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

1983年由吴贻弓执导的电影
《城南旧事》这部电影改编自林海音1960年出版的同名短篇小说,由吴贻弓执导,演员沈洁、郑振瑶、张闽、张丰毅等主演,电影1983年于中国上映。这部电影透过小女孩英子的目光,讲述了英子在北京生活时发生的三个故事。影片获得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鹰奖,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最佳音乐等多项奖项[1][2]。
    主标题:英子 副标题1:演员 沈洁 副标题2: 副标题3:20世纪20年代,英子随着父母从台湾到北京城,住在城南惠安会馆附近的一个小院里。英子在胡同玩耍时遇到了“疯女人”秀贞,英子帮助她找到了她的女儿。后来英子又遇到了一个小偷,并且和他成为了朋友。英子九岁那年,奶妈宋妈的丈夫冯大明来到林家。后来英子的父亲患肺病离开了人世,英子也随家人一起离开北京回到台湾。 主标题:宋大妈 副标题1:演员 郑振瑶 副标题2: 副标题3:宋大妈是英子家的乳母,她抛下自己的儿女、家庭,到林家当佣人,辛辛苦苦地赚钱养活在乡下的男人和孩子。她勤快、诚实,也很喜欢英子。当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后,宋妈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 主标题:秀贞 副标题1:演员 张闽 副标题2: 副标题3:秀珍的孩子失踪,自己的情人也下落不明,她常常会在馆门前痴立,被大家认为是一个“疯女人”。每次她与英子讲话时,都无一例外地变成自言自语。但是后来英子帮助秀珍找回失踪的女儿妞儿,秀珍和妞儿相认后便带着妞儿去寻找孩子的父亲。 主标题:小偷 副标题1:演员 张丰毅 副标题2: 副标题3:小偷在一个荒草丛生的破院子里结识了英子,他常常和英子在一起聊天,他告诉英子自己之所以做小偷是为了供弟弟上学。后来小偷被警察抓走了。 中文名:城南旧事 外文名:My Memories of Old Beijing 其他译名: 类型:剧情 出品公司:上海电影制片厂 制片地区:中国 拍摄地点: 发行公司: 导演:吴贻弓 编剧:伊明 制片人:许松林 主演:沈洁、郑振瑶、张闽、严翔、张丰毅、袁佳奕、洪融、徐才根、朱莎 片长: 票房: 对白语言:汉语普通话 色彩: 电影分级: imdb编码:tt0085326 主要奖项: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鹰奖、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 在线播放平台: 片长:91 分钟 出品时间:1982年 协助拍摄:北京第一实验小学

剧情简介

20世纪20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暗中相爱,后大学生被警察抓走,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对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伙伴妞儿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爸爸,结果母女俩惨死在火车轮下。后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英子九岁那年,她的奶妈宋妈的丈夫冯大明来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妈的儿子两年前掉进河里淹死,女儿也被丈夫卖给别人,心里十分伤心,不明白宋妈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来伺候别人。后来,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妈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英子随家人乘上远行的马车,带着种种疑惑告别了童年

演职员表

演员

角色

沈洁 

英子

郑振瑶 

宋妈

张闽 

 秀贞

严翔 

 英子父

张丰毅 

小偷

袁佳奕 

 妞儿

洪融 

 英子母

徐才根 

 冯大明

朱莎 

 秀贞母

李农 

 秀贞父

乔林 

 换火柴的

 崇文平 

 老师

马景龙 

密探

秦焰 

宋妈侄

 李季 

 换绿盆的

谭宗尧 

油酱店伙计

田春奎 

 囚犯

 史原 

 放话匣子的

茂路 

井窝子主人

周起 

骆驼队主人

季虹 

 养父

演员表

制作人

许松林

原著

林海音

导演

吴贻弓

副导演(助理)

吴天忍

编剧

伊明

摄影

曹威业、唐时宝

配乐

吕其明

剪辑

兰为洁

道具

张立武

美术设计

濮静逊

造型设计

李萍、王正荣

服装设计

马鸿祥、陈美莲

视觉特效

曹有光

灯光

张川侠

录音

谢国杰

布景师

夏林宝

职员表

角色介绍

(角色介绍资料来源

音乐原声

类型

歌曲名称

插曲

《送别》n

插曲

《麻雀与小孩》

音乐原声

幕后花絮

    在20世纪80年代,上海电影制片厂拍一部影片的平均资金是29万元,而《城南旧事》却花了57万元。在“文革”期间导演吴贻弓虽然没有拍摄电影,但是积累了很多东西,在拍《城南旧事》时,她把“文革”期间积累的情感和想法全都用上了。郑振瑶在影视剧大多都是演公主、贵妇或者知识分子,在《城南旧事》中她突破以往形象饰演一个从北方农村出来的佣人。片中饰演英子弟弟的张小宇喜欢吃橄榄和牛肉干,于是拍戏期间郑振瑶的口袋里每天都会装一块牛肉干,拍睡觉的戏时,郑振瑶就对张小宇说:“你不许说话,不许翻身,拍完了给你吃一块牛肉干。”为了符合片中角色的形象,化妆师先剃掉郑振瑶鬓角和额头上的一些头发,把郑振瑶原先很秀气的脸型变成北方农村妇女的方型脸,然后描粗眉毛、将头发扎成那种撅起来的髻。化好妆之后,郑振瑶一看镜子就把脸给捂住了

    获奖记录

    名称

    获奖/提名

    获奖/提名方

    1983年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

    获奖

    吴贻弓

    1983年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最佳女配角

    获奖

    郑振瑶

    1983年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最佳音乐奖

    获奖

    吕其明

    1983年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鹰奖

    获奖

    《城南旧事》

    1984年第十四届贝尔格莱德国际儿童电影节 最佳影片思想奖

    获奖

    《城南旧事》

    1988年第十届基多城国际电影节 二等奖赤道奖

    获奖

    《城南旧事》

    获奖记录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影片根据台湾女作家林海音1960年出版的同名中篇小说改编而成。《城南旧事》首先由北影厂的导演伊明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原小说分五段写五个人,改编的时候,删去了“兰姨娘”的全部和“驴打滚儿”的后半部。“惠安馆传奇”保持基本完整成为影片的上篇;而“我们看海去”和“驴打滚儿”的前半部及“爸爸的花儿落了”则糅在一起成为一个仍有两段的下篇

    影片投资

    剧本改编后,原本这部电影是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来投资拍摄,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北京电影制片厂没有拍成。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陈荒煤就向上海电影制片厂举荐《城南旧事》的剧本。上海电影制片厂的领导看过剧本后一致肯定,决定投拍这部电影

    取景拍摄

    1982年,剧组来北京拍摄时,已经拍不到林海音原著中描写的原汁原味的南城街道和胡同了。影片中除了西山红叶和“疯女人”家小院子是真实的之外,其他都是剧组搭的景。片中的胡同,街道包括影片中“偷儿”躲藏的那块草地,都是上海电影制片厂的美工们在废弃的江湾机场实景搭出来的

    影片评价

    本片是导演吴贻弓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独立执导电影。影片以朴实自然的散文化手法,通过英子的视点,将四个小故事娓娓道来,在看似平淡的叙事中展现怀乡哀愁。年仅十岁的沈洁在试镜中被吴贻弓挖掘饰演英子,她那双纯真的大眼睛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影片荣获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鹰奖、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等多项大奖(电影网评)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