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的骆驼

哭泣的骆驼

三毛创作中篇小说
《哭泣的骆驼》是作家三毛创作的中篇小说,收录于散文集《撒哈拉的故事》。在《哭泣的骆驼》中,三毛依然恋恋着墨沙漠生活周遭的人与事,《收魂记》、《搭车客》、《逍遥七岛游》、《一个陌生人的死》、《大胡子与我》等篇,情趣盎然;《沙巴军曹》与《哑奴》所刻画的主角,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而压轴的《哭泣的骆驼》,以游击战事为背景,细细铺写一对沙漠情鸳的生死盟,竟犹如史诗般的磅礴。由哈尔滨出版社1977年出版发行。
    书名:哭泣的骆驼 别名: 作者:三毛 类别: 原作品: 译者: 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页数: 定价: 开本: 装帧:平装 ISBN:9787806399071 文学体裁:中篇小说 作品出处:《撒哈拉的故事》 字数:约22000

内容简介

三毛到来之前,西撒哈拉还是西班牙的殖民地,随着自由主义的兴起,这片土地上的居民开始决心要摆脱殖民统治和邻国的瓜分。动荡的幕布已拉起,三毛与荷西选择留在这里,不仅为着热爱,更为着荷西还有一份养家的工作,不能轻易全身而退。三毛与荷西本是中立的一方,他们对冲突双方都一视同仁。可在紧张的局势下,他们还是因敌对双方的关系受到波及。邻居们开始有了不友好的举动,而西班牙人也开始质疑他们的立场,这让他们的处境变得尴尬起来。

三毛很欣赏本地医院的护士沙伊达,两人也成了好友。沙伊达因为生得美丽,遭到阿吉比等人的纠缠,又因与年轻警察奥菲鲁阿相熟,再加上信仰的不同,当地人对沙伊达颇多非议。后来,三毛在朋友鲁阿家的聚会发现,沙伊达竟是沙漠游击队首领巴西里的妻子。摩洛哥开始进军西撒哈拉,局势紧张,西班牙政府决定撤退,荷西在前线帮同胞转移物资,无法陪三毛离开,只好嘱托同路的友人照顾好三毛。一天晚上,沙伊达带着巴西里来三毛家里躲藏。

巴西里为了不拖累三毛,当天夜里决定先离开,临走前,他将妻子交托给三毛,希望她们尽快去到安全的地方。第二天,沙伊达坚持去医院上班。当天下午,三毛得知巴西里死亡的消息,而沙伊达被诬陷为出卖巴西里的叛徒,要在骆驼屠宰场审判。三毛赶到屠宰场,发现一直垂涎沙伊达美貌却又得不到她的阿吉比威胁要将她强暴后杀死。阿吉比等人着手实施侮辱时,为了保护沙伊达,巴西里的弟弟鲁阿闯进现场,混乱中,沙伊达和鲁阿死在了枪下。无能为力的三毛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一惨剧的发生。

三毛为读者构筑了一个有泪有笑、欲罢不能的文学世界。

图书目录

尘缘(代序)

收魂记

沙巴军曹

搭车客

哭泣的骆驼

逍遥七岛游

一个陌生人的死

大胡子与我

哑奴

三毛一生大事记

人物介绍

沙伊达:故事女主角。沙伊达是一名撒哈拉威女子,她十六七岁时成为孤女,被医院的修女收养,接受了西式教育,成为一名助产士。沙伊达近乎象牙色的双颊上,衬着两个漆黑的深不见底的大眼睛,挺直的鼻子下面,是淡水色的一抹嘴唇,消瘦的线条,像一件无懈可击的塑像那么优美。三毛很喜欢沙伊达,她会时常到医院找沙伊达聊天。

巴西里:故事男主角,沙伊达的丈夫。他同时也是神出鬼没、凶猛无比,却长得英俊洒脱的沙漠游击队领袖。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哭泣的骆驼》以一对情投意合的恋人巴西里和沙伊达生逢乱世的生离死别为情节主线,贯穿了西非撒哈拉的战争历史,昭示了个人的爱恨情仇在尘世无法抗拒命运之轮的无情碾轧,控诉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害。游击队长巴西里率领民众反抗,结果被“同志”杀死;被人误认为鲁阿情人的沙伊达,竟然是鲁阿哥哥巴西里已婚七年的爱妻;鲁阿冒死拯救沙伊达,而沙伊达宁愿死在鲁阿的枪下。在构画流浪生活的同时,三毛通过捕捉离奇的故事,并用朴实清丽的语言为一个异乡人在战乱年代的见闻录注入一曲苍凉的乱世悲歌。

艺术特色

修辞手法

小说中的比喻不套用固定格式,句式多样,喻词也各不相同,有用“像”的,有用“是”的,有用“似”的,有用“如”的。喻体的日常生活性是文中比喻句的又一个特色,小说里三毛选用了“云”“塑像”“月”“鹰”“火”“水”等日常生活中惯用、常见的事物。虽然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事物,但是在和本体的联系上三毛是独具匠心的。“云”是沙伊达的睫毛,因为她注意到沙伊达的睫毛又长又密,灯光下的影子就像阳光下云朵的投影;一件精心雕刻的塑像就是灯光下的沙伊达模样,因为三毛觉得沙伊达的美是要像雕塑般被众人虔诚地瞻仰保护着的;游击队的制服是火般的,因为她知道这场游击活动像火一样虽热烈却转瞬即逝,注定失败。

三毛还喜欢采用虚实互喻的写作手法。她说邻居无理批评的话像一个耳光扇在自己脸上,抽象的“话”成了实在的“耳光”,读者自然更能真切地理解作者当时“紫涨着脸,说不出话来”的感受;沙漠里的屠宰场像一座大棺材,这就是作者对处决沙伊达的地点的比喻,“棺材”的形象使得读者实实在在地了解了三毛的谴责与恐惧;沙哈拉威人表达自己民族自决信心时,三毛写道他们的嘶叫哭喊像天崩地裂,化无形为有形,读者对当时的情况更加一目了然。

小说中的衬托辞格偏重于正面衬托,避免了作者直抒胸臆的唐突,使语言更加细腻温润。标题“哭泣”一词奠定了故事伤感的基调,文中不论是炎热空洞的夏日景色,还是灰茫幽暗的清晨景象,不论是屠宰房外阴森恐怖的黄昏,还是悲怆恸心的夜景,没有一处不渲染了悲伤凄凉的气氛,没有一处不浸润着作者的悲怆之情。三毛用正面衬托的手法细细渲染着全篇的氛围。

作者简介

三毛台湾著名作家,1943年3月26日出生于重庆,浙江省定海县人。本名为陈懋平,1946年改名陈平,笔名“三毛”。1964年进入文化大学哲学系,肄业后曾留学欧洲,婚后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加那利岛,并以当地的生活为背景,写出一连串情感真感真挚的作品。1981年因到台湾,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辞去教职,专职从事写作和演讲。1991年1月4日去世,享年48岁。三毛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平生著作、译作十分丰富,其中《撒哈拉的故事》、《雨季不再来》、《哭泣的骆驼》、《我的宝贝》、《闹学记》、《滚滚红尘》等散文、小说、剧本更是脍炙人口,在全球华人社会广为流传,在大陆风靡一时,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创作背景

1975年10月17日,海牙国际法庭对西属撒哈拉问题做出裁决,他们取得了自决权利。当天晚上,还在欢庆的阿雍小镇人民收到电台广播:摩洛哥国王哈珊,召募志愿军向西属撒哈拉和平进军。10月18日,摩洛哥军队开始向距离阿雍只有四十公里的边界进发。10月21日,西班牙政府开始紧急疏散居民。离开西撒哈拉的三毛,以此次战争为背景,写下《哭泣的骆驼》。

三毛在《骆驼为什么要哭泣》一文中写道,在西属撒哈拉大动乱的时候,当地有游击队,有西政牙的磷矿公司,大概有两千个员工,有妇女,有学校,有西班牙的军队和警察,这么多不同样的人,他们的不同反应。三毛想到这一点,观察了一下,想把它写出来,但是,如像报道文学那样写的话,这件事情就没有一个穿针引线的人物。于是三毛拿出一件特别的事——当时游击队的领袖巴西里,他是三毛的好朋友,他太太沙伊达是医院护士,拿他们两个人的一场生死,做为整个小说的架构,而用后面的背景来引述发生的这些事情。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