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贝克莱

乔治·贝克莱

爱尔兰哲学家
乔治·贝克莱,通称为贝克莱主教。他是爱尔兰哲学家,与约翰·洛克和大卫·休谟被认为是英国近代经验主义哲学家的三位代表人物。他著有《视觉新论》(1709年)和《人类知识原理》(1710年)等。美国加州的柏克莱市是以乔治·贝克莱而命名的。耶鲁大学也有一个本科寄宿学院是以他命名。[1]
    中文名:乔治·贝克莱 外文名:George Berkeley 别名: 民族:爱尔兰 出生地:爱尔兰基尔肯尼一个小乡村 毕业院校:都柏林三一学院 职业:基督教主教,哲学家,神学家 代表作品:《视觉新论》《人类知识原理》 《海拉斯和斐洛诺斯的对话三篇》 主要成就:近代经验主义哲学家近代经验论的发展者主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 信仰:英国国教 名人名言:“存在就是被感知”

人物经历

出生在爱尔兰

乔治·贝克莱1685年3月12日出生在爱尔兰基尔肯尼的一个乡村绅士家庭,是家中的长子,自幼天资聪颖,少年早熟,年仅15岁时就考入都柏林三一学院,19岁时获得学士学位,22岁时获得硕士学位。

此后留校担任讲师和初级研究院。他最早出版的书是关于数学方面的,贝克莱在数学上有一定的才华,他曾给微积分的发现者提出了一个特别容易自相矛盾的理论称之为“贝克莱悖论”以致连微积分的发现者都难以自圆其说。引起了数学界的一场混乱危机:当然这都是后话,是在他中年时期的时候做的事情。

贝克莱引起人们注意的是他在1710年发表的《视觉新论》这是一篇关于人类视觉的一篇科学论文,主要对视力和视觉,所视之物的大小和距离等这方面的问题做了一个深入的研究。虽然当时这篇著作的发表引起了一场科学界很大的争论。但是后世科学家的深入研究证明了贝克莱理论的正确性,其理论作为建立现代光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接下来,贝克莱出版了一本关于知识的来源和知识的原理的书,书名叫《人类知识原理》,出版于1710年。这本书让他大获成功,并且收获了很多好名声,可谓名利双收。

贝克莱认为这本书对于思想之外的感知形式的描述还有待详划,于是在1713年出版了《海拉斯和斐洛诺斯的对话三篇》,由此他提出的主要的经验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阐述已确立完毕。在这些唯心主义原则性的阐述里有一个贝克莱最有名的名言,即是“存在就是被感知”其意思就是说世界的存在完全是以感知世界的独立生物个体的存在因而存在,如果没有感知个体,那么世界也就不存在。

对于这个理论,贝克莱给予了详细的阐述和推理。贝克莱指出:根本没有第一性的质,因为一切知识都是正在经验着或知觉着的人的一种机能。

他指出,物理对象只不过是经验到的诸感觉的积累,习惯力量使之在心灵以内联合起来。否则就不能存在。譬如一张写字台,除非看见它,摸到它,嗅着它,有过他的颜色,形状,气味,它才是存在的:离开了感觉,或者诸多感觉的复合,组合,那便是什么也没有了。这是他著名的名言“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基本原理。其理论与唯物主义相反对。这一理论的诞生之初期受到了很大的嘲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的进步,这一理论被绝大多数的唯心主义者所接受。

在欧洲和英国

之后,贝克莱去了英国,进入了英国基督教教会。在1714年和1720年间,他在欧洲各国旅游,并传播自己的理论和思想。他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是意大利,并且参观过很多意大利的风景名胜。在1721年,爱尔兰神学教会给他一个尊重的邀请,由此他获得了神学博士的学位。此后,他再此选择停留在都柏林三一学院。主要教授神学和古希伯来语。在1721年2月,他被授职位神学教会的主教。

贝克莱在1728年和爱尔兰大审判法官约翰·福特的女儿安妮·福斯特结婚,此后,他去了美洲。他在现今罗德岛新港附近登陆,然后在米德尔顿那里购买了一个庄园。他还带来了一个他在意大利发现的英国画家,名字叫约翰·撒布兰特,而他在之后被称为美国近代肖像画的创始人。在庄园居住时,他计划在百慕大建立一个他所谓的“理想国”,和一所大学。最后都已资金的短缺而宣告失败

贝克莱在1732年离开美国返回英国伦敦。

返回伦敦后,贝克莱一直致力于慈善事业,他计划为在城市中无家可归的孩子建立一个"儿童之家”.在1739年贝克莱创立的“儿童之家”成立。贝克莱担任第一任“儿童之家”总执事人。在1734年,贝克莱被任命为英格兰某一地区的执行主教,他此后一直担任此份工作直到他的去世。

哲学观点

第一,物质就是“虚无”。贝克莱深知物质概念是一切唯物主义和无神论者的基石,因此,他千方百计地攻击唯物主义的物质不说,否认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以图达到他取消物质的目的,宣称物质就是“虚无”。

他说:关于“物质”或“有形实体”的学说,是“怀疑主义”的主要支柱,同样,一切“无神论”和“不信宗教的渎神的企图,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物质的实体从来就是“无神论者”的挚友,这一点是无需多说的。他们的一切古怪系统,都明显地,必然地依靠它;所以一旦把这块基础去掉,整个建筑就不能不垮台”。

他认为,物质是一个虚构的词,不表示任何实在的东西,在人的心中也没与之相应的观念。由此得出结论,物质就是“虚无”,他讥笑唯物主义者说:“假如你愿意的话,你可以把物质一词用成和别人所用的无物一词的意义一样”。贝克莱就是这样攻击唯物主义的,但是,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感觉的客观存在,是人类长期实践所证实的,决不是贝克莱可以取消得了的。

第二,“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认为,人们认识的对象就是观念,观念并不反映观念之外的任何事物,而且观念之外就没有任何事物,人们平常所说的事物,不过是观念的各种不同的结合而已。

例如,我们看到一个圆的形状、红的颜色,嗅到香的气味,把这些感觉集合起来,人们就用苹果这个名称来表示它,并把它当做一个单独事物来看待。由此得出结论,事物就是“观念的集合”。然而,观念本身并不能独立存在,要有一个能感知它们的主体,这个主体就是“一个能感知的主动存在,要有一个能感知它们的主体,这个主体就是”一个能感知的主动实体,就是我所谓的心灵、精神、灵魂或自我。

观念只存在于这个东西之中,或者就被这个东西所感知。主观唯心主义在我国也同样存在,明代的王阳明(1472——1528),集宋明时期主观唯心主义之大成,有四个字就可以概括他的全部哲学叫做“心外无物”。就是说,万事万物,包括月亮、太阳……都存在于他的心中。这种主观唯心主义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它不可避免地要陷入唯我论的可悲结局,既然,世界只存在于他的感觉中,那么世界上也就只有他一人是存在的了,这是何等荒谬呢!

如果我们质问主观唯心主义者,既然你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你的感觉,那么当你还没出世之前也就是还没有你的感觉的时候,生你的父母是不是客观存在的呢?对于这样的问题他们是无法回答的。

注:以上反驳是无力的。要了解贝克莱的思想,绝不可把物质与存在(或非物质与不存在)混为一谈。贝克莱的理论是“非物质论”(Immaterialism),认为世界上存在的只有能进行思考的心灵(Mind)和不能进行思考、只存在于心灵之中的观念(Proception)。

物质(Material)是不存在的,因为它被证明是一种没有性质的物理客体(参看贝克莱的早期着作)。我们能够感知到主观存在的观念,经验到作为客观实体的心灵。贝克莱的思想绝不等同于王阳明的思想,王阳明有很大的唯我论倾向,但贝克莱是反对唯我论的。

贝克莱认为:我们所感知的只是观念,我感知不到的观念,对于我的心灵来说就是不存在的,但对于别的感知到它的心灵来说,这个观念就是存在的,因为所谓的“心灵”并不是仅仅指我的心灵,而是指所有的心灵,包括永恒不朽的心灵——God,God给予所有观念以感知,于是它们即使不为人所感知,也是存在的,别忘了贝克莱可是个有神论者。

对于生身父母的问题,我们可以做如此解释:我们在没有出世之前自然经验不到父母的心灵,父母的心灵实体对于我们的心灵来说就是不存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于其他心灵(比如祖父祖母、父母的朋友们等等)来说我们的父母也是不存在的,他们可以经验到我们的父母的心灵实体,因此对于这些心灵,我们的父母客观存在。哪怕我们的父母就是Adam和Eve,还会有God这个永恒心灵来经验他们的心灵。

贝克莱不反对心灵的客观存在,但他强烈反对物质的客观存在。事实上,刚才所反驳的仅仅是贝克莱本人也不赞同的唯我论,而不是贝克莱的真正思想

在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我们的心灵具有了一定的感知能力。我们可以慢慢知道,哪些观念的集合用“桌子”这一词汇称呼,那些观念的集合用“椅子”这一词汇称呼,哪些似乎是观念的集合的事物被称为“父”、“母”或者“小朋友”。

渐渐地,对我们心灵中经验的能力趋于成熟时,我们会发现,“父”、“母”以及“小朋友”这些词汇所指称的事物与观念有很大区别,通过进行经验,我们会发现,和桌子与苹果相比,他们是能动的,至少与本人十分相似。于是我们便可以做出判断:“父”、“母”、“小朋友”不是观念,而是一种与观念截然不同的事物——心灵。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