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和核心舱

天和核心舱

中国空间站天宫的组成部分
天和核心舱是中国空间站天宫的组成部分。[1]2021年1月14日消息,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等分别通过评审。4月23日,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器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4月29日11时23分,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2021年5月9日,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末级残骸已再入大气层。5月18日消息: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完成在轨测试验证。5月29日20时55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在海南文昌发射场成功发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将迎来第一位“访客”。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15时54分,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按任务实施计划,3名航天员随后将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进入天和核心舱。7月4日14时57分,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标志着我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9月16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撤离空间站组合体。2021年9月17日13时30分许,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反推发动机成功点火后,安全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天和核心舱满足交会对接的任务要求和航天员进驻条件。2022年2月,入选202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 中文名:天和核心舱
  • 外文名:
  • 别名:
  • 发射时间: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
  • 发射场地: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
  • 所属学科:航天

运行历程

发射过程

科技日报2021年1月14日消息: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等近日分别通过评审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等通过评审。

2021年4月23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与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后续将按计划开展发射前的各项功能检查、联合测试等工作。发射场设施设备状态良好,工程各参研参试单位正在全力备战。

2021年4月29日,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已完成推进剂加注,计划于29日中午11时许发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

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2021年5月9日10时24分,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末级残骸已再入大气层,落区位于东经72.47°,北纬2.65°周边海域,绝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

2021年5月29日20时55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在海南文昌发射场成功发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将迎来第一位“访客”。

2021年5月30日,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于2021年5月30日5时01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精准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整个过程历时约8小时。天舟二号携带了航天员生活物资、舱外航天服及空间站平台设备、应用载荷和推进剂等,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交会对接后,转入组合体飞行阶段,将按计划开展推进剂补加和空间应用项目设备测试等工作。

北京时间2022年1月6日凌晨,机械臂成功捕获天舟二号货运飞船。6时12分转位试验开始,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和核心舱解锁分离后,在机械臂拖动下以核心舱节点舱球心为圆心进行平面转位;尔后,反向操作,直至货运飞船与核心舱重新对接并完成锁紧。6时59分,经过约47分钟的跨系统密切协同,空间站机械臂转位货运飞船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首次利用空间站机械臂操作大型在轨飞行器进行转位试验。

北京时间2022年4月20日5时02分,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分离,绕飞至前向端口,并于9时06分完成自动交会对接。目前,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和天舟三号组合体状态良好,后续将迎接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和问天实验舱的到访。

应用操作

2021年6月,根据规划,我国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实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3名航天员将成为天和核心舱的首批“入住人员”,并在轨驻留3个月,开展舱外维修维护、设备更换、科学应用载荷等一系列操作。

首批航天员进入

2021年6月17日,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在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航天员乘组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按程序完成各项准备后,先后开启节点舱舱门、核心舱舱门,17日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出舱工作

2021年8月20日8时38分,航天员聂海胜成功开启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舱门,截至10时12分,航天员聂海胜、航天员刘伯明身着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已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并已完成在机械臂上安装脚限位器和舱外工作台等工作。

撤离空间站

北京时间2021年9月16日8时56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实施分离。9月17日13时30分许,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反推发动机成功点火后,安全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

神舟十三号

2021年10月16日6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四舱(船)组合体,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

天和号核心舱详解

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许,执行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任务的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按照规划,2021—2022年,我国将接续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实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三步”的任务目标。

此次任务是11次飞行任务中的第1次,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这“第一棒”跑出后,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将紧跟其后,“接力”发射。

2021年4月23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组合体亮相并稳稳转运至发射区。在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顶端整流罩里,所包裹的正是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它的重量是在20吨级,也是中国最大、最复杂的航天器。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曾表示,计划进行搭建工作的中国航天天宫空间站,基本构型已经确定,将会由一段核心舱及两段实验舱以T字形布局组成。两段实验舱分别位于核心舱的左右两侧长期停靠对接,而货运飞船及后续的载人航天飞船则会在核心舱的前后两端完成对接。

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1:1模型曾亮相珠海展览,核心舱长16.6米,主要用于空间站的控制和管理,具备长期自主飞行能力,能支持航天员长期驻留,还能支持开展航天医学和空间科学实验。核心舱包括节点舱、生活控制舱和资源舱三部分,有三个对接口和停泊口,对接口用于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及其他飞行器访问空间站;停泊口用于两个实验舱与核心舱组装形成空间站组合体,另有一个出舱口供航天员出舱活动。

研究规划

根据飞行任务规划,空间站工程分为关键技术验证,建造和运营分3个阶段实施,其中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安排了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天和一号试验核心舱、神舟飞船、天舟飞船等6次飞行任务;建造阶段安排了问天舱、梦天舱、神舟飞船、天舟飞船等6次飞行任务。

中国空间站命名为天宫,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总体方案优化,通过交会对接和转位组装构成空间站本体。其基本构型包括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Ⅰ和梦天实验舱Ⅱ,每个舱段规模20吨级。空间站在轨运行期间,由神舟载人飞船提供乘员运输,由天舟货运飞船提供补给支持。空间站设计寿命10年,可根据需要,通过维护维修进一步延长寿命。额定乘员3人,乘组轮换期间短期可达6人。

天和舱用于空间站的统一管理和控制以及航天员生活,有3个对接口和2个停泊口。停泊口用于问天舱、梦天舱与天和舱组装形成空间站组合体;对接口用于神舟飞船、天舟飞船及其他飞行器访问空间站

进展

在2021年~2022年间,中国将接续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实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三步的任务目标。

天舟二号对接

5月29日20时55分,搭载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约604秒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精确进入预定轨道,21时17分,太阳能帆板两翼顺利展开工作。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于2021年5月30日5时01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精准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整个过程历时约8小时。

天舟二号携带了航天员生活物资、舱外航天服及空间站平台设备、应用载荷和推进剂等,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交会对接后,转入组合体飞行阶段,将按计划开展推进剂补加和空间站应用项目设备测试等工作。

北京时间2021年9月18日10时25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分离,并绕飞至前向端口完成自动交会对接,整个过程历时约4小时。

天舟二号撤离

北京时间2022年3月27日15时59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完成空间站组合体阶段全部既定任务,撤离空间站核心舱组合体。

神舟十二号对接

2021年6月16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主任助理季启明在发布会上介绍,天和核心舱和天舟二号组合体状态良好,满足与神舟十二号交会对接以及航天员进驻的条件。

2021年6月17日15时54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三舱(船)组合体,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这是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后,首次与载人飞船进行的交会对接。

北京时间2021年7月4日14时57分,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标志着我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天舟三号对接

2022年4月20日5时02分,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分离,绕飞至前向端口,并于9时06分完成自动交会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和天舟三号组合体状态良好。

轨道参数

2021年7月22日上午8时,核心舱组合体轨道参数为:远地点高度约394.9千米;近地点高度约384千米;倾角41.581°;高度约389.47千米;速度约7.68千米/秒。

神舟十三号对接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天和核心舱和天舟二号、天舟三号组合体已进入对接轨道,状态良好,满足与神舟十三号交会对接的任务要求和航天员进驻条件。

2021年10月16日10时,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后续将按计划开展相关工作。

2021年11月8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从舱外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0时44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分离,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183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

梦天实验舱对接

2022年4月17日下午3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空间站建造进展情况。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表示,根据任务计划安排,2022年将实施6次飞行任务,完成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其中:10月发射梦天实验舱与核心舱对接,之后空间站三舱形成“T”字基本构型,完成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