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出血热

埃博拉出血热

急性传染病
埃博拉出血热是感染埃博拉病毒后引起的急性出血性传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致死率,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非人灵长类是本病传染源,本病的主要病理改变是皮肤、黏膜、脏器的出血,在很多器官可以见到灶性坏死,但以肝脏、淋巴组织最为严重。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式,只能通过对症支持治疗改善,预后较差。[1]
    中医病名: 外文名: 别名: 就诊科室: 多发群体: 常见发病部位: 常见病因: 常见症状: 传染性: 传播途径: 中文名:埃博拉出血热 英文名:Ebola virus disease 病原学:埃博拉病毒 季节分布:四季 潜伏期:2-21天 就诊科室:传染科 传染病:是 传播途径:接触传播及医源性传播。 重大传播事件: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 预防措施:及时隔离、避免接触病人、病畜及其分泌物和排泄物、不去疫区 临床表现:初期类似感冒,后出现腹痛、呕吐、腹泻、皮下及内脏出血

简介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埃博拉出血热病死率高,可达50%-90%。本病于1976年在非洲首次发现,主要在乌干达、刚果、加蓬、苏丹、科特迪瓦、南非、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流行。n

病原体

结构

埃博拉出血热的病原体为埃博拉病毒。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Filiviridae),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病毒呈长丝状体,可呈杆状、丝状、“L”形等多种形态。毒粒长度平均1000nm,直径约100nm。病毒有脂质包膜,包膜上有呈刷状排列的突起,主要由病毒糖蛋白组成。埃博拉病毒基因组是不分节段的负链RNA,大小为18.9kb,编码7个结构蛋白和1个非结构蛋白。

亚型

埃博拉病毒可分为四种不同亚型:扎伊尔埃博拉、苏丹埃博拉、科特迪瓦埃博拉和瑞斯顿埃博拉。

前3种亚型可使人和灵长类动物发病,其中扎伊尔埃博拉的致死率为88.8%;苏丹埃博拉则为53.2%。

瑞斯顿埃博拉只会使灵长类动物发病,但人类也可能感染这种病毒亚型从而成为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在西太平洋就有这种病例出现。

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似乎居于非洲大陆的雨林以及西太平洋地区。

症状

病原学

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病毒呈长丝状体,可呈杆状、丝状、“L”形等多种形态。毒粒长度平均1000nm,直径约100nm。病毒有脂质包膜,包膜上有呈刷状排列的突起,主要由病毒糖蛋白组成。埃博拉病毒基因组是不分节段的负链RNA,大小为18.9kb,编码7个结构蛋白和1个非结构蛋白。n

埃博拉病毒可在人、猴、豚鼠等哺乳类动物细胞中增殖,对Vero和Hela等细胞敏感。n

埃博拉病毒可分为扎伊尔型、苏丹型、塔伊森林型、莱斯顿型和本迪布焦型。除莱斯顿型对人不致病外,其余四种亚型感染后均可导致人发病。不同亚型病毒基因组核苷酸构成差异较大,但同一亚型的病毒基因组相对稳定。n

埃博拉病毒对热有中度抵抗力,在室温及4℃存放1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60℃灭活病毒需要1小时,100℃5分钟即可灭活。该病毒对紫外线、γ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n

流行病学特征

1、传染源和宿主动物

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病人和灵长类动物为本病传染源。n

目前认为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为狐蝠科的果蝠,尤其是锤头果蝠、富氏前肩头果蝠和小领果蝠,但其在自然界的循环方式尚不清楚。n

2、传播途径n

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被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感染。n

病例感染场所主要为医疗机构和家庭,在一般商务活动、旅行、社会交往和普通工作场所感染风险低。病人感染后血液中可维持很高的病毒含量。医护人员、病人家属或其他密切接触者在治疗、护理病人或处理病人尸体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的防护措施,容易受到感染。n

据文献报道,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的精液中可分离到病毒,故存在性传播的可能性。有动物实验表明,埃博拉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虽然尚未证实有通过性传播和空气传播的病例发生,但应予以警惕,做好防护。n

3、人群易感性n

人类对埃博拉病毒普遍易感。发病主要集中在成年人,这和暴露或接触机会多有关。尚无资料表明不同性别间存在发病差异。n

临床表现

本病潜伏期为2-21天,一般为8-10天。尚未发现潜伏期有传染性。n

患者急性起病,发热并快速进展至高热,伴乏力、头痛、肌痛、咽痛等;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疹等。病程第3-4天后可进入极期,出现持续高热,感染中毒症状及消化道症状加重,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包括皮肤粘膜出血、呕血、咯血、便血、血尿等;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休克及多脏器受累,多在发病后2周内死于出血、多脏器功能障碍等。n

病理特点

主要病理改变是皮肤、粘膜、脏器的出血,多器官可以见到灶性坏死。肝细胞点、灶样坏死是本病的典型特点,可见小包含体和凋亡小体。

潜伏期

埃博拉出血热的潜伏期为2~21天。

实验室检测

病原学检测

1.病毒抗原检测:由于埃博拉出血热有高滴度病毒血症,可采用ELISA等方法检测血标本中病毒抗原。一般发病后2-3周内,可在患者血标本中检测到病毒特异性抗原。可以采用免疫荧光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动物和疑似病例尸检标本中的病毒抗原。

2.核酸检测:采用RT-PCR等核酸扩增方法检测。一般发病后2周内可从病人血标本中检测到病毒核酸,发病后1周内的标本检出率高。

3.病毒分离:采集急性发热期患者血标本,用Vero、Hela等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一般发病1周内血标本病毒分离率高。

血清学检测

据文献报道,最早可从发病后2天的患者血清中检出特异性IgM抗体,IgM抗体可维持数月。发病后7-10天可检出IgG抗体,IgG抗体可维持数年。多数患者抗体出现于起病后10-14天,也有重症病人始终未能检出抗体。间隔1周及以上的两份血标本IgM抗体阳转或IgG抗体滴度4倍及以上升高具有诊断意义。

血清特异性IgM抗体多采用IgM捕捉ELISA法检测;血清特异性IgG抗体多采用ELISA、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商业上仍没有特异的实验室方法能从血样中检测到特异的抗原或病毒的基因、细胞培养分离到病毒或者检测到IgM和IgG抗体。这些实验都有严重的生物危害必须在最大限度的保证生物安全的条件下进行。

确诊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测。目前对埃博拉出血热尚缺乏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和支持治疗,具体参见《埃博拉出血热诊疗方案》。

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埃博拉出血热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应在2小时之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他传染病”中的“埃博拉出血热”。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相关信息的报告。

鉴别诊断

博拉出血热的早期临床症状没有特殊性,所以应特别注意与其他病毒性出血热进行区别,如拉沙热、黄热病、马尔堡出血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等。目前,对于埃博拉病毒的确诊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测,中国已具备这种检测能力。如果发现有可疑病例,以及三周内有疫区居留史,应马上进行隔离、排查。

2014年8月20日,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根据埃博拉病毒基因序列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埃博拉病毒核酸检测试剂”通过总后勤部卫生部专家评审,并获得正式生产批文,将在深圳市普瑞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该试剂盒采用的“复合探针”技术。

治疗

抗病毒药物对其无效,包括利巴韦林和干扰素。尽管实验显示,凝固干扰素似乎可以起一些作用,在本来感染埃博拉病毒100%必死的猴群中存活下约33%,但凝固干扰素在人体的效果如何尚未确定。

没有埃博拉出血热的疫苗,埃博拉出血热的康复者的血清也没有太大的作用,甚至有可能带来更坏的影响。

治疗以支持治疗为主。如使病毒的侵入最小化,及时补充损失的血小板,平衡电解质,保持血液中氧元素含量,以及对并发症的治疗。

预防与控制

1、疑似病例应该与其它病人隔离开来并且执行严格的隔离看护,疑似病例的监测应持续到最后一次接触后3周。

2、和病人有密切接触的人(包括没有穿隔离衣与病人或着被病人污染的器械接触的医务工作者)应该被严格监测,如一天测两次体温,一旦体温超过38.3℃应立即住院,严格隔离。偶尔的接触应该处于警惕中,一有发热应立刻报告。

3、静脉输液以及处理、分泌物、导尿管以及吸痰管等高危险的操作应该在严格隔离保护条件下进行。医院工作人员应该有自己的隔离衣、手套和口罩。口罩和手套不能重复使用除非已消毒。

4、及时清理病人的分泌物、呕吐物和排泄物,防止被人接触。因为这些物质中有大量的埃博拉病毒,具有极高的生物危险性。

5、死于埃博拉出血热的人应立即火化。

流行情况

1976年7月至11月,苏丹有284人感染埃博拉病毒,151人死亡。在刚果民主共和国,9月和10月有318人发病,280人死亡。

1977年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发生了一起病例,1979年在苏丹,埃博拉再度暴发(33个病例,包括22人死亡)。

1989年,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莱斯顿,检疫实验室在猕猴身上分离出了埃博拉病毒的莱斯顿亚型。

1989年至1996年,美国(弗吉尼亚州的莱斯顿,德克萨斯州的阿丽斯和宾夕法尼亚州)和意大利从菲律宾进口的猴子,发生了若干次埃博拉莱斯顿亚型暴发。调查追踪到所有埃博拉莱斯顿亚型的暴发都源于菲律宾马尼拉附近的一个出口设施,但未能确定这一设施的污染方式。一些猴子死亡,至少有四人受到感染,虽然他们都没有出现临床疾病。

1994年11月,在科特迪瓦确诊了1例科特迪瓦亚型埃博拉出血热,以及若干黑猩猩病例。

1995年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的Kikwit发生大流行,315人发病,其中250人死亡。在加蓬,1994年首次记载埃博拉出血热(19个病例,包括9人死亡)。此后疫情暴发于1996年2月(37个病例,21人死亡)和7月(60个病例,45人死亡)

2000年10月,在乌干达北部的Gulu区报告了埃博拉疫情。2000年9月至2001年1月,苏丹亚型的埃博拉病毒感染了425人,224人死亡,这是迄今为止埃博拉最大规模的一次流行。也是1979年以来,苏丹亚型埃博拉病毒第一次有报告的出现。

2001年10月至2003年12月,在加蓬和刚果共和国报告了若干次扎伊尔亚型的埃博拉出血热暴发,总计有302个病例,254人死亡。

自从发现埃博拉病毒到2008年,总共记载了大约1850个病例,1200多人死亡。

2012年8月21日,世界卫生组织确认,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金)东部地区近来爆发埃博拉出血热疫情。截至8月19日,已导致包括3名医护人员在内的至少9人死亡

2014年2月在几内亚出现的埃博拉疫情,在西非地区持续蔓延,波及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尼日利亚四个国家,并且首次超出边远的丛林村庄,蔓延至人口密集的大城市。世界卫生组织通报,截至8月6日,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共计报告埃博拉病毒造成的累计病例数达1779例,其中961例死亡。

疫区新闻

把医生当巫师

2014年,埃博拉在塞拉利昂大范围蔓延,主要是因为这里人很迷信,医疗卫生条件落后。塞拉利昂偏远地区的很多民众把穿白大褂的医生当成巫师,因为医生带走的埃博拉患者都去世了。一名埃博拉患者被家属从医院中抢了出来,去找他们的自然疗法医师救治。塞拉利昂卫生防疫部门动用力量全国搜寻,患者最终死亡,在这个过程有多人被他传染。

强迫外籍医生治疗

四名印度医生强德拉、库马尔、金加尔和乔汗,受雇于尼日利亚首都的普里莫斯医院。他们担心自己遭感染,性命不保,通过电话和电子邮件向印度媒体求助。乔汗表示,疫情暴发后,当地尼日利亚籍医生便开始罢工,结果外国籍医生被迫去工作。院方没提供任何防护装备,就让医生去医治埃博拉感染者。此外,医院还扣押外籍医生护照以防离开。

从2014年7月开始,尼日利亚公立医院的医生举行全国罢工。8月9日,由于埃博拉疫情蔓延,尼日利亚医生集体罢工,政府恳求他们结束罢工来共同对抗埃博拉。为鼓励更多医疗人员志愿参与应对埃博拉疫情,政府会为他们提供人寿保险等额外待遇。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