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来之食

嗟来之食

汉语成语
嗟来之食(拼音:jiē lái zhī shí)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西汉戴圣编撰的《礼记·檀弓下》。该成语原指悯人饥饿,呼其来食,后比喻带有侮辱性的或不怀好意的施舍。在句中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中文名:嗟来之食 拼音:jiē lái zhī shì 近义词:残羹冷炙、盗泉之水 反义词:自食其力 出处:《礼记·檀弓下》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结构:联合式

释义

原指悯人饥饿,呼其来食。后多指侮辱性的施舍。

原文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下》

齐大饥⑴。黔敖⑵为食于路,以待饥者而食⑶之。有饿者,蒙袂⑷,辑屦⑸,贸贸然⑹来。黔敖左奉⑺食,右执⑻饮,曰:“嗟⑼!来食!”扬其目⑽而视之,曰:“予⑾唯⑿不食嗟来之食⒀,以至于斯⒁也!”从而⒂谢⒃焉,终⒄不食而死。(据《礼记》改写)

注释

(1)大饥:严重的饥荒。

(2)黔敖:春秋时齐国的贵族。

(3)食(sì):动词,给……吃

(4)蒙袂(mèi):用衣袖遮着脸。袂,衣袖。

(5)辑屦(jù):拖着鞋子。屦,古代用麻、葛等制成的鞋;辑,拖。

(6)贸贸然:昏昏沉沉的样子。

(7)奉:同“捧”,这里指拿着。

(8)执:端。

(9)嗟:喂,叹词,带有轻蔑意味的呼唤声。

(10)扬其目:瞪着他的眼睛。

(11)予:代词,“我”。

(12)唯:在句中起连接作用,“因为”。

(13)嗟来之食:带有侮辱性的恩赐。

(14)斯:此,这种地步。

(15)从:跟随在后

(16)而:连词,表前后两件事的相因关系。

(17)谢:表示歉意,解释为:道歉。

(18)终:到底。

翻译

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供路过饥饿的人来吃。有一个人用衣袖遮着脸,拖着鞋子,晕晕乎乎地走了过来,黔敖左手端着食物,右手端着汤,大声冲他吆喝说:“喂!来吃吧!”没想到那人却瞪视着黔敖,说:“我就是因为不吃嗟来之食才饿成这个样子的。”于是断然谢绝黔敖的施舍,终于饿死了。曾子认为这个灾民太固执了。他说:如果别人不客气地招呼你,你可以走开,但当别人已经道歉时,你就应该吃了。

成语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年,齐国发生了一次严重的饥荒,粮食奇缺,一大批穷人由于缺粮少食,而被活活地饿死。这时,有一位名叫黔敖的贵族奴隶主,想发点“善心”。每天一早,他便在大路旁摆上一些食物,等着饿肚子的穷人经过,便可施舍给他们,以显示他的“仁慈”。

一天,黔敖又坐在路旁的车子上,等着有人经过。正在这时,一个饿得不成样子的人走了过来。他用袖子遮着脸,拖着一双破鞋子,眯着眼睛,摇摇晃晃地迈着步子,身体十分虚弱。黔敖看到后,认为显示自己“仁慈”的时候到了,便左手拿起食物,右手端起汤,老远地、傲慢地吆喝道:“喂!来吃吧!”

他一心以为那个饿汉会对他感恩不尽,感谢他的好意和慷慨。可出乎意料的是,那个饿汉抬起头抖了抖衣袖,轻蔑地瞪了他一眼,说道:“我就是因为不吃这种嗟来之食才饿成这个样子的。你以为一个人为了食物,就会抛弃自己的尊严,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吗?你还是收起你那假仁假义的一套吧!”

黔敖听了这番话,惭愧至极,跟在后面向他道歉,可他就是不吃,最终饿死了。曾子听说这事后,评论说:“不必这样,他吆喝着叫你吃饭,你可以走开不吃,但他向你道歉了,你也就可以吃了”

成语寓意

饥荒之年,黔敖赈施灾民,这无疑是善举,但他态度傲慢、语气轻蔑,为饥民不能接受,终使善举不得落实,该成语告诫人们:尊重别人是至关重要的,即便是给人帮助,也要以此为前提,否则好的愿望则可能落空。

该成语还告诉人们,救济、帮助别人应该是真心实意的,而不要以救世主自居。对于别人善意的帮助,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面对傲慢者的“嗟来之食”,也要像那位有骨气的饥民的一样学会拒绝,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境,人都要保持自尊,这是作为人最可贵的品质。

例句

宋范晔《后汉书 乐羊子妻传》:“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金求利以污其行乎?’”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