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人参

土人参

马齿苋科土人参属植物
土人参是马齿苋科土人参属的一种植物。又名:栌兰、土洋参、福参、申时花、煮饭花、假人参、参草、土高丽参等。土人参可供观赏,其栽培容易,繁殖迅速,病少虫微,根、叶均可食用,可炒、可做汤、可涮、可炖,营养丰富,口感嫩滑,风味独特,药蔬兼用。土人参的嫩茎叶可以作为蔬菜食用部分,其肉质根,是一种药用补品,具有滋补强壮作用,能补气血、助消化、生津止渴、治咳痰带血。
    中文名:土人参 拉丁学名:Talinum paniculatum (Jacq.) Gaertn. 别名:波世兰、力参、煮饭花、紫人参、红参、土高丽参、参草、假人参、栌兰 界:植物界 亚界: 总门: 门:被子植物门 亚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超目: 目:中央种子目 亚目: 科:马齿苋科 亚科: 族: 亚族: 属:土人参属 亚属: 组: 亚组: 种: 亚种: 变种: 品种: 分布区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护级别: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可达60厘米左右,肉质,全体无毛。主根粗壮有分枝,外表棕褐色。茎圆柱形,下部有分枝,基部稍木质化。叶近对生或互生:倒卵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长6~7厘米,宽2.5~3.5厘米,先端尖或钝圆,全缘,基部渐次狭窄而成短柄,两面绿色而光滑。茎顶分枝成长圆锥状的花丛(圆锥花序:花序分枝为二歧聚伞花序式排列),总花柄呈紫绿或暗绿色;花小多数,淡紫红色(洋红色),直径约6毫米,花柄纤长,花梗丝状;萼片2,卵圆形,头尖,早落;花瓣5,倒卵形或椭圆形;雄蕊10余枚,花丝细柔;雌蕊子房球形,花柱线形,柱头3深裂,先端向外展而微弯。蒴果,熟时灰褐色,直径约3毫米。种子细小,黑色,扁圆形。花期6~7月,果期9~10月。

生长习性

土人参是高温类蔬菜,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耐高温高湿,不耐寒冷,在热带地区为多年生植物,在中国北方露地不能越冬。温室栽培可进行周年生产,但冬季温度低,生长不良。

地理分布

原产热带美洲。我国中部和南部均有栽植,有的逸为野生,生于阴湿地。

我国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安徽、福建、河南、广西、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主要价值

药用

用药部位:根及叶(土人参)

采制:秋,冬季挖根,洗净,晒干或蒸后晒干。

功能主治:健脾润肺,止咳,调经。用于脾虚劳倦、泄泻,肺劳咳痰带血、眩晕潮热、盗汗自汗、月经不调、带下。补中益气,润肺生津。用于气虚乏力,体虚自汗,脾虚泄泻,肺燥咳嗽,乳汁稀少。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脾;肺;肾经。

食用

土人参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每100克食用部分含蛋白质1.56克、脂肪0.18克、总酸0.06克、粗纤维0.66克、干物质6.2克、还原糖0.44克、维生素C11.6克、氨基酸总量1.33克、铁28.4毫克、钙57.17毫克,锌3.19毫克。人参菜(土人参)嫩茎叶品质脆嫩、爽滑可口,可炒食或做汤。肉质根可凉拌,宜与肉类炖汤,药膳两用。营养保健作用:具清热解毒功效,对气虚乏力,脾虚泄泻,肺燥咳嗽,神经衰弱等有一定疗效。成品土人参,切片作为参茶冲剂,可增强人体健康,止咳防病。

菜谱

作为蔬菜食用部分是不断生长的嫩茎叶为宾馆蔬菜。

(一)蚝油姜丝人参菜:人参菜250克,在沸水中煮沸3分钟,过冷水,起油锅加入姜丝、人参菜炒半分钟,再加入蚝油,调味即可。

(二)姜丝蒜茸人参菜:人参菜嫩茎、嫩叶,在沸水中焯片刻,过冷水,起油锅加入蒜茸、姜丝,再加入人参菜炒,调味即可。

(三)人参菜排骨汤:排骨煮熟后,加入人参菜,调味即可。

(四)凉拌人参菜根:肉质根去表质,撕成丝状,依个人口味,加入少许醋、白砂糖、芝麻、盐及辣椒丝等拌匀,调味即可。

(五)人参菜根炖排骨:肉质根、排骨,加入枸杞适量,加水炖熟,调味即可。

插花

土人参开小花,花期长,是插花的好品种。

禁忌

参茶冲剂热量大,青年体健者少饮。土人参对铅有富集作用,不易长期食用。

栽培技术

繁殖方法

1.扦插繁殖

人参菜茎为肉质茎,在扦插育苗时,一般要选择已经充分老壮的枝条,插条长约10厘米左右,入土深度为5厘米。苗床尽量选择新土或经消毒的营养土。苗床消毒主要杀菌和消除地下害虫,可用40%五氯硝基苯、50%多菌灵可湿性粉800—1000倍液淋施,或用90%敌百虫晶体500—800倍液、40.7%乐斯本乳油1000—2000倍液浇灌或拌土,然后整畦。人参菜在生长季节均能扦插,但以3月下旬至10月中下旬。夏天育苗宜在遮荫棚进行,有利于提高成活率。一般1周后便能成活生根,10天左右应薄施粪水或复合肥水壮苗,在扦插后15—20天即可移植到大田。

2.种子繁殖

人参菜种子细小,壳厚而硬,一般未经处理的种子需20—25天才能出芽。播种前可用30—400C的温水浸种2天,以保证种子顺利发芽。在浸种过程中捞去浮在水面上的瘪粒种子,以培育壮苗、齐苗。在寒冬或早春育苗,外界气温低,种子发芽困难,通过催芽和采用地膜复盖来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水分条件,插种后7-10天即可出土。由于人参菜种子很小,忌土面板结,故应选用结构良好的沙壤土,若土壤粘性大,则宜施有机肥、沙、炉渣等改良其土壤结构。播种前灌足水,播种时用细土保水保墒。夏季育苗要求床土富含有机质、疏松肥沃。苗床可复盖遮阳网或复盖碎草,防止土壤板结。播种时种子掺沙播于精细整平的苗床,并复盖遮阳网或搭防雨棚,以免雨水或淋水冲走种子。苗期要维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当幼苗长至6—8片叶时可移植到大田,苗期40天左右。

定植方法

人参菜宜在雨后、阴天或晴天傍晚定植。人参菜根系分布浅,宜选择肥沃、保水保肥力较好的疏松沙壤土栽培。定植前深耕晒垄,亩施土杂肥1000—1500千克,1.7米宽包沟起畦,株行距为17厘米×20厘米,亩植5000—6000株。

田间管理

1.肥水管理

人参菜营养生长期较短,主枝具12—16片叶时开始抽薹,侧枝具8—12片叶后开始抽薹,在营养供应不足或干旱时尤为明显,故在种植时即可施定根肥或种植前施送嫁肥,施肥以氮为主,配施磷钾肥。如果土壤肥力贫瘠,应多施堆肥、厩肥等农家粪肥。种植后每周可追速效肥1次,一般每采收1次追肥1次,亩施复合肥15—20千克或淋施腐熟的人畜粪水。人参菜喜湿润,保持湿润的土壤有利于提高品质和产量,在夏、秋季,蒸腾作用强,水分消耗大,应注意浇水,秋季每天要淋水2次。但应防止土壤积水,以免烂根。

2.中耕培土

早春气温较低,中耕可提高地温,使移植的幼苗迅速发棵。在高温季节,中耕可保肥蓄水。定植后追施第1次肥时,结合中耕,以后可在采收后结合追肥进行。人参菜采收期长,夏季易受雨水冲刷,一般每个月培土1次。

3.整枝与摘花序

人参菜营养生长期短,极易抽薹开花。在植株成活后,主枝花薹木质化前摘除花薹,可促使侧芽萌发。当侧枝再分化二级分枝时可视植株生长状况去除花序或采收部分产品。在生长过程中,应控制植株的生长状况,促进新梢粗壮和叶片肥嫩。在连续采收一段时间后,植株形态发生变化,有些枝条老化,萌发新梢能力减弱,需通过整枝和增施有机肥以促进生长。

病虫防治

人参菜抗性强,较少受病虫危害。其主要虫害有地老虎,斜纹夜蛾等,可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1000倍液、20%速灭杀丁乳油2000倍液、Bt8000水剂500—1000倍液等喷雾防治。幼苗或成株在高湿或水浸条件下,根系会出现腐烂现象,一般清除病株后补种即可。

适时采收

人参菜以采收嫩茎叶为主,及时采摘产品是获得优质高产的关键。一般直播苗45天左右可采收,移植苗在22天后可陆续采收,以后每隔15—20天可采收一次。以嫩梢长15—20厘米长时采收品质较好。在广州由3月开始采收至10月下旬结束,每2个月可采收3次,共可采收12次,每次每亩可采收600—1500千克,每年亩产8000千克以上。11月以后生长缓慢,极易开花,这时可采收优质地下茎上市,一般每亩可采收优质地下茎50千克左右。

鉴别

性状鉴别

根圆锥形或长纺锤形,分枝或不分枝。长7-15cm,直径0.7~1.7cm。顶端具木质茎残基;表面灰黑色,有纵皱纹及点状突起的项根痕。除去栓皮并经煮后表面为灰黄色半透明状,有点状须根痕及纵皱纹,隐约可见内部纵走的线管束、质坚硬,难折断。折断面,末加工的平坦,已加工的呈角质状,中央常有大空腔。气微,味淡、微有粘滑感。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木栓层残留或已去除。皮层薄壁细胞含有草酸钙簇晶。韧皮部较窄,薄壁细胞含有少量草酸钙簇晶。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占根的大部分,导管常1~2列,呈放射状排列,近形成层处可达3~4列,中心部位多散在,直径约45μm;木薄壁细胞含大量草酸钙簇晶,射线宽8~24列组细胞。

粉末特征

淡黄棕色。

①草酸钙簇晶颇多。单个簇晶直径15~53μm,晶瓣不甚整齐,有时形如众多砂晶或不规则方晶的堆积状。

②淀粉粒较多.单粒,类球形或近椭圆形,层纹不甚明显。

③壁增厚的薄壁细胞为韧皮部或基外侧的细胞,呈不规则长万形或阔披针形.壁呈念珠状增厚,非木化,可见圆形壁孔。

④木薄壁纤维较少,披针形或长形,两端较尖,或一端较尖,另一端钝圆;壁增厚,微木化,壁孔稀疏。

⑤导管网纹或近网纹状的梯纹;壁木化。

⑥木体细胞表面观近六角形,切面观切向延长,壁增厚。

⑦草酸钙方晶少见。

⑧棕色团块可见,形状、大小不一。

注意事项

服用人参,应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渐增加分量,日子久了自然见功效,切忌一开始便大量服用。一般普通生晒参园参每日3克为佳,西洋参每日也不要超过5克。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