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

哈萨克

少数民族
哈萨克是一个少数民族,(哈萨克语:Қазақ / Qazaq / قازاق)是哈萨克斯坦的主要民族和中国的少数民族。
    中文名: 外文名: 别名: 名称:哈萨克 民族:哈萨克族

民族概况

哈萨克是一个少数民族,中国哈萨克族人口总数目前已超过120万(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时有90余万;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已达111万)。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少数分布于甘肃阿克赛哈萨克自治县和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据史料记载,哈萨克民族主要由古代的乌孙、康居、奄察人和原在中亚草原的塞种、大月氏,及以后进入这个地区的匈奴、鲜卑、柔然、突厥、铁勒、契丹、蒙古等各族人共同融合而形成,15世纪建立起哈萨克王朝。哈萨克族是属于跨国境民族,他们长期生活在黑海、咸海、锡尔河、伊犁河、额敏河、阿尔泰山和天山北部的广大区域。史学界一致认为,乌孙是哈萨克族最古老、最重要的祖先之一。

历代哈萨克人民为守疆卫土,维护祖国统一做出了杰出贡献。公元前60年,汉在西域设置都护府主要是由于与哈萨克族源有关的乌孙结盟,共同击败了匈奴贵族,才使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直至帕米尔高原的广大土地并入中国版图。

在历史上,哈萨克族绝大多数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因而其服饰带有较浓郁的草原畜牧生活的特征。其饮食习惯也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畜牧业紧密相关,以肉、奶、茶、面等食品为主;而奶制品在哈萨克族饮食中的分量很大。奶制品的种类主要有鲜奶子、酸奶子、奶皮子、奶豆腐、奶疙瘩、酥油、酥酪、奶糕、马奶酒等等。其中马奶酒是哈萨克牧民在各种聚会、盛宴中必不可少的饮品。

哈萨克族最主要的游牧区在新疆伊犁地区,位于亚洲大陆腹地,年降水量大都在200毫米至3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较低。河流两岸、山麓地带、湖泊水泉周围成为哈萨克族草原畜牧业和种植业活动的理想场所。

哈萨克族游牧的草原地带土特产、名贵药材和山林资源都很丰富。地下资源也相当丰富,有金、铜、铁、铅、锌等。如阿尔泰山,即为(蒙古语)“金山”之意,富蕴县的铍、锂、钽、铌、铯、铷、铪等82种稀有金属矿藏储量居全国之冠,该县可可托海三号矿被称为“天然矿物博物馆”。超过 7,000 哈萨克人从新疆北部逃至青海省和甘肃省 。

在青海,哈萨克逃荒者造成巨大冲击,马步芳通过指定牧场给哈萨克人难民问题。然而当地的回族,藏族和哈萨克族冲突不断。青海,甘肃的藏区藏族持续攻击哈萨克人。在西藏北部,哈萨克人与藏族持续发生冲突,外来的哈萨克人难民最终被迫前往拉达克。据统计1934, 1935, 1936-1938间约有18000人移民至青海,甘肃。这一部分脱离乌孜别克汗国的人被称为哈萨克人,意为“避难者’’或“脱离者”

称谓演变

历史上哈萨克称“阖萨”、“曷萨”、“阿萨”、“可萨”等,原意为“避难者”或“脱离者”。

哈萨克语自称哈萨克为“Қазақ”或“Qazaq”,外人称哈萨克为Казах或Kazakh。这种外称源于俄语。自称“Қазақ”在阿尔泰语系中的本义指“独立不羈者”、“放浪者”,引申义指从阿尔泰部落集团脱离后形成独立单一民族的游牧民。

由于自称“Қазақ” 与俄罗斯语“Каза́ки́”(中译哥萨克,乌克兰语:Козаки;俄文:Каза́ки́)同出于俄语“козак”这一语源,因而历史上俄罗斯为了避免“Қазақ” 与“Каза́ки́”的混同,长期将哈萨克称为“吉尔吉斯”,直到20世纪上半期前苏联进行民族识别时始纠正过去的误称,改用哈萨克语的自称“哈萨克”(Қазақ)。

族名解释

哈萨克族名存在着各种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哈萨克族学者尼合迈德·蒙加尼认为:哈萨克族名是“奄蔡”(Қазақ)的异译。Қазақ中的Қаз义为天鹅,ak义为白,Қазақ含有白天鹅之义。因而哈萨克族把自己说成是天鹅化身成的美女与一个男人生出的后裔。

二、俄罗斯学者拉甫罗夫认为:在八世纪僧侣叶弗卑尼著作中的哈索格即是哈萨克。

三、哈萨克在北高加索的卡巴尔达-巴尔卡尔语中是指处境不好,无家可归的人。在晚清时代,中国学者丁谦认为哈萨克是可萨人的异译。在北高加索民族的语言中,哈索格有高大奴隶的意思。最早的哈萨克由里海一带的卡斯比与塞种构成。

四、另一种观点认为 哈萨克是源于古老地名,据记载罗马大帝康士坦丁留给儿子的遗嘱中说:“……在那外围有着哈萨克亚大草原,再过哈萨克亚就是阿兰。”康士坦丁大帝是913 - 959年代之间称帝之。哈萨克意为“自由之地”,引伸泛指所有生活在中亚大草原的自由部族,这些部族并不一定有血缘关系,文化多样,但是语言高度统一。

族源

一般认为:钦察草原的最早居民是斯基泰人。匈奴人西迁以后,各突厥语民族开始逐步进入钦察草原。成吉思汗西征之后,这里分属蒙古钦察汗国和察合台汗国。这一期间,当地人与蒙古人不断融合,初步形成了新的民族共同体,血缘上以蒙古人、突厥人为主,并接受了伊斯兰教。在哈萨克汗国成立后,周边很多游牧民族部落加入,经过几十年的分化和融合逐步形成了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的形成一般认为是在15世纪末或16世纪初。因此,哈萨克人的族源比较复杂,包括了古代不同时期进入这个地区的印欧民族(斯基泰人,乌孙、康居、奄蔡人、大月氏)、突厥民族(匈奴、铁勒、可萨人、钦察、康里、阿儿浑、葛逻禄、汪古、克烈、乃蛮、诺盖人),蒙古语民族(契丹、蒙古、札剌亦儿、弘吉剌、忙兀惕、乞颜)等民族;其中后来的突厥人和蒙古人成为主体部分。

历史

国外学者多认为“哈萨克”名称最早出现于15世纪初期。15世纪20年代,在金帐汗国东部出现了乌孜别克汗国, 以锡尔河下游为中心,北至托波尔河,东北至额尔齐斯河。1456年,汗国有两个苏尔坦(吉来和扎尼别克),由于内讧向东逃入亦力把里统属地区,亦力把里主把楚河、塔拉斯河流域西七河区让给他们游牧,以增强自己的实力。这一部分脱离乌孜别克汗国的人被称为哈萨克人,意为“避难者’’或“脱离者”。

哈萨克人建立了哈萨克汗国。随着汗国的壮大,周邻民族的加入,到15世纪末,哈萨克民族最后形成。1589年,哈萨克人及其分布地区已区分为三个玉兹(血缘的部落联盟):大、中、小玉兹,即清文献中的右、左、西三部。

其中的中玉兹(哈萨克斯坦中部地区)和大玉兹(七河流域)臣服于准噶尔部。而小玉兹(西哈萨克斯坦)则于1731年被沙俄吞并。但是准噶尔汗封建贵族烧杀抢掠使哈萨克人民遭到灾难。18世纪中叶,清朝统一了准噶尔部,解除了哈萨克来自准喝尔的威胁。哈萨克三玉兹先后表示归顺清朝,特别是中玉兹和大玉兹,与清朝的关系更为密切。

18世纪中叶起,沙俄侵略中国,并侵入哈萨克草原和原属清伊犁将军管辖的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1864~1883年,沙俄以讹诈和军事威胁手段,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按照条约中“人随地归”的规定,侵占了原属中国的哈萨克族及其居住地区。

1864年,游牧在斋桑湖一带的哈萨克族12个克烈部,因不堪沙俄的统治和压迫,离开原牧地,移居到阿尔泰山地区。1883年,哈萨克黑宰部落3千多户迁入伊犁和博尔塔拉地区。划界后,又有了不少哈萨克族迁入了中国境内。至19世纪中叶,哈萨克族占了伊犁地区居民的大多数。他们有丰富的畜牧业生产经验,对祖国边疆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光绪十年(1884)新疆建省后,伊犁、塔城及蒙古、哈萨克部落隶属于伊犁将军;北部的阿勒泰初属于科布多参赞大臣,后划为勒泰区(1919)。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结束了清朝对哈萨克人民的专制统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哈萨克族人民进入了与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发展繁荣的新时代。

1951年1月,甘肃省敦煌县成立了“安置流散哈族工作委员会”。

1953年3月,中共中央西北局和西北行政委员会在兰州召开了“甘青新三省边境哈族头人联谊会及各族团结会”。会上讨论了划分哈萨克族牧居区域,建立民族自治政权,发展民族经济文化等问题,拟定了《甘青新边境各族代表关于加强民族团结,安置边境哈族的协议意见》。规定:甘肃以海子为中心,东至哈尔腾东端的托逊堡,西至安南坝,南至海子南端,北至燕都尔图,上述地区为哈萨克族居住和放牧区域。

青海都兰方面以格尔木为中心,东至达赍,西至乌图美仁,南至古尔班崖吉,北至且如地带为哈萨克族居住放牧区。从此,甘青新边境的哈萨克人民彻底结束了长期漂泊动荡的生活,有了自己固定的居住地和放牧草场。

1952年至1953年间,经新疆省人民政府批准,被乌斯满匪帮裹挟到镇西的300户哈萨克族牧民迁回阿勒泰。从此,巴里坤的哈萨克人民过上了和平安定的生活。

从1954年至1984年,在人民政府的帮助下,一批批哈萨克族牧民由甘肃、青海陆续迁回新疆。

1954年11月27日,伊犁哈萨克自治区在伊宁市正式宣告成立,区下设伊犁、塔城、阿勒泰三个专区,并受新疆省人民政府委托,代管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区(后改称自治州)。1955年11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关行政区域划分的规定,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区改称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分布

哈萨克族是个跨境的民族,在我国境内的主要集中在新疆的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和木垒、巴里坤两个哈萨克族自治县以及乌鲁木齐市。在甘肃省的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等地也有聚居。境外的哈萨克人主要集中在前苏联的哈萨克共和国境内。哈萨克族的这种分布状况是有其历史根源的。历史上的哈萨克人游牧范围十分广阔。

十六世纪前期,分布西至乌拉尔河,南到塔什干,北接伊施姆河,东达天山南北的广大地区。从十八世纪中叶起,沙俄势力侵入中亚,开始蚕食中国领土,逐步吞并哈萨克草原和哈萨克人居住的其他地区,使一部分哈萨克人中断了与祖国的联系,并被迫迁移到沙漠地带。

1860年到1883年,沙俄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强调所谓“人随地归”,先后割占原属我国新疆地区的土地40多万平方公里,使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哈萨克族人民成了异国公民。原来就居住在我国境内的,及划界后纷纷投归祖国的哈萨克人,主要聚居在伊犁地区和博尔塔拉一带,部分在阿尔泰山以南地区。

这就是今天新疆哈萨克族聚居地形成的由来。清代,还有部分哈萨克人因军事征调和其他原因,流散在甘肃、青海等地,建国以后这部分人中约有25000多人先后回到故地阿勒泰,重建家园。

在中国的哈萨克族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

语言文字

哈萨克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克普恰克语支。保留了丰富的古代突厥语词汇。古代哈萨克语与古代匈奴、乌孙、康居语言有密切的关系。后来又从蒙古语维吾尔语和汉语吸收了许多词汇,形成现代哈萨克语。中国哈萨克族语言比较统一,方言差别较小,共有九个元音,二十四个辅音音位。

公元6~8世纪,哈萨克族曾经使用过古突厥文,8世纪之后使用过回鹘文,其后又使用过察合台文。20世纪初,哈萨克族对察合台文进行了改革,形成了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现代哈萨克文,现被称为哈萨克老文字。

由于长期与汉、维吾尔、蒙古等族人民频繁的交往,彼此在语言上有着一定的影响。哈萨克族人民不仅在自己的语言中吸收了他们的词汇,而且有不少人兼通这些民族的语言。根据近年来哈萨克地区考古发掘的材料来看,哈萨克族先人(如七河流域的古代塞人、乌孙人)早在公元前即已使用某种形式的文字。

后来,哈萨克族又曾先后使用过三种文字,即古代突厥文、后期粟特文和阿拉伯字母文字。哈萨克族从1965年开始,一度使用拉丁字母新文字。该文字系统由33个字母组成。1980年以后哈萨克族又逐渐恢复使用阿拉伯字母的文字 。

宗教信仰

哈萨克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原始信仰和伊斯兰教。哈萨克族相信万物有灵,因而天、地、日、月、星宿、水火都成为崇拜的对象。马、牛、羊、驼等牲畜都有其主宰的神。青草是象征生命之神。河边的树是神木。人若死后,灵魂不灭,所以祖先崇拜在哈萨克族也有很大影响。他们认为,世间万物都由神灵支配,善神给人们带来幸福,恶神给人们带来灾难。

在游牧区哈萨克族当中,也信奉“巴克斯”、“巴力格尔”、“杜压纳”、“察依克”。实际上,这些神类似北方民族中的“萨满”。“萨满”是神的化身和代理人。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在牧区跳神、占卜和念咒,从而为病人驱鬼,为猎手祈福,求风调雨顺,保人畜平安等等。15世纪始,哈萨克族皈依了伊斯兰教后,萨满教在活动中也采用了伊斯兰教的一些形式,但在牧区至今仍有保留。

文化艺术

哈萨克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音乐很有特色,乐器种类和乐曲形式也相当丰富。“冬不拉”为弹奏乐器,是哈萨克族民间最流行的传统乐器,分为高、中、低等十几种。冬不拉易学易带,深受哈萨克族喜爱。拉奏乐器以“库布孜”为代表,演奏起来声音类似小提琴,但形状比小提琴复杂,上端向里弯,琴腹如勺,腹面张开,背面蒙有羊皮,琴弦用马尾或牛筋制成。

吹奏乐器主要有“思布孜可”,民间艺人最善使用此物,被誉为“心笛”。这种乐器形似竖箫,吹奏起来音色悠扬柔和。哈萨克族的打击乐器也有很多,极有特色的是“阿迪托亚克”。这种击奏乐器由两个组成一对,演奏时互相击打,外形类似马蹄,加之所奏出的效果,哈萨克族称之为“马蹄音”。

哈萨克族民间乐曲大都雄浑古朴,富有强烈的民族气质和草原风格。如《欢乐的草原》、《骏马奔腾》、《阿克萨卡库兰术赤汗》等。

哈萨克族舞蹈以“动肩”和跳“马步”见长,动律感极强,表现风格粗犷剽悍。

每一个哈萨克人都是很好的骑手,所以他们的舞蹈以骑马为题材的较多。如《走马舞》,这是根据名曲《黑走马》创作的舞蹈。舞蹈主要表现的是骏马在草原上奔驰的各种骄健姿态。这个舞蹈主要流行在巴里坤县哈萨克族牧区,舞蹈乐曲简捷欢快、节奏明显、跳动幅度较大,旋律悦耳动听。

《擀毡舞》就是按民间艺人擀毡工序,把打毛、铺毛、洒水、捆绳、拴绳、晒毡等整个擀毡过程,用舞蹈体现出来的。相应的还有《挤奶舞》、《剪毛舞》等。相似的还有《劳动舞》,哈萨克语称“也翁别克比”,是一个集体舞蹈,表现出忙碌而欢快的劳动场面。

狩猎也是哈萨克人重要的传统生产活动,在长期的狩猎过程中,他们细致观察各种动物,掌握了动物的各种特性,并积累了丰富的狩猎经验。这些都被哈萨克人民编成了舞蹈,丰富了哈萨克人民的舞蹈艺术。如《熊舞》、《斗熊舞》、《瘸熊舞》等舞蹈都表现了哈萨克猎人们猎熊时的情景,惟妙惟肖地模仿出狗熊的各种动作。类似的还有《孤雁舞》、《瘸鸭子舞》等,这些舞蹈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生活气息。

哈萨克族的《鹰舞》,对鹰的刻画非常真实感人。舞蹈把鹰在空中翱翔、在暴风雨中搏击、捕获猎物的动作刻画得十分逼真。从这个舞蹈中使人感受到雄鹰就是这个民族的象征。

萨克族的工艺是构成其游牧文化的重要方面,形式主要有雕刻、刺绣和手工艺品。其中雕刻艺术相当精湛,哈萨克族在木床、摇篮、木箱、柜子、桌子、木门和马具,乃至乐器上无不施以雕刻,作为装饰。这些雕刻有的线条豪放,造型优美,有的工艺细致,剔透玲珑。哈萨克族的衣、食、住、行中处处可见到刺绣工艺。

毡房的顶部和边缘装饰,以及门帘都用贴花刺绣来装饰。民间刺绣种类很多,绣花一般是在绸、布上绣花卉和各种图案,贴花是将布料剪成各式纹样贴上缝缀、锁边而成刺绣装饰。贴绣在哈萨克族中是很普遍的。大块的贴花显得单调,再加绣花,即贴花和绣花结合,色彩鲜明。姑娘和少妇个个都是刺绣能手,很多妇女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民间刺绣艺术家。

哈萨克族金银匠手艺也相当精巧。他们常常用金、银、铜和宝石、玛瑙装嵌在马鞍、马衔、马镫带上,设计出各种赏心悦目的图案。

哈萨克族人尤其对马鞍特别重视。马鞍男女有别,大致可分为三类:木制雕刻漆画鞍、木制包皮铆钉鞍和木制包皮烤花鞍。不论哪种马鞍,上面都布满了线条优美、色彩艳丽的装饰图案。用铜钉排列组成的图案花纹,闪闪发光,光彩夺目。马褡子则用自制的毛线手工编织而成,上面用不同的色线编织着各种各样的图案,朴素大方,结构严谨,丝条均匀,大都是几何纹样,配以色彩协调的粗犷线条。在色彩处理上,往往使用强烈的对比色,以鲜明地体现哈萨克牧民的艺术爱好和审美情趣。

传统节日

在接受伊斯兰教之前,哈萨克先民的传统节日是“诺吾鲁孜”节,流传至今,类似于春节。时间是在阴历春分日。此与哈萨克族自古相传的十二生肖纪年法密切相关,这一天(阳历3月22日前后)昼夜相等,被看作是“交岁”之日。哈萨克语“诺吾鲁孜”意即辞旧迎新。

“诺吾鲁孜节”标志着新的一年的到来。为了欢度节日,家家户户在节前都清扫屋内外,修整棚圈,准备过节食品。节日的食品主要有用大米、小米、小麦、面粉、奶酪、盐、肉等做的“诺吾鲁孜饭”,还有储存的冬肉和水果等。

节日这一天,人们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成群结队地走家串村,互相拜年。拜年时,宾主互相拥抱,祝贺新年,一起吃“诺吾鲁孜饭”,唱“诺吾鲁孜歌”。

“诺吾鲁孜歌”的曲调是比较固定的,歌词可即兴自编,内容多为祝愿乡亲们在新的一年里,老幼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吉祥话。吃节日饭时,每家每户都会把一只羊头奉献给老人。老人在接受这种礼仪时,口念祝词,祝愿家人平安,牲畜满圈,奶食丰盛。

节日期间人们还要举行对唱、摔跤、绕口令、猜谜语和圆梦等文体娱乐活动。孩子们则要玩踢毽、放风筝、捉迷藏等游戏。

随着历史的发展,哈萨克先民逐渐改信伊斯兰教,有的宗教习俗也就慢慢演变成了生活习惯,因而哈萨克族现在每年都要欢度“肉孜节”和“库尔邦节”。

按伊斯兰教教规,每年回历九月,教徒要封斋1个月。斋月间,每日从黎明至黄昏,要戒除一切饮食和房事。斋戒期满,即行开斋,这便是肉孜节。节日这天,哈萨克人都聚集到附近的礼拜寺中净身,相互祝贺。节日持续3天,大家都穿新衣,互相拜节。

肉孜节之后70天是回历新年,因在新年期间要宰杀牲畜进行“献牲”(库尔邦),所以称为“库尔邦”节。节日里,哈萨克族居民家家打扫卫生,准备“包尔沙克”(炸油果子)和各种点心。家家宰羊,切成大块清炖,请来客食用。节日里热闹非凡,还举行叼羊、姑娘追等富有情趣的娱乐活动。

传统医学

哈萨克族的医疗技术极富特色。哈萨克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生活中创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很早就有了民间医人。一类称“叶木什”,专门用草药治病;另一类称“乌塔尔什”,专治骨折。民间医生以在家接待患者和外出巡疗相结合,深受欢迎。

哈萨克族的常用药主要来自各种动物器官和各种草木等。如熊胆、麝香、鹿茸、脐肠、雪鸡脑及鸟皮等。矿物类药剂有白矾、硫磺、胆矾、升汞、甘汞、水银等。另外,还用牲畜的乳汁及各种奇果。

民间医生询诊的方法主要通过诊脉、看眼睛及舌头。通常对风湿性关节炎、伤寒、感冒等疾病的治疗,采用的是导汗疗法。即用新鲜的羊皮、马皮裹在患者身上让他躺下出汗,或者把患者的下身埋在发热的羊粪堆里让他发汗。

对于坏血病、黄疸病等则用活血、清血药物或其他方法治疗。对于被认为是遗传病的肿瘤、骨虫痛等疾病,一般用汞或者甘汞治疗。由饮食引起的胃酸等病症,则服用草药来治疗。对于肺包虫、肺结核、皮肤病患者,哈萨克族民间医生用鸦片、胆汞、硫磺等剧毒药来除虫、外敷或服补药治疗。

除利用药物进行治疗外,一些医道高明的医生还利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如民间盛传的厄米尔拜医生,会实施麻醉术,并使用外科手术开刀剖腹取婴。

因为游牧民族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所致,哈萨克族治疗骨折、脱臼的医术甚为高明。他们使用马驹油包扎处理骨折患者,使患者骨头软化并重新愈合,甚至能治愈几年前骨折、骨架变形的患者。

由于长期的放牧生活,哈萨克族兽医非常熟悉牲畜的常见疾病、季节病和多发病。诸如马骨眼病、马疝疽、鼻疽、流行性淋巴骨炎、驼双脐病、肠结等牲畜常见病,哈萨克族兽医都能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疗效显著。

饮食文化

作为游牧民族的哈萨克族,其饮食习惯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畜牧业紧密相关,他们的食品以肉、奶、茶、面等为主。信奉伊斯兰教的哈萨克族人,忌食猪肉和非宰杀而死亡的牲畜肉,忌食一切动物的血。

肉食中羊肉占有较大比重。最主要的吃法是手抓羊肉,即清炖羊肉。将宰杀后的羊肉切成大块,放进锅中,清水煮熟。吃时放些洋葱,味道清香可口。熏肉也是哈萨克族十分喜爱的食品,哈语称之为“索古姆”

。按传统,每年十一二月时,将膘肥体壮的牛、羊、马宰杀后用松柴烟熏干,可以保存到来年的六七月份。其中熏马肠味道香美,是待客上品。哈萨克人还将全羊烤制食用,烤肉哈语称“哈克塔汗叶特”。尤其是在外打猎时将捕获猎物的碎肉装进动物的肚子里,放在火堆上烤熟食用,别具风味。

哈萨克族的奶制品主要由羊奶、牛奶、马奶、骆驼奶酿成。他们的谚语说:“奶子是哈萨克的粮食。”可见奶制品在哈萨克族饮食中的分量。奶制品的种类主要有鲜奶子、酸奶子、奶皮子、奶豆腐、奶疙瘩、酥油、酥酪、奶糕、马奶酒等等。其中马奶酒是哈萨克牧民在各种聚会、盛宴中必不可少的饮品。

哈萨克族以肉食为主,摄入动物脂肪较多,加之所处之地夏季干热、冬季寒冷,因而饮茶成为哈萨克族的习惯。茶中含有芳香油,有消食、提神、醒脑的功效。大量饮茶,冬能驱寒,夏可除病,又能帮助消化,所以哈萨克牧民中有“宁可一日不食,不可一日无茶”的说法。甚至认为“无茶则病”。

黑砖茶是哈萨克族人的首选,次为茯茶。烧茶的方法通常是先将茶放进壶中煮上一段时间,有的还添加丁香、酥油、胡椒等香料,最后放少许盐,其味浓郁芳香。也有在上述做法基础上加奶制成奶茶,这种茶更是诱人垂涎。

相对而言,哈萨克族的面食比肉奶类食品要少,但仍有本民族的一些特点。比如馕(面饼),是用两口小平锅合在一起烤制的,这与维吾尔族的馕形式不同。再如面条、面片,是用手工擀制,分肉面和奶子面。居住在伊犁地区的乃蛮部将煮熟的面条放在清炖羊肉上,合以洋葱,用手抓着吃。

哈萨克族的面食还有“包尔沙克”,是用奶子、盐水和面,将面切成菱形,放入油锅中炸熟的一种油果子。还有炒小麦,即把小麦除皮后,用羊油炒熟,碾成粉末,与茶一起搅拌后食用。

哈萨克族的饮食有着浓厚的游牧生活的特点,主要食物都取自牲畜。奶类和肉类是日常生活的主要食物,面食是次要的食物,很少吃蔬菜。肉食主要有绵羊肉、山羊肉、牛肉、马肉、骆驼肉。野兽肉和野禽肉也是人们补充的肉食。烹制方法主要有煮、熏、烤三种。

奶茶是哈萨克牧民的必需品,一般吃饭被称为“卡依依苏”,就是喝茶的意思。哈萨克族的传统饮食习惯是一日三餐,白天的两餐,主要是喝茶,伴之以馕或炒面、炒小麦进食,只在晚上吃一顿带有肉、面、馕等的食品。喝奶茶时,先将鲜牛奶煮开后放进碗里,再倒上浓茶。奶茶里既有茶又有奶,又的还有酥油、羊油,既解渴又充饥,真是一种可口而又富于营养的饮料。 

日常食品

在牧区,哈萨克族的奶制品种类很多,有奶疙瘩、奶皮子、奶酪、酥油等。酥油大多用牛奶或者羊奶制成,做好后储藏在宰后洗净的羊胃里。哈萨克族牧民平时多吃羊肉,通常的吃法是做手抓羊肉,其作法是将带骨的羊肉切成大块,连同羊头、肚、心、肝、肺等一块放进锅里用白水煮熟,然后用手抓着吃,各人根据个人的口味随时增加盐末。

烤肉主要在招待客人和外出狩猎时食用。客人光临后,哈萨克人就宰杀肥羊,取出其内脏,用火烤全羊。猎手们在野外打猎,常把猎肉放在火堆上烤熟后食用;牧民们在野外放牧,砍几根木棍,上端削尖,串上切成薄片的野生动物肉,放在火上烤熟吃,别有一番风味。

熏肉是为了长时期保存而制作的一种肉制品。“熏”作为一种烹调方法,是指将已经熟处理的肉类主料,再用烟熏制,使主料色泽加重、油亮,并带有烟的特有芳香,便于携带和贮存。

熏肉时,放一些盐,有的还放野葱。加放野葱熏干的肉,味道更为鲜美。每到深秋季节,羊肥马壮,牧民们都要宰杀羊马牛,把大部分肉熏制后存放到冬季食用。还用马肉灌成腊肠,能够存放很长一段时期。除了吃肉以外,牧民们也吃米、面调制的食物,如烤饼、抓饭、“包尔沙克”(羊油炸面团)、“库卡代”(羊肉面片)等。他们很少吃蔬菜,偶尔吃些沙葱或者野菜。

哈萨克族面食有馕、包吾尔萨克、馓子、油饼、面条等。米食有抓饭、炒小麦、小麦饭和小米饭等。

馕,是用发酵面团做成的圆饼,放进馕坑内用红火炭烤制,也有的家庭用圆煎锅烙制。

包吾尔萨克(油馃子),用奶或用盐水调制成发酵面团,然后拧成条状,并用刀切成菱形,放进烧沸的牛油或羊油锅内,炸至呈黄色取出。包吾尔萨克多为节庆或招待客人而作。

烧小麦,炒前除掉麦皮,放羊油炒后捣成粉,再放羊尾油,与茶水拌着吃。

小麦饭,把除皮的小麦舂成半碎,放进锅内加水煮熟,再放入溶稀的酸奶疙瘩或放点酸奶和肉,牧民们喜欢在秋冬季吃这种食品。

此外,还有许多其它食物,如用小米和糖、羊油等调拌做的“吉尼特”。夏秋两季还用小麦和奶汁酿成酸粥做饮料。

哈萨克牧民为了适应经常变换牧场和迁移住所的草原生活,往往特制出一些便于携带的方便食品。有一种用小米炒熟制成、用水冲饮的“米星茶”,就是这种方便食品,说是茶,实际上是稀汤。吃完肉食后饮用会感到特别舒服。

因为小米中含有碳水化合物、钙、磷、铁、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都较多,故常饮用能弥补在草原上长期缺乏蔬菜所造成的营养不足。还有“柯柯”(哈萨克语),也是用小米或麦粒炒熟制成的食品,质脆而味香,往往和肉食一起食用,十分耐饥,放牧时随身携带,食用方便。

他们举行的待客宴会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清稗类钞·哈萨克人之宴会》载:“哈萨克人朴诚简易,待宾客有加利。戚友远别相会,必抱持交首大哭,挤辈握手接腰,尊长见幼辈,则以吻接唇,喷煤有声。既坐,藉新布于客前,设菜食、配酪。贵客至,则系羊马于户外,请客舰之,始屠以飨客。

杀牲,先诵经。(马以菊花青白线脸谱为上,羊以黄首白身者为上)。血净,始烹食。然非其种人宰割,亦不食也。客至门,无识与不识,皆留宿食。所食之肉,如非新割者,必告之故。否则客讶于头人,谓某寡情,失主客利,以宿肉病我,立拘其人,责而罚之。故宾客之间,无敢不敬也。

”每食,净水盥手,头必冠,偿事急遗忘,则以草一茎插头上,方就食,否则为不敬。食援以手,谓之抓饭。其饭,米肉相油,杂以葡萄、否脆诸物,纷之盆孟,列于市毯。主客席地围坐相酬醉。割肉以刀,不用着。禁烟酒,忌食系肉,呼系为乔什罕,见即避之。尤嗜茶,以其能消化肉食也。”此外,他们很重视“羊头敬客”。

客人用刀先割~片羊脸颊肉献给长者,再割一块羊耳朵给主人的小孩或妇女,最后割一块自己吃。王刀割毕将羊头奉还主人,宾主就可以自由吃喝了。该族认为,筵宴重在一个“礼”字,待客贵在一个“诚”字,“如果太阳落山的时候放走客人,那就是跳进大河也洗不清的耻辱。”

日常饮品

哈萨克族的奶制品,也是草原民族具有独特魅力的食物。他们在长期游牧生活中,擅长用牛奶、羊奶加工成奶皮子、奶油、奶疙瘩、奶豆腐、酸奶子等各种各样的奶制品,其中以奶茶和马奶子最有名气。奶茶是哈萨克族牧区人民不可缺少的一种饮料,他们有“无茶则病”,“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之说,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他们喜欢饮奶茶的原因在于,牧区或高寒地区肉食多,蔬菜类少,奶茶成为助消化之佳品。这里的气候也特别适宜饮奶茶,冬季大量饮热奶茶迅速驱寒,夏季则消暑解渴。再说,牧区地广人稀,人们常年放牧在外,口渴时不易找饮料,因此离家前喝足奶茶,路途补充干粮,就比较耐渴经饿。有时也随身自己带简单炊具,随时煮些奶茶。

牧民们的奶茶有茶又有奶,还可放入酥油、羊油、马油等,牧民便常常以茶代饭,一天中喝无数次,每次喝足喝透,直到出汗为止。

哈萨克族喜喝米心茶。奶茶的一般制作程序如下:先将砖茶捣碎,放入铜壶或水锅中煮,茶水烧开调人鲜奶,要不断用勺拂茶,以免溢出,煮沸的茶乳充分交融,除去茶叶,在其中加盐便成鲜香的奶茶。哈萨克族烧制奶茶是将茶水和开水分别烧好,喝奶茶时,将鲜奶和奶皮子放入碗内,倒入浓茶,再冲以开水,每碗都采取这三个步骤,每次只盛半碗多,这样喝起来浓香可口且凉得快。

冬季喝奶茶时,加人适量的白胡椒面,奶茶略带辣味,主要为增加热量,提高抗寒力。奶茶的优点在于现烧现喝,从来不会有哪个民族用剩奶茶或凉奶茶待客。喝奶茶也颇重礼节,哈萨克族大都用小瓷碗,且先送给坐在首席的客人,客人喝完第一碗后,如果还想喝就把碗放在自己面前或餐布前,主人会立即再斟上,如果喝足,不想喝了,就用双手把碗口捂一下,如果主人继续劝,则再捂一下,并说“谢谢”,这样,主人就不为你斟奶茶了,这是喝茶时的规矩。

餐饮器具

哈萨克族餐具主要有木制餐具,青铜餐具,铜制餐具和用生铁做的餐具等。木制餐具称之为“沙布塔雅克”。在牧区有专门从事木器制作的能工巧匠,他们凭借锯、刀、斧等简单的工具,制作出各种各样精巧的木器来,做工精细,十分考究,有的深有彩色图案,有的雕有花纹,件件都是招人喜爱的工艺品。

木制品还有精致的长形木盆,小木盆,木桶,带耳的木碗和小木碗以及木勺等。哈萨克族人挤奶,挤马奶和挤驼奶时经常使用木桶,木桶有带嘴和不带嘴的两种。据说用桦本盛马奶,可使马奶不变昧;并有保持醇香味道的特点。有趣的是,在盛马奶的木杯中有一种两个或三个并排在一起的“连体木杯”。只有一个把手,而杯子的底部却是互相通的。

喝马奶时,必须端起杯子侧着喝,其他杯子的马奶就会流入靠近你喝的杯子里;如果端起连体木杯平行喝的话,其他杯子里的马奶便会流出外面。连体木杯有大有小,其容量也就不一样。哈萨克族的锅,馕锅等是用生铁做的;而茶壶,水壶等往往是用铜做成的;用铁做成的有“莫””、火钳等。 哈萨克族非常讲究餐具的美观,实用。

富有家庭金制的餐具,如金碗,金勺等;同时,也非常喜欢用有图案,美观金制的瓷器,如瓷碗,瓷壶等。为使新挤的马奶快速发酵,将马奶倒进一种大皮囊中,用专门的捣奶杆捣动数小时,以使起发酵。这种大皮囊是用牛皮,马皮制做的,一般口比较小,担皮囊比较长,容量比较大。

生活习俗

以牧业为主的哈萨克人把搬迁当作生活中的大事。搬迁时,他们一定要穿上最好的衣服,牲畜所驮的毡房及家具什物上要覆盖漂亮的毡子和毛毯,用以装饰。到达居住地后,已迁来的人都要出来欢迎刚搬来的人家,并要帮他们卸东西、搭毡房。尔后向新来户送饭食。这种在搬迁中先来户款待新来户的习俗叫做“艾露勒克”。

哈萨克族人有互济互助的习俗。按照这种习俗,如有人遭受自然灾害(如风雪灾害、火灾、水灾等)而生活困难,可向自己的部落要求济助。这时,全部落的人都要根据自己的情况,给与济助。有的送衣服,有的送粮食,有的送牛羊,有的送毡房的木架、绳子,等等。如果有人拒绝济助,当他一旦处于困难境地时,全部落的人都不会济助他,他会因为破坏民族习俗而遭到歧视。

服饰

在历史上,哈萨克族绝大多数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因而其服饰带有浓郁的草原畜牧生活的特征。牧民主要用牲畜的皮毛作衣服的原料。哈萨克族男子喜欢穿棉毛衣裤,喜欢以条绒、华达呢等作衣料。颜色上多选用黑色、咖啡色等深色。冬季主要穿皮大衣、皮裤。选材以羊皮为主,也用狼皮、狐狸皮或其他珍贵兽皮。为了便于上、下马,裤子用羊皮缝制成大裆裤,因此宽大结实,经久耐磨。衬衣多为高领,上绣花边。衬衣外套坎肩,坎肩上穿短衣,有时还再套“袷袢”。

哈萨克族男子喜欢扎一条牛皮制成的腰带,腰带上镶嵌有金、银、宝石等各种装饰品,腰带右侧佩有精美的刀鞘,内插腰刀,以备随时使用。在夏季,哈萨克族男子一般戴一种用薄白毡制作的翻边帽,分为两瓣,很有特色。而在冬季,则要戴“吐马克”或“库拉帕热”两种不同的帽子。

“吐马克”有两个耳扇,一个尾扇,呈四棱尖顶状,顶上还饰有猫头鹰毛。“库拉帕热”则形似圆锥体,内缝狐皮或黑羊羔皮,外面饰以色彩艳丽的绸缎,美观实用。哈萨克族男子的鞋、靴比较讲究,根据游牧中不同的需要制成不同的种类,夏季的靴子底子较薄,打猎时的靴子后跟很低,轻便柔软、易行,却不易为猎物察觉。

长筒靴子有高跟,长及膝盖,全牛皮制成,在靴底上钉上铁掌,结实耐用。穿此靴时常穿毡袜,袜口用绒布镶边,十分美观。软鞋子顾名思义为软皮制作,没有高后跟,往往和套鞋一起使用。在牧区,套鞋使用比较广泛,套鞋既能保护软鞋不受雨雪侵蚀,同时进帐篷时只脱去套鞋就可,因而十分方便,很受人们喜爱。

哈萨克族妇女的服饰较男子来说更加丰富多彩。她们根据年龄选择不同的样式。年轻的姑娘喜欢穿连衣裙,裙袖有美丽的绣花,裙摆阔大自然成褶。上身外套紧身坎肩,坎肩上绣有美丽的图案并缀有五颜六色的饰品,未出嫁的姑娘头上戴的是“塔克亚”、“别尔克”或“特特尔”。

“塔克亚”是一种斗形帽。下沿略大,彩缎作面,帽壁有绣花,帽上缀珠,顶上插猫头鹰毛;“别尔克”是用水獭皮做的圆帽,与“塔克亚”类似,只是夏季扎各种颜色的三角和正方形头巾;“特特尔”是一种四方的头饰,上绣各种花纹图案,折起多褶,扎在头上。另外,未婚少女喜爱在发辫上别上发带。若是成婚新娘则从结婚那天起要穿一年的“结列克”。

“结列克”为红绸制作,帽子和衣服连在一起,很容易让人识别出来。一年后,可以换上套头的盖巾。中年妇女夏季喜欢穿半袖长襟袷袢和坎肩,多在胸前下摆用彩绒绣边,两边有口袋;冬季喜穿用羊羔皮裁制的、带布面的"衣什克",或穿绣有图案、罩以绸缎面的“库鲁”(皮大衣)等。

已婚的妇女一般要戴“沙吾克烈”,即一种外用布、绒或绸作面,用毡作里的帽子。这种帽子绣满了花卉,并嵌有珠宝金银,有一串串珠子垂于脸前。若生了孩子后,就要戴上套头和盖巾。盖巾用白布制作,上有图案,很宽大,盖上后可遮住全身,只露出脸颊。盖巾上有金银别针,在各种颜色绣制的图案中有“颊克”花纹。

如果要是盖巾上没有绣“颊克”花纹的话,说明这个妇女已成寡妇。因而,从哈萨克族妇女的服饰上就能判断她们的婚否、育否。哈萨克族妇女的鞋、靴也有多种式样,通常穿的还是皮靴加套靴,较为讲究的还要在袜子上绣花,在套鞋上进行一番装饰。

居住

“穹庐为室分兮旃为墙”。西汉时远嫁乌孙的细君公主描述了古代中亚游牧民的居住习俗。以游牧为生的哈萨克族在居住形式上继承了祖先的传统。穹庐即毡房,由于哈萨克族在春、夏、秋的三季牧场中要不停地迁徙,只有易于搭卸、便于携带的房屋,才能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毡房正符合了上述要求。一般牧民两个小时就能搭起一个毡房,若已搭起的毡房地方不太合适的话,几个人就能抬起来换个位置。

毡房拆卸起来也很容易。在很短时间内,牧民就能将整个毡房和全部生活用品用毛绳捆扎起来,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去。因而,毡房对哈萨克族来说再合适不过了。

毡房,哈萨克语称“宇”,它不仅携带方便,而且坚固耐用,住居舒适,并具有防寒、防雨、防震的特点。房内空气流通,光线充足,千百年来一直为哈萨克牧民所喜爱,由于是用白色毡子做成,毡房里又布置得十分讲究,人们称之为“白色的宫殿”。毡房由房围、房杆、顶圈、房毡、房门等组成。

下部为圆柱形,上部为穹形。通常毡房有三米高,面积约二三十平方米。毡房内布置有一定的规矩,分成住宿和放物品两大部分。房正中对着天窗安设火塘或铁炉,毡房前半部铺有地毯。毡房是哈萨克族活动的重要场所。进门按逆时针方向,首先是厨房,制作各种食品;然后是主人的卧室;往下铺着大地毯之处,可以接待客人或进行礼拜;最后是儿子、儿媳的铺位。

毡房的功用是多方面的,除了居住待客外,也是从事生产和娱乐的场所。是接羔的“产房”、孩子的课堂、婚礼的典堂,也是哈萨克族唱歌、跳舞的俱乐部。从冬季来临的11月到来年春季4月期间,哈萨克族一般住在冬季牧场。这种房屋为四方平顶,内置铁炉或土炉取暖,为避风雪,多用土坯、石块或木头构筑而成。定居的哈萨克人的住房形式与周邻其他民族相似。

“忒哈拉”也是哈萨克族的一种建筑。此房圆顶,类似毡房,但有土石彻成的围墙,高二米左右,有天窗。这种房屋冬暖夏凉,基本已属定居房屋,房屋四周有围放牲畜的篱笆栅栏或土坯矮墙。

交通

伊犁马和巴里坤马早已是闻名全国的马种,这两种马都是哈萨克族及其先民饲养的。由于长期从事游牧畜牧业,需要不断移动,马就成了乘骑的主要交通工具。哈萨克牧民离不开马,无论是走亲访友,还是游动迁移、从事狩猎,都需要骑马,他们有句谚语说:“马是哈萨克人的翅膀”。哈萨克牧民运输则主要靠牛车和骆驼。牛善于负重。牛车适应牧场的自然环境,车轮高大,车体轻,轴轮用桦木制成,耐磕碰,适宜于在草原、戈壁和深雪中通行。牧民转场、运输货物,常用牛拉车驮物。

哈萨克族生活的地区干旱多戈壁,运输比较困难,在这种条件下,使用骆驼驮运最为适当,而且骆驼载重量也超过其他牲畜,一向被誉为“沙漠之舟”。因而一些有骆驼的人家,多用骆驼转场搬迁和驮运货物。驼运一般不用带草料,通常一早起身即行至午前,中午放牧,让骆驼得到休息。日落前起身行至深夜,每走一段可以稍事休整,可以说骆驼在哈萨克族人民生活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婚姻家庭

哈萨克族实行氏族外婚制。在哈萨克族传统婚姻中存在过“哈凌玛了”制度。哈萨克族的婚礼富有古代游牧民族的特色,极其复杂。婚礼仪式要在女方家举办四次,即说亲——“库达拉苏”,由男方家长或委托近亲带上礼物到女方家。

女方若有意,收下礼物,款待来人,商定订婚日期;订婚——“乌勒特热托依”,这是婚礼中的重要仪式,从此将男女双方命运联结在一起,其中有送礼、宰羊、踏水礼等内容;送彩礼,是给女方各种结婚用品,其中衣、裙、被、巾必须是奇数;出嫁——“托依”,在这个仪式上,要唱许多婚礼歌。

在男方家举办的仪式有两次,一是“吉尔特斯”,就是男方要择一吉日子向众人展示自己到底为新娘准备好了哪些物品、彩礼,让大家观赏。二是迎亲——“克灵推斯如托依”,将新娘迎进家门,揭开婚纱。这一系列仪式的规模不同,每次仪式都要设宴、唱歌、跳舞和进行各种娱乐活动。婚礼结束后,新娘将原来代表年龄的小辫梳成两条大辫,并在一年内披戴“结列克”。        

哈萨克族的家庭为严格的父系家长制。丈夫在家庭中享有较高权力,但家内事务一般是尊重妇女意见。哈萨克族婚姻是终身的,婚约一经缔结,不许随便解除。在特殊情况下,如果夫妻离异子女全部归于男方。若是丈夫主动提出离婚,女方可以带走自己出嫁时的嫁妆。若是女方提出,那么任何东西也不允许带走,只能单身离开家门。

在家庭分工中,男子主要从事放牧,妇女从事家务。家庭生活中盛行敬老风尚,若有对父母不尊敬的人,要遭人耻笑,还会受到惩罚。

哈萨克族过去还存在着一种独特的“还子”习俗。“还子”就是新婚夫妇把婚后所生的第一个孩子过继给男方的生身父母,以示孝敬。原祖父母与孙儿女的关系要改变为父母与儿女的关系。原为祖父母的称谓改为父母的称谓。与新生父母的关系成为兄弟姐妹的关系,称谓也随之改为哥嫂、弟妹。这种习俗,目前已基本消失。

哈萨克族家庭的继嗣是男继女不继,按传统习惯,实行财产幼子继承制。

礼仪

哈萨克的礼仪即有浓郁的草原生活特点又有伊斯兰教特色。哈萨克族的人生礼仪极富有游牧文化特色。他们十分重视新生命的诞生。婴儿出世后往往举行三天庆祝活动,视为摇篮礼。哈萨克族的婴儿一般是在摇篮里长大的,所以哈萨克人在婴儿出生7~10天后要举行将婴儿放入摇篮的仪式。届时,主人家宰一只羊,邀亲友、邻居家的妇女参加,同一天还举行命名仪式。

来参加这两个仪式的妇女每人都要将一件自己亲手制作的衣服送给婴儿,还要给孩子起一两个名字供主人选择,或者由毛拉给孩子命名。主人热情招待来宾,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吃边向孩子祝福。现在,这一仪式多在婴儿出生40天后举行。在男孩5~7岁时一般还要举行割礼。哈萨克非常重视割礼,仪式规模十分隆重。除外,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还有骑马礼等。

哈萨克人以纯朴、诚实、直爽、热情好客而闻名。这是因为牧区地广人稀,居住分散,行旅不便,外出时,凡有毡房的地方,自然就成了休憩和投宿之处,行人就可免受饥寒之苦。哈萨克人对待客人恭敬备至,礼节周到,他们认为客人是安拉赐予的,不可稍有怠慢。而且,哈萨克人认为,宰羊待客是光荣体面的事情,也是应尽的义务。

客人临走时,如属贵客,主人就要问贵客:“毡房内是否有你需要的东西?”如果客人看中了某件东西就要奉送。如没有,就按一般惯例给贵客送礼。经济条件好的,送元宝、马、骆驼、猎枪和鹰,次者送皮大农、袷袢及狐皮、狼皮等珍贵的兽皮衣服。

久别的亲友见面时,大辈见小辈接吻;年岁相当的见面时拥抱;若挚友见面,妇女施拥抱礼,男人行握手礼。一般人见面必须热情问候并握手。

哈萨克人热情好客。哈萨克族有一句俗语:“祖先遗产中的一部分是留给客人的。”所以哈萨克族在接待客人时,连自己也舍不得吃的东西都要拿出来款待,不但用好饭、好肉招待客人,而且还精心喂养客人的马匹,第二天热情送行。这样的招待,并不向客人索取任何报酬。他们认为向客人买东西是非常耻辱的事。

招待客人吃的肉,如果是陈肉,就要说明原因,否则客人可告诉头目,说他无礼,将陈肉待人,头目必定罚他有失散客之礼。哈萨克人认为,宰羊待客是光荣体面的事情,也是应尽的义务,如果是贵客或贵亲,还要宰上一匹两岁的马款待,表示祝福。

宰羊待客时,不能宰黑羊,认为黑羊代表不吉利,万一家中只有黑羊而必须宰时,可以在黑羊上绑一白布,也就表示不是全黑的羊了。在宰羊前,主人先将羊拉进门或牵到火塘前,面对客人半跪在地上,右胳膊搂着羊脖子,两手举在胸前,掌心向里,恭敬地对客人说:“请允许吧!”(请求祝福意)。

有的仅把给客人宰的羊施向门口,将羊头扯进屋内,向着客人,主人伸出双手,恭敬地对客人说。这时,客人都把双手举到眼前,掌心向里,由一位年长者或有威望的人作祝福词。其祝词内容一般是“人畜两旺,男是英雄,女是阿肯,全家光荣”。作完上述的“巴塔”(祝词)后,大家双手从脸颊上轻轻捋下,齐声说:“安拉奥克巴尔!”意即真主保佑。这个仪式完毕后,主人才把羊拉出去宰。

在肉熟之前,先把餐布铺好,放上包尔沙克、奶疙瘩、奶豆腐、奶皮子、酥油、奶茶等食品来待客,在冬天,还用“吉尼特”来招待客人。大家围着餐布而坐,客人坐在上席,边谈边吃边喝。在夏天,喝罢奶茶,换饮马奶子,在冬天则拿来奶疙瘩和奶浆。在吃喝时,主人及陪客弹起冬不拉,唱“阿马尔的六支歌”。

然后请客人唱歌或讲故事,猜谜语或吟唱史诗,也可请客人游戏娱乐。肉熟之后,吃手抓羊肉前,由小孩提来盛凉水的小茶壶和脸盆,请客人洗手。洗好后不能乱洒手上的水,用主人拿来的毛巾擦干,否则就是不礼貌。

吃手抓羊肉,要重新铺上干净的餐布,主人把肉盛在大盘内端来。把盛有羊头、臀部肉、肋条肉的盘子放在客人面前。客人中年长者必须先将羊头上的腮帮肉割一块回敬给年老的主人,再削下羊头上的右耳朵给在座的最小的孩子,割一片鼻前肉放进盘内或自己吃。如席间来一位长者,就让长者先吃。然后把羊头敬还主人,以此向主人表示满意和谢意。

之后,大家开始吃肉,直到吃饱为止,否则主人是不满意的。在吃肉时,主人还向客人献“捧肉”,即把肥肉和油给客人喂,以及客人送还膀子骨等礼仪形式。在吃肉中羊的12根骨头和其他部位的肉,应该分配给什么客人是有一定规矩的。对长者和尊贵的客人给盆骨肉,对女婿和媳妇给羊的群肉(羊腿上的关节)和胸肌肉,给小孩吃羊的舌头、耳朵、腰子和心脏。吃完肉后,让客人喝肉汤。客人再次做“巴塔”祝福后,才能收起餐布。

吃完肉后,即浇水洗手。在洗手时应该向主人说“若黑买脱”(表示感谢),如果更想表示尊重主人的话,应该说“若黑买脱堪泼加萨”(感谢并祝长寿)。

丧葬

由于哈萨克族信奉伊斯兰教,其葬礼基本上按伊斯兰教教规进行。哈萨克族十分重视葬礼,葬礼大体上分为临终前请毛拉念经“赎罪”、整容、挂旗吊唁、报丧、奔丧、出殡、送葬、哀悼、祭祀等一系列活动,全部过程甚至要持续一年时间。

哈萨克族实行的是无棺土葬。“埋体”被净身后,用白布缠裹,直体仰身,头北脚南,面西朝向圣地麦加方向入葬。墓穴一般是先挖一个直土坑,在直坑的西壁再挖一个洞穴。安放完毕,用土坯树枝先封住侧洞,然后往直坑中填土,最后在墓上堆石成丘。坟的外形是长方形,周围建有坟墙,有门可出入,形似毡房。

坟前立碑。死者去世周年时,要重修坟墓。普通人的坟墓用石块垒起,有一定经济条件的人用土坯砌成圆形或方形墓冢。有声望的死者,还在坟上用砖石砌起高塔。

男性死者生前骑乘的马,要被剪去马尾、马鬃,或将尾、鬃梳成辫状,这种马哈萨克语称“托力阿特”,任何人都不得骑乘、鞭打。

禁忌

自从哈萨克人信奉伊斯兰教后,与之相联系而形成的禁忌很多,最主要的是:忌食猪肉和非宰杀而死亡的牲畜肉,忌食一切动物的血。牲畜一般要由男性宰杀。哈萨克人不射杀天鹅,忌吃天鹅肉,认为谁要伤害天鹅,必然会遭遇不幸。所以,天鹅是哈萨克族的标志。

吃饭时,不能把整个馕拿在手上用嘴啃。同时吃饭时最好戴上帽子,以示尊敬。在毡房内不许坐床,要席地盘腿坐在地毡上,不许把两腿伸直,更不能脱掉鞋子。年轻人不许当着老人的面喝酒。吃饭或与人交谈时,忌讳抠鼻孔、吐痰、打哈欠、挖耳朵等不良习惯。

做客时,忌讳客人骑着快马直冲家门,这会被认为是挑衅或是报丧和传送不吉利的消息。骑马快到家门时,要放慢速度。忌持马鞭进毡房,认为是寻衅打架的。忌讳客人从火炉右边入座和坐在火炉的右侧,因为右侧是主人坐的,也不要坐在放食物的木柜上或其他生活用具上,客人的坐位应听从主人的指引;吃饭、喝奶茶时,不能用双脚踩餐布,更不能横跨过去,在餐布收拾之前,最好不要离去。

如果临时遇有急事外出,也不能从主人跟前走过,必须绕别人背后走;主人做饭时,客人不要走进配餐的地方,忌讳客人乱动餐具,更不能用手拨弄食物或掀开锅盖,主人递送的茶、酒、肉食和其他食品,不管是否合乎自己的胃口,都应高兴地接受,喝奶茶不应喝一半剩一半而离席,喝马奶酒也应一饮而尽,不会喝酒也要少许啜上一口,以示谢意,不然会使主人扫兴。

就餐前后,主人会给客人倒水洗手,洗完手,不要乱甩动,应用毛巾擦手,并有礼貌地送还毛巾;如果天色已晚,主人留宿,不要拒绝使用主人的被褥,否则被主人误会。

在饮食忌讳方面,哈萨克族基本上同于回族和维吾尔族。此外,他们还不准用手背擦模食物,不准乱丢食物,不准坐在食物箱上。主人做饭时,客人最好不要动餐具,更不要用手拨弄食物或掀锅盖。饭前饭后,主人都会给客人倒水洗手。洗完手后,不能乱甩水,而应用毛巾擦干。吃馕时,不能把整个馕拿在手上用嘴啃,而应该掰成小块吃。

主人端上来的茶、肉和其他食物,不管好坏,都要高高兴兴的接受。茶不能喝一半剩一半离席。主人给的肉要痛痛快快地接受,不要不吃,否则主人是不高兴的。吃饭、喝茶时,不能脚踩餐布,更不许跨越餐布。

在餐布收起来之前,最好不要随便离开。如有事外出,不能从人前走过,须绕到人后面走。不准乱倒污水,不准青年人坐上席,不准将自己碗中的食品分给别人吃,不准接近嗅闻饭菜,不准在吃饭时打哈欠等。

儿媳不能使用公公的马鞍和公公的床位;公公也不能使用儿媳的马鞍和坐儿媳的床位。不能当面数主人的畜群和点牲畜的数目。不要用脚和棍棒打牲畜的头部。不能跨过拴牲畜用的绳子。走路遇羊群要绕道而过。不许乘马进出羊群。严禁从作礼拜(乃玛孜)的人前通过,也不能踏作礼拜的布单子,更不要模仿他们的动作大声说笑。

按哈萨克族传统习俗,妇女怀孕后,忌食驼肉、驼奶;忌穿驼毛做的衣服。因为母驼孕期一般在12个月,认为饮食了驼奶、驼肉,将会使孕期延长。忌食兔肉,因为兔子是三瓣嘴,认为孕妇吃了兔肉会生下豁唇的孩子。

忌食狼咬过的牲畜的肉,因为狼的口水很多,怕因此而生的孩子也会有很多口水。产妇分娩时,忌男人在产房,包括丈夫。接生婆不能是怀孕妇女,认为这样产妇会大出血;忌生过孩子却夭折的人。不许当着父母的面赞美他们的孩子,尤其不能说胖、美、俊之类的词。

在住房附近、水源旁边,礼拜寺、墓地周围,不允许随地大小便。牲畜不能进入墓地。不得在墓地上取土。

哈萨克人崇拜草和火,因而忌讳拔春天的新草。不允许用脚踏火,不能往火上吐唾沫,不准围着火堆乱跑,不能压灭火苗,更不能往火上撒尿。

哈萨克人认为每礼拜二、五是不吉利的日子,不能外出。在数目字方面很重视单数,尤其重视“七”和“九”,特别是“七”被他们崇尚敬重。在哈萨克的民间文学作品中,“七”是出现最多的一个数字,泛指数目之多。如“七天”、“七昼夜”、“七年”等多半是比喻征途的漫长,生活的煎熬、毅力的磨炼。

在生活习俗上也常和“七”结下了不解之缘。如哈萨克人在婴儿出生后第7天要举行摇篮礼和命名礼。七代内不准通婚,而联姻的人家必须隔七条河。娶妻的彩礼也是多的为77匹马,中等户为47匹马,下等户为17匹马。人死后,把死者放人墓穴后,每人也必须铲7掀土。

第7天要为死者祭祀。在死者生前居住的毡房中点7盏油灯等。甚至有7个客人一同来到门前时,主人也特别高兴,认为这是吉祥的征兆。如果其中一人给他们送些礼品时,认为是无上光荣和幸福的事,常将所送礼物珍藏起来作为永久的纪念。

民族体育

哈萨克族喜闻乐见、世代相传的娱乐活动很多,其中具有代表特色的主要有姑娘追、叼羊、赛马和马上摔跤等,这些活动一般都在喜庆日集体进行。

姑娘追 

姑娘追是哈萨克族男女青年非常喜爱的一项传统游戏。凡年龄相近的同辈人均可参加这种游戏。姑娘追的过程是先选择一个众人目所能及的指定点。参加游戏的男女骑手在前往指定点的过程中,男子可以随意向女子说俏皮话、开玩笑,按习俗此时怎么戏谑女子都不算过错。到指定点后,男子要机敏地想法甩掉女子往回跑,这时姑娘会放马追赶。

一边追,一边会用皮鞭抽打前面的男子。当然这要看女子是不是喜欢这男子了,若是心中喜欢,只会虚晃几下,或轻轻打在背上。若是不喜欢,也会重重打上几皮鞭,来惩罚刚才说过了头的俏皮话。许多哈萨克族青年在这一游戏中产生爱情,最终结成伴侣。

叼羊

叼羊是哈萨克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起源于中世纪。当时游牧部落十分痛恨在草原上逞凶的恶狼,一旦捕获了狼,牧民们便将狼驮于马上奔跑,争相抢夺,以示庆贺。后来逐渐发展成了一项专门的娱乐活动,并由刁狼改为刁羊,多在喜庆的日子举行。有分队和不分队两种形式,大家骑马争夺一只割去头的小羊,有时为了方便也用一张羊皮代替,以最后夺到羊并放到指定地点者为胜。这项运动争夺激烈,对抗性强,体现了草原牧民勇猛豪放的性格。

叼羊比赛一般按两组进行。每组先出一人,在角力过程中出场人数逐渐增多,最后谁把羊抢到手谁获胜。叼到羊的人把羊扔到哪家,就表示给这家带来幸福吉祥,这家人当晚宴请所有参加叼羊的骑手。祝愿吃到羊肉的人能除病消痛,交上好运。

赛马

赛马是哈萨克人十分喜爱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赛马有赛走马和赛奔马两种。赛走马,是比马的速度、耐力、稳健。骑手一般都是成年人。比赛时,即要使马走得快、稳、美,又不使马跑起来。赛奔马,是比马的速度和耐力,以先到达终点为胜。参加赛马的骑手大多是十二三岁的男孩。参加比赛的男孩,身穿红色、白色或其他颜色的衣服。赛马的鬃和马尾必须用各种颜色的布条辫起来或绑扎在一起,马上大多不配鞍具。赛程一般为20到30千米。

马上摔跤

摔跤一般都在地面上进行,但哈萨克族还有马上摔跤。两人各自骑着马,相互交手,要把对方拉离马鞍,摔倒地上。摔跤手不仅要有力量,而且要和自己的坐骑配合默契。马上摔跤采取打擂台的方式,一人败阵,另一人上来。有的连胜数人甚至十多人。

套袋摔跤

这是哈萨克族的又一项十分普及的运动,大人孩子都很喜爱。比赛者把双腿套在麻袋或羊皮袋中,袋口用绳子系于腰间。这种摔法,限制下肢活动,只靠上肢用力把对方摔倒。既要保持自身平衡,又要摔倒对方,姿态各异,妙趣横生。这种摔跤,多在草地或松软的沙土地上进行,以防摔伤。

驰马拾物

把手绢或元宝扔在地下,骑手纵马上前,展施马上技术,看谁拾得快、准,马上技术娴熟、成功次数多者为胜。

历史人物

阿布赉(阿布里曼素尔)(1711-1771)

哈萨克汗国著名可汗。他勇敢地担负起领导抗击侵略的历史重任,在1723-1756年长达30多年的哈萨克-准噶尔战争时期,不仅表现出他的军事天才,而且在清王朝、准噶尔和俄国的外交关系中显露出了他杰出的外交才能。

1757年遣其11部各头人组成使团前往北京朝觐。接着于1758、1759、1760年连续三年派使者去北京和热河朝觐,同时促进了哈萨克汗国与清朝的贸易往来。阿布赉曾出兵征讨布亦鲁特部和中亚及伏尔加河一带的卡尔梅克人,取得重大胜利。

阿拜·库南拜(1845-1904)

哈萨克族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民主主义诗人,近代哈萨克书面文学的奠基人。他以纯洁精炼的语言和现实主义手法创作了大量的诗歌、长诗、散文和哲学作品。他为哈萨克诗歌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他以精巧的构思、精练的语言对哈萨克草原现实生活进行了深刻细致、入情入理的解剖,提出尖锐而又令人心悦诚服的评判。

他善于用非常简短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思想内容,并热情歌颂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的向往。他以既富于哲理性,有富于战斗性文章启迪了哈萨克人民的思想,赢得了哈萨克人民的崇敬。他的大量诗歌和箴言无论其思想性,还是其艺术性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阿拜的作品有俄、美、英、法、土耳其、中等译本,得到广泛好评。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