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草鹛

大草鹛

画眉科草鹛属下的动物
大草鹛(学名:Babax waddelli)中型鸟类,体长31~34厘米。上体灰色具粗著的黑褐色条纹,腰和尾上覆羽纵纹不如背部纵纹明显[1]。颊和耳羽灰色,髭纹由黑色点斑组成,其间杂有灰色。颏、喉和上胸灰色具细的黑色羽干纹,嘴较长而下曲。特征极明显,野外不难识别。相似种矛纹草鹛体型显著为小,体色较棕褐,不似该种较灰、较大,野外不难识别。五六只成群,藏隐于干旱灌丛的稠密林下植被中,在落叶间翻拣觅食。鸣声为一连串颤抖的哨音而似鸫;叫声沙哑似喘息。常见于海拔2700~4570米的高原地带。指名亚种(B.w.waddelli)在西藏南部及东南部为留鸟。藏南亚种(B.w.jomo)仅于西藏南部春丕河谷区有记录。
  • 中文名:大草鹛
  • 拉丁学名:Babax waddelli
  • 别名:
  • 界:动物界
  • 门:脊索动物门
  • 亚门:
  • 纲:鸟纲
  • 亚纲:今鸟亚纲
  • 目:雀形目
  • 亚目:
  • 科:画眉科
  • 亚科:
  • 族:
  • 属:草鹛属
  • 亚属:
  • 种:大草鹛
  • 亚种:2亚种
  • 分布区域:
  • 命名者及年代:Dresser,1905
  • 保护级别:近危(NT) IUCN标准

形态特征

雌雄羽色相似。额、头顶和上体灰色具粗著的黑褐色纵纹,有的头顶微染茶黄色,上体宽阔的黑色纵纹外缘常缀有棕色或暗栗色,到腰和尾上覆羽黑色纵纹逐渐变得细弱而不明显直到消失,有时腰和尾上覆羽还沾染黄色。翅上覆羽与背颜色相似,但灰色羽缘较窄,黑褐色纵纹相对较宽,因而较背显得黑褐。飞羽和尾羽黑褐色,初级飞羽外翈羽缘淡灰色,外侧尾羽稍浅淡或具浅色先端。眼先、颊、耳羽灰色有时微缀浅茶黄色,髭纹黑白相杂。颏、喉灰色或皮黄色、具细窄的黑色羽干纹,其余下体亮灰色或灰沾茶黄色;胸、上腹和两胁外缘具栗色的黑色纵纹,腹中部和尾下覆羽纯灰色而无纵纹;翼缘和翼下覆羽深灰色,羽片中央沾褐色,覆腿羽灰色。

虹膜灰白色或黄色,嘴黑色,脚黑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144克,♀144~145克;体长♂323~335毫米,♀312~330毫米;嘴峰♂30~32毫米;翅♂125~131毫米,♀126~127毫米;尾♂161~181毫米,♀158~160毫米;跗蹠♂45毫米,♀45~49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栖息于海拔3300~3800米的西藏高原河滩与沟谷地区的矮树丛和灌丛中,在锡金东北部甚至见于海拔2800~4500米高度。

生活习性

除繁殖期外,常成5~6只的小群活动。主要为地栖性,多在地上或低矮的灌丛中活动,有时也进入人类住宅附近。性活泼而善藏匿,常常一闪而过,大多数时候都是躲藏在灌丛下活动和觅食,很少暴露在无任何隐蔽物的空旷地带。

迁徙:留鸟。

食性:主要以甲虫、象鼻虫、金龟子、金针虫、步行虫、蟒螬、鳞翅目幼虫等昆虫为食。

分布范围

原生种分布地:中国、印度。

在中国主要分布于西藏南部林芝、林周、隆子、泽当、江孜和昌都地区 。

繁殖方式

繁殖5~7月,通常繁殖于海拔3300~4200米处的高原灌丛地带。巢呈杯状,结构大而粗糙,主要用枯草茎、枯草叶、羊毛和根等材料构成,内垫有细草茎和根。巢的大小为外径17~18厘米,内径10厘米,深7厘米。巢多置于灌木上,每窝产卵3枚,卵的大小为33.1毫米×21.6毫米。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