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收费

单向收费

指移动电话只收取主叫费用
2007年5月22日,北京移动宣布,从5月23日开始正式推出全球通“被叫全免计划”,北京地区的全球通客户将迎来真正意义彻底的单向收费服务,不附加任何套餐。全球通被叫全免计划不再以其它的形式出现,切切实实完全免费,接听时间没有限制,真正实现了消费者期盼已久的单向收费。按照被叫免费计划,一位全球通的标准客户申请了“被叫全免计划”之后,每月的基本费仍为50元,但本地接听电话已经全部免费,仅计算打电话的费用。由于不需要选择套餐,不需要仔细计算,资费简单清晰、一目了然,非常方便客户理解、记忆,让“单向收费”彻底成为现实。
    中文名:单向收费 外文名:One-way charge system,caller pay principle 别名:

简介

单向收费,国际上叫做CPP,就是由主叫方付费。就是指世面上所有的移动电话无论任何套餐资费只收取主叫费用,无任何被叫通话费用。即通常所说的接电话不收钱。两个人打手机,占用的网络、所消耗的成本是什么样子的?手机拨打之后,信号从主叫手机到基站,再通过中继线传到移动网进行交换,这是主叫部分对网络资源的占用;被叫手机收接到信号后,先进行交换,通过中继线传到基站,然后基站通过无线信道传到被叫手机上。所以,无论是主叫打电话,还是被叫接电话,双方对网络资源的占用是完全是对称的。换句话说,如果换算成成本,主叫和被叫的成本是完全一模一样的,没有丝毫区别。

在通信过程中,总有一个人是打电话的,一个人是接电话的,这个钱由谁出?“羊毛出在羊身上”,“羊毛”出在哪只“羊”的身上,这就是问题的关键。如果被叫者不出钱,主叫者就要出钱,由主叫者出钱而被叫者不出钱就是做单向收费。

单向收费本质

单向收费是以往移动资费调整的延续与创新。

单向收费降低移动电话资费,让利于消费者,延续了资费下调推动移动业务发展的策略;同时,单向收费不仅解决资费高低的问题,还将改变移动收费模式、资费结构,从而更深入的影响移动运营模式。

单向收费是移动网内及移动与固定网之间的话费转移。

单向收费最直接表现为移动网内以及移动与固定网之间话务量的变化,话务量变化引起用户话费支出的变化。用户作为一个整体必将是单向收费的受益者,然而,消费者内部会因为其消费地位、消费能动性差异导致受单向收费的影响不同。

单向收费是用户需求与运营商竞争能力之间更高层次的平衡点。

电信市场逐渐步入买方市场,用户的地位得到提升,以用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逐渐加强,电信运营商要提升竞争能力,实现自身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就要重新定位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单向收费作为用户的强烈需求,将推动用户需求与运营商竞争能力更高层次的平衡。

单向收费是电信运营商之间利益的再分配。

电信改革与重组告一段落,各电信运营商分配了所有有形的电信资产以及部分无形资产,要再取得利益分配的优先权,只能争取对自身有利的游戏规则。单向收费涉及电信资费体系问题,是电信运营的核心规则,因此其最终将影响到电信各运营商利益的再分配。

单向收费是投资者对移动运营商运营能力的评判。

单向收费问题对股市有着深刻的影响,这是因为投资者将单向收费问题与移动运营商运营能力紧密相连,投资者是否将单向收费作为利好消息,取决于其对移动运营商能否驾驭单向收费后复杂的市场环境的评判。

单向收费是政府角色由市场主导者向宏观调控者的转变。

电信资费是电信管制的重要方面,是政府干预市场的有力工具。早期电信资费的制定是政府直接干预市场的结果,体现了政府对市场的主导作用。单向收费相对放宽了资费管制,政府也将完成向宏观调控者角色的转变,顺应改革潮流,满足企业与消费者的需要。

单向收费改革历史

自从手机从奢侈品变成了百姓生活的必需品,高额的话费就变成了众矢之的,虽然运营商们一调再调收费已经在下调,各种优惠套餐也是层出不穷,但老百姓们却始终没有放弃“单向收费”的梦想。

历史上,单向收费在10年前就存在,因为当时的电信运营商在很早的时候就形成了一家垄断的局面,那时的单向收费只是一家运营商内部结算的问题。作为保护垄断的一种工具,单向收费不利于新兴运营商的成长,垄断者作为运营商网间利润的分配者,很难做到公平。而移动电话从产生之日起就是在竞争的环境下开始的,双向收费成为多个运营商竞争环境下的最优选择,因为在价格战不断的环境下,运营商之间的网间结算成了谁都说不清的难题。

其实,回顾近十年我国的通信资费政策就会发现,随着百姓呼声的越来越高,政府仿佛也在单向和双向间有过摇摆,单向收费的政策一直处于“呼之欲出”的状态,却总在最后关头“难产”。

1997年5月,原邮电部拟订了单向收费方案,上报当时的国家计划委员会后搁浅,到底是由于各方利益难以平衡还是其他技术性因素不得而知。

1998年5月,信息产业部正式对外宣称,手机单向收费的可行性方案尚在研究之中。

2000年6月,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张春江称,信息产业部是支持单向收费的。一个月后,信息产业部有官员称,单向收费相关方案已报国务院有关部门审批,有望实施。

2000年10月11日,《电信条例》开始实施。信息产业部经济调节与通信清算司副司长张小铁却公开表示,单向收费目前阶段不可行。

而仅4天之后,信息产业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刘彩又表示:“现在据我了解,(单向收费)经初步协商已达成一致意见,等国务院批准以后就可以实施了。”随后,中新社、中央电视台、《北京青年报》等媒体均刊发消息称我国将实施通信资费的“双改单”。

然而,与此事相隔仅1个月,新华社就发布消息说,信息产业部否认“移动资费调整方案已获批准”。

2000年12月3日,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明确表示,预计两年内不可能提出移动电话资费调整的实施方案。

不仅政府进退两难,真正搞单向收费的运营商也未见成功案例。

2003年11月13日开始,重庆联通突然将手机单向收费正式推向市场,凡使用联通130、131“如意听”的手机用户,在重庆范围内,免费接听所有来电。此举掀起抢购热潮,3天内联通新入网用户突破两万。但在第4天,重庆联通此举便因“规范恶意竞争,维持现有资费”而被叫停。此次广东联通也是因为宣传资料中很明确地写着:市话套餐“单向收费、免月租、打出0.16元每分钟”引起轩然大波,最后以“错误宣传”被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备案彻查。

有专家指出,事实上,政策是根据市场来定的,单向收费的难点并不在于国家肯不肯批,而在于国家对单向收费的实施应该如何监管。

2004年7月1日,信产部和发改委联合颁布通知,剿杀价格战,单向收费、按秒计费等降价方式短期内不可能实现。

2006年5月,北京手机资费“解冻”,北京移动推出了接近单向收费的“被叫套餐”,联通部分业务实行单向收费。

2006年12月,信产部副部长奚国华表示,移动电话正在向低资费方向发展,“政府鼓励企业实行单向收费。”

2006年4月27日上午,信息产业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京联合召开电信资费座谈会。针对当前移动电话资费存在的主要问题,信息产业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拟采取措施,推进移动电话资费水平进一步降低,使人民群众分享电信业快速发展的成果。

一是积极推进移动电话单向收费,在整体资费水平逐步降低的前提下,全面实现手机单向收费;

二是降低移动电话国内漫游费,下调国内漫游费价格上限,允许企业自主向下浮动;

三是进一步清理套餐资费,要求电信企业简化套餐形式,提高透明度。

2007年5月18日,信息产业部和国家发改委宣布,将对现行的电信资费套餐进行全面清理。信息产业部表示,要逐步减少资费种类,简化资费结构,提高资费透明度。

全球通品牌在12年前建立,而从全球通开始建立起就实行的是双向收费,其标准资费就是月租费每月50元,主叫每分钟0.4元,被叫也是每分钟0.4元。而所谓单向收费,指的是移动主叫收费,而移动被叫免费,即通常所说的接电话不收钱。中国在引入移动电话之初,模仿美国的移动收费方式,实行双向收费。其后,历经了多次单向收费的讨论,但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推出资费“双改单”的政策。而经过这些年的逐渐演变,以及系列套餐的推出,全球通的资费水平一直在下降。直到今天全球通标准资费用户可以进行的被叫全免,全球通从双向收费到单向收费的资费演绎,进行了12年的时间。

单向收费三大障碍

1.北京电信资费监管比较严格,运营商降价措施相对保守。

2.谁先单向收费,谁就可能引发电信市场动荡。

3.单向收费至少会使运营商年收入损失在20%以上。

联通对全球通单向收费反应

5月23日,针对北京移动全球通品牌实行被叫免费接听,北京联通相关人士表示,正在研究对策,并且,北京联通其实早已实现无条件单向收费。早在今年2月14日,北京联通已针对C网用户(主要是世界风(CDMA后付费)用户,相当于北京移动的全球通用户)推出了单向收费政策;本次资费政策无任何附加条件,取名“商务自由行”。

另外,北京联通同时有“商务礼包型单向资费”套餐,比单纯的单向收费套餐更划算。而且,与北京移动的同类的“99套餐”相比,联通的该优惠幅度更大、选择范围更广、惠及面更宽。

之后的今年3月份,北京联通又对“新势力”品牌实行了本地接听完全免费,并且主叫资费和长途资费均将大幅下降20%。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