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光正

吴光正

香港商人
吴光正(1946年9月5日—),上海出生,香港商人,已故船王包玉刚第二女婿,九龙仓集团主席,2000年起任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席、中国全国政协常委。[1]1973年与包玉刚次女包陪容结婚。1981年他协助包玉刚击败英资怡和集团,成功地收购九龙仓集团。1982年吴光正出任九龙仓集团董事总经理,1986年接替包玉刚出任隆丰国际和九龙仓集团主席职位。1988年,隆丰国际联同九龙仓集团斥资10亿港元,收购了美国东部的奥丽酒店集团。1989年九龙仓联同新鸿基地产、美西电讯等合组财团,获得港府发出的有线电视和第二网络专营权。1993年又获得有线电视专营牌照,并于同年10月正式启播。该项计划总投资约50亿港元,同年会得丰集团以35.3亿港元,购得九龙钻石山地王。吴光正家族持有会得丰集团50.94%的股权,该集团辖有会德丰亚太及会德丰发展。前者从事投资、分销、贸易等业务并持有上市公司连卡佛67%股权;后者专营地产投资及发展,持有上市公司置业信托32%的股权,并透过置业信托持有联邦地产50%的股权。会得丰集团还持有九龙仓44%股权。吴光正家族是香港主要华资财团之一。估计家族财富约有30亿美元或232亿港元。至1993年底,其家族所控制的8家上市公司市值达1007.61亿港元,在香港上市公司十大家族财团中排名第七位。2019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排名第129位,财富值108亿美元。2020年2月6日,吴光正凭借116亿美元的身家位列“2020年香港50大富豪榜单”第8。
    中文名:吴光正 外文名:Peter、Woo 民族:汉族 籍贯:浙江宁波慈溪 毕业院校: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辛辛那提大学 职务:全国政协委员会常务委员等 就职企业:九龙仓集团

人物经历

吴光正的父亲是曾在德国留学的建筑学博士。吴光正5岁时随父母定居香港,高中毕业后来到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主修物理与数学,成为了第一个加入DeltaTuaDelta兄弟会的亚洲人,取得辛辛那提大学学士学位后,再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毕业后曾在纽约及香港的美国大通银行任职,1973年与船王包玉刚的次女包陪容结婚,1975年在包玉刚旗下的环球船运集团出任董事。1981年包玉刚成功从英资怡和洋行手中收购九龙仓集团控制权,包玉刚逝世后,吴光正于1986年至1994年期间出任九龙仓集团主席,其后曾辞去主席职务,由李唯仁接替;2002年4月1日恢复成为主席。1986年至1996年期间亦担任会德丰集团主席。

1996年,吴光正曾经参加首届香港特区行政长官选举,并为此辞去所有上市公司职务。但最后在香港特首选举中落败,由董建华胜出。吴光正已表示无意再角逐特首职务。与此共时,他是一个永远低调人物。

社会职位

香港理工大学校董会主席(1993至1997年)

香港医院管理局主席(1995年4月1日-2000年9月30日)

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

全国政协委员会常务委员

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席(2000年10月1日-)

香港环境及自然保育基金委员会主席

荣誉称号

比利时皇家利艾甫勋衔(1993年)

香港太平绅士(1993年)

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社会科学博士(1994年)

金紫荆星章(1998年)

大紫荆勋章(2012年)

财富排名

2019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排名第129位,财富值108亿美元。

2020年2月6日,吴光正凭借116亿美元的身家位列“2020年香港50大富豪榜单”第8。

2020年2月26日,吴光正、包陪容夫妇以760亿元人民币财富名列《2020世茂深港国际中心·胡润全球富豪榜》第161位。

2020年3月20日,吴光正、包陪容夫妇以760亿元财富位列《2020胡润全球房地产富豪榜》第15位。

2020年4月7日,吴光正以115亿美元财富位列《2020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110位。

2021年2月25日,吴光正以170亿美元财富位列《2021福布斯中国香港富豪榜》第7位。

2021年4月,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发布,吴光正以180亿美元财富位列榜单第104名。

人物影响

吴光正是香港著名富豪、老牌船王包玉刚的女婿,原籍浙江慈溪。现任香港会德丰(前称隆丰国际)主席,会德丰集团下控7家香港上市公司,计有九龙仓、置业信托、联邦地产、连卡佛、香港隧道、宝福集团、海港企业;另拥有一家新加坡上市公司马哥勃罗发展。吴光正幼年来港,就读于赤柱圣士提反小学及中学;其后入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修读建筑,以继承父业,但因个人兴趣改读物理及数学;接着吴光正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吴光正毕业后任职于纽约与香港的美国大通银行,并与包玉刚次女包陪容结婚。吴光正曾任职纽约大通银行,九龙仓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副主席,现任隆丰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九龙仓集团有限公司主席、环球航运集团副主席、港美经济合作委员会、华美银行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临时医院管理局和多个公共事务委员会成员、香港电车公司主席、香港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

1981年,包玉刚击败英资大行怡和集团,成功收购九龙仓集团,吴光正亦从旁献策。会德丰集团下控七家香港上市公司,计有九龙仓、置业信托、联邦地产、连卡佛、香港隧道、宝福集团、海港企业;另拥有一家新加坡上市公司马哥勃罗发展。1985年开始任隆丰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九龙仓集团有限公司、香港有线传播有限公司、香港电车公司主席、任环球航运集团副主席,还担任香港旅游协会,临时医院管理局和香港艺术中心等多间公共事务机构董事局成员。1985年被邀任为香港基本法咨委会委员。

此外,吴光正个人持有四川有线电视台30%股权,整项投资额为5000万港元。包玉刚去世后,持有48.8%隆丰国际股权,并透过隆丰控制九龙仓、联邦地产、置业信托,夏利文和连佛卡等上市公司。此外,隆丰还控制39家奥丽酒店,拥有资产达60亿港元。1993年被聘为港事顾问。1994年6月,会德丰投资金融,以1亿美元与英国西敏银行合资成立会德丰西敏银行(WheelocknatwestLtd.)。另外,吴氏亦投资中国大陆,发展武汉和上海基建、货运和房产。1994年底,附属的九仓与北京西单商业区建设开发公司,兴建北京时代广场,总投资22亿港元,上海淮海路大上海时代广场的投资也是10亿元人民币以上。九仓又刻意发展香港有线电视,吴氏以个人持有四川有线电视30%股权,整项投资额是5000万港元。会德丰与澳洲富仕达啤酒合作投资大陆啤酒厂,未来5年投资额高达10亿美元。估计其财富有24亿美元。

金融危机

在这次全球金融海啸中,金融机构的亏损估计高达3.6万亿美元,全球性的“三角债”无法及时清算,导致许多银行国有化。全球整体需求下降,生产力过剩,我国也受到波及。“城市化”是扩大内需的关键之一。预计在下一个20年,我国将成为有75%城市人口的现代市场经济体。这是机遇,也是挑战。

扩大内需,从“创造供应”转向“创造需求”是大方向。一、稳定汇率和价格市场化。斯坦福大学教授麦金能(Ronald、Mckinnon)一项长期研究的结论是:汇率变化无助于中国降低外贸顺差。其实,汇率的波动对企业是一个额外的风险,稳定的汇率有助企业将其资源、精力、注意力集中起来,再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生产力,以达到产业升级的目的,而不是在规管价格的环境下盲目地扩张产能。

对产业升级真正发挥作用的,是建立资源行业的产权制度、开放生产要素和产品的价格。由于产权不清、价格管制,目前内地许多资源行业价格普遍偏低,需要政府提供补贴。这种补贴表面上创造了就业及利润,但实际上却令出口产品价格太便宜,间接地补贴了全球的消费者,这是不可持续的。更何况任何价格偏低,都会导致浪费和低效率。

有人或许会问,现在是不是开放价格的时机?在当前,宏观经济最大的隐患是“通缩”而不是“通胀”。要在开放价格的同时,提高老百姓(尤其农民)的收入和津贴,“双轨”进行,便不会加重老百姓的负担。更明显的,高达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是有一定风险的,同时大量外汇储备也是不可能持续的。

金融海啸的一个重要启示是:我国必须在将来国际金融秩序的重建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我国金融改革的关键是人民币国际化,其中包括人民币成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人民币可自由兑换、资本可自由跨境流动、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等重要目标。多年来,香港已与国际金融市场有效接轨,在金融海啸后,不妨以香港为试点,积极加快发展人民币相关业务,让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这有助于逐步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二、降低税率及储蓄率。过去几年,我国税收增长都在30%的水平,远远超过实际经济增长率和通胀率。学者蒙代尔(Robert、Mundell)不久前建议美国政府把企业所得税由35%降低至15%,认为这是“对症下药”的一个重点。此外,德国等也已出台了减税方案。

透过财政及税收措施,提高国民的可支配收入及消费,可提供扩大、创造及优化“内需”的基本条件。如大幅减低个人所得税,包括向中等收入阶层减税,将有利于扩大内需及刺激个人的积极性,有利于吸引高素质人才。相反,高税率则会打击内需和投资,并流失税源。

目前中国的储蓄率有“三高”现象:

(一)政府的储蓄率高,中央已果断地出台一个4万亿元人民币的刺激经济方案,相信还有上调的空间。

(二)国民的储蓄虽然居高不下,但占国民收入比例其实有下降趋势。由于银行的储蓄息率偏低,将不能为国民带来财富效应,因此,消费者仍然不会有足够的信心增加消费。这是“扩大内需”的一大障碍。

(三)企业储蓄占国民收入比重持续攀升,企业可支配收入占GDP由1992年的11.1%,上升至2007年的22.9%。能把企业庞大的储蓄转化成有效益的投资,将有助于“扩大内需”。

在国库收入方面,应当解决三个问题:

(一)理顺资源产权不清的问题,合理地征收资源税。

(二)让国民合理分享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利润。

(三)许多国家的国债占GDP的比例在100%以上,这是一个危险的水平。我国在这方面包括去年新增的国债,占GDP的比例仍 在20%上下,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利用。

全球金融海啸带来了“危”,也带来了“机”,我国的改革开放已走过了30年,现在要抓住百年罕见的机遇,积极推动改革开放的“第二浪”,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我国可在下一个30年内实现全面现代化。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