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生产总值

地区生产总值

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地区生产总值(地区GDP)是指本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地区生产总值等于各产业增加值之和。1993年中国将GDP正式纳为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2019年,中国将实施地区GDP统一核算,与国内GDP数据基本衔接。[1]
  • 中文名:地区生产总值
  • 外文名:
  • 适用领域:
  • 所属学科:
  • 等于:各产业增加值之和
  • 范围:地区所有常住单位
  • 计算方法:生产法等
  • 时间:一定时期内
  • 内容: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核算历史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研究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标。1985年,中国开始建立GDP核算制度。1993年,正式取消国民收入核算,GDP成为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

2003年国家统计局宣布中国将改进GDP核算与数据发布制度,取消容易引起误解的预计数,建立定期修正和调整GDP数据的机制,在发布GDP数据的同时发布相关的重要数据,必要时还将公布核算方法。这是中国提高GDP数据的准确性和透明度,向国际通行办法迈进的重要一步。

2014年国家统计局将积极稳妥的推进国家统一核算地区生产总值,深化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加快改进能耗统计进一步完善社会消费品零售统计,同时将精心组织实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认真做好普查登记。尽快制定经济核算图,指定全国统一的核算办法,为2015年正式实施全国统一的核算GDP来打下一个基础。此举将有效消除近10年来各省GDP总和与国家统计局核算的全国GDP存在较大出入的情况。

核算改革

改革方案

2017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改革方案》,明确了改革核算主体、改革核算方法、改革工作机制等主要改革内容,规定了统一核算的资料来源、数据质量控制办法,数据修订与公布的基本步骤等。

核算体系

2017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调整了研究与开发支出的处理方法,将能为所有者带来经济利益的研究与开发支出不再作为中间投入,而是作为固定资本形成计入国内生产总值。

统一核算

2017年10月30日,据国家统计局消息,2019年将实施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改革,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产总值核算由现行的省级统计机构核算,改革为国家统计局和省级统计机构共同开展的统一核算。

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地区生产总值汇总数据与国内生产总值数据仍存在不小的差距,这种状况不利于正确把握各地经济形势。国家统计局将利用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契机,从2019年开始实施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改革,确保地区生产总值汇总数据与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基本衔接。

核算方法

地区生产总值计算方法有三种:

(1)生产法: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增加值之和等于地区生产总值

(2)收入法:增加值=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增加值之和等于地区生产总值

(3)支出法:地区生产总值=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支出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