酷爱自然山水,甚至不惜冒险登临。他曾说“恋躯惜命,何用游山?”“与其死于床,何若死于一片冷石也。”万历二十六(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职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让他进京。他只好收敛起游山玩水的兴致,来到北京,被授予顺天府(治所在北京)教授。越二年,补礼部仪制司主事,数月即请告归。后迁官至稽勋郎中,不久即谢病归里。万历三十八年(1610)九月六日(10月20日)卒,年四十有三。他去世以后,连购买棺材及眷属回故里的路费都是朋友们的捐助和卖尽他的书画几砚凑的。《明史》卷二八八有传。

译文

天目山幽静深邃奇特古老,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从位于天目山的山脚的双清庄到山顶,路程大约有二十余里。一般来说,位置偏僻的山大多荒无人烟,陡峭的山很少有盘旋迂回的山路;苍朴的山,很少有光彩艳丽的景色,磅礴的山很少有精巧雅致的趣味;以至于山高的话,就缺少流水潺潺,岩石陡峭的话,就缺少茂盛的树木;这些都是山的缺点。

天目山到处都是丘壑峡谷,瀑布水流潺潺,如同很多白色的丝绸(倾泻而下),这是一绝。

山石的颜色深沉润泽,山石的棱角巧妙精致,山路盘旋迂回,悬崖陡峭耸立,这是第二绝。

虽然山谷偏僻幽深,山石耸立险峻,但寺庙都建筑的很好,这是第三绝。

我不喜欢听到打雷的声音,而天目山打雷的声音非常小,听到的好像婴儿的啼哭,这是第四绝。

我早早起来,看天目山的云彩晓,在悬崖峭壁,云彩洁白纯净的就像棉花,飘荡变幻如同浪花,整个世界都变成了一片五光十色的天地,仿佛到处都是美丽的琉璃,每座山峰的山顶突出于云海之上,如同散落的浮萍,这是第五绝。然而云彩的变化最不平常,它的样子非常奇特,如果不是久居山里的人,根本不能完全明白云彩的形态。

天目山高大的树木,树身粗的几乎有四十围,(“围”是计量圆周的单位,但具体是多少,说法不一。一说五寸为围,一说直径一尺为围,也有说两手拇指和食指合拢起来的长度为围,还有说两臂合抱的长度为围。)松树的形态如同伞盖一样,树高不过几尺,一棵树价值万余钱,这是第六绝。

天目山每年第一次采摘的茶叶芳香扑鼻,比龙井茶还要馥郁。竹笋的味道像绍兴破塘所产的竹笋,然而更加清淡悠长,这是第七绝也。

我说,长江的南面,学佛归隐的地方,没有比天目山更好的,于是就起了归隐山林的念头。

我们住了一天,第二天早晨起来去看云彩,巳时(上午九时至十一时)之后登上了天目山的顶峰,晚上住在高峰死关(天目山地名,以险峻出名)。等到明天,从活埋庵找到上山的路,顺势下山。这几天天气十分晴朗,山寺的和尚认为这十分不平常,都下山互相集聚庆贺。山寺的和尚有四百多人,非常谦卑恭敬的遵守着礼节,争着请我们吃饭。等到要走的时候,和尚们说:“天目山荒凉偏僻,不足以招待你们这么重要的客人,真不知道怎么办”。我说:“我们和天目山也有些细微的缘份,僧人们不必过于谦虚,我们也不敢接受这种当面的赞誉”。于是众人开怀大笑,互道分别,离开了天目山。

题解

本篇选自《袁宏道集笺校》。本题共两则,此选其一。本文主要不在记游,而是评介天目山的独绝佳处。一开头,作者用“幽邃奇古”四字概括了天目山的特点,又用“不可言”三字赞叹其奥妙,逗人兴趣。但作者并不接着就作具体介绍,而以三组对偶句泛论一般深山僻岭的不足和无味,抑彼扬此,用议论再作反衬。然后列举天目山的“七绝”。这“七绝”是比较而来的,所举都属他山皆有、常人可觉的景物。前三绝是水、石、小庙,凡山都有,有目共睹。第四绝举雷声小,见出空旷高远而回响轻散,是写耳听,亦有谷皆响之事。五绝写云,六绝写松,则为名山多具而人所共赏的景物。

至于七绝的茶和笋,本属浙江土产,所以比之以浙江著名的龙井茶和破塘笋,扑鼻芳香,清品清味。作者以活泼的笔调、简洁的语言写上述景物的特点,点出独绝处即止,不铺叙,不渲染却令人感到新奇,觉得奥妙,别有一种情趣。“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韩愈这两句诗,也许可以形容本文的写作艺术特点。

篇末作者开了个玩笑,稍带讽刺了庸俗客套,诙谐地对山僧说:“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这话确乎包含着真知灼见。祖国河山大好,我们都是她的儿女,都要爱护她,为她增色生光。

也表明了自己想归隐山林退出官场的意愿。

1.天目山的七绝是:天目山到处都是丘壑峡谷,瀑布水流潺潺,如同很多白色的丝绸(倾泻而下),这是一绝。(天目盈山皆壑,飞流淙淙,若万匹缟,一绝也。)

2.山石的颜色深沉润泽,山石的棱角巧妙精致,山路盘旋迂回,悬崖陡峭耸立,这是第二绝。(石色苍润,石骨奥巧,石径曲折,石壁竦峭,二绝也。)

3.虽然山谷偏僻幽深,山石耸立险峻,但寺庙都建筑的很好,这是第三绝。(虽幽谷县岩,庵宇皆精,三绝也。)

4.我不喜欢听到打雷的声音,而天目山打雷的声音非常小,听到的好像婴儿的啼哭,这是第四绝。(余耳不喜雷,而天目雷声甚小,听之若婴儿声,四绝也。)

5.我早早起来,看天目山的云彩晓,在悬崖峭壁,云彩洁白纯净的就像棉花,飘荡变幻如同浪花,整个世界都变成了一片五光十色的天地,仿佛到处都是美丽的琉璃,每座山峰的山顶突出于云海之上,如同散落的浮萍,这是第五绝。(晓起看云,在绝壑下,白净如绵,奔腾如浪,尽大地作琉璃海,诸山尖出云上若萍,五绝也。)

6.然而云彩的变化最不平常,它的样子非常奇特,如果不是久居山里的人,根本不能完全明白云彩的形态。天目山高大的树木,树身粗的几乎有四十围,松树的形态如同伞盖一样,树高不过几尺,一棵树价值万余钱,这是第六绝。(然云变态最不常,其观奇甚,非山居久者不能悉其形状。山树大者几四十围,松形如盖,高不逾数尺,一株直万余钱,六绝也。)

7.天目山每年第一次采摘的茶叶芳香扑鼻,比龙井茶还要馥郁。竹笋的味道像绍兴破塘所产的竹笋,然而更加清淡悠长,这是第七绝也。(头茶之香者,远胜龙井,笋味类绍兴破塘,而清远过之,七绝也。)

文学常识

本篇选自《袁宏道集笺校》。本题共两则,此选其一。本文主要不在记游,而是评介天目山的独绝佳处。一开头,作者用“幽邃奇古”四字概括了天目山的特点,又用“不可言”三字赞叹其奥妙,逗人兴趣。但作者并不接着就作具体介绍,而以三组对偶句泛论一般深山僻岭的不足和无味,抑彼扬此,用议论再作反衬。然后列举天目山的“七绝”。这“七绝”是比较而来的,所举都属他山皆有、常人可觉的景物。前三绝是水、石、小庙,凡山都有,有目共睹。第四绝举雷声小,见出空旷高远而回响轻散,是写耳听,亦有谷皆响之事。五绝写云,六绝写松,则为名山多具而人所共赏的景物。

至于七绝的茶和笋,本属浙江土产,所以比之以浙江著名的龙井茶和破塘笋,扑鼻芳香,清品清味。作者以活泼的笔调、简洁的语言写上述景物的特点,点出独绝处即止,不铺叙,不渲染却令人感到新奇,觉得奥妙,别有一种情趣。“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韩愈这两句诗,也许可以形容本文的写作艺术特点。

篇末作者开了个玩笑,稍带讽刺了庸俗客套,诙谐地对山僧说:“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这话确乎包含着真知灼见。祖国河山大好,我们都是她的儿女,都要爱护她,为她增色生光。

也表明了自己想归隐山林退出官场的意愿。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