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莫拉克

台风莫拉克

2009年第8号台风
台风莫拉克(英语:Typhoon Morakot,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Kiko,‎国际编号:0908,JTWC:09W)是2009年太平洋台风季的一个热带气旋。莫拉克(泰语:มรกต)一名是由泰国提供,其含义为绿宝石。2000年台风委员会第33届会议中,泰国提供的翰文(Hanuman)受到印度气象局以宗教因素(其英文拼音亵渎印度神祇)为由反对,最终在未被使用的情况下退役,翰文的替补名为莫拉克。莫拉克在台湾造成50年来最严重水患,仅次于1959年的八七水灾,并重创中国华南、华东地区,总计罹难人数近700多人,故联合国亚太经济社会委员会及世界气象组织下属的台风委员会第43届会议上决议把莫拉克在热带气旋名称中退役,由艾莎尼取代,新名字按规定依旧由泰国提供,含义为闪电,莫拉克成为第一个被退役的替补名。莫拉克也是马英九执政时继海鸥台风之后中央气象局被纠举的第二个台风因按照规定莫拉克属于强度台风,但马英九政府将莫拉克设为中度台风,被国际社会认为是马英九政府的严重过失。
  • 中文名:莫拉克
  • 外文名:
  • 别名:
  • 英文名:Typhoon Morakot
  • 等级:13级
  • 形成时间:2009年8月2日
  • 结束时间:2009年8月11日
  • 登陆地点:台湾花莲,福建省霞浦县沿海
  • 最大风力:155
  • 影响范围:台湾,福建、浙江、安徽、江苏、上海等
  • 时间:九天
  • 最低气压:945hPa

现象描述

2003年第9号热带风暴“莫拉克”8月2日下午5时在菲律宾东北部洋面上(北纬19.2度,东经124.5度)生成。8月3日下午5时加强为台风,台风中心最大风力达到12级,3日晚10时在台湾省台东县登陆,登陆后其强度有所减弱,并继续向西北方向移动。4日上午8时强热带风暴进入台湾海峡,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10级;当天下午2时,强热带风暴位于福建莆田以东约100公里的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0级,移向转为北偏东方向。8月4日19时30分,2003年第9号强热带风暴“莫拉克”在福建省晋江市围头登陆。

发展过程

2009年8月2日,日本气象厅报告如今第十一热带低气压形成于菲律宾东边约1000公里(620英里)处。当天该热带低气压依然微弱,日本气象厅于当天稍晚的发布中降低了它的影响区域。然而,2日晚些时候日本气象厅报告它再形成热带低气压。

8月3日,它进入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的负责范围,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部门命名热带低气压为Kiko。当天稍后迅速离开了他们负责范围。在日本气象厅命名为莫拉克之后,莫拉克升级为热带风暴。联合台风警报中心选定莫拉克的编号为09W。8月4日莫拉克折回并且再进入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负责范围。

8月5日20时30分,中央气象局开始发布台风警报,并将莫拉克升格为中度台风。

8月6日14时00分,已经形成台风眼,持续增强。

8月7日于23时50分由台湾花莲县登陆。

8月8日14时由桃园县出海。

8月9日迫近中国大陆的台风莫拉克,18时30分由马祖进入福建,移动速度稍为加快。随着莫拉克迫近,浙江同福建两省共疏散接近100万人,7万多艘船回港避风。浙江苍南县的降雨量超过250毫米。

8月10日05时30分,中央气象局解除台风警报并在10分钟后发布暴雨特报。

8月11日凌晨减弱为热带低气压。

预报预警

8月6日

15时15分,中国台湾气象局发布海上台风警报和陆上台风警报。

21时30分,中央气象局第9报内容为中心气压955百帕。中心位置在北纬23.5度,东经124.9度,即在宜兰县的东南偏东方约350公里之海面上。7级风暴风半径为250公里,10级风暴风半径为100公里。以每小时19转15公里速度,向西北偏西进行。近中心最大风速为每秒40米(约每小时144公里),相当于13级风。瞬间之最大阵风为每秒50米(约每小时180公里),相当于15级风。

23时30分,中央气象局第10报内容为中心气压955百帕。中心位置在北纬23.4度,东经124.4度,即在宜兰县的东南偏东方约310公里之海面上。7级风暴风半径250公里,10级风暴风半径100公里

8月7日

2时30分,中央气象局第11报内容为中心气压955百帕。中心位置北纬23.2度,东经124.0度,即在宜兰县的东南方约290公里之海面上。7级风暴风半径250公里,10级风暴风半径100公里。以每小时16转13公里速度,向西北偏西转西北偏北进行。

5时30分,中央气象局第12报内容为中心气压955百帕。中心位置北纬23.2度,东经123.8度,即在宜兰县的东南方约270公里之海面上。7级风暴风半径250公里,10级风暴风半径100公里。以每小时15转12公里速度,向西北偏西转西北偏北进行。

8时30分,中央气象局第13报内容为中心气压955百帕。中心位置北纬23.5度,东经123.2度,即在宜兰县的东南方约200公里之海面上。7级风暴风半径250公里,10级风暴风半径100公里。以每小时12公里速度,向西北偏西转西北偏北进行。

11时30分,中央气象局第14报内容为中心气压955百帕。中心位置北纬23.4度,东经122.6度,即在宜兰县的东南偏南方约170公里之海面上。

14时30分,中央气象局第15报内容为中心气压955百帕。中心位置北纬23.4度,东经122.4度,即在宜兰县的东南偏南方约160公里之海面上。7级风暴风半径250公里,10级风暴风半径100公里。以每小时11公里速度,向西北偏北进行。

17时30分,中央气象局第16报内容为中心气压955百帕。中心位置北纬23.5度,东经122.3度,即在花莲县的东南方约90公里之海面上。

20时30分,中央气象局第17报内容为中心气压955百帕。中心位置北纬23.7度,东经122.1度,即在花莲县的东南偏东方约60公里之海面上。23时30分,中央气象局第18报内容为中心气压955百帕。中心位置北纬23.9度,东经121.9度,即在花莲县的东南偏东方约30公里之处。7级风暴风半径250公里,10级风暴风半径100公里。以每小时10公里速度,向西北偏北进行。

23时50分,中央气象局第18-1报中内容表示,台风莫拉克在花莲市附近登陆。

8月8日

2时30分,中央气象局第19报内容为中心气压965百帕。中心位置北纬24.0度,东经121.4度,即在花莲县的西方约20公里之处。7级风暴风半径250公里,10级风暴风半径80公里。以每小时10公里速度,向西北偏北进行。近中心最大风速为每秒35米(约每小时126公里),相当于12级风。瞬间之最大阵风为每秒45米(约每小时162公里),相当于14级风。

5时30分,中央气象局第20报内容为中心气压965百帕。中心位置北纬24.3度,东经121.3度,即在花莲县的西北方约50公里之处。

8时30分,中央气象局第21报内容为中心气压970百帕。中心位置北纬24.6度,东经121.5度,即在台北市的南方约50公里之处。7级风暴风半径250公里,10级风暴风半径80公里。以每小时11公里速度,向西北偏北进行。近中心最大风速为每秒33米(约每小时119公里),相当于12级风。瞬间之最大阵风为每秒43米(约每小时155公里),相当于14级风。

11时30分,中央气象局第22报内容为莫拉克已减弱为轻度台风,中心气压975百帕。中心位置北纬24.9度,东经121.3度,即在台北市的西南方约20公里之处。近中心最大风速为每秒30米(约每小时108公里),相当于11级风。瞬间之最大阵风为每秒38米(约每小时137公里),相当于13级风。

14时30分,中央气象局第23报内容为中心气压975百帕。中心位置北纬25.1度,东经121.0度,即在台北市的西方约50公里之海面上。

17时30分,中央气象局第24报内容为中心气压975百帕。中心位置北纬25.3度,东经120.8度,即在台北市的西北偏西方约80公里之海面上。

20时30分,中央气象局第25报内容为中心气压975百帕。中心位置北纬25.4度,东经120.8度,即在台北市的西北偏西方约80公里之海面上。

23时30分,中央气象局第26报内容为中心气压975百帕。中心位置北纬25.6度,东经120.8度,即在台北市的西北方约90公里之海面上。

8月9日

2时30分,中央气象局第27报内容为中心气压975百帕。中心位置北纬25.7度,东经120.7度,即在台北市的西北方约110公里之海面上。7级风暴风半径250公里,10级风暴风半径80公里。

5时30分,中央气象局第28报内容为中心气压975百帕。中心位置北纬25.8度,东经120.6度,即在台北市的西北方约120公里之海面上。

8时30分,中央气象局第29报内容为中心气压975百帕。中心位置北纬25.9度,东经120.5度,即在马祖的东南偏东方约70公里之海面上。

11时30分,中央气象局第30报内容为中心气压975百帕。中心位置北纬26.1度,东经120.4度,即在马祖的东方约60公里之海面上。

14时30分,中央气象局第31报内容为中心气压978百帕。中心位置北纬26.3度,东经120.3度,即在马祖的东北偏东方约40公里之海面上。7级风暴风半径200公里,10级风暴风半径-公里。以每小时10公里速度,向北进行。近中心最大风速为每秒28米(约每小时101公里),相当于10级风。瞬间之最大阵风为每秒35米(约每小时126公里),相当于12级风。

17时30分,中央气象局第32报内容为中心气压978百帕。中心位置北纬26.6度,东经120.2度,即在马祖的东北方约60公里之海面上。7级风暴风半径200公里,

20时30分,中央气象局第33报内容为中心气压982百帕。中心位置北纬27.0度,东经120.0度,即在马祖的北方约90公里之处。7级风暴风半径200公里,10级风暴风半径-公里。以每小时15公里速度,向北进行。近中心最大风速为每秒25米(约每小时90公里),相当于10级风。瞬间之最大阵风为每秒33米(约每小时119公里),当于12级风。

23时30分,中央气象局第34报内容为中心气压982百帕。中心位置北纬27.3度,东经120.0度,即在马祖的北方约120公里之处。7级风暴风半径200公里,10级风暴风半径-公里。以每小时15公里速度,向北进行。近中心最大风速为每秒25米(约每小时90公里),相当于10级风。瞬间之最大阵风为每秒33米(约每小时119公里),相当于12级风。

8月10日

02时30分,中央气象局第35报内容为中心气压985百帕。中心位置北纬27.5度,东经120.0度,即在马祖的北方约140公里之处。7级风暴风半径150公里,10级风暴风半径-公里。以每小时15公里速度,向北进行。近中心最大风速为每秒23米(约每小时83公里),相当于9级风。瞬间之最大阵风为每秒30米(约每小时108公里),相当于11级风。

·05时30分,中央气象局第36报内容为中心气压988百帕。中心位置北纬27.8度,东经119.7度,即在马祖的北方约180公里之处。7级风暴风半径120公里,10级风暴风半径-公里。以每小时15公里速度,向北进行。近中心最大风速为每秒20米(约每小时72公里),相当于8级风。瞬间之最大阵风为每秒28米(约每小时101公里),相当于10级风。

05时30分,解除台风警报。

05时40分,发布豪雨特报。受西南气流影响,最低气压2009年8月10日苗栗以南地区有局部性豪雨或大豪雨,尤其山区有超大豪雨发生,其他地区亦有局部性大雨或豪雨发生的机率。山坡地区应严防坍方、落石、土石流及山洪爆发;沿海低漥地区应防淹水及海水倒灌。

灾害影响

菲律宾

2009年8月6日16时,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提高了风暴信号警告。1级信号(30-60km/h风速)警戒地方为巴丹群岛省、巴布延群岛、卡加延省。虽然莫拉克并非正面靠近菲律宾,但受外围雨带强风影响,吕宋北部连场暴雨,引发洪水及山泥倾泻,至少十二人死亡,包括三名法国登山游客。

中国台湾

莫拉克台风吹袭台湾时,恰为1959年台湾史上最严重水患——八七水灾50周年。又因为在8月8日时莫拉克在中南部多处降下刷新历史纪录的大雨,亦称八八水灾。台湾当局最新估计,在“莫拉克”台风中遭受灭顶之灾的高雄县甲仙乡小林村罹难人数约380人,截至8月25日18时全台湾在此次风灾中的遇难死亡人数461人,失踪192人,受伤46人。

中国大陆

2009年8月9日,受台风莫拉克影响,一艘超过3万吨的大型货轮,凌晨在宁德市青山岛附近搁浅。截至12时,浙江省已发生公路塌方约3万方,冲毁涵洞14道。

福建和浙江有狂风大雨,两省另加江苏及安徽合共紧急疏散超过140万人,7万多艘船回港避风。莫拉克逐步由浙江移向江苏南部,总死亡人数增至最少6人,另有3人失踪,超过880万人受灾。

福建、浙江、安徽、江苏等地相继下暴雨,其中华阳降雨800多毫米,属百年一遇,苍南县城出现50年一遇大雨,雨量亦超过800毫米,多处地方水浸及山泥倾泻,温州雨量则超过700毫米,民居、电力、交通、水利设施均损毁。当局估计,莫拉克带来的暴雨持续,灾情会继续恶化,至今有6千间房屋倒塌、38万公顷农作物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到90亿元人民币。

其他地区

部分往由香港往台湾的航班取消。2009年8月7日,受到台风莫拉克的外围下沉气流影响,香港天气酷热,下午大部分地区气温上升至33度。黄大仙、屯门、沙田、大埔及西贡更上升至34度或以上。莫拉克进入长江口一带后,莫拉克的暴风圈快速变得松散起来,其相关的雨带与消散了的热带气旋天鹅合并为一低压槽,为广东沿岸带来雷雨。

澳门多班往来澳门至台湾的航班停航、延迟。

日本那霸机场有200多班航机因台风而取消或延迟。

灾害分析

速度缓慢

“莫拉克”生成后,移动速度并不慢,但莫拉克接近台湾岛时,速度明显减慢,还出现了几次持续数小时的原地打转情况,暴风圈持续笼罩台湾。终于台风在2009年8月7日23:50前后在花莲登陆,花莲最大阵风达14级(蒲幅级)(45米/秒),此后横穿台湾岛,此时速度有所加快,但是进入台湾海峡后“莫拉克”的速度再次迅速减慢,再次出现停滞状态,正常情况下,台风移过台湾海峡只需12~13小时,而“莫拉克”却花费了40多个小时,这40多个小时暴风圈一直笼罩全台湾。

地形影响

“莫拉克”登陆前,台湾中央山脉以西地区,普遍有偏西强风,这样已经在暴风圈内的台湾,再加上迎风坡的效应形成的地形雨,雨量更为猛烈。登陆后进入台湾海峡,“莫拉克”强度有所减弱,风力减弱到12级,但是此时台湾的地形雨和暴风雨的叠加更为猛烈。

季风影响

进入台湾海峡后的“莫拉克”强度长时间维持12级,且云系一直很强。这与当时强度很强的西南季风不无关系。西南季风将丰沛水汽源源不断的补给到莫拉克云系中去,使得台湾南部持续特大豪雨。

据统计,台湾南部很多地方的雨量都超过了1000毫米,很多地方还超过2000毫米,阿里山区就达到了2855毫米,这相当于北京5~6年的降水量。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