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警察学院

吉林警察学院

全日制大学
吉林警察学院是吉林省唯一一所公安本科院校。其前身是创建于1949年的吉林省公安干部学校,1985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吉林公安专科学校,是全国首批设置的13所公安专科学校之一,1993年9月更名为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迁址长春净月经济开发区易地建设。2010年01月21日教育部公示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更名吉林警察学院。吉林警察学院是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领导下的全日制高等院校,是吉林公安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吉林省人民政府举办,实行吉林省公安厅、吉林省教育厅共管,以省公安厅为主的管理体制。
    中文名:吉林警察学院 外文名:Jilin Police College 简称:吉林警院 办学性质:公立大学 学校类别:政法类 现任领导:张兆瑞(院长) 院系设置:侦查系、治安系、刑事技术系、法律事务系、安全防范系等 校训:报国荣警、察己修身 校歌:《风雨蓝玫瑰》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开发区博硕路1399号 院校代码:11441

简介

吉林警察学院是一所以培养具有较高政治素质、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创新能力和实战技能的应用型公安人才和经济建设适用人才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全日制本科院校。学院实行行业办学,隶属于吉林省公安厅垂直管理。

吉林警察学院是吉林省唯一一所公安高等院校。其前身是创建于1949年的吉林省公安干部学校,1985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吉林公安专科学校,是全国首批设置的13所公安专科学校之一,并由当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彭真同志题写校名。2010年3月晋升为吉林警察学院,开始了公安本科教育的征程。

历史沿革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的历史,是吉林省公安教育发展的缩影。她应斗争需要而诞生,随时代发展而壮大历史在这里回眸、审视和反思。

1949年4月15日,在全省第四次县公安局长联席会议上,针对当时严重的敌情和公安队伍建设需要,决定成立吉林省公安干部学校。9月2日,省公安厅厅务会专门研究了建校问题,厅长于克主持会议并就学校的培养目标、教育计划、教学目的、方针、内容以及学校的组织机构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讨论。9月29日,省公安厅向各市、县、区公安局下发了“调训公安干部及武装的通知”。10月14日,吉林省公安干部学校在吉林市八百垄成立。建校初期,省公安厅厅长于克担任名誉校长,学校设组织股、教育股、总务股,共20人。

1950年7月,吉林省公安干部学校迁校至吉林市江南工人疗养院;10月,迁校址至吉林市女子中学。

1951年3月,迁校至吉林市北大街。

1952年10月,迁校至吉林市东局子。

1955年4月,迁校至长春市铁北二道沟(原省广播仪器厂旧址)。6月,吉林省公安干部学校更名为吉林省公安学校。

1956年5月,迁校至长春市朝阳区和平大路(省第八劳改队驻地)。

1957年12月,吉林公安学校并入吉林省行政干部学校,迁校至长春市伪皇宫旧址。

1958年5月,迁校至长春市桂林路。

1959年5月,吉林省行政干部学校撤销,成立吉林省政法干部学校,迁校至长春市红旗街55号。

1968年11月,吉林省政法干部学校解体。

1973年10月,吉林省政法干部学校恢复。

1978年4月,增设公安中专班,招收首批中专学生。

1980年9月,吉林省政法干部学校公安中专班改为吉林省人民警察学校,与吉林省政法干部学校一套班子,两个校牌。

1981年4月,吉林省政法干部学校改由省司法厅领导,易地另建。同时吉林省公安干部学校恢复,与吉林省人民警察学校一套机构,两个校名。

1985年3月,原吉林省公安干部学校改建为吉林公安专科学校,与吉林省人民警察学校一套机构,两块校牌。

1989年,吉林省人民警察学校移地吉林市。

1993年6月,吉林公安专科学校校名调整为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2001年10月,迁校至长春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博硕路1399号。

2010年01月21日教育部公示,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更名为吉林警察学院。

办学规模

办学设施

学院坐落于北国春城长春市,位于亚洲最大的人工林长春净月潭边。学院占地630.4亩,建筑面积16.85万平方米,分为净月和乐山两个校区。校园环境幽雅,建筑别具风格。学院基础设施齐全,教学手段先进,实验设施完善。建有警体馆、射击馆、模拟战术训练馆、警务驾驶技能训练场等实战实训设施和多功能报告厅、党团活动室、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等,拥有DNA检测、气-质联用仪等先进设备。同时,学院还承担着吉林省公安机关在职民警警衔晋升培训、新入警和军转干部任职资格培训、各警种业务培训的任务,年培训在职民警达4000人次。公安部还在学院建立了“国家反计算机入侵和防病毒研究中心信息安全培训基地”和“六一三”业务培训基地,公安部、教育部将学院列为全国政法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院校,省公安厅在学院建立了吉林省派出所队长培训学校。

师资力量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331人,其中教授37人、副教授102人。博士38人、硕士236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5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4人,省部级教学名师9人,公安部智库专家1人。学校根据各专业学生规模及各专业课程特点对全校各必修课程的师资力量配置进行了合理规划。全校各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均配置有两名以上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各专业必修课程均配置有一名以上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学校各专业均有一名以上教授职称教师。各专业的课程均形成了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教学、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学团队,为学校课程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提供了教师资源上的有力保证。2000年到2009年,教师完成各类科研教研项目428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研教研项目261项,出版专著、编写教材187部,发表学术论文1284篇,216项成果获奖。

院系专业

专业概述

学院设置13个本科专业,包括治安学、侦查学、经济犯罪侦查、刑事科学技术、交通管理工程、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汉语言文学、朝鲜语、财务管理、艺术设计学、影视摄影与制作和绘画专业,覆盖法学、文学、工学、管理学和艺术学五大学科门类。目前,学院建有公安部重点专业建设点1个,省高校品牌专业1个,省高校特色专业4个,省属本科院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建设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精品、优秀课程11门。1个专业为国家教学改革试点专业,3个专业为省教学改革示范专业,2个专业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院系概述

目前有侦查系、治安系、刑事技术系、交通管理系、法律系、信息工程系、中外语言系、经济管理系、艺术系、警察体育教研部、公共基础教研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共12个教育系部。

学术科研

学术成果

多年来,在校党委的领导下,科研处秉承“科技强警”的工作目标,按照“做强科研管理、出版精品期刊、提高办报水平”的指导思想,以科研促进教学,初步建成了国家、省和校三级科研立项框架体系,通过科学、规范、系统、有序的管理和建立有效的科研奖励机制以及积极开展各种学术活动,努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鼓励教师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发表了大量贴近实战、贴近基层的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2000年以来,共完成各类教研、科研项目428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教研、科研项目261项,216项成果获奖,编写专著、教材187部,发表学术论文1284篇。《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连续8年被评为省一级期刊,办刊质量稳步提升,学术影响力不断提高。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公共安全研究所和吉林公专司法鉴定中心集教学、科研、司法实践于一体,在服务基层、服务社会的同时,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学术资源

图书馆

吉林警察学院图书馆新馆舍建于2001年,总建筑面积为5696.72平方米,学院经过60年的历史积累与不懈努力,在图书资料的建设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馆藏图书83.28万册(纸质型图书56.28万余册,电子图书27万册),中外文期刊800余种,报纸90余种,数据库8个。周开馆时间为75.5小时。

多年来图书馆紧密配合学院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需要,逐渐形成具有我院专业特色的以社会科学文献为主,公安、政法类文献为重点,兼及其它学科文献的藏书特色。按照中图法的分类标准,图书馆现有的56.28万册纸质型图书共分为二十二大类,分别收藏在五个流通书库当中,每个图书流通室分别收藏10万余册图书。其中公安法律专业图书16万余册,财务管理、艺术设计、文秘、计算机等非公安专业图书16万余册,文学图书12万余册,其他图书11.5万余册。根据学院新增专业的要求,学院在增加购进公安专业图书数量的基础上,加大了财务管理、艺术设计、文秘、计算机等非公安专业藏书的购买力度,同时购进电子图书27万余册,基本上满足了学院教学科研的需要。提供读者使用的数据库主要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公安文献全文数据库》、《外文警学期刊全文数据库》、《起点自主考试学习系统》等数据库资源,完全能够满足读者对网络信息资源的要求。同时,保证读者在学院内任何一台接入校园网的微机上都可以实现对这些数据库的访问,最大限度的实现了图书资源的网络共享。

图书馆使用“清大新洋文献管理集成系统”,系统主要包括:采购子系统、编目子系统、流通子系统、期刊子系统、读者子系统。读者通过该系统可以检索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

图书馆设采编部、流通部、期刊部、情报部和网络管理科五个部门。本着“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各部门加强对读者的服务工作。开展了参考咨询服务、定题跟踪服务、读者教育与培训服务、光盘数据库检索服务、公共查询服务和复印等项服务工作。基本实现了业务工作、服务工作的规范化和网络化。

书馆现有工作人员23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副研究馆员4人,讲师3人,馆员3人,网络工程师1人。总体上看,馆员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文化修养,为更好的为读者服务奠定了基础。

图书馆曾在2003年吉林省高校图书馆专项评估中获得优秀的好成绩。图书馆无论是在文献资源建设还是在自动化建设上正在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全体馆员将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团结奋斗、扎实工作,认真开展优质、高效的文献信息服务,将图书馆办成一个服务型和学术研究型的现代化图书馆。

学报

《学报》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连续8年被评为省一级期刊。《校报》成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

交流合作

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学院坚持开门办学,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1992年7月17日,朝鲜咸镜北道安全局代表团一行6人,在省公安厅原副厅长雷景湖同志的陪同下,到原吉林公安专科学校参观访问。

2001年5月,应俄罗斯内务部伏尔加格勒法学院邀请,由原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陈继祥同志任团长的教学考察团一行6人赴俄罗斯进行国际院校交流。先后与俄内务部伏尔加格勒法学院、内务部圣彼得堡警察大学等警察院校进行了教学业务交流,对伏尔加格勒市内务局和伏尔加格勒州内务部等实战单位进行业务考察,签订了今后两校交往的协议。2002年6月1日,俄罗斯内务部伏尔加格勒法学院教学代表团一行6人到原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进行考察访问。双方在学科专业建设、科研工作、警察培训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2004年8月,原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魏绪桐校长率领由部分市州公安机关和省厅有关处室主要领导组成的吉林省公安系统警察教育培训考察团,对美国加州大学警察学院和洛杉矶警察机关的教育培训工作进行考察,并为建立长期的交流合作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2009年5月25日至26日,韩国水原科学大学金良钟总长一行6人对原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访问,两校建立了姊妹校关系,签订了学生语言研修合作协议。2009年10月5日,原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33名韩国语专业学生赴韩国水原科学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语言研修。截止2011年7月,我院已有三批学生先后赴韩进行语言研修。

学院与国际相关警察院校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教育培训等方面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扩大了学院的影响,对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学院与俄罗斯、美国、韩国等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与韩国水原科学大学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

建校62年来,学院培养毕业生和培训民警8万余人次,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大部分毕业生成为基层公安机关的业务骨干,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广大毕业生为吉林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安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办学理念

学院定位

发展目标定位: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省内有名气、国内有位次、国际上有影响的公安本科院校。

办学类型定位:应用型。

办学规模定位:全日制在校生达到10000人左右,年培训在职民警5000人次。

办学层次定位: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兼顾专科教育,努力创造条件开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开展其他形式的教育。

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具有较高政治素质、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创新能力和实战技能的应用型公安人才和经济建设适用人才。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吉林,面向东北,辐射全国。

学科建设定位:以社会学科(法学)为主,人文学、工学、管理学协调发展,突出公安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努力培植新的专业增长点,形成多学科交叉渗透互为支撑的学科专业体系。

学院发展

学校实行警务化管理,本科学制四年,专科学制三年,实行奖学金制度,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修读自考本科学业。

学校始终坚持以“报国荣警、察己修身”为校训,大力倡导并培育“和谐进取、求实奉献”的优良校风,大力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学风建设和警营文化建设。

经过60年的建设发展,吉林警察学院已成为一所专业特色鲜明、办学特点突出、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硕、基础设施完善的综合性学校,初步建立了学历教育与在职教育协调发展、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教学科研与实践应用互动的综合办学体系。在新时期党的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全校教师正在凝心聚力,改革创新,为吉林经济发展和公安队伍建设培养各类人才不懈努力!

办学成就

建校以来,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为吉林省各级公安、政法机关培训在职民警近5万人次,为全省各级公安政法机关培养全日制毕业生8054人,占吉林省公安队伍总警力的21.2%。他们中大多数已成为全省各级公安机关业务骨干,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已成为厅、局、市(县)公安局的主要领导。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为保卫吉林省社会治安秩序和促进全省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涌现出了以全国公安战线一级英模芮志江为代表的众多先进模范人物,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壮丽的凯歌。

学院先后被授予全省高校优秀领导班子、省直机关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吉林省直属机关五一劳动奖状、吉林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十九大安保维稳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

校园文化

校训

报国荣警、察己修身

三风

校风:和谐进取、求实奉献

教风:厚德博学、启智善教

学风:励志善思、勤学苦练

社团组织

多年来,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校团委按照省学联有关规定,不断完善学生社团管理 校园文化,按照鼓励学习型社团,支持兴趣型社团,扶持理论研究型社团的原则不断扩大社团活动规模和水平。学校共有学生社团12个,包括:兵乓球协会、篮球协会、春声文学社、广播站、摄影协会、歌队、合唱队、军乐队、书画协会、舞蹈队、电声乐队、曲艺队,会员人数已达到1100余人,社团活动覆盖全校学生文体活动总量的1/3。我校以“大学生体育文化艺术节”为龙头,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社团的思想教育功能、凝聚功能、培养功能、示范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校广播站在“长春市高校文明杯大学生优秀学生社团”评比中荣获“优秀社团称号”;合唱团在吉林省直属机关庆祝建党85周年歌咏大会演出中获一等奖,并受到原省委常委、公安厅厅长聂文权亲切接见。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贺 电

党委副书记 文炜伍

院长 张兆端

副院长 张新宇

副院长 钟新文

副院长姜燕

原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 黄永进

原专科学校副校长 张万宝

原专科学校副校长 韩艾峰

原专科学校纪委书记 任文海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