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核

外地核

地核外层
外地核的外界是以古登堡一魏彻特间断面(深约2900公里)与地幔分界。这一间断面是固态一液态相变面,在其下s波消失,指示外地核是熔融的。内,外地核的界线大约在5145公里深,界面清楚,肯定是液态一固态相变处。[1]依据固体地球内部物质状态和地震波特征,对固体地球进行一级分层和二级分层。将地球结构进行上述划分,对于地球起源就容易解释了:地核俘获熔融物质形成巨厚熔融层;熔融层外冷却凝固形成外壳;熔融层与地核间形成内过渡层,与外壳间形成外过渡层;熔融层自身形成液态层。
    中文名:外地核 外文名:Field core 别名: 深度:2900千米-5100千米 温度:3700摄氏度

组成

外地核的物质组成为液态的铁、镍(少量硅硫等)。地震波速度,为纵波vP为8.1~8.9千米/秒。密度5.7~12.0克/厘米^3。重力加速度8.80米/秒2,压力143~298吉帕,温度3700~5500℃。外核的深度介于2900千米和5100千米之间,VP=8~10.5,d=9.8~12,外核温度约为3700摄氏度。研究表明,地核可能仍然影响着地幔的温度分布,因而也可能间接地控制地球表面的地质过程,随着科技发展也发现地球表面的很多热点就起源于核幔边界。地磁、地震和极光中包含着丰富的地核信息。

江发世于2013年2月6日发表的《地球新论》一文,对固体地球结构进行了重新的划分。江氏将传统称之为的外地核,修改为液态层。江氏观点如下:

在做几何题时,画一条辅助线其难题就会迎刃而解。有许多事情或问题不解时,换一种思路或模式就有可能获得解决。对于地球起源与演化也是这样。

依据固体地球内部物质状态和地震波特征,对固体地球进行一级分层和二级分层。

固体地球结构表

地球圈层名称

深度

(公里)

地震

纵波速度

(公里/秒)

地震

横波速度

(公里/秒)

密度(克/立方厘米)

物质

状态

一级

分层

二级

分层

传统

分层

地壳

地壳

0—33

5.6—7.0

3.4—4.2

2.6—2.9

固态物质

外过渡层

(上)

上地幔

33—980

8.1—10.1

4.4—5.4

3.2—3.6

部分

熔融物质

外过渡层

(下)

下地幔

980—2900

12.8—13.5

6.9—7.2

5.1—5.6

液态—固态物质

液态层

外地核

2900—4700

8.0—8.2

不能通过

10.0—11.4

液态物质

内过

度层

过度层

4700—5100

9.5—10.3

12.3

液态—固态物质

地核

内地核

5100—6371

10.9—11.2

12.5

固态物质

固体地球结构表

一级分层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地球内球、外球运动,进而研究地磁的成因、地震的成因、火山的成因及地壳运动的成因。

二级分层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地球起源。

将地球结构进行上述划分,对于地球起源就容易解释了:地核俘获熔融物质形成巨厚熔融层;熔融层外冷却凝固形成外壳;熔融层与地核间形成内过渡层,与外壳间形成外过渡层;熔融层自身形成液态层。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