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燕

周海燕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周海燕,女,博士,1972年出生,毕业于南京大学,现任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周海燕教授主要从事于新闻基础采写、中外经典新闻作品选读、大众媒介与集体记忆等研究。
  • 中文名:周海燕
  • 民族:
  • 出生地:
  • 毕业院校:南京大学
  • 学位/学历:博士
  • 职业:教师
  • 专业方向:社会学
  • 职务:
  • 学术代表作:《十处乡村、百年中国》、《调查性报道:采访写作》
  • 主要成就:国家韬奋新苗奖、最佳教育贡献

人物经历

学习经历

1990年,周海燕教授进入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就读,先后获得新闻学学士、新闻学硕士学位及社会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周海燕教授后进入新华日报集团任记者和编辑。南京大学传媒教学示范中心新闻采编实验室主任。

主要成就

科研项目

基于民族认同感的两岸媒体抗日集体记忆话语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与引导研究”子课题“网游内容及其对青少年的文化影响研究”

《现代中国公共记忆与民族认同研究》子课题“国家传播与民族认同”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新闻采访与写作》教材编写工程(相当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

发表论文

1.《媒介与集体记忆研究:检讨与反思》,《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年第9期。

2.《作为规训的生产》,《开放时代》,2012年10月。

3.《乡村改造中的游民规训与社会治理策略考察》,《江海学刊》,2012年第5期,唯一作者。

4.《赵占魁运动:新闻生产中工人模范的社会记忆重构》,《新闻记者》,2012年1月。

5.《话语即权力:大生产运动典型报道中的“新闻生产-政治动员”》,《当代传播》,2012年3月。

6.《吴满有:从记忆到遗忘——解放日报首个典型报道的新闻生产与社会记忆建构》,《江苏社会科学》,2012年3月。

获奖记录

长期以来致力于新闻教学实践及改革,在实践教学方面曾经获得国家韬奋新苗奖、教育部教学实践改革成果二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南京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青年新闻奖“最佳教育贡献”等多个奖项,指导学生采写的报道发表于《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凤凰周刊》、《南风窗》、《瞭望东方周刊》、新浪网、江苏电视台等多加国内媒体,其调查成果则先后与2005年、2007年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比赛一等奖、二等奖。曾获国家韬奋新苗奖、教育部教学实践改革成果二等奖等奖项。

2003,《调查性报道:采访与写作》获江苏社科成果二等奖。

2005,获国家教育部教学实践改革成果二等奖。

2005,获江苏省教学实践改革成果一等奖。

2005,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成果一等奖作品优秀指导教师。

2007,获北京市首都青年记者编辑协会“青年新闻奖”及“青年写作基金”。

2007,获江苏省教学实践改革成果二等奖。

2008,获“2008年江苏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团体活动先进团队”优秀指导教师。

2009,获“江苏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团体活动先进团队”优秀指导教师。

2010,获南京大学“石林奖教金”。

社会任职

2013-2014年,周海燕教授为哈佛燕京访问学者,曾前往美国哈佛大学、英国拉夫堡大学、德国弗莱堡大学等高校进行学术访问。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