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7: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

哈利波特7: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

英美2011年大卫·叶茨导演电影
影片《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是根据英国女作家J.K.罗琳创作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第七部第25章及以后的部分改编,是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终结篇。导演继续由拍摄第五、六集的导演大卫·叶茨执导,由丹尼尔·雷德克里夫、艾玛·沃特森和鲁伯特·格林特等联袂出演。影片于2011年7月7日在英国伦敦举行全球首映礼。下部以3D、IMAX及2D三种版本上映,影片是哈利·波特电影系列中首次把整套电影以3D形式播放。电影讲述哈利、罗恩和赫敏展开寻找并摧毁伏地魔永生不灭的神秘根源——分灵体的危险旅程。伏地魔的食死人夺取了魔法部、甚至是霍格瓦茨的控制权。哈利唯一的希望是在伏地魔找到他之前找出所有魂器,当他在寻找线索时,揭开了一个古老得差点被人遗忘的传说:传奇的死亡圣器。[1]
  • 中文名: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 外文名:Harry Potterand the Deathly Hallows
  • 其他译名:
  • 类型:冒险,悬疑,剧情,奇幻
  • 出品公司: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
  • 制片地区:美国,英国
  • 拍摄地点:英国
  • 发行公司:
  • 导演:大卫·叶慈David Yates
  • 编剧:J·K·罗琳(小说)史蒂芬‧克罗夫斯(剧本)
  • 制片人:大卫·海曼David Heyman
  • 主演:丹尼尔·雷德克里夫,艾玛·沃特森,鲁伯特·格林特
  • 片长:上部:144分钟 下部:130分钟
  • 票房:$1,341,511,219
  • 对白语言:英语
  • 色彩:彩色
  • 电影分级:
  • imdb编码:tt0926084
  • 主要奖项:
  • 在线播放平台:
  • 其他名称:哈利波特-死神的圣物
  • 分级:PG-13

剧情简介

哈利进入与伏地魔意识连通的幻境,找到了一些魂器,但也让伏地魔发觉了他们的行动。哈利又一次进入幻境后推断出伏地魔的居所,三人来到了此地。他们看到伏地魔命令毒蛇除掉斯内普,以把长者杖魔力传给自己。弥留之际,斯内普把记忆送给哈利,原来他一直爱着哈利的母亲莉莉,因此从来都是站在邓布利多一边。

哈利披上隐身斗篷去与伏地魔战斗,发现海格被押作人质。哈利一现出身来就被一咒击倒,醒来时彷佛进入一个生与死的边缘,碰到已死的邓布利多。哈利发觉咒语正巧击溃了藏在自己体内的那一部分伏地魔的灵魂。伏地魔命令海格把貌似死了的哈利带回霍格沃茨,杀杀士气。哈利趁乱披上隐身斗篷,纳威敏捷地抽出格兰芬多剑砍掉了毒蛇纳吉尼的脑袋,藏在毒蛇体内的伏地魔最后一个魂器就这样被毁掉。哈利在大殿里面直面伏地魔,长老杖在伏地魔手中。哈利猜测长

老杖原来的主人不是斯内普而是马尔福,解除邓布利多武装的是马尔福,而斯内普只是依照邓布利多的愿望把他杀掉。然而解除掉马尔福武力的人却是哈利,所以长老杖真正的力量在哈利这里。所以伏地魔用长老杖对哈利施死咒时,哈利让死咒又反弹到伏地魔身上,伏地魔就这样被结果了。

19年后,哈利和金妮有了三个孩子,罗恩和赫敏也有两个孩子。两家人在国王十字车站送孩子去霍格沃茨学校,在这里他们遇见了不少故人。最终哈利摸着前额上的闪电形疤痕,19年了这块疤痕再也没有痛过。一切都好。

演职人员

摄影Cinematography: Eduardo Serra

剪辑Film Editing: Mark Day

选角导演Casting: Fiona Weir

艺术指导Production Designer:斯图尔特·克莱格Stuart Craig

美术设计Art Direction by:Alastair Bullock

幕后制作

经历了前几部的文戏铺垫,哈利·波特将在《哈7-下》里迎来与伏地魔的最终决战,精彩的魔法与特效场面堪称本片最大的看点。在过往的“哈利·波特”电影里面,巫师间的战斗大多只为魔杖以及各种咒语,而在《哈7-下》里,正邪两方的对决也终于演变成为了痛快淋漓的群殴。片中的“霍格沃茨保卫战”可谓极其宏大,面对伏地魔与大批食死徒的围攻,麦格教授唤醒了石头巨人,师生们则共同用一道咒语,在霍格沃茨上空构筑起了一道漫天炫目的保护罩。相较这些激动人心的震撼画面,哈利·波特与伏地魔的终极决战,更成为了整部电影最宏大的篇章。平均每十分钟就有一场的魔法大战,众多的打斗场面也让观众大呼酣畅淋漓,“之前几部‘哈利·波特’电影的遗憾,都在这部《哈7-下》里得到了最壮观的弥补。

”十年的哈利·波特,从开始到结束,见证一个魔法的时代。自2001年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开始以来,这个系列成为了新世纪以来电影中的一个神话,横扫全球的十年里,《哈利·波特》系列电影成为了影史上最为卖座的电影系列,7部真人电影累计超过60亿美元的票房成绩,让《哈利·波特》系列成为了一个无法企及的神话,更强势的带动了魔法电影的中兴。对于这部电影在全球取得的巨大成功,在系列中扮演男主角哈利·波特的丹尼尔·雷德克里夫说道:“现在回想起一开始出演哈利·波特我的感觉就好像在做梦。很多事情都是我不曾想到的,例如一部又一部电影公映之后引起的轰动,还有小说的畅销,很多小说的读者给我写信,还有电影的观众,有看了电影而回头去看书的人,也有看了书而后开始看电影的读者……

十年来,这部电影带给了许多观众感动与快乐,作为参加了这部电影的演员,我感到非常光荣,同时也有遗憾,因为这套电影系列就此画上了一个句号,它就要来到我们面前,然后和我们说再见了。”《哈利·波特》系列小说被翻译成近七十多种语言,在全世界两百多个国家累计销量达四亿多册,位列史上非宗教、市场销售类图书首位,而巨大成功的背后就是书籍的灵魂——J·K·罗琳。每一部小说变成电影的改编过程,J·K·罗琳都或多或少的进行了参与,对于这些电影以及最新一作《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J·K·罗琳评价道:“《哈利·波特》陪伴我度过了人生的许多起起落落。

这是一个我在火车上突然想到的故事,我一开始并没有想到日后这个故事所给我带来的人生的变化。我对电影其实并不是很熟悉,所以当有电影制作方找到我,希望把哈利·波特改编成电影之后,我对他们说,我没法写电影剧本,但我愿意提供一切来帮助电影完成。所以在这些年来,制作《哈利·波特》的电影也成为我写书之外的一个重要工作,我会对电影提供一些我的意见,例如魔法学校应该是什么样,哈利·波特说一些话时候的语气,电影要表现的故事情节应该怎么去取舍。这陪伴我度过了很多年,当去年有一天我呆在片场,看到导演说,拍摄完毕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时代的结束……

我们在制作最后一部电影的时候,之前总是有很多不错的点子积累下来,因为他们没法放在电影里,所以我们想某一天总可以放在电影当中,而这是最后一集,再不用就没机会了。我对导演说,所以这一次,我们把所有的想法,都放进了《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里,它为电影系列做了一个完美的收场。”

从第一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起就参与本片编剧工作的斯蒂芬·科洛弗,完整地见证了整个系列的诞生,对于最新的一集,斯蒂芬·科洛弗说道:“这十年来,我的工作重心完全放在了《哈利·波特》系列上面。我所遇到的最大难点在于,原著是一部非常庞大,内容丰富,人物众多的故事,而电影只有两个小时,我甚至没法合理的安排主角的故事推进,连哈利·波特想说清楚都显得困难,那么那些配角又该怎么去处理呢?这是我在撰写剧本的过程里,考虑得最多的事。

不过我感到庆幸的是,幸好最后一集《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变成了两部,这让我显得很从容,有更多的时间来把故事阐述完整。当然,如果是三部曲或者会更好(笑)。目前这样的状态我很满意,最后一集里我不用那么拼命的去讲述主线剧情,我有更多的写作空间来把故事充实,使无论原著的读者还是纯粹的电影观众都能感到满意。所以这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会成为系列的完美结束。”

关键词:宿命与抗争,友情与爱情

作为系列的终章,整个故事将在《哈利o波特与死亡圣器(下)》中彻底结束,主创们在依依不舍的同时,也开始对剧情和人物进行了剖析。谈起哈利·波特这个角色,丹尼尔·雷德克里夫说道:“哈利·波特是一个令人同情的小男孩,他经历了很多磨难,在这些困境里逐渐的成长起来,直到现在才和伏地魔进行正面的对决。《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被不少人当做一部动作片来观赏,但要是拿它跟下一集来做比较,那真是小巫见大巫了。等到下一集,因为情节线索已经在这集打好了基础,剩下的就是全情投入地享受那疯狂的动作场面了。这次的画面气势磅礴,哈利·波特之前那么多年的各种怨气和想发泄的都在这一集理爆发,而他的友情、爱情,还有和母亲的故事,也成为了这一集诉求的一个重点。

”虽然《哈利·波特》系列是一部儿童文学,但是电影的整体风格却在不停的成人化、黑暗化,相较前7部,《哈利·波特》终结篇中黑暗诡异的氛围也达到了极致,厮杀、逃亡、血腥充斥其中。其实从第五部《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开始,很多观众就反映电影的风格日趋黑暗,童趣渐少。饰演食死徒的尼克·莫兰曾回忆道:“我拍的那些场景实在是非常非常的黑暗。当我去看片子的时候,他们已经剪掉了一些太过血腥的,我后来问起制片人大卫·海曼,‘哦不,为什么要删掉?’他回答说,那明显就像是在看《电锯惊魂》。”

对于这一点,本片导演大卫·叶茨也毫不讳言:“的确如此,《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已经不再是像过去那样适合10岁的小孩子看的电影,它已经和哈利·波特一起长大了。这样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在故事里,哈利·波特也在不断的成长,他必须从童年里走出来,面对成年世界的凶险残酷。其实故事已经非常的童话化,但如果我们在表现风格上还跟童话一样,那么这样做对观众是不公平的,观众必须看到成长之后的哈利·波特,如何从童话走向现实。其实,这部电影只是在大概的氛围上有一种阴郁的感觉,我们很严格的按照电影尺度进行剪辑,绝对不会有血腥残忍的画面出现,这是一个底线。整体来说,《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是一部令我没有遗憾的作品,我尽力让这部系列的终章呈现出了我心目里的完美姿态。”

扮演赫敏的爱玛·沃森,也对本片的影像风格和故事情节大赞不已:“我在看完小说之后,一直在脑海里猜想这个故事会怎样去结尾,直到我在片场拍摄的时候,心中还是有许多不确定的地方。终于拍完了,那一天我感觉自己就像要退休一样,赫敏的世界就要离我远去了。我迫不及待的看了初剪版本,很长,但我每一个镜头都不觉得是多余的,因为那些故事充满了回忆,而且令我激动感慨,以至于我在看最终影院上映版本的时候非常的不舍,我觉得还有好多好多故事值得放进电影里,让观众看到。这部终章的风格在真个系列里是最凌厉的,它几乎让我对过去熟悉的《哈利·波特》电影刮目相看,尤其是魔法场面,这次的制作规模超出了我的想象。它将是一部我无论将来再经历什么样的事都会永远铭记的电影。”

影片评价

剧情平淡缺乏悬念

影片围绕着铁三角的大逃亡而展开,电影在无休止的切换场景,逃亡、战斗、寻找线索,然后影片就结束了,连赫敏的扮演者艾玛·沃特森都曾坦言,影片就像是一部公路片。影片过于平淡的情节颇有微词,认为全片的走势平铺直叙,缺乏悬念,过分交代了外来细节、人物、次要情节及次次要情节,戏剧冲突的着力点和节奏的把握不准确。比如:下部中揭开斯内普身份之谜时,跳转很快,而且原著的一些关键描写被省略;哈利昏迷后在国王十字车站重见邓布利多,原著中许多重大问题(大难不死缘由、邓布利多与格林德沃之战、孪生魔杖、死亡圣器等)本应在对话中得到解答,可影片居然只是短短结束。总的来说,影片艺术构思不太理想。

而对于没看过原著、甚至没看完整前几部影片的观众来说,在理解上也有一些费力,魂器究竟是什么、出场人物的身份、魔法部的内部斗争都是未解之谜。不过如果专注于正邪对决战斗场面的话,这些细节并不影响观影。而在介绍"死亡圣器"这一重要概念时,影片也巧妙地采用了富有中国水墨剪影的一段动画形象说明,以帮助很多对原著陌生的观众更好地理解影片。

影片承上启下

影片《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只见灰暗阴冷的树林里面,“魔法三人组”正在夺命狂奔,前景更可看见星星点点的火花,顿时凸显出了这集电影中的危机四伏、困难重重。影片承接上部的邓布利多校长之死,终于24章伏地魔抢走长老仗,其故事情节急转直下、跌宕起伏,却更为黑暗。也为2011年上映的《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中,格兰芬多宝剑之争和斯内普身份问题的明朗化、神秘化做铺垫,也为哈利·波特与伏地魔的“最终决战”养精蓄锐。影片设置的悬念,将更加吸引观众。

被赞最精彩影片中赫敏为她的父母抹去记忆、小精灵多比的英勇牺牲、哈利与赫敏的吻戏都让观众难以忘记,更有大量粉丝激动表示自己迫不及待的看到《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的急切想法。在得到影迷肯定的同时,很多影评人也对《哈7上》充满赞誉,赞这部电影是迄今为止最精彩的一部“哈利·波特”电影,甚至比之前最受赞誉的《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终极之战惨烈恢弘动作场面全程“无尿点”

完结篇主要围绕魂器和哈利与伏地魔之间的终极大战展开,影片中加大了动作戏的部分,全片几乎每十分钟就有一场精彩的打斗场面,再加上铁三角古灵阁逃生、霍格沃茨大战、终极对决等大场面,更是让观众目不暇接,完结篇被称为“魔幻战争史诗片”。

书中对终极大战的描述很混乱,而电影就拍得很有条理。特别是伏地魔率领食死徒、巨型蜘蛛、巨怪向学校发起猛攻,麦格教授等人誓死保卫学校,并首次使用“石墩出动”的咒语,召唤出几百年来一直守卫在城堡上的石头武士,场面恢弘十分震撼。导演大卫·叶茨为了营造壮阔的战争效果,专门建造了峭壁和庭院这些原著中没有的场景,哈利与伏地魔的最终决战也出人意料的精彩(对比原著不难发现)。

完结篇连发“催泪弹”斯内普之死最动人

完结篇泪点不断,再加上告别情绪,不少女性观众都是哭红了眼睛走出影院。特别是斯内普之死令人十分动容,伏地魔为了要获得斯内普拥有的老魔杖,让毒蛇纳吉尼杀死了斯内普教授。而哈利透过斯内普的眼里流出的记忆读到了“混血王子”的故事,终于知道了斯内普对哈利妈妈莉莉的永恒的爱意(尤其是斯内普召唤出的守护神——与莉莉相同的银色牝鹿),而且斯内普甚至将这份爱转移到哈利的身上。19年后铁三角在九又四分之三车站的重逢以及麦格教授、纳威在片中的勇敢都令观众十分难忘。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