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手可得

唾手可得

汉语成语
唾手可得是一个成语,拼音是tuò shǒu kě dé,是指手上吐唾沫,动手就可以取得。比喻毫不费力就可以得到。出自《后汉书·公孙瓒传》。[1]唐太宗时,唐朝属国高丽国发生内乱,大臣支离杀死唐太宗立的国王后自立为王,唐太宗想亲征高丽。大将褚遂良认为这点小事不必皇帝亲征,派一两名精干的大将带上十万兵马出征,小小高丽就“唾手可取。”
    中文名: 外文名: 别名: 名称:塞翁失马 拼音:sài wēng shī mǎ 出处:《淮南子·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释义:塞:边界险要之处;翁:老头。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近义词:因祸得福 反义词:因福得祸

词语

词语信息

【词目】唾手可得

【拼音】tuò shǒu kě dé

【解释】唾手:手上吐唾沫,动手就可以取得。比喻很容易就得到了。

【出处】《后汉书·公孙瓒传》李贤注引《九州春秋》曰:"始天下兵起,我谓唾掌而决。"《新唐书·褚遂良传》:"但遣一二慎将,付锐兵十万,翔会云輣,唾手可取。"

【示例】

1、科学上没有唾手可得的事;都需要经过艰苦的努力。

2、四个现代化决非唾手可得;只有付出艰苦的劳动才能使它实现。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

【近义词】易如反掌、轻而易举、手到擒来

【反义词】大海捞针、难于登天

详细解释

比喻很容易就得到了。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八回庞德曰:"不如暂且收军,只须如此如此,长安唾手可得。"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一回"却说庞统、法正二人,劝玄德就席间杀刘璋,西川唾手可得。"

《东周列国志》第五回:"明日主公往周,公子可设饯于西门,预伏甲士五百于门外,酒至数巡,袖出短剑而刺之,手下有不从者,即时斩首,诸侯之位,唾手可得!"

杨朔《海市·寿亚非作家会议》:"终生致力于创造和平幸福的生活。但这不是唾手可得的。"

【辨析】与"探囊取物"区别在于:~偏重于"得";强调得来极其容易;而"探囊取物"偏重于"取";强调极容易得到之意;还有"事情很容易办成"之意。

相关典故

唐太宗时,唐朝属国高丽国发生内乱,大臣支离杀死唐太宗立的国王后自立为王,唐太宗想亲征高丽。大将褚遂良认为这点小事不必皇帝亲征,派一两名精干的大将带上十万兵马出征,小小高丽就“唾手可取。”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