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谷浑

吐谷浑

中国西北古代民族名
廆悔之……鲜卑谓兄为阿干,廆追思之,作‘阿干之歌’,岁暮穷思,常歌之。”西晋末,首领吐谷浑率部西迁到枹罕。后扩展,统治了今青海、甘南和四川西北地区的羌、氐部落,建立国家。至其孙叶延,始以祖名为族名、国号。南朝称之为河南国;邻族称之为阿柴虏或野虏;因此被南朝称为河南国或河南。东晋十六国时期控制了青海、甘肃等地,与南北朝各国都有友好关系。隋朝与之联姻。被唐朝征服,加封青海王。唐朝中期,被吐蕃驱赶至河东,唐后期称之为退浑、吐浑。五代时期开始受辽国统治。现已与各民族融合。
    中文名:吐谷浑 外文名:Tuyuhun 别名:河南、吐浑 主要城市:清水川、赤水、浇河、吐屈真川

历史

建立国家

吐谷浑,是中国西北古代民族名,原为人名,是辽东鲜卑慕容氏单于慕容涉归之庶长子,慕容涉归分户700使别部以牧。4世纪初,慕容涉归死,其嫡子慕容廆继为单于,与慕容吐谷浑不和,吐谷浑遂率所部西迁上陇,止于佨罕,以此为据点,子孙相承,侵逼氐羌,成为强部。

吐谷浑死,长子吐延继位。昂城(今阿坝)羌酋姜聪刺吐延,伤致命,死时嘱咐其子叶延迅速保卫白兰(今青海巴隆河流域布兰山一带)以巩固其统治。叶延在沙州(今青海省贵南县穆克滩一带)建立慕克川总部,设置司马、长史等官。以祖父吐谷浑为其族名,从此,吐谷浑由人名转为姓氏和族名。

叶延传子辟奚。辟奚传子视连,通聘于西秦,被封为白兰王。视连传弟视罴,西秦封他为沙州牧、白兰王。视罴传弟乌纥提,曾败于西秦,求保持于南凉。乌纥提传位于视罴之子树洛干,势力复振,率部落数千家奔慕贺川,自称大单于、吐谷浑王。曾败于西秦,被西秦封为平狄将军、赤水都护。

中兴时期

自吐谷浑至树洛干,经6世8传,其中多具才略,且留心吸收士人、司马、博士等官,均用儒生。而其时正当16国割据混乱,吐谷浑部得据甘、青间,实控东至洮河、龙固(今四川省松潘),西达赤水、白兰,北界黄河,南至大积石山。北邻南凉,东为西秦。

420年左右,树洛干传弟阿才,兼并氐羌数千里,居浇河(青海省贵德县),处诸羌中,号为强部。曾登上西倾山,寻找江源,以求至长江下游的通路,派使至建康,通贡于刘宋,被刘宋封为沙州刺史、浇河公。阿才传弟慕瞆,宋封为陇西公、陇西王。慕瞆曾擒获与北魏为敌的赫连定,送至北魏,魏封慕瞆为西秦王,占有金城、陇西等郡。慕瞆传弟慕利延。

这时吐谷浑土地广袤,除总部在沙州外,还有4座大城,分别在清水川、赤水、浇河、吐屈真川等地。慕利延传位于树洛干子拾寅,始邑于伏罗川,总部西移。拾寅受宋封为河南王,又受魏封为西平王。拾寅传子度易侯。度易侯传子伏连筹。伏连筹传子夸吕,居伏俟城,始称可汗。

走向灭亡

后来隋朝两次征战吐谷浑,曾在吐谷浑地区设河源、西海、鄯善、且末4郡。隋末,吐谷浑渐复故地。夸吕传子世伏,娶隋朝光化公主为妻。不久,世伏死,弟伏允立,依照风俗,仍以公主为妻。唐初,吐谷浑累为边患,唐贞观九年(635)伏允兵败,奔走至鄯善,自杀。从此吐谷浑分成东西二部。西部吐谷浑由伏允子达延芒结波率领,居鄯善,后来降伏吐蕃,吐蕃称作"阿柴"或"阿辖"。东部吐谷浑由伏允长子慕容顺率领,居伏俟城,唐朝封为西平郡王。不久,慕容顺死,子诺曷钵继位,唐朝封为河源郡王,号乌地也拔勒豆可汗,贞观十四年(640)唐朝以弘化公主妻之,加封青海国王。他的两个儿子又娶唐朝的金城公主和金明公主为妻。

吐蕃兴起以后,向甘青地区扩张。唐龙朔三年(663),东部吐谷浑被吐蕃所灭,诺曷钵奔凉州,后率数千帐内附唐。唐徙其部众于灵州,置安乐州,以诺曷钵为安乐州刺史,子孙仍世袭青海地号,直至贞元(785~804)时为止。

后裔去向

吐蕃占据灵州后,吐谷浑移居河东,被称作退浑、吐浑。五代时散处蔚州等地,曾附属于沙陀李氏,后属后晋石氏。天福初(936)燕云地区割属契丹,吐谷浑人附契丹,后世多同化于汉族或其他民族。吐蕃灭吐谷浑后,仍有一部分吐谷浑人留居故地,附落犹存,达延芒结波与素和贵等仍拥重兵。9世纪中叶吐蕃崩溃后,吐谷浑居住在湟水和大通河流域,依险屯聚自保。12世纪后,河东的吐谷浑人返回甘青故地,与湟水流域之吐谷浑人聚会。元朝时,称作西宁州土人。一些研究者认为,今青海土族即吐谷浑的后裔,此说能否成立,尚待进一步研究。

民族

组成

吐谷浑境内以鲜卑人、羌人为主。前者是统治民族,后者是居民的主要构成部分。从吐谷浑建城郭以居等看,羌与鲜卑间有融合的迹象。上引藏文文献中,称吐谷浑为“桑阿夏,桑即赛,是为藏族最早形成的六氏族之一。将吐谷浑称之为“赛氏”,似乎也反映了吐谷浑的羌藏化现象。另外,吐谷浑境内尚有突厥人、康居人等。

迁徙

吐谷浑

唐代是我国边疆民族进行较大规模迁徙的重要历史时期,由于中原地区先进经济文化的吸引,边疆民族迁徙的主要方向是中原及附近地区。通过迁徙,一些边疆民族的生活空间得以扩大并接近中原地区,另一些则直接迁入中原成为当地的新居民。原先生活在青海境内的吐谷浑和生活在西藏境内的吐蕃人,唐代就曾在较大的空间范围内进行过大规模的迁移,构成边疆民族迁徙的重要部分,对当时的历史发展和民族分布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吐谷浑,亦称吐浑,唐后期五代又称之为退浑。隋代,其游牧范围“自西平临羌城(今青海湟源县东南)以西,且末(治新疆今县)以东,祁连(今祁连山)以南,雪山(今昆仑山和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以北,东西四千里,南北二千里”,都城伏俟城在青海(今湖)西45里。

开皇年间(581~600年),吐谷浑数次进扰隋的边境。不久,可汗吕夸杀太子,立少子诃,“诃复惧其父诛之”,图谋率领部落15000人户内迁,但遭到隋朝拒绝。名王拓跋木弥率千馀家要求归化,也未被接纳。大业五年(609年),隋军击败吐谷浑,可汗伏允逃入分布在今青海东部的党项部,“部落来降者十万馀口,六畜三十馀万”。《隋书》和《资治通鉴》诸书皆未载此十馀万吐谷浑人迁入中原,如果确有迁移,文献中对于规模如此之大的移民不可能不记载。

隋末,天下大乱,吐谷浑可汗伏允乘乱收复故地,进攻河西。唐初,与唐朝时和时战。贞观九年(635年),李靖率唐军深入吐谷浑境内作战,击败之,不久立诺曷钵为可汗。此后,吐谷浑采取亲唐的政策,唐亦将弘化公主嫁与诺曷钵,双方相安无事。

高宗龙朔三年(663年),向北扩张的吐蕃族进入河源地区,灭了吐谷浑,吐谷浑可汗诺曷钵被迫与弘化公主率数千帐迁入凉州。咸亨元年(670年),为了牵制日益向西域扩张的吐蕃,唐朝派薛仁贵率军出兵河源地区,并送吐谷浑部回归故地。三年,由于唐军大败,回迁至鄯州浩亶水(今青海大通河)之南的吐谷浑部落“畏吐蕃之强,不安其居,又鄯州地狭”,复迁到灵州(治今宁夏灵武县南),唐于故鸣沙县地设安乐州(治今同心县东北韦州)以安之。仪凤中(676-679年),部分吐谷浑部落自凉州内迁,被安置在延州金明县(治今陕西安塞县南)西境,设浑州以处。此次迁移的过程和原因文献阙载,估计移民人数也不多。

龙朔以后迁入安乐州的部众不过数千帐,仍有大量的吐谷浑人留在河源地区,受吐蕃的控制。武周长寿元年(692年),王孝杰率军进攻吐蕃,自河源军(治今青海西宁市)一带将吐谷浑耽尔乙句贵部内迁至灵州境内。圣历二年(699年),吐蕃内乱,重臣论钦陵兵败被杀。一月,论钦陵子论弓仁率所统吐谷浑7000帐内迁。不久,论弓仁又派人赴吐谷浑部招降,“其吐浑以论家世恩,又曰:‘仁人东矣’,从之者七千人”。《资治通鉴》卷206载:同年七月,又有吐谷浑部1400帐内迁,疑这些部落即论弓仁招降来的吐谷浑人。这两批吐谷浑移民迁居何处,史无明载,估计也应在安乐州和耽尔乙句贵部所在的灵州。

诺曷钵率部落自迁入安乐州之后,即与其子慕容忠长期居住于此。但约在圣历二年八月(699年),诺曷钵之孙慕容宣超却率领灵州一带的吐谷浑人大举叛乱,“入牧坊掠群马,瘢夷州县”,继而逃入青海故地复国。至久视元年(700)八月,因不堪吐蕃控制,又自愿归唐,率十万众,“突夭刃,弃吐蕃而来”,各部赴河西凉、甘(治今张掖市)、肃(治今酒泉市)、瓜(治今安西县东南)、沙(治今敦煌县)等州降唐,并安置在各州附近。

综上所述,初唐时吐谷浑人的内迁,主要有四次:第一次是高宗龙朔三年由诺曷钵率领迁入凉州;第二次是咸亨三年诺曷钵率部迁青海后复迁入灵州;第三次是圣历二年论弓仁等部迁入灵州;第四次是慕容宣超率吐谷浑人回迁青海后复迁入河西各州。但内迁的吐谷浑移民,实只有第一次和第三次迁入的两批,据上述数字估计人数在十万上下,其馀两次不过是外迁后的重新迁入。

在久视元年迁入以后直至安史乱前的半个多世纪中,关内道的灵州和陇右道河西诸州都有吐谷浑移民分布。期间尤其是玄宗时,仍有一些留在青海故地的吐谷浑人因各种原因迁入陇右和关内二道。开元三年(715年)正月,吐谷浑大酋慕容道奴与铁勒九姓和高丽等部族共万馀帐迁入关内道北部的河南地,一年以后各部落多叛归漠北。吐谷浑与突厥关系不深,估计仍留在河南地未随其外迁。开元十一年,一些吐谷浑部众诣沙州降,为河西节度使张敬忠所接纳。天宝五载(746年),河西节度使王忠嗣讨伐原迁居在沙州墨离军(今甘肃安西县东南)的吐谷浑部,“虏其全部而归”。

安史乱后,河西和灵州一带的吐谷浑人,一部分加入唐军,参加了保卫潼关的战斗,一部分因吐蕃的进逼向东迁入盐(治今陕西定边县)、庆(治今甘肃庆阳县)和夏州朔方县(治今陕西靖边县东,于此置宁朔州)等地。加入唐军的吐谷浑部落潼关战后下落不明,但迁居盐、庆等州的部落则仍活动在关内道的北部。文宗开成元年(836年),关内道北部的吐谷浑部三千馀帐又向北迁入丰州(治今内蒙五原县南)一带。

此外,《新唐书·李匡威传》载:“(赫连)铎本吐谷浑部酋也,开成中,其父率种人三千帐自归,守云州(治今山西大同市)十五年。至是(昭宗大顺二年,891年),失其地。”按史未载迁入丰州的部落酋长姓名,故无法得知同年是两支部落同时迁入丰州和云州,还是同一支部落先迁入丰州尔后再迁入云州,但丰州的部落迁后即无闻,而云州的部落屡屡在文献中留下记载,当是后一种可能性较大。天复三年(903年)李克用部将又攻占振武军(治今内蒙和林格尔西北),杀赫连铎部二千馀人。据此,毗连云州的振武军也是吐谷浑部后期的迁入地之一。

赫连铎丢失云州以后,逃入幽州(治今北京城南),其部族分散在蔚州(治今山西灵丘县)界中。后唐庄宗时,白承福代理都督,在中山(治今河北唐县西南)北的石门建寨,有丁壮数千人,以畜牧业为生,与后唐保持较好的关系。长兴二年(931年),由于契丹族向南进逼,塞外的吐谷浑部落开始向云、朔(治山西今市)二州运动。

后晋天福元年(936年),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属契丹,分布在雁门关以北的吐谷浑人皆役属于契丹。由于不堪奴役,加上镇州节度使安重荣的劝诱,吐谷浑部落千馀帐自五台南迁,被安置在并(治今太原市南)、忻(治今忻州)、代(治今代县)、镇(治今河北正定县)四州山区。

因契丹指责,天福六年(941年)后晋命供奉官张澄率兵二千,将分布并、代、忻、镇四州的吐谷浑人驱回塞北旧地。不过,石敬瑭“亦以契丹诛求无厌,心不平之”,故命出镇太原的刘知远“潜加抚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安重荣也收纳之,因而仍有相当部分吐谷浑人留在四州。开运间(944-946年),白承福率部族从晋出帝出兵至澶州(治今河南濮阳市南)作战,“属岁多暑热,部下多死”,不久部落移居岚州(治今山西岚县北)和石州(治今离石县)。由于白承福驭下无法,白可久率部分族人北迁契丹境内,不久白承福也被刘知远杀死。

白承福死后,河东境内的“吐浑遂微,不复见”。但在契丹(辽)境仍有一定数量的吐谷浑部落。北宋雍熙三年(986年),宋军伐辽南归,将山北云、应(治今应县)、寰(治今朔州市东北)、朔四州境内的百姓及吐谷浑部族都迁到河东和京西(主要在今河南省西部),估计在辽境仍有一些吐谷浑人。

五代时河东地区的吐谷浑人是沙陀族逐鹿中原的重要力量,在后唐、后晋和后汉政权都有一些出身吐谷浑的将领,李金全、李嗣恩、慕容彦超即是他们的代表。由于与汉族、契丹、沙陀等族人民杂居生活,吐谷浑移民逐渐与各族人民相融合,因而十一世纪以后的文献中已不再有吐谷浑部落活动的记载。

《资治通鉴》和两《唐书·吐蕃传》多次记载,广德元年(763年)以后吐蕃以吐谷浑、党项等部族侵入唐朝辖境。这些吐谷浑人,一部分应是至德后仍留居河西的部落,一部分则应来自武周以后仍留在河源故地的部落。唐后期贞元二十年(804年),吕温奉使入吐蕃,还曾见“退浑种落尽在,而为蕃所鞭挞”,因赋《蕃中答退浑词》:“退浑儿,朔风长在气何衰。万群铁马从奴虏,强弱由人莫叹时。”五代以后,留在青海的部分部落可能也与吐蕃人相融合,另有部分部落此后还长期存在着。现青海省互助、民和、大通,乐都和甘肃省天祝等地的土族,即与吐谷浑有渊源关系。

吐蕃族

本生活在今西藏高原一带,隋唐之交逐渐统一西藏各部,都城设于逻些城(今拉萨市)。唐初已有胜兵数十万,号为强国,“党项、白兰诸部及吐谷浑、西域诸国咸畏惧之”。太宗贞观八年(634年),赞普弃宗弄赞派使节入唐,开始和中原发生交往。

经七八十年时间的扩张,到玄宗时期,吐蕃的控制范围已得到极大的扩大。按现代区域言之,整个青藏高原,除了青海北部日月山南北和邻近四川盆地与甘肃西南部的边缘山区仍为双方激烈争夺的地带,其馀的广大地区都已置于吐蕃的统治下,吐蕃疆域已跨今藏、青、新、川、滇各省区。

按照吐蕃制度,“出师必发豪室,皆以奴从,平时散处耕牧”,而奴隶“往往一家至十数人,由是吐蕃之众多”。因此,吐蕃的扩张过程,就是其民族迁徙的过程,新征服的地区往往成为吐蕃族的居住地和游牧地区。例如,明代居住在今四川松潘、茂汶一带“上下凡十八寨,部曲素强”的白草诸蕃,即是“唐吐蕃赞普遗种”。

此外,吐蕃每攻下一地便派军驻守,少则数千,多则数万。在吐蕃王朝崩溃以后,这些军队的很大一部分留居当地,变成了“呷玛罗(ka-ma-log)”,即“没有赞普命令不得返回的人”。吐蕃移民在新居地往往又同化、融合仍留在当地的羌、氐、吐谷浑等民族,分布今四川省汶川、理县、黑水、马尔康、金川、小金和丹巴等县的嘉戎藏族即是唐代同化西山诸羌后形成的。因此,有理由推测,今青藏高原的藏族分布区,基本上是在唐代形成的。

安史之乱以后,河陇和关内道西部地区也都成为吐蕃族的移民区域。

自宝应以后,吐蕃占领关内道的原、会和陇右道东部的成、渭等4州,驻兵该区域,“自如也”,四州成为吐蕃占领区的东界。牧草丰美的原州是吐蕃的游牧地,每岁冬春于此放牧,夏季则“畜牧青海”。唐后期河、渭等州是吐蕃尚延心部落的住地,宣宗大中十一年(857年)尚延心以河渭二州部落降唐,迁入秦州,被封为河渭都游奕使,仍率部落居河、渭等地。

大将尚婢婢所部原在鄯州一带游牧,大中四年为论恐热率领的另一支吐蕃军队击败,放弃鄯州,“率部落三千馀人就水草于甘州(治今张掖市)西”。后论恐热残虐,所部多叛,部众或散入河州等地的吐蕃部落,或降于于拓跋怀光率领的驻守鄯州的吐蕃军队。论恐热作乱以后,人数众多的吐蕃奴隶(其中有些是汉人)失去主人,“遂相纠合为部落”,称为嗢末,“散在甘、肃、瓜、沙、河、渭、岷、廓、叠、宕之间。

大中年间,张义潮率沙州(治今敦煌县)的汉人乘吐蕃内乱起义,并以河陇十三州图籍归唐,加之尚延心所部降唐,河陇和关内道北部复归属于唐。此后,唐重新失去对河陇的控制,回鹘部迁入河西一带,河陇的党项羌势力也日渐发展,但唐末五代和北宋前期的吐蕃人仍为数不少,广泛分布各地。敦煌石室发现的《张淮深变文》记唐使节在赴沙州的路上,看见:“甘、凉、瓜、肃,雉堞凋残,居人与蕃丑齐肩,衣着岂忘于左衽。独有沙州一郡,人物风华,一同内地”

《宋史·吐蕃传》载:“唐末,瓜、沙之地复为所隔。然而其国亦自衰弱,种族分散,大者数千家,小者百十家,无复统一矣。自仪(治今甘肃华亭县)、渭、泾(治今泾川县北)、原、环(治今环县)、庆及镇戎(治今宁夏固原县)、秦州暨于灵、夏皆有之,各有首领,内属者谓之熟户,馀谓之生户。凉州虽为所隔,然其地自置牧守,或请命于中朝。”

《旧五代史·吐蕃传》云:“凉州夷夏杂处。”但是,《宋史·吐蕃传》载五代时,凉州城只有汉民三百户,“凉州郭外数十里,尚有汉民陷没者耕作,馀皆吐蕃”。据此,则凉州的居民实以吐蕃人为主。后晋天福三年(938年),高居诲奉使于阗,着《于阗记》载其沿途所见,云“自灵州渡黄河至于阗(今新疆和田),往往见吐蕃族帐,而于阗常与吐蕃相攻劫”。

据其文,灵州至凉州间的沙丘地区为党项住地,甘州是回鹘牙帐所在,州南的祁连山有沙陀遗族,出玉门关(在今安西县东)经吐蕃界,沙州西有仲云部落,惟瓜、沙二州多汉人。据研究,陇东的吐蕃人族名及其居地尚有不少可考者,部分部族分布地的今地是:天水县新阳镇以西至甘谷县城以东、秦安县安伏镇、甘谷县大石镇和潘安镇、武山县鸳鸯镇和洛门镇、陇门县内、渭源县和漳县境、临洮县抹邦山、榆中县马衔山和龛谷寨至兰州,其中渭源和漳县境的俞龙阿部族宋代有众二十万口。

据上所述,在河陇地区,汉人只占人口小部分,居民主要来自吐蕃、回鹘、党项等周边民族,吐蕃人随处可见,河、渭、秦、凉等州和玉门关以西地区的居民实以吐蕃人为主。

河陇地区在中唐时农业相当兴盛,至德以后留在当地的汉人仍以农业为主。由于频频向关中进军,吐蕃人也较多地接触到中原先进的经济文化。此外,吐蕃人攻入关中以后,往往掠夺汉族妇女西归,强迫其嫁与吐蕃人为妻,“多来中国收妇女,一半生男为汉语”即是对此事的描述。上述方面必然要对吐蕃移民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吐蕃移民在唐后期已开始了同汉族相融合的进程。文宗太和年间(827-835年)王建从军塞上,便发现吐蕃移民生活的种种变化:“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驱羊亦着锦为衣,为惜毡裘防斗时。养蚕缲茧成疋帛,那堪绕帐作锦旗。”十一世纪初,吐蕃人在今青海和甘肃甘南州等地建立唃厮罗政权,河陇地区的一些吐蕃移民及后裔迁入其统治区。

元明以后关于今新疆吐蕃人的记载已不多见,宁夏、甘肃境内的吐蕃人活动的记载基本限于甘南一带,除甘南以外这些地区的吐蕃人显然已融合于其他民族。

在唐代,还有一些吐蕃人因内附、求学和沦为战俘等原因迁入中原地区,前者主要发生在安史乱前,后者主要发生在乱后的唐蕃战争时。

贞观十五年(641年)吐蕃赞普弃宗弄赞迎唐文成公主为妻,此后因仰慕唐文化,“仍遣酋豪子弟,请入(唐)国学以习《诗》《书》”。神龙元年(705年),中宗颁诏:“吐蕃王及可汗子孙,欲学习经业,亦附国子学读书。”据此可以推测,在唐蕃战争前吐蕃可能经常派遣贵族子弟入唐学习。唐代前来求学的周边民族贵族子弟常常长期留居中原,一些吐蕃青年也当如此。

吐蕃部落的内附以武周圣历二年(699年)论赞婆叔侄的内迁最为著名。论赞婆兄弟长期在吐蕃执掌大权,兄论钦陵居中秉政,三兄弟握兵分据方面。赞普器努悉弄年长后发兵诛论钦陵、赞婆被迫率所部千馀人内附,后被封为辅国大将军,率部驻守河源地区,不久死去。同年,钦陵子论弓仁亦率所统吐谷浑七千帐来降。

论弓仁及其子孙最初居住银州(治今陕西榆林市南),后迁到长安。论弓仁和其子诚节,孙惟贤、惟真、惟明长期带兵作战,代宗时惟贤曾领部落数千人镇守岐阳(今陕西岐山县北)。《资治通鉴》卷254载,僖宗中和元年(881年),论百率吐蕃军擅自从百井(今山西阳曲县东北)退兵,为郑从谠斩。未知论百是否论弓仁后裔,此吐蕃军是否即论氏兄弟统率的部落。

唐蕃战争断断续续达百年时间,战争中既有汉人沦为吐蕃战俘被迫迁入吐蕃境内,也有吐蕃人因沦为唐朝战俘或投降迁入中原地区。主要的几次是:开元十六年(728年),张忠亮率唐军攻占大莫门城,俘千馀人。天宝十一年(752年),吐蕃兵救南诏,剑南兵击破之于云南,捕虏6300人。永泰元年(765年),白元光与回纥军队于泾州灵台大破吐蕃,生擒万馀人。大历十年(776年),崔宁破吐蕃故洪节度和氐、蛮等兵,擒数千人。

贞元九年(793年),唐军和南诏大破吐蕃于铁桥,“俘馘三万”。十六年,吐蕃贡、腊城等9节度与大将近90人举部落来降。十八年,韦皋大破吐蕃军于维州,受降3000馀户,生擒6000馀人〕。唐朝规定,“西边每擒蕃囚,例皆传置南方,不加剿戮”,因此,吐蕃战俘往往被押送到南方,大中以后甚至远送南岭以南。咸通元年(806年),仅配隶越州(治今浙江绍兴市)境内的吐蕃、回鹘人中之骁健者便达百馀人。此外,代宗时,吐蕃数次遣使前来议和,但同时又不断派兵攻唐,唐朝将这些使节也留在中原不归。

历史

吐谷浑的祖先是中国历史上的东胡.“东胡”这一称谓最早出现在《周逸书》里,有“东胡黄罴”、“正北(有)匈奴……东胡”这样的记载。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东胡已经成为了北方一支重要的少数民族力量,先后与晋、赵、燕等国争夺领土。公元206年,匈奴部落的冒顿杀其父头曼,自立为单于。东胡屡次挑衅匈奴,先是要头曼生前骑乘的骏马,后又索要冒顿的阏氏,冒顿委曲求全都答应了东胡的要求。匈奴和东胡之间原本有一千里的无人区,是为双方的缓冲区,称之为“弃地”。前两次索取都得到满足后,东胡又得寸进尺,希望占有这块无人区。这下激怒了冒顿单于,他带人大举进攻东胡,东胡因为之前两次非分要求...

东亚北方草原上民族众多,继匈奴人之后鲜卑人成为草原上的主人登上历史舞台。鲜卑人的起源至今还是未解之迷。按照拓跋鲜卑人说法"魏之先出自黄帝轩辕氏,黄帝子曰昌意,昌意少子受封北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这种观点出于汉化的统治需要才有的,不一定靠谱。比较可信的观点认为鲜卑人出自东胡,匈奴冒顿单于破东胡之后,东胡余部分生分裂,一部分在乌桓山居住,一部分在大鲜卑山居住,他们成为匈奴帝国集团众多部族的一部分,风俗相似,遂以居住山名为族名称鲜卑。鮮卑人在几百年迁徙征战争还融合了高勾丽,扶余,匈奴,丁令,高加索等民族,因此拓跋鮮卑有些白种人特征。鲜卑人居住在北方随匈奴人征战四方一直不为人所知,直到东汉建式21年(公元45年)鲜卑人寇汉境才进入中原人...

吐谷浑处在唐与吐蕃之间,是吐蕃向高原外扩张、大唐连通西域的关键所在。唐初,吐谷浑乘唐朝初兴无暇西顾,频拢西境,阻塞中西交通,而唐朝则以许互市消极应付。贞观年间,吐谷浑仍不断侵扰,沿边11州均受其害,已处贞观盛世的唐朝再也不愿坐视。同时,唐朝为经营西域也急于扫除中西交通的障碍。贞观八年(634),唐太宗抓住吐谷浑攻凉州事件,集军1万分3路进军,经过一年军事行动,彻底击溃吐谷浑,并于贞观十三年(639)以宗室女弘化公主(即西平公主)和亲诺曷钵。正当吐谷浑与唐和好关系顺利发展之际,松赞干布治理下的吐蕃崛起,其北境直接与吐谷浑南界为邻。吐谷浑成了吐蕃向外拓疆和唐...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