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教育

国防教育

对全体公民进行的普及性教育活动
国防教育指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的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颠覆威胁的建设与斗争,对全民传授与国防有关的思想、知识、技能的社会活动。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对全体公民进行的具有特定目的和内容的普及性教育活动。国防教育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
    中文名:国防教育 英文名: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解释: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的完整等

基本信息

国防教育是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的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颠覆威胁的建设与斗争。对全民传授与国防有关的思想、知识、技能的社会活动。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为增进全民的国防思想、国防知识、国防技能和身体素质,以及有利于形成和增强国防观念、国防能力的各种类型的社会活动。

国防教育是对全体公民进行的一项基本教育,涉及到各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范围非常广泛。国防建设的整体性决定国防教育内容,现代国防不仅仅是指军队建设和武器装备以及战场和战略要地的建设,而且同国家的经济实力、政治状况、民族心理、文化水平和人口素质等因素息息相关。

国防教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对全体公民进行的具有特定目的和内容的普及性教育活动。国防教育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小学、中学、大学附上国防教育。

重要地位

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地位。

1.国防教育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社会工程。国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增强全民的国防意识和国防精神。

2.国防教育是国防建设的重要措施,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国防建设

国防建设指的是为国家安全利益需要,提高国防能力而进行的各方面的建设。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的建设,是为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需要,建立和发展国防力量的措施和行为,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武装力量建设:战场建设,人力物力的多种动员准备:边防、海防,空防和人防建设,战略物资的储备,国防工业建设和国防科学技术研究:对人民群众和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发展国防体育事业,建立,健全国防法规体系:军事理论研究,发展军事科学,制定并完善符合实际的战略战术原则:后备力量的建设,以及与国防相关的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电、能源、水利、造林、气象、卫生、航天等方面的建设。重点是武装力量建设。

几点启示

强大的国防,是国家、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 

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 经济建设的关系是建设强大国防的重要前提; 

 科学技术是建设强大国防的根本动力; 

人民群众是建设强大国防的力量源泉; 

坚持党的领导和建立一支忠于党、忠于人民的现代化革命军队是建设强大国防的根本保证。

中央精神

2011年7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了《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国防教育法,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全民国防观念,促进建设和巩固国防。 《意见》指出,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普及和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是中央始终高度重视的一个战略问题,对于凝聚全民族的意志和力量,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我国正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安全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但国家安全问题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趋势不断增强,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加大全民国防教育力度,强化广大干部群众的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意识,营造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良好氛围,增强我国的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

《意见》明确,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坚持以国防教育法为依据,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以领导干部、青少年学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为重点,贴近时代要求,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方法手段,完善制度机制,推进全民普及,不断增强国防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为建设和巩固国防奠定坚实思想基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意见》要求,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必须围绕时代主题和形势任务,着眼推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大力宣传中央关于国防建设的方针政策,加强马克思主义国防观、战争观和国家安全形势教育,搞好党史、军史和我国国防史宣传教育,深入学习人民战争战略思想,普及和深化国防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军民融合式发展,依法履行国防义务等与科学发展观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国防观念。要贯彻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求实效的方针,采取有力措施,抓好国防教育普及,不断扩大社会覆盖面。要突出抓好各级领导干部的国防教育,进一步增强国防观念、加强国防素养,提高履行国防职责的能力;重视强化党政机关其他工作人员的国防观念,结合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进行国防教育。要着眼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保卫者和接班人,坚持不懈地抓好青少年的国防教育。要把国防教育作为预备役部队和民兵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增强民兵和预备役人员参与、投身国防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企业事业单位要把国防教育列入职工教育计划,普及国防常识。城乡基层组织要把国防教育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范畴,推动国防教育进入千家万户。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要围绕大力培育“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广泛、深入、持续地抓好官兵的国防教育,弘扬为国牺牲奉献精神,在全民国防教育中发挥表率作用。

《意见》提出,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新需求,积极改进和创新国防教育的方法手段,不断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感染力。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注重运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加强国防教育普及宣传和舆论引导;坚持以群众性活动为载体,吸引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国防教育;依托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场所,开展生动形象的国防教育;采取多种形式,营造有利于开展国防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注重与爱国拥军实践有机结合,引导适龄公民自觉履行兵役义务,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热爱军队、尊重军人,支持部队建设,研究制定并落实优抚安置政策,不断巩固和深化国防教育成果。要完善国防教育政策法规,抓好国防教育基地建设,加强国防教育的师资力量,将开展国防教育的经费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并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逐步加大经费投入,提倡和鼓励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捐赠,支持国防教育事业,保证国防教育工作规范运行、长远发展。

《意见》强调,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加强领导,齐抓共管,科学组织,狠抓落实,努力形成党委政府重视、军地密切配合、社会各界支持、全民踊跃参与的良好局面。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国防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各地国防动员委员会应将国防教育纳入国防动员范畴,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宣传、组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民政、司法行政、工商行政管理、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部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要切实履行职责,齐心协力抓好国防教育工作的落实。解放军、武警部队要积极支持和配合地方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各级国防教育领导和工作机构要认真履行组织、协调和指导国防教育工作的职责。要将国防教育检查和考评情况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双拥模范城(县)考评标准,纳入党政机关目标绩效管理考评体系。注重发挥各级人大、政协的作用,加强对落实国防教育法情况的监督检查。各地区各部门要大力培养和宣传国防教育的先进典型,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国防教育事业、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国防教育工作深入开展。

军事术语

国防教育是内涵十分丰富的社会活动,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存亡。基本问题主要有国防教育的指导思想、方针和原则,国防教育的基本特征,国防教育基本规律,国防教育体制,国防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国防教育法律法规,国防教育的地位作用等。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国情和文化传统,有不同的军事战略和国防指导思想,国防教育的指导思想、方针和原则也有很大差别。国防教育指导思想是指导国防教育活动的基本思想和观点。制定的依据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客观实际,军事战略,国防教育的客观规律等。国防教育指导思想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军事战略的变化经常进行调整和改变的。中国现阶段国防教育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着眼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紧贴形势任务,丰富教育内容,突出教育重点,创新方法手段,推进全民普及,努力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为建设和巩固国防奠定坚实思想基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全民国防教育大纲》等法律法规为依据,以领导干部、青少年学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为重点,以军地资源和社会力量为依托,不断推动国防教育创新发展,切实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为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国防教育方针是一定历史阶段指导国防教育活动的方向和目标,是国防教育政策的高度概括。它根据国防教育指导思想,着眼于国防建设及战争的发展变化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规定,中国现阶段的国防教育贯彻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求实效的方针。国防教育原则是国防教育活动遵循的基本准则。它根据国家教育的指导思想、方针、目的和教育规律与特点,国防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制定。中国现阶段国防教育实行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国防教育既是国防建设的特殊领域,又是教育领域的特殊方面,具有与其他国防活动和教育活动不同的特征。基本特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战争是人类社会集团之间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只要还存在着阶级和阶级矛盾,只要国家没有消亡,战争的危险还没有消除,国防就会存在,国防教育活动就将继续下去,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对于任何国家和民族,有备才能无患,只有广泛深入地进行国防教育,做好思想和物质上的充分准备,才有可能遏制侵略战争,才能在战争爆发时有序地转入战时体制。对于民众个人,国防教育应该贯穿一生。国家的国防形势不断变化,国防知识和国防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变化,国防教育必须长期坚持,不断更新和发展。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是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国防对外抵御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内镇压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国防教育作为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必然贯彻统治阶级的主张,宣扬统治阶级的观念。不同的国家代表不同阶级的利益,必然会有不同的国防教育。国防教育的主体有各级政府和军事机构、学校、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家庭等。国防教育的对象是全民,包括国家的各个民族、各个阶级阶层、各个社会集团,以及各种职业、各个年龄段的民众;国防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关于国防的思想、理论、知识、技能等,涉及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诸多学科;国防教育形式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涉及军事训练、教育、宣传、艺术等多个领域。国防教育是公民必须履行的特殊义务。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公民不分性别、民族、年龄、种族、信仰、职业、文化程度,都应接受国防教育;不履行国防教育责任和义务,将受到法律制裁。国防教育受到战争需求和发展的影响,并受到国防建设目标和环境的制约。国防教育作为教育的特殊领域,是在国民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大量运用一般教育的方式、方法和技术手段。从国防教育总体上来说,国防教育基本规律主要有:国防教育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国防教育与国家政治制度相适应,国防教育与国家安全环境相适应,国防教育与军事战略相适应,国防教育与国民教育发展水平相适应等。国防教育体制指国防教育的组织机构设置及其职能划分、相互关系,以及相关的制度。各国的国防教育体制不尽相同,多数国家的国防教育寓于国民教育和军事教育之中,采取由政府和军队组织领导,由地方政府、部队、学校、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传播媒体等共同实施的体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防教育体制是国务院领导全国的国防教育工作,中央军事委员会协同国务院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国防教育工作,驻地军事机关协助和支持地方人民政府开展国防教育。国家国防教育工作机构规划、组织、指导和协调全国的国防教育,县级以上地方负责国防教育工作的机构组织、指导、协调和检查本行政区域内的国防教育工作。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城乡居民组织负有开展基层国防教育的职责。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报刊等部门和单位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普及国防教育。各级各类学校把国防教育列入学校的工作和教育计划。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在做好自身国防教育的同时,协助和支持地方开展国防教育。国防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国防理论教育、国防精神教育、国防历史教育、国防形势教育、国防政策教育、国防科技教育、国防法制教育、国防常识教育,军事技术战术训练等。主要形式和方法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网络教育、基地训练、培训轮训、媒体宣传,以及各种与国防有关的座谈会、讲座、竞赛、文艺和娱乐活动等。国防教育法律法规包括国家和地方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制定的与国防教育有关的法律、法令、条例、规章、规定、章程等。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国防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有的是独立的法律法规,如美国的《国防教育法》;有的包含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如俄罗斯的《俄罗斯联邦国防法》中,就有国防教育方面的条款。中国重视国防教育法律法规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是中国国防教育的基本法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征兵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中,也有国防教育的相关内容;还有相关职能部门制定的有关国防教育的规章,已形成比较完整的国防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国防教育有利于强化全民的国防观念和国防能力,有利于提高民族凝聚力和民族素质,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和稳定,对于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打牢国防基础、提高国家的国防能力至关重要。通过开展国防教育,启发引导全民勿忘国耻、牢记教训,破除和平麻痹思想,清醒地认识国家所处的战略环境和面临的安全形势,正确地认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对来自不同方向现实与潜在的各种威胁,在思想上保持高度警惕,在行动上自觉团结和组织起来,做到防患于未然。通过开展国防教育,在全社会营造关心、热爱、建设、保卫国防的良好氛围,启发引导全民积极承担和履行国家法律赋予的义务,发扬爱国尚武精神,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想的影响,以英模为榜样,在祖国需要之时敢于挺身而出,为国防建设作出贡献。通过开展国防教育,培养造就忠于国家民族、甘于为国奉献的人。强化全民国防意识,激发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全民综合素质。特别是现代国防知识,涉及诸多学科领域,既有思想理论层面的内容,也有需要实际操作掌握的技能。通过系统教育训练,可使人实现全面发展。通过开展国防教育,使全民具有统一的思想基础、协调的行动能力,保证最大限度地发挥各阶层、各团体、各民族的力量,共同抵御外敌和应对危机,推动国防建设加速发展。国防教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氏族部落的军事教育。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时期,战争频繁,氏族成员自小就从成年人的战争活动中培养为氏族部落利益而战的观念和勇猛精神,习得军事技能。有些氏族部落分为两个集团或有专门的教育机构、组织,氏族成员成年前,在第二集团或教育机构、组织中接受包括军事教育在内的各种原始的教育和训练,如骑马、射箭、角力、使用武器等。成年后,进入由成年人组成的第一集团,参与生产劳动和作战。有些氏族部落的狩猎、模拟战争活动的舞蹈、简单的军事训练,也起到军事教育的作用。国家产生后,早期的国家大部分处于统一、扩张和周围氏族部落的频繁袭扰之中,氏族部落军事教育逐步转变为国防教育,并随着国防和教育的发展不断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国的国防教育历史同中国教育历史一样源远流长。中国早在夏朝,就出现了国防教育。《孟子》记载,夏商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商朝,据甲骨文记载:“丁酉卜,其呼以多方小子小臣,其教戒。”(《殷契粹编》第114页第1162片)“教戒”兼指习武与习舞。“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思想代代相袭,是国防思想教育的核心。习射是国防技术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对象是奴隶主贵族子弟。西周初期,在王城和诸侯国都,出现了国学和乡学,以习武为主,教师可能由军官担任,“师”字即源于军旅和军官的称谓。教育对象以奴隶主贵族子弟为主,教育形式主要是射鱼、射鸟和驱车围攻野兽等近似实战的演习。西周中期,政治、经济、文化有了很大发展,学校的教育内容有所增加,礼、乐、射、御、书、数为基本内容,射、御等仍是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官学废而私学兴,诸子百家开学授徒,国防思想逐步系统化、理论化,流派纷呈,并成为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国防理论教育的地位明显上升。以鬼谷子传授兵学为代表,兵学及其传习,是国防教育的主干;诸子百家均论述和讲授与国防有关的内容,是国防教育的补充。教育对象不再限于奴隶主贵族,而扩大到士。教育形式也不局限于射猎,课堂传授和推演战阵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秦汉时期,“大一统”的思想观念是国防思想教育的核心。秦朝,禁私学而以吏为师,国防理论教育的内容主要是相关的法令,强调的是守法与惩处,国防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则主要由军队组织实施。汉代,官学兴盛,私学复兴,出现“学校如林,庠序盈门”的盛况,儒学成为显学、独尊之术,大多学校以儒家经典为教学内容,国防知识和军事技术的教习由军队组织实施。汉代长期实行征兵制,适龄男子在应征期间接受正规军事训练是国防技能教育的重要形式。唐朝,国家统一强大,经济文化昌盛,崇儒兴学,武举与学校并举。儒家思想既是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国防思想教育的核心,强调“安不忘危”。国防教育对象主要是封建贵族和普通农民。国防教育形式主要是学堂授课和军事训练。唐朝实行府兵制,国防技能教育和军事训练主要由各级军府组织实施。辽宋金夏时期,民族矛盾尖锐,战争频仍,国防教育再度受到高度重视。宋朝虽重文抑武,但民间有尚武之风。武学兴起,武科举成为制度,兵书编纂成就斐然,国防理论教育的地位更加突出。国防思想教育的核心是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忠君报国”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国防教育对象主要是封建贵族官僚的子弟、知识分子和普通农民。国防教育的组织主要是武学和军队,还有许多乡村地主自办的武装传授武学,岳飞就是在民间学武而成的。辽金夏原始社会遗风浓烈,全民尚武,举族为兵,军政一体,国防教育对象包括多数臣民,组织以军队为主,国防思想教育和国防技能教育合为一体。元明时期及清前期,儒家学说及其“大一统”的观念在国防思想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一般学校教育在国防思想教育方面起主要作用,国防技能和军事技术训练由军队等军事组织实施,如蒙元的军户与奥鲁组织,明朝全国卫所皆设的武学,清朝的八旗、绿营以及湘军和淮军等勇营,在战术和军事技能的教育训练中发挥主体作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民族矛盾日益尖锐,逐步陷入列强环伺的民族危机之中,屡次遭受外国列强的侵略和欺侮,国内爱国热情高涨。清王朝被迫效仿西方,引进西方先进军事装备和军事技术,创办新式军事学校,派遣留学生。后又实行新政,建立新军,实行新的兵役制度。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以三民主义思想为核心,号召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国家。一些仁人志士也为传播救亡思想奔走呼号,组织了军国民教育会。自此,国防教育核心内容从维护封建国家变为推翻封建国家,建立资产阶级国家;国防教育形式也有所丰富,新式学校、报刊等媒体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国防技能教育基本实现了从古代向近代的转变。这些措施和活动客观上使国防教育的对象有所扩大,内容有所更新,方式有所改变。中华民国时期,建立各种军事学校,在普通学校和民间开展的以爱国主义为主的国防教育,报刊、杂志、戏剧演出等活动都能发挥国防教育的作用。五四运动是一场著名的爱国运动,也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国防教育运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主张抗日守土人人有责,组织了一些学生、市民和工人进行军事训练。许多爱国人士、海外侨胞为救亡图存大声呼号,提出教育救国主张,出版国防教育课本和专著,大力推动国防教育发展。中国共产党从建立时起就以救亡为己任。在抗日根据地实行民主改革,把减租减息、政治民主同国防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把实行国防教育政策写进党的决议,在陕北公学设置了国防教育系,成立了国防教育研究会。抗日根据地的各级党政军组织都下大力气对民众进行国防教育,学校教育、街头活报剧、宣传栏和黑板报、根据地报纸、各种会议,成为国防教育的常用载体,到处涌现出“母亲教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场面,老百姓热爱、支援和掩护八路军、新四军的事迹层出不穷,国防教育取得了从未有过的效果,成为当时中国乃至世界的楷模。标语传单、街头演出和演讲、电台广播、戏剧电影等都是国防教育的重要载体。但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政策,未能充分调动人民的抗日热情,国防教育的相关法规和措施并没有真正落实,所进行的国防教育有很大的局限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受到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和国民党军窜犯侵扰的严重威胁,反对帝国主义可能发动的侵略战争和保家卫国成为建国以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国防教育的核心。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帝国主义侵略本质的教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等,强调全面战争的危险性,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和对付霸权主义、帝国主义的突然袭击,以及必要的军事知识和人民防空知识。国防教育对象是全国人民,以军队和民兵为重点。国防教育形式主要是形势教育,军事技术的训练除军队外,以民兵为主;中国共产党、政府、军队、学校、社会等都参与国防教育的组织实施。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变到经济建设上来,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从临战状态转变到相对和平时期的国防建设上来,国防教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国防教育逐渐制度化、规范化。每年结合征兵工作,对兵役法进行广泛的宣传;大专院校开设了必修和选修的国防理论、国防知识课程,大专院校的学生军训成为制度;国防教育的内容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强调务实性、针对性,逐步系统化、理论化,从应战的知识技能转变为全面提高人民的政治、军事、文化、身体素质;国防教育形式包括所有现代教育的形式,多种文学艺术形式,各种媒体宣传形式和信息传播形式,多种军事训练形式;国防教育的组织实施更加社会化,包括了各级中国共产党委员会、政府、军队组织,各种教育组织,各种宣传和新闻机构,以及社区和家庭,逐步建立起以国家为主导、军队为骨干、社会为课堂、学校为基地、家庭为依托的国防教育网。2001年4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2002年4月,成立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国防教育办公室。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于2006年11月颁发、2014年修订《全民国防教育大纲》,全国的国防教育组织领导更加有力,宣传教育活动广泛深入,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创办了国防教育报刊,一些地、市开办了国防教育网站,许多地方和单位定期、不定期组织国防教育活动,国防教育正随着国防和教育的现代化,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与进步,向更新的高度迈进。在世界其他国家,国防教育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古代希腊,斯巴达的男孩在幼小时就练习吃粗粮,培养吃苦精神。7岁即离开家庭,编成少年队,由长老会负责,开始体育锻炼,并参加初步军事训练。20岁时正式参加军事训练。30岁成为公民,参加作战。成年男子组成密集军与民众大会,终身参加军事训练,不从事生产。在雅典等其他城邦,儿童7岁进文法学校,13~14岁部分人进入体育学校,练习马术、剑术和专门军事技术,学习哲学、政治、文学、演说等。年满18岁,体育学校毕业可升入埃弗比团,再接受2年高级军事教育。20岁成为公民,可任官吏或军职。公元5世纪起,欧洲分裂为许多封建领主的领地,国家观念削弱,学校教育衰落,军事教育主要是骑士教育。教育形式是等级较低的封建领主的男孩,年满7岁被送进等级较高的封建主的宫廷做侍童,接受教育,培养忠于领主的观念。14~21岁充任侍卫,伴随主人远征和打猎,并受军事训练。军事教育内容包括骑马、投枪、击剑、打猎、游泳、弈棋等。年满21岁,授骑士封号,成为新的骑士。12~13世纪,大学在欧洲出现并逐步增多。14~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现代科学逐步出现,学校教育也获得长足的发展。一些学校开设有军事训练课程,内容与骑士的军事教育大体相同。17世纪初期,俄国设立“数学、机械和经济实科学校”,教学内容中有军事内容,培养海员、工程师、测量员、炮兵人员和其他专家。以后,又开办了工程师学校、炮兵学校、海军学校等军事院校。17世纪,德国创设武士学校,接收贵族子弟,培养文武官吏和外交人员,课程有数理机械等实科和军事学。同时,英国为贵族子弟服务的9所公学中,体育和军训课程也受到重视。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特别是工业革命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战争的演变及教育的发展,大多数学校由教会转由地方政府设立和维持,公立学校迅速在资本主义国家普及,初等、中等、高等教育构成的教育体制逐步形成,国防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都发生巨大变化:国家观念、爱国主义、探险与扩张精神成为国防思想教育的核心,渗透到各种教育之中,有些时期、有些国家,如18世纪中期以后的德国,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整个国防教育中充满民族主义、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为发动侵略战争进行思想准备。机械化战争的知识和技术成为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学校和军队的军事教育取代骑士教育,并辅之以各种社会教育,出现了童子军、妇女组织、军事或军体俱乐部等多种国防教育组织。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苏俄全面改革教育,学校由政府设立,学制逐步规范化,并且迅速普及。国防教育以在校学生为主,并且通过少年先锋宫(馆)、儿童俱乐部、儿童电影院、儿童旅行站、儿童图书馆等对少年儿童进行国防教育。在苏联,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英雄主义成为国防教育的核心。苏德战争期间,各级院校对学生普遍进行军事训练,学生广泛参加构筑防御工事、人民防空、演习、生产、社会服务工作等,敌后的学生有些还直接参加了抵御德军的作战。当代,世界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国防教育。主要做法有以下几方面。国防教育制度化、法规化。许多国家颁布法律法规,确立国防教育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建立多种制度,保证国防教育的实施。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四类:宪法等国家基本法律中,对国防教育作出宏观的、基本的规定;专门的国防教育法律法规,如美国的《国防教育法》等;军事法律法规中与公民接受国防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俄罗斯的《俄罗斯联邦国防法》《俄罗斯联邦兵役义务与服役法》《俄罗斯联邦军人地位法》等,瑞士的兵役法,主要对军人、预备役、民兵等武装力量和后备力量的国防教育作出规定;教育法律法规中,对国民特别是在校学生的国防教育作出规定。美、俄、法、德等国实行的国防教育制度,主要包括公民参加军训的制度,公民服兵役的制度,学生参加军事训练的制度,在“国防日”开放军队的一些单位、设施设备供民众参观的制度等。对国民进行普遍的爱国主义教育。世界许多国家把爱国主义作为国防教育的基础与核心。通过各种方式宣传国家与民族的光荣历史、为国家与民族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及其抗击外国侵略的英雄事迹;宣传本国社会制度的优点,国家与民族的光荣传统;宣传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宣传本国发展与强大的必要性及其所面临的威胁。目的是激发国民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激发国民的爱国热情,为进一步的国防教育打下基础。根据国防建设的需要,对部分或全体民众进行一定的军事理论教育和军事技术训练。在人口较少、实行全民皆兵制度的国家,如瑞士、瑞典、朝鲜等国,对全民进行普遍的军事理论教育与军事技术训练;在人口较多、实行征兵制特别是募兵制的国家,主要对预备役人员及后备力量进行军事训练。重视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有些国家把国防思想教育融于文化教育和其他教育之中,按照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进行一定的军事知识和军事技能训练,从多方面向学生潜移默化地灌输和强化爱国思想。法国从1998年起,在中学增设国防教育课,以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美国在许多大学设立军官训练团,设置相关课程,对学生进行相当的军事理论教育和军事技术训练,注重提高他们的作战和指挥能力。在公立与私立中学开设后备军官训练团初级部,以提供选修课和初级职业军校的形式对参加活动的中学生进行军事教育与训练。有些国家在中小学开设国防教育课,向中小学生进行传统教育和历史教育,进行军事基础知识和军事技能的教育和训练。军队等武装力量在国防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世界各国在国防教育中都十分重视发挥军队的优势。在俄罗斯,规定普通中学、各类技校和专科学校的学生每年都要到附近的军队基地接受军事训练,国家杜马的议员到有关军事院校的训练基地进行军事训练。军事院校与地方大学建立联系,派教官到地方大学开展军训和国防教育。在法国,高等国防研究院每期招生中,军官、政府高级官员、其他社会人士各占1/3,进行较为深入的国防教育;军队经常主动邀请媒体对其活动进行报道,宣传国防与军队,扩大社会影响,发挥军队在国防教育中的作用。通过多种形式对国民进行国防教育。世界各国通过各种媒体和渠道,采用多种宣传形式和文学艺术形式对国民进行国防教育。美国的各种新闻媒体非常注重宣传美国的国家观念,宣传英雄主义精神,歌颂为国家利益献身的精神。俄罗斯利用战争纪念日组织大型纪念活动,并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进行大规模报道,在城市重要地点和场所建立著名军事统帅和民族英雄塑像,对民众进行国防教育。各国采取的教育形式主要有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宣传,学校课堂讲授,学生军训,社区和各种社会团体组织的宣传教育活动等;艺术形式主要有电视剧、电影、小说、诗歌、歌舞、戏剧、绘画、雕塑等。此外,还有各种纪念活动、祭奠活动、宗教活动等。进入21世纪,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军事革命还在演进,战争形态将进一步变化,世界“一超多强”的战略格局已形成,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流,但战争的危险仍然存在,国防教育的内容、重点也将随之改变。世界的教育也在飞速发展,国防教育的理念、形式和方法将发生巨大变化。各国都逐渐把国民的素质,特别是科学技术水平放在国家发展的重要地位,把素质教育和科学技术教育放在国民教育的重要地位,把国防教育纳入国民教育的轨道,贯穿于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之中,把国防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对国民的日常思想、文化、体育教育之中,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国家的整体实力,也有利于国防建设的长远发展。在国防教育中,将更加注重随着军事战略的转变,调整国防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按照未来战争和武装力量的需要制定训练要求和标准,科学安排学生军训和军队、后备力量训练的内容,强化预备役和后备人员的教育训练,使其国防知识、军事技能达到一定的水平,临战经短期训练即可参战或担负军事勤务。随着军事技术和军事装备的高技术化,各国都在通过加大国防教育的投入,改进国防教育的组织形式和教育方法,不断提高国防教育的要求和标准,把高新技术特别是高新国防技术作为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国防教育手段与设施的现代化,努力提高国防教育的水平,以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信息化战争。高新技术特别是军事高新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战争的面貌,也正在改变教育的面貌,国防教育的设施与方法、手段也将不断推陈出新。国防教育以国防教育基地为依托,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函授教育、模拟训练等,利用计算机与网络发展近似实战的演练与对抗,迅速提高国防教育的水平与效益,提高国防教育的普及程度。将国防教育的法律法规与国家的军事、教育法律法规更好地衔接起来,进一步明确国防教育的任务、要求与标准,国防教育组织的任务与职权,国防教育的层次与内容,公民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权利与要求,国防教育经费的筹措、使用和管理,实现国防教育的制度化、法规化,使国防教育的法规制度更加完善。

发布者: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