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

汉语汉字
囊(拼音:náng、nāng)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 据已有古文字资料,“囊”字最古形体为收录于《说文解字》的篆文。其本义是口袋;后引申为用口袋盛物。
  • 中文名:囊
  • 拼音:náng,nāng
  • 部首:口
  • 字码:U 56CA
  • 五笔:GKHE
  • 仓颉:JBRRV
  • 郑码:AJER
  • 笔顺:横、竖、横折、横、竖、点、横撇、竖、横折、横、竖、横折、横、横、横、竖、竖、横、撇、竖提、撇、捺
  • 笔画:22
  • 部首笔划:3
  • 四角号码:50732
  • 统一汉字:U 56CA
  • 笔顺编码:1251245251251112213524
  • 外文名:bag(英)
  • 注音:ㄋㄤˊ、ㄋㄤˉ

字源演变

囊,形声字。初文作①(《金文编》425页,“②”字所从),像扎住袋口的囊(小圈儿象征扎系袋口的绳索),象形字。后改为从③(“橐”之初文)的形声字。小篆及秦汉古隶从③,襄省声;草书与楷书则是从③省(省去“木”),襄省声。以上各体虽然均从襄省声,但所省者各不相同:小篆“襄”字从衣,④声,字形1所从省去了“衣”旁;古隶“襄”字作⑤、⑥,字形2、字形3所从都省去“④”和“衣”的下半;隶书“襄”字作襄,草书(字形4)所从省去了“⑦”;楷书则仅省去了“⑧”。“囊”,本义是口袋。《史记·平原君列传》:“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汉王充《论衡·无形》:“形之血气也,犹囊之贮粟米也。”引申指用口袋盛物。汉桓谭《新论·求辅》:“虽积和璧,累夏璜,囊隋侯,箧夜光,未足以喻也。”明马中锡《中山狼传》:“策蹇驴,囊图书。”

详细释义

读音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náng

名词

袋子;口袋

bag

《诗·大雅·公刘》:乃裹糇粮,于橐于囊。毛传:小曰橐,大曰囊。

囊橐

《汉书·王吉传》:及迁徙去处,所载不过囊衣。颜师古注:有底曰囊,无底曰橐。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锥之处囊中。

像袋子的东西

anythingn bag-shaped

 

囊缩

 

《正字通·口部》:囊,姓。楚庄王之后。

 

《左传·定公二年》:楚囊瓦伐吴。

动词

用囊盛物

 

《聊斋志异·卷一》:囊货就路,中途遇雨,衣履浸濡。

囊载

唐·李贺《感讽六首》之三:妇人携汉卒,箭菔囊巾帼。

《清史稿·刘锦棠传》:会大风从西北起,涛啮堤岸,势汹涌,锦棠囊士以御。

敛藏

 

《管子·任法》:皆囊于法以事其主。尹知章注:囊者,所以敛藏也。

 

覆盖;蒙住

cover

《后汉书·党锢传·范滂》:桓帝使中常侍王甫以次辨诘,滂等皆三木、囊头,暴于阶下。

囊首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墟所卖之。

nāng

名词

猪胸腹部的肥而松的肉

 

 

囊揣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橐也。从㯻省,襄省聲。奴當切。

说文解字注

槖也。

从㯻省,④聲。④各本作襄省二字,淺人改也,今正。

奴郎切。十部。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奴当切。音瀼。《说文》:橐也。从橐省,襄省声。《诗·大雅》:于橐于囊。传:小曰橐,大曰囊。《集韵》:一曰有底曰囊,无底曰橐。

又《史记·鼂错传》:太子家号曰智囊。

又宋玉《风赋》:盛怒于土囊之口。注:土囊,大穴也。

又《庄子·在宥篇》:乃始臠卷伧囊而乱天下也。注:伧囊,犹抢攘。

又姓。《春秋·定四年》:楚囊瓦出奔郑。

又《正字通》:六朝人作隐囊,柔软可倚。王维诗:不学城东游侠儿,隐囊纱帽坐弹碁。

又米囊,杨花别名。见《容斋随笔》。

又《汉官仪》:凡表章皆皁囊封事。

又《晋书·郭璞传》:郭公者,精卜筮。出青囊中书九卷授郭璞。

又地理书有《靑囊经》。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注

康熙字典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演示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韵书集成

字形

韵书

小韵

声调

韵目

字母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平声

 

开口呼

次浊

奴当切

nɑŋ

集韵

 

平声

 

开口呼

次浊

奴当切

nɑŋ

韵略

 

 

平声

 

 

 

 

 

奴当切

 

增韵

 

 

平声

 

 

 

 

 

奴当切

 

 

 

平声

 

 

 

 

 

尼耕切

 

中原音韵

 

阳平

江阳

 

 

 

次浊

 

nɑŋ

中州音韵

 

 

平声

江阳

 

 

 

 

 

奴当切

 

洪武正韵

 

平声

 

 

次浊

奴当切

nɑŋ

 

平声

 

 

次浊

奴登切

nɑŋ

分韵撮要

 

阳平

 

 

 

 

 

 

中上古音

时代

声韵系统名称

韵部

声母

韵母

先秦

高本汉系统

 

n

ɑŋ

先秦

王力系统

n

先秦

董同龢系統

n

ɑŋ

先秦

周法高系统

n

先秦

李方桂系統

n

ang

两汉

西汉

 

 

两汉

东汉

 

 

 

 

ang

 

 

ang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阳唐

 

ɑŋ

南北朝

北魏后期北齐

阳唐

 

ɑŋ

南北朝

齐梁陈北周隋

阳唐

 

ɑŋ

隋唐

拟音/高本汉系统

 

n

ɑŋ

隋唐

拟音/王力系统

 

n

ɑŋ

隋唐

拟音/董同龢系统

 

n

ɑŋ

隋唐

拟音/周法高系统

 

n

ɑn

隋唐

拟音/李方桂系统

 

n

âng

隋唐

拟音/陈新雄系统

 

n

ɑŋ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