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雀

大山雀

山雀科动物
大山雀(学名:Parus major):中小型鸟类,体长13-15厘米。整个头呈黑色,头两侧各有一大型白斑,喙呈尖细状,便于捕食。上体为蓝灰色,背沾绿色。下体白色,胸、腹有一条宽阔的中央纵纹与颏、喉黑色相连。栖息于低山和山麓地带的次生阔叶林、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也出入于人工林和针叶林。性较活泼而大胆,不甚畏人。行动敏捷,常在树枝间穿梭跳跃,或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上,边飞边叫,略呈波浪状飞行,波峰不高。主要以金花虫、金龟子、毒蛾幼虫、蚂蚁、蜂、松毛虫、螽斯等昆虫为食,大山雀也喜欢吃油质的种子,如瓜子,花生仁,核桃仁等等,人造的糕点它们也非常喜爱,在北方的冬季,种仁是它们的主要食物。
    中文名:大山雀 拉丁学名:Parus major 别名: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鸟纲 亚纲:今鸟亚纲 目:雀形目 亚目: 科:山雀科 亚科: 族: 属: 亚属: 种: 亚种: 分布区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护级别:

形态特征

雄性成鸟:额、眼先、头顶、枕部以至后颈上部呈辉蓝黑色,后颈左右两侧各有一道条纹,向下延伸,与颏、喉和前胸之黑色相连接。眼下、颊、耳羽及颈侧白色,与周围的黑色相衬,呈一明显的三角形白斑。上背黄绿,下背至尾上覆羽蓝灰色。上背与后颈的黑色间,隔以狭形白色横带。中央一对尾羽蓝灰,羽干黑色;次三对尾羽的内侧羽片黑色,外侧羽片蓝灰色;第五对除羽端具楔形白斑外,其余内侧羽片和外侧羽片亦为黑色和蓝灰色;最外侧尾羽白色,羽干大都黑褐色,内侧羽片除羽端外,缀以宽阔的楔形黑褐色边缘。

飞羽黑褐色;初级飞羽的外侧羽片,除最外侧二枚外,均具蓝灰色而向羽端转为灰白色的羽缘;次级飞羽均缘以蓝灰,羽端微缀以灰白色;三级飞羽的外侧羽片具较阔的灰白色羽缘;覆羽黑褐,外侧羽片具蓝灰色狭缘,大覆羽更具宽阔的灰白色羽端,相并而成一显著的横斑。颏、喉及前胸黑色,微具蓝辉。腹部白色,中央自前胸向后至尾下覆羽,具一宽阔的黑色纵带,有时尾下覆羽的黑斑还扩大呈三角形。腋羽白色。

雌性成鸟:羽色与雄鸟极相似,但腹部中央的黑色纵带稍细,尾下覆羽的三角形斑不显。

幼鸟:羽色与成鸟相似,但黑色部分较浅淡,沾褐色,且无金属反光;遍体的灰色和白色均沾黄绿色;喉部黑斑较小;腹部无黑纵纹,或仅隐约可见;尾下覆羽白,而无黑斑。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紫褐色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低山和山麓地带的次生阔叶林、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也出入于人工林和针叶林,夏季在北方有时可上到海拔1700米的中、高山地带,在南方夏季甚至上到海拔3000米左右的森林中,冬季多下到山麓和邻近平原地带的次生阔叶林、人工林和林缘疏林灌丛,有时也进到果园、道旁和地边树丛、房前屋后和庭院中的树上。

生活习性

性较活泼而大胆,不甚畏人。行动敏捷,常在树枝间穿梭跳跃,或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上,边飞边叫,略呈波浪状飞行,波峰不高,平时飞行缓慢,飞行距离亦短,但在受惊后飞行也很快。除繁殖期间成对活动外,秋冬季节多成3-5只或10余只的小群,有时亦见单独活动的。除频繁地在枝间跳跃觅食外,它们也能悬垂在枝叶下面觅食,偶尔也飞到空中和下到地上捕捉昆虫。繁殖期鸣声尖锐多变,为连续的双声节或多音节声音,其声似‘吇嘿、吇嘿、吇嘿、吇吇嘿、吇吇黑黑’或‘黑吇、黑吇、黑吇、黑’,尤其在春季繁殖初期鸣声更为急促多变。

分布范围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内蒙古东北部和东南部、河北、山西、青海、甘肃、新疆北部、西藏、四川、贵州、云南、长江流域、浙江、福建、广东、广西。

繁殖方式

大山雀繁殖期4-8月,在南方亦有早在3月份即开始繁殖的,但多数在4-5月开始营巢。1年繁殖1窝或2窝,据我们在长白山的观察,第一窝最早在4月中旬开始营巢,大量在5月初;第二窝6月中下旬开始营巢。通常营巢于天然树洞中,也利用啄木鸟废弃的巢洞和人工巢箱,有时也在土崖和石隙中营巢。据鸟类专家找到的8个巢,有7个是在活树树洞中,约占总数的87.5%,在土崖石隙中仅有1巢,约占12.5%。巢呈杯状,外壁主要由苔藓构成,常混杂有地衣和细草茎,内壁为细纤维和兽类绒毛,巢内垫有兔毛、鼠毛、猪毛、牛毛和鸟类羽毛。巢距地高0.7-6米,巢的大小为外径8-14厘米,内径5.5-7.5厘米,高5-11厘米,深3-5厘米。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