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子王旗

四子王旗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辖县级行政单位
四子王旗是隶属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的一个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乌兰察布市西北部,南、东、西三面分别与呼和浩特市、锡林郭勒盟和包头市相邻,北部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104公里,幅员总面积25513平方公里,约占全市面积的一半,其中牧区20843平方公里,农区4670平方公里。全旗辖5个苏木、3个乡、5个镇、1个牧场,共14个行政区。[1]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四子王旗常住人口为129372人。[2]2020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52亿元,同比增长2.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24.2%;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82亿元,同比下降6.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1525元、13155元,同比分别增长2.3%、8.8%。外贸进出口总额615万美元。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6.4∶32.2∶41.4调整为29.8:31.7:38.5,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中文名:四子王旗 外文名:Siziwang Banner 别名: 行政区划代码:150929 行政区类别:旗 所属地区: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 地理位置: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面积:25513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5个苏木、3个乡、5个镇、1个牧场 政府驻地:乌兰花镇 电话区号:0474 邮政区码:011800 气候条件: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著名景点:格根塔拉草原、补龙河等 机场: 火车站: 车牌代码:蒙J 地区生产总值: 地区生产总值:60.52亿元(2020年) 方 言:晋语 人 口:129372人(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

历史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为匈奴地。

秦汉时为雁门定襄郡之徼外地、匈奴中部单于庭辖地。

魏晋南北朝时为跖跋氏据地,隶属抚冥镇。

隋朝时为突厥族牧地。

唐朝时属振武军兼大单于大都护府。

辽代时期属丰州东北境,隶西京道。

金属西京路。

元朝时为净州路及西南境沙井总管府之各郡,中东西部皆为赵王传世食邑。

明朝时为察哈尔部林丹汗右翼属地。

清朝初期封给元太祖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图哈萨尔后裔,称四子部落旗。

17世纪30年代初归附后金,后因战事逐渐西迁于此。

崇德元年(1636年),清朝皇帝赐鄂木布为达尔汗卓哩克图,授札萨克,统领四子部落。

顺治六年(1649年),晋封为多罗郡王,世袭罔替。

民国3年(1914年),旗地受绥远特别行政区都统节制。

民国17年(1928年),绥远特别行政区改为绥远省,旗地属绥远省乌兰察布盟领导。

民国38年(1949年)9月19日,绥远省和平解放,随着四子王旗的解放,封建王公世袭制及清朝盟旗制也随之而土崩瓦解了。

解放初,旗地属绥远省乌兰察布盟领导。

1950年4月1日,四子王旗人民政府成立,隶属乌兰察布盟人民自治政府领导。

1954年3月6日,绥远省与内蒙古自治区合并,四子王旗归属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人民政府领导。

1958年4月,乌兰察布盟人民委员会改为乌兰察布盟行政公署,四子王旗属乌盟行政公署领导。

2003年12月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乌兰察布盟建制设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属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领导。

行政区划

四子王旗位于乌兰察布市西北部,总面积2.55万平方公里,辖查干补力格苏木、红格尔苏木、江岸苏木、脑木更苏木、巴音敖包苏木5个苏木,东八号乡、忽鸡图乡、大黑河乡3个乡,白音朝克图镇、乌兰花镇、吉生太镇、库伦图镇、供济堂镇5个镇。设122个行政村(嘎查),789个自然村。

人口民族

人口数量

四子王旗是以多民族聚居的边境牧业旗,截至2020年底总人口21.4万,蒙古族人口1.9万人,农牧业人口占总人口83%。境内有蒙古、汉、回、满、达斡尔、锡伯、东乡、布依、裕固、土、瑶11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8.7%,男、女分别占52%,48%。全旗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98人。

民族概况

蒙古族

旗境内蒙古族大部源于元太祖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图哈萨尔第十五代孙脑音泰敖特根四个儿子的后裔。

他们原率部游牧于呼伦贝尔草原,史称阿鲁蒙古。

后金天聪年间,脑音泰四子相继归附后金。

崇德元年(1636年),清王朝赐封脑音泰三子鄂木布为达尔汗卓哩克图,俾统四子部落旗。

顺治六年(1649年),晋封多罗郡王、世袭罔替。后因参加对明朝的战争迁来今旗境。

清天聪八年(1634年),四子部落旗有正户2000户,约1万左右人口。

2020年境内蒙古族人口达1.9万人。主要分布在牧区苏木、农区巨巾号乡、大黑河乡、库伦图乡以及乌兰花镇。

汉族

清朝嘉庆年间,有山西、绥远、土默特等地农民零星流入旗地开荒种地。

到咸丰、同治时期,迁入四子王旗境内的前山地区农民日益增多,并开始建房定居。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随着大规模官办垦务,大片牧地被开垦,内地大批农民流入旗境定居。

新中国成立初期,河北、山西、陕西北部和大青山以南的前山地区农民又先后自由迁居。

60年代,因灾荒有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等省的移民流入定居。后又有上述地区的汉民投亲靠友迁入。

汉族主要集中在农区乡、乌兰花镇、乌兰牧场和工矿企事业单位。

回族

清朝嘉庆年间,河北、宁夏等地的少数回民逃荒来到旗境开荒种地维持生计。

随后,呼和浩特等邻近地区的回民也陆续来旗境内,多数种地、以劳为生。在乌兰花定居的少数回民以经商或经营饮食业为主,境内回族人口逐渐增多。

民国15年(1926年),在回族较集中的乌兰花镇建起了40平方米的土木结构的清真寺。

民国25年(1936年)扩建。

1990年,重新维修扩建。

新中国成立初,境内回族人口200多人,到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全旗有回族人口达711人。

2002年,全旗有回族人口823人。比1949年增加600多人。主要聚居在乌兰花镇、大黑河乡。

2004年,全旗回族人口899人,比1949年增加710多人。

满族

旗境内满族居民,多数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由呼和浩特、察哈尔右翼中旗迁入定居的。主要聚居在乌兰花镇、供济堂乡、白音朝克图苏木、江岸苏木。1949年,全旗有满族人口7人。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增到105人。2004年,全旗满族人口967人。比1965年增加855人。

其他民族

其他民族绝大多数是新中国成立后,因工作需要从外地调来或学校毕业后工作分配以及婚配到该旗的。2004年,境内有达斡尔族、土族、布依族、东乡族、藏族、裕固族、锡伯族共68人。

地理环境

地形

四子王旗地形从南至北由阴山山脉北缘、乌兰察布丘陵和蒙古高原三部分组成,其中:山地占4.1%,丘陵占56.1%,高原占39.8%。统观地形趋势东南高而西北低。海拔高度为1000~2100米之间,相对高差1100米,平均海拔1400米。南部多为山地丘陵,北部为开阔的荒漠草原。全境丘陵起伏,平原相间,既无高山峻岭,亦少较大平原。

旗内主要山脉有笔架山、阿日嘎郎图山、道劳斯日博山和脑木更山。主要水系由5条内陆河即锡拉木伦河、大清河、席边河、乌兰花河及白音敖包河组成。

旗境东南西河子、活福滩、忽鸡图、三元井地段属阴山山脉北坡。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峰约100余座。这些山峰均属中等切割或轻微切割,相对高程1000米左右。中部乌兰哈达、供济堂、白音朝克图、查干敖包、查干补力格、吉尔嘎郎图、红格尔、大井坡为低山丘陵地段,海拔1500米左右的山峰约数百座。这些山峰均属轻微切割,相对高程500米左右。

气候

全旗地处温带,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兼有山地气候的若干特点。年平均气温在1~6℃,1月最冷,平均气温自北向南由-14℃递降到-17℃。极端最低气温-39℃,7月最热,平均气温自南向北由16℃递升到24℃。:极端最高气温35.7℃。

气温平均日较差13~14℃。平均年较差一般在34~37℃之间,其特点是春温骤升、秋温剧降、无霜期短。3~5月,月际间气温变化大,4月之后月升温幅度减缓。9月下旬气温开始下降,每5天下降2℃左右。全旗大部地区1月较10月降温9~11℃。

平均无霜期108天。全旗平均终霜日为5月27日。最早终霜日出现在1964年5月10日,最晚终霜日出现在1965年6月15日。平均初霜日为9月11日,最早初霜日出现在1972年8月30日,最晚初霜日出现在2000年9月30日。最短无霜期年份为1965年,仅78天,最长无霜期142天,年份为2000年。

历年平均降水量在110~350毫米之间。境内地下水资源年平均总量为4.24亿立方米。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计算量为0.16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1721万立方米/年,地表水可利用量为1651万立方米/年,水资源可开采量为13372万立方米/年。

水文

旗境内地表水主要以塔布河流域为主,其它区域地表水资源贫乏且利用困难、经济效益低。

四子王旗有呼和淖尔和查干淖尔两大湖泊。呼和淖尔是塔布河注入的主要内陆湖,位于旗境北部的卫境苏木和脑木更苏木境内,中心位置在北纬42°48′、东径111°05′。高程在955米以下,水面面积丰水年达20多平方公里,一般年份水深在2米左右;干旱年份也出现过干涸现象。

水质矿化度大于5克/升,为咸水湖。查干淖尔在呼和淖尔东南约4公里处,为塔布河注入的内陆湖,干旱年份时湖水干枯。当湖内水面超过955米时,即流入呼和淖尔。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四子王旗境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的矿藏有40余种,尤以铜、镍、金、锰、铅、锌、铁、钨、萤石、石膏、芒硝、石灰岩、珍珠岩、电气石、煤、石英等储量丰富,品位较高,极具开采价值。n

生物资源

野生植物有45科,225种。其中以禾本科、菊科最多,豆科、藜科、蔷薇科、百合科次之,单科单种的有18种。

天然乔木有:白桦、胡杨、黄榆、山杨等,其中胡杨为世界珍稀树种。药用植物产量较高的有:黄芪、知母、甘草、锁阳、柴胡、麻黄、百合、大黄、秦艽、远志、杏仁、枸杞、龙胆、车前子、蒲公英、黄芩、防风、益母草、苁蓉等。

优良牧草19种,分布广、产草量高的有羊草、冰草、花苜蓿、山野豌豆、针茅属、冷蒿、三裂亚菊、寸草苔、细中苔、碱蓬、马蔺、多根葱等。在各种植物中,有不少山肴野蔌,如发菜、厥菜、黄花(金针)、野磨、蒙古葱、山葱、山韭菜、田苣菜等。有毒植物主要有狼毒、野罂粟、天仙子(薰牙籽)、荨麻等。

野生动物主要是黄羊、野鸡、盘羊、野驴、野骆驼、野马、野鼠、野兔、狐狸、刺猬等。近年,狼的数量有所回升。

水资源

全旗水资源总量为4.4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平均径流量为3649万立方米。

经济概况

综述

2011年,四子王旗地区生产总值41.1亿元,增长24.5%;财政收入20118万元,增长88%;固定资产投资20.1亿元,增长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1亿元,增长2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3元,增长13.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223元;增长14.8%。三次产业结构比由30.6:35.3:34.1调整为28:37.7:34.3。

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51.6亿元,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32亿元,增长24.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9亿元,增长8.4%:财政收入3.1亿元,增长2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4亿元,增长1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10元,增长10.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548元,增长14.2%。万元GDP能耗控制在任务指标内。

2019年,四子王旗地区生产总值58.9亿元,增长4.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亿元,增长10.8%;固定资产投资10.7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828元、12093元,增长6.6%、11.2%。外贸出口总额383.5万美元。城镇失业率3.84%。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6.8∶30.6∶42.6调整为26.4∶32.2∶41.4。

2020年,四子王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52亿元,同比增长2.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24.2%;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82亿元,同比下降6.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1525元、13155元,同比分别增长2.3%、8.8%。外贸进出口总额615万美元。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6.4∶32.2∶41.4调整为29.8:31.7:38.5,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第一产业

2013,特色农牧业种植规模达到82万亩,产量20.3亿斤。

第二产业

2013年,引进各类工业项目10个,总投资达64.2亿元。

第三产业

2013年,引进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商贸流通项目8个,到位资金2.8亿元,同比增长16%。投资1.68亿元新建世京农贸、汇东农贸、汇东食安3个市场。四子王旗旅游网站和手机平台投入运行,旅游产品宣传推销力度明显加大。全年接待游客6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78亿元。中国邮储银行、中国银行正式营业,包商银行、建设银行、内蒙古银行即将入驻。全年上报对外融资7.5亿元,落实申贷金额3.7亿元。

社会事业

供水情况

解放前,四子王旗牧区以游牧的形式逐水草养畜,人畜饮水主要靠河水和雪水;农区则通过简单的挖掘水井解决生活用水。

1949年,四子王旗有水井87眼,提水工具主要有撑杆、辘轳。农田主要靠拦洪蓄水灌溉。

1956年,从河北等地调入了专门从事打井的技术工人,带来了当时打井的新技术。50~60年代,打了一部分竹木管井,适用于埋藏较浅的承压水区自流引水。之后,陆续引进了抗旱锥和大锅锥,用于埋藏较浅的潜水开发,采用混凝土井管,深受广大农牧民欢迎。1966年,自治区水利部门将一台苏式XB500型钻机拔给牧区水利专业队,管井建设开始摆脱笨重的手工劳动而逐步走上机械化生产的新路。1966年秋~1967年底,打深井5眼,其中查干补力格补龙河承压区自流井至今仍以5吨/小时的流量日夜涌流。

1977年,组建401~405共5个机台,到70年代末,共建成供水基本井45眼,深机井55眼,开辟缺水草场1680平方公里,解决了16666人、13310头(只)牲畜的饮水问题。

1984年,旗草原打井队自制了小型打井机,开展了方便农牧民打压水井的业务。

1987年,累计新打机电井212眼,新打筒井1128眼,建水泥防渗渠133公里。保灌面积1.93万亩。

1990~1999年,共打机电井1166眼,配套机电井1567眼,新打筒井4330眼,建水泥防渗渠123.86公里,衬砌“U”型防渗渠141公里,新增保灌面积11.12万亩。

2000年,大规模应用喷灌、管灌节水灌溉技术,新打机电井178眼,配套机电井230眼,新打筒井475眼,建喷灌38处,铺设低压地埋输水管道49公里。衬砌“U”型防渗渠道17公里。

2001年,新打机电井165眼,配套机电井145眼,新打筒井490眼,建喷灌33处,铺设低压地埋输水管道49公里。配套小型喷灌机组140套。

2002年,新打配套机电井140眼,新打配套筒井295眼,建喷灌76处,铺设低压地埋输水管道121公里。1999~2002年,配置了SPJ300型钻井机1台,QZ200型钻井机2台,VT200型钻机1台,自走式QZ200型钻机1台。

2003年,新打配套机电井147眼,新打筒井486眼,建喷灌16处,铺设低压地埋管道82公里,配套小型喷灌机组190套,建小草库伦190处。

2004年,新打配套机电井102眼,新打筒井210眼,建喷灌13处,铺设低压地埋管道148公里,建小草库伦100处。

供电用电

截至2004年底,全旗乡镇(苏木)通电率100%,嘎查(行政村)通电率100%,浩特吾素(自然村)通电率96.7%,人口通电率96.8%,一户一表容户达到43382户,农牧区配套机电井236眼,有效电灌面积为4.814公顷。

乡村振兴

2021年8月27日,被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家乡村振兴局确定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历史文化

地方风俗

传统祭敖包节

那达慕

香炒米

手扒肉

马头琴

二人台

蒙古象棋

百人长调大合唱

方言俚语

四子王旗的官方语言是汉语普通话和蒙古语,使用于正式场合。

但四子王旗的汉族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为晋语,属于晋语乌兰察布方言。

宗教信仰

喇嘛教、萨满教、伊斯兰教

地方特产

四子王旗杜蒙羊肉

四子王旗杜蒙羊肉,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四子王旗草原面积为203.34万公顷。主要天然牧草以小针茅、小禾草、葱类等杂类草为主,有碱韭(多根葱)、蒙古葱(沙葱)、小型针茅、野韭菜、细叶韭等优良植物达240多种,适宜杜蒙羊生长。四子王旗杜蒙羊肉,色泽鲜美、肉层厚实紧凑。羊肉具有肉质细嫩、瘦肉率高、脂肪少、味美多汁、高蛋白、低脂肪、无膻味、香味浓郁、风味独特等特点。

2013年4月15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四子王旗杜蒙羊肉”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四子王旗戈壁羊

四子王旗戈壁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四子王旗戈壁羊耐寒、耐粗、易牧,体格大,体质结实,结构匀称,后躯发达,肌肉丰满,四肢粗壮,头型略显狭长,鼻梁隆起鼻间略凹、眼大有神,耳大下垂,公羊多数螺旋形角,母羊多数无角或不发达的角,一般颈长适中,肋骨开张较差,背腰宽而平正,四肢略长,尾巴向上弯曲。

2015年11月05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四子王旗戈壁羊”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风景名胜

杜尔伯特旅游开发区

北魏抚冥镇遗址

金长城遗址

格根塔拉草原旅游中心

王爷府

锡拉木伦庙

元代敖包群

查干哈萨图岩画

犀牛化石群

道兰斯日背

毕齐格图岩画

脑木更山

乌兰花生态公园

杜尔伯特广场

著名人物

郭树清、尤仁、李志仁、南云飞

城市荣誉

2019年9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2020中国最具绿意百佳县市。

2020中国百佳富氧县市。

2020年5月,入选“2020中国避暑名县榜”。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12月,入选自治区双拥模范城(旗县、市区)名单。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