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纥人

回纥人

古代居住在贝加尔湖的游牧民族
回纥人,少数民族,汉代和三国时的丁零和呼揭是回纥人的祖先,后来到南北朝后期到隋代,回纥人又演变为回鹘,继而分裂成西洲回鹘,葱岭回鹘,河西回鹘等部,到元末到明代,回鹘人逐渐分化和演变成现代的维吾尔族人。
    中文名:回纥人 外文名: 别名: 性质:少数民族 祖先:丁零和呼揭 演变:维吾尔族人

维吾尔族的来历

维吾尔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维吾尔族是一个多源民族,最主要的来源有两支:一支是来自蒙古草原的回纥人,另一支是南疆绿洲上的土著居民。

这两部分人于公元840年大规模汇合,至16世纪初完全融合成为现代维吾尔民族。“维吾尔”是维吾尔族自称“Uyghur”的音译,具有“联合”、“同盟”(拉施特《史集》第1卷)和“凝结”的意思。“维吾尔”一名最早见于汉籍是在公元4世纪的《魏书•高车传》里,被译写为“韦纥”,指的是高车部落联合体中的一个部落。

公元7世纪开始称“回纥”(《新唐书》卷217);788年又改译为“回鹘”(《资治通鉴》卷233),这个称呼一直延续至宋及五代。元明时期一般译为“畏兀儿”。1934年,中华民国新疆省政府正式规定“维吾尔”为汉译民族名称,此后这一译名就一直沿用至今。

生活与习俗

“回纥”是团结、联合、协助的意思。唐贞元四年(788年),自请改汉字译音为“回鹘”。鹘是一种凶猛的鸟,“回鹘”含有“回旋轻捷如鹘”的意思。回纥长期过着游牧生活,“居无恒所,随水草流移,善骑射”。

回纥人使用突厥语、突厥文,已发现的三通回纥可汗碑,碑铭就有突厥文。

在文化上,回纥人深受突厥的影响,风俗与突厥相近。8世纪中期,在中原文化的影响下,回纥有了农业、商业,开始建筑城市和宫室,考古工作者发现回纥人使用的铁犁铧,出现了犁壁,可见农业已发展至相当水平。在漠北有若干城郭是属于回纥汗国时期建造的,例如色楞格河畔的富贵城,鄂尔浑河畔的哈剌巴剌合孙。

后者是回纥汗国的都城,城址占地25平方公里,废墟上还残存着城堡土墙及堡中的浴池残迹。城堡的墙垣现在残存的还高达10米。碉楼高达12米,城堡中心耸立着望楼,高达14米。发掘出来的宫廷建筑物,属唐朝中原地区的风格。回纥贵族既习惯于城市生活,这就为后来在西域定居打下了基础。

《九姓回纥可汗碑》碑文用古回纥文、汉文、突厥文三种文字,证明回纥人民已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回纥采用了开元历,直到西迁后仍继续使用。

文字

回鹘文也称回纥文,回纥人(维吾尔族的祖先)使用的拼音文字。自唐代至明代(8~15世纪)主要"流行于今吐鲁番盆地和中亚楚河流域,这种文字的文献,近代发现于哈密、吐鲁番和甘肃地区。

11世纪的《突厥语词典》、13世纪的《蒙鞑备录》都曾记述过这种文字。根据《九姓回鹘可汗碑》等文物推断,回鹘文是在粟特文字母的基础上形成的。

10世纪后,今新疆南部回鹘人虽已改用阿拉伯字母,但回鹘文并未完全停止使用。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重抄的《金光明经》回鹘文译本,证明这种文字一直到17世纪仍在使用。字母数目各个时期不尽相同,最少为18个,最多达23个。23个字母中有5个字母表示8个元音,18个字母表示22个辅音。

在早期文献中有的字母表示两个以上的语音,在后期文献中才在相应字母左方或右方加一个点或两个点予以区别。字母分词首、词中、词末等形式,有句读符号,在摩尼教文献中还在句读符号上加红色圆圈。段落用对称方形的四个点隔开,有印刷体和书写体,书写体又分楷书、草书两种,楷书用于经典,草书用于一般文书。行款起初由右往左横写,后改为从左往右竖写。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