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不如地利

天时不如地利

汉语词语
该成语来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本文论述了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陷于孤立。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递进。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 中文名:天时不如地利
  • 外文名:The day as location
  • 拼音:
  • 近义词:
  • 反义词:
  • 创作年代:春秋战国
  • 作品出处:《孟子·公孙丑下》
  • 文学体裁:文言文
  • 作者:孟子(孟轲),字子舆

释义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出处

出自《孟子·公孙丑下》

作品简介

《孟子》是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及其弟子所着,是孟子及他的弟子记录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的儒家经典,语录体,全书共七篇,它相对于《论语》篇幅加长,议论增多,而且许多段落都围绕着一定的中心,结构完整,条理清楚,只要添上题目,就可单独成篇。从语言来说,大量运用层层叠叠的排比句式,使行文富有气势,如长河大浪,磅礴而来,咄咄逼人,横行无阻。本文选自《孟子·公孙丑下》(题目为编者所加),《天时不如地利》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思想家,儒家的主要思想家之一。《孟子》,后人尊称他为“亚圣”,与孔子共称“孔孟”,其主张提倡施行“仁政".

原文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

孟子说:“得到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地形重要,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地形又比不上得人心,上下团结重要。 ”

(比如有座)内城方圆三里、外城方圆七里的小城,敌人包围并攻打它却不能取胜。(敌人既然来)包围并攻打它,一定是选择了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这样却打不下来,这是说明有利的时令、气候不如有利的地理形势。

(又比如,另有一座城池)城墙不是筑得不高,护城河不是挖得不深,(士兵们的)武器不是不锐利,皮革盔甲并不是不坚固,粮食不是不充足;(守城的士兵们)却弃城而逃,这是说明有利的地理形势又不如得人心,上下团结。

所以说,不能依靠划定的边疆界线来限制人民(定居而不迁走),不能依靠山川溪流的险峻巩固国防,不能依靠武力的强大来建立威信。得到道义多的,得人心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得到道义少的,失去民心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缺少帮助达到极点,(连)族内族外的人(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用全天下人都顺从于他的人去攻打(连)族内族外的人(都)背叛他的人,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得道的君子有不战之时,若进行战争,则必定胜利。

注释

词语解释

天时:指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

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形。

人和:得人心,上下团结。

三里之城:周围三里的城。

城:内城。

郭:外城。

环:围。

夫:发语词。用于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然:这样,而:但是。

池:护城河。

者……也:是因为(表原因)。

不如:比不上。

也:发语词,判断句的标志。

城:城墙。

池:护城河。

兵:武器。

革:皮质甲衣,盔甲。

坚:坚固。

利:锐利;偏义复词,指的是武器

米粟:粮食。

委:抛弃。

去:离开。

故:所以。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限制。以,用。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界线。

固国:巩固国防。

山谿:山河。谿,同“溪”。

险:险峻,险要。

威:建立威信。

寡:少。

道:指施仁政,得民心。

得道者:得治国之道,施行仁政的君主。

失道者:施行暴政,失去民心的人。不施行仁政的君主。

畔:同“叛”,背叛。

之至:达到极点。

顺:服从。

“故君子”二句:所以,得道的君子有不战之时,若进行战争,则必定胜利。

必:一定,肯定。

亲戚:古代指亲属,即跟自己有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人。亲,指族内;戚,指族外。

是:这(是),这正说明。

郭:外城。

必:必然。

得:取得,得到。

环而攻之而不胜:而,表示修饰攻。

君子:指施行仁政的人。

之:的。

而不胜 而:却。

以:用,凭借,依靠。

君子:得道的君子。

句子解释

1.天时、地利、人和引用自:《荀子·王霸篇》“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荀子所指的“天时”指适合作战的时令、气候,“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形,“人和”是指得人心,上下团结。

2.天时不如地利:天时,指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形。

3.人和:得人心,上下团结。

4.三里之城:周围三里的内城。

5.七里之郭:周围七里的外城。

读解

天、地、人三者的关系问题古往今来都是人们所关注的。三 者到底谁最重要也就成了人们议论的话题。如我们在注释中所引,荀子曾经从农业生产的角度论述过天时、地利、人和的问题。但 他并没有区分谁重要谁不重要,而是三者不是并重,最重要的是人和。

孟子在这里则主要是从军事方面来分析论述天时、地利、人 和之间关系,而且是观点鲜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者之中,“人和”是最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地利”次 之,“天时”又次之。这是与他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一贯思想分不开的,同时,也是与他论述天时、地利、人和关系的目的分不开的。正是从强调“人和”的重要性出发,他得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这就把问题从军事引向了政治,实际 上又回到了他那“老生常谈”的“仁政”话题。

按照孟子的看法,老百姓不是靠封锁边境线就可以限制住的,国家也不是靠山川险阻就可以保住的,所以,闭关锁国是没有出路的。要改革,要开放,要提高自己的国力,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就会“得道者多助”,多助到了极点,全天下 的老百姓都会顺从归服。那就必然会出现孔子所说的那种情况 ——“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论语子路》各国人士都来申请留学,申请经商,甚至携带妻子儿女前来申请移民定居 哪里还用得着“封疆之界”呢?只怕是赶也赶不走啊。)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就这样成了名言,以至于我们现今(21世纪)在还常常用它来评价国际关系,谴责霸权主义者。 当然,“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同样是名言,而且, 还更为广泛地应用于商业竞争、体育比赛尤其是足球比赛的狂热 之中。这充分说明它所蕴含的哲理是丰富、深刻而具广阔的延展 性的。

所谓“人心齐,泰山移。”谁说“人和”不是最重要的呢?

①天时、地利、人和:《苟子·王霸篇》说:“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 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苟子所指的“天时”指农时, “地利”指土壤肥沃,“人和”是指人的分工。而孟子在这里所说的“天时”则 指尖兵作战的时机、气候等;“地利”是指山川险要,城池坚固等;“人和”则指人心所向,内部团结等。②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内城叫“城”,外城 叫“郭”。内外城比例一般是三里之城,七里之郭。③池:即护城河。 ④兵:武器,指戈矛刀箭等攻击性武器。革:皮革,指甲胄。古代甲胄确 皮革做的,也有用铜铁做的。(5)委:弃。(6)域民:限制人民。域,界限.(8)畔:同“叛”。(9)有:或,要么。

赏析

全文赏析

本章从天气时令,气候、地理形势、人心所向等方面分析了决定战争胜负的诸多因素,得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断,反映了孟子把“人和”看作是决定战争胜负诸因素中的关键所在,体现了他对人和的因素的特别重视。在孟子所处的时代,能有这样的认识,应当说是了不起的。本文能够紧扣中心论点反复论证,主旨突出,说理充分,层次清楚,表达流畅。

分段赏析

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第二、三段:天时地利(客观条件)、人和(主观条件) 两者相比较,层层递进。

第四段:更加具体的论证,结论,将论点范围由战争扩大到治国之道。

论证特点

一:逐层论证,层层递进。(提观点)

二:举例论证:(第二、三段)观点鲜明,有气势,有条理。(证明观点)

三:对比论证: (第四段)拿施行仁政与不施行仁政作对比。(强调人和的重要)

现代评价

评价一

“天时”指的是“有利于作战的天气和时令”,“地利”指的是“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和”指的是“民心所向,内部团结”。这其中“人和”更为重要。因为“天时”“地利”是客观条件,外在的。而“人和”是主观的,内在的。

良好的时机是可以创造的,恶劣的环境是可以改变的,而一旦丧失良好的人群合作关系,我们只能走向失败。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已能有这样的远见卓识,是相当了不起的。

评价二

我们应当看到“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密不可分,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其重要位置的主次先后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不宜把三者割裂甚至对立起来,对哪一方更重要也不能做绝对化一成不变的理解。

评价三

现代作家钱念孙:《孟子·公孙丑下》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把“人和”放在“天时”“地利”之上的崇高位置。古代先贤认识到事物的千差万别和世界的丰富多彩,主张“和”时并不抹杀事物各自的特点。

作者资料

基本简介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年)大约百年左右。

孟子字号在汉代以前的古书没有记载,但魏、晋之后却传出子车、子居、子舆等多个不同的字号,字号可能是后人的附会而未必可信。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城市)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

、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 孟子本为“鲁国三桓”之后,父名激,母仉氏。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因而从鲁国迁居邹国。 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不敢去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韩诗外传》载有孟母“断织”等故事,《列女传》载有孟母“三迁”和“去齐”等故事。 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但从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这倒是有可能的。有一种说法是,孟子在十五、六岁时到达鲁国后拜入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下,但根据史书考证发现孟子出生时子思已逝世三十载。所以还是如《史记》中所记载的受业于子思的门人的说法比较可信。就连孟子自己也曾说:“予未得为孔子之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孟子 离娄下》)无论是否受业于子思,孟子的学说的确受到了子思的影响。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孔子逝世后,儒家分为八派)

人物影响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 孟子本为“鲁国三桓”之后,父名激,母仉氏。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因而从鲁国迁居邹国。 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不敢去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韩诗外传》载有孟母“断织”等故事,《列女传》载有孟母“三迁”和“去齐”等故事。 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但从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这倒是有可能的。有一种说法是,孟子在十五、六岁时到达鲁国后拜入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下,但根据史书考证发现孟子出生时子思已逝世三十载。所以还是如《史记》中所记载的受业于子思的门人的说法比较可信。就连孟子自己也曾说:“予未得为孔子之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孟子 离娄下》)无论是否受业于子思,孟子的学说的确受到了子思的影响。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孔子逝世后,儒家分为八派)

创作背景

选自《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名轲,战国思想家。《孟子》是孟子和他的弟子所着。山东邹城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代表人物,与孔子齐名,世称“孔孟”,被尊为“亚圣”。 孟子出身于鲁国贵族,他的祖先即是鲁国晚期煊赫一时的孟孙。但当孟子出生时,他的家族已趋没落。春秋晚期的大混乱,使他们的家族渐趋门庭式微,被迫从鲁迁往邹。再以后历事维艰,到孟子幼年时只得“赁屋而居”了。 孟子父母的状况,今已不可考。流传下来的只知孟子幼年丧父,与母亲过活。为了孟子的读书,孟母曾三次择邻而居,一怒断机。 孟子从40岁开始,除了收徒讲学之外,开始接触各国政界人物,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宣传自己的思想学说和政治主张。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倡“以民为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他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孟子说“侧隐之心,人皆有之。”他认为善性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本性,也是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